罗建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
1 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创新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且还包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树立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学精神。虽然数学知识中的定律、知识、概念等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促进教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适应、应变能力,从而可以在未来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从容面对激烈的竞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是一项长期工程,可以让学生受用终身,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并丰富教学课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2 创新初中课堂教学方法的措施
2.1 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學是创新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舞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特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抓住课堂上的每一次机会,积极踊跃地在舞台上展现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内容过程中的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要想构建一个创新完美的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必须具备统一的思想。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且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基本前提。
2.2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非常重要。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不愿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组织形式,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新课改中,课堂组织形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创新。比如,小组合作式探究就是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丰富教学内容与实践生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众所周知,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最基本的联系,教学目的需要学生从数学认知中得到启发,从而能够将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如何将枯燥的数学语言符号和抽象复杂的数学逻辑关系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一方面,初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说教模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在备课过程中将知识点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结合在一起。实践表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积极与学生互动,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可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且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兴趣爱好和独立思考格外重要,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的整改,也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作为引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几何板块知识点,将各种几何图形具体化到生活中的家具用品以及学生们能接触到的物品。从中总结规律和特点,加深学生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理解。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得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一一相加,而是不断在实践中得出真知的过程。而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从懵懂过渡到成熟的阶段,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让学生们主动去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拓展思维从而跳脱常规思维。
2.4 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新知识学习
数学知识内容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以及非常高的抽象性,需要呈现出数学教学过程的精炼,且数学教学精炼的前提是准确性、科学性。例如在“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内容中,通过精炼的一句话就可以清楚将直线与射线的区别明确界定;例如在“圆”的教学内容中,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叫做圆”,仅仅是一句话就非常清晰地阐述了圆的特征和圆的本质,不仅准确严谨,而且简明扼要地表述了数学概念、定理。
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过程的简明性还在公式化、符号化、表格化等多方面有体现。例如,通过一些数学公式配以一系列符号可充分表达概念定义、步骤、算法。通过图标、图形等应用,比文字叙述可以更为系统、直观、形象表现出教学的内容,从而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运用、记忆,不仅简化了数学教学内容和难度,还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
纵观教育发展轨迹,教学目标不仅仅停留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掌握知识层面,更多地是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课本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课堂生动化、形象化。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重要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优化教学方案,采取科学的教学措施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新时代下的课堂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