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2023-09-06 10:02:02杜利霞方志红佟莉蓉夏方山朱慧森
草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育种学草业草坪

杜利霞,方志红,高 鹏,佟莉蓉,夏方山,朱慧森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1]。农业高校肩负培养“三农”专业人才的重任。但由于从事农业工作辛苦,特别是从事草业科学的人员,需要在人烟稀少的草原、退化草地上工作,且薪酬不高,导致高校涉草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不高,专业人才流失严重[2]。因此,“实施乡村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3]。2016 年 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涉农专业课程思政就是通过思想觉悟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引导[5],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专业课内容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开展价值引领,在价值引领中进行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6],让农科专业大学生真正懂得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农学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7],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

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对草业科学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将课程思政融入草业科学专业的教学也会给思政教育赋予鲜活的生命[8]。譬如,兰州大学在建设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时提出,草地保护学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及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密切相关,涵养学生“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9];青岛农业大学在草类植物识别与鉴赏课程建设中,重点培养具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和责任感的新时代本科人才[10];甘肃农业大学在草坪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提出,培养学生强农兴农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家国情怀以及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11]。

然而,在草业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内容;还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等[12],如奋斗精神、三农情怀、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职业责任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爱国、强国等都是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果把这些元素集中在一门课程中,或同时融入到几门课程中,思政元素不仅多,且内容凌乱,缺乏整体设计,最终只是点的体现,形不成线,更形不成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为例,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形成该课程的一条思政主线,然后在每一模块中挖掘相应的思政内容支撑这条主线,围绕主线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入,形成该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然后在其他课程中复制,形成整个专业的思政体系。

1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目标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根据生产发展需求,综合应用遗传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改良牧草及草坪草的遗传性、创造符合人类要求的优良品种。并通过良种繁育,为草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供应提供种业保障;为构建生态文明、践行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基础物质资料。课程立足“种业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培养,提出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主要牧草及草坪草新品种选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2)根据草种特性、生态环境要求完成新品种选育目标的制定和选育方法、选育过程的规划设计。3)掌握优良品种繁育的技术并能进行田间实践操作。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进行价值引领:1)培养学生种业安全意识和种质资源保护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培养学生具备“知农爱农为农”的职业素养;3)培养能吃苦耐劳、为种业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奉献创新的有德有志有才有为的“四有”青年,达到专业育人目标。

2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结构需根据学情进行优化

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如课程内容不能由浅入深不断引导,学生就会望而却步,失去学习兴趣。学生有求知欲,但学习习惯有机械性特征,责任担当意识比较薄弱。如按照原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最终只能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而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课程内容重构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首要任务。

2.2 思政元素内容分散,缺少顶层设计

涉农课程涉及到的思政元素较多,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根据课程内容,在教学的每一章、每一节都能挖掘思政元素,但最后这些元素都是分散的,思政内容之间关联性不强,形不成完善的思政体系。例如,在绪论中,可挖掘“生态意识”“三农意识”“爱国精神”;在具体的育种理论和技术的讲解中,“工匠精神”“井冈山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等,都是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如果把这些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犹如蜻蜓点水,达不到任何效果。因此,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谋划。

3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3.1 课程内容重构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是以种质资源为基础,在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手段培育符合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的新品种。因此,在授课时把教材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图1),1)育种工作基础知识的铺垫(品种、种质资源、育种目标),2)育种理论方法技术的讲解(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3)良种繁育的实操。内容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解决课程内容“难”的问题。

图1 课程内容重构Figure 1 Course content refactoring

3.2 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以“种业振兴”为中心,从“精神、能力、品质”3 个维度出发,培育有德、有志、有能、有为的“四有”新人,为该课程的思政主线(图2)。

图2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Figure 2 System desig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forage and turfgrass breeding

种质资源是种业竞争的焦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打好种业翻身的第一仗。育种是培育良种,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实现种业振兴。因此,种业振兴是目标。应用不同的育种方法、技术手段历时多年的辛苦,培育符合生产需求的新品种,这是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创新、意志的磨练、辛劳的付出,经过选育的优良品种通过良种繁育,为饲草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供应提供种业保障,需要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最终实现立志为强农兴农奉献的青年培育。

3.3 融入路径

围绕思政主线在每一内容模块中挖掘相似思政元素,形成与思政主线相关的多个思政点,最终支撑、充实思政主线。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以国家政策、大师成长道路、学科发展史、身边人物的经历等作为思政素材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接受,在学习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同时从精神、能力和品质方面提升,将种业振兴的社会责任融入专业素质课程教学之中,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育人同向同行,价值引领作用。

例如,在第一大模块中,通过解读《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颁布的原因、内容、方法等提升同学们的专业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为种业振兴奉献的决心。在“种质资源”讲解中,通过解读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 年)》材料,引出资源的重要性。国家间的竞争,实质是对资源的竞争,培养同学们要有保护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做一个守住底线,保护国家资源的有德青年。

在第二大模块“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讲授时,通过视频短片《功勋》-袁隆平的梦,把植物比作人来讲授“三系”的概念及其关系,以故事的形式生动的讲述水稻不育系寻找的艰辛过程。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寂寞、为人民、国家服务的有志、有能、有为青年。

在第三大模块“良种繁育体系”中,《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五大任务中的基地提升,要求建设一批省级育制种、供种育苗基地,满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要[13]。从国内外种子质量的对比,提出坚持走自研自产的道路,把种子安危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激励学生立志为种业的发展、种业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做有志有为青年。

4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在课程内容重构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比没有思政融入的2018 级学生成绩,思政融入后的2019 级学生平均成绩显著提高,从76.95 分上升到81.41 分。不合格率从7.32%下降为0;90 分以上学生的比例从9.8%提升到21.43% (图3)。课程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讨论贴,学生对思政融入课堂的评价较高,“上课不枯燥,提高了学习兴趣”“了解的人物事件多了”“重塑了自己的言行、理想和信念”;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从95.7 分提升到98.1 分。

图3 思政融入前后学生成绩比较Figure 3 Comparison of student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农业农村部饲草高校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验室育种课题组在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成熟的教学设计和理念用于申报各类校级和省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项目,并获得资助;还积极参加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此外,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思政设计还入编了山西农业大学“新农科课程思政案例”,实现了学生德育能力的提升和教师思政素质的提升。

5 育种学思政融入路径的复制

基于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思政融入的成效,可以在草业科学饲草生产系课程群中复制其方法: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凝练思政主线,在每一模块中挖掘与主线相关的思政元素,淡化与主线不相关的元素,最后形成该课程的思政线。如牧草种子学以“种子安全”为主线,通过种子萌发、生长、成熟一个生长季的变化,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14]。如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从播种到全苗、壮苗,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揭示牧草饲料作物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综合作用下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其中播种技术尤为关键,对于我国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像一粒种子,深深地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向着期待的目标和方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于涉农学生来说“扎根农业,放飞梦想”,是实现自己梦想,实现“中国梦”的一粒种子。如草产品加工学以“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好奶送健康”为主线,做安全产品,做良心企业,进行大国三农情怀、大国工匠精神教育;了解生态养殖、绿色发展[15-16]。

6 小结

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该方法可以在草业科学饲草生产系相关课程中进行复制,从而构建专业思政体系,变“专业教学”为“专业教育”,形成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育种学草业草坪
青海草业
青海草业(2022年1期)2022-04-27 06:02:48
草坪理发
大草坪
家教世界(2017年8期)2017-06-21 10:44:45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初探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草业科学(2017年1期)2017-03-14 05:38:41
我们都爱大草坪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41:29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实验中的应用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草业科学(2015年4期)2015-02-16 06:21:32
2015年6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草业科学(2015年7期)2015-02-15 09:18:32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