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背景下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策略探讨

2023-09-06 19:50董奕廷刘龙青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升级数字农民

董奕廷,刘龙青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1300)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增收堪称是“三农”问题的首要大事,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重要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不仅是判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落脚点。可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源头之水。

通信研究院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数字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引擎,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数字经济不但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动力,也可以为农业产业升级贡献一份强劲能量。农业产业升级,势必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字赋能的产业升级背景下,需要重视数字经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厘清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并且给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赋能乡村产业升级。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指出,我国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数字技术在农村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为提升农村网民规模、弥合数字鸿沟、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1 数字经济对与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

数字经济被视作一种产业经济形态,即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从传统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生产、销售或分配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数字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社会,改变了整个农村的经济态势,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经久不衰的生机活力,互联网通过收集讯息、加工处理、共享服务、发布信息的方式使得农民可以跨越地理局限性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圈层的人进行互动交流。

2021年发布的首份三农数据报告,过去一年抖音农民相关的视频点赞量竟高达129亿,农民直播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5倍。相比起以往的传统农民,新一代的农民更擅长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网络平台的创业主力军。在消息闭塞的农村,数字经济深入乡村,为农民带来了高速的信息传播效率和农业现代化的一场改造。这种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毫无疑问的给农业产业注入了一股新的优化浪潮,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多层次、全方面的影响着产业链的完善和延长,冲击着产业的全面提升。这种提升为社会带来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1],生产效率会提升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带来农村的繁荣,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助力[2]。

1.1 数字经济的对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

对于数字经济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的研究,学术界大多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数字经济都农民收入的影响,大部分学者认为数字经济为“三农”注入是生机活力,通过各种渠道为农民增收添砖加瓦,数字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扩展农民的增收渠道,从而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3-4]。数字经济在各个地级市都凸显出了其强劲的经济推动力,带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快数字乡村建设,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带来更多的就业活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但存在显著个体异质性[5]。将信息化分为信息基础投入和信息技术采纳,并认为信息基础投入有增收效应信息技术采纳没有增收效应[6]。互联网普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倒 U 型”趋势,现阶段互联网普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8]。

中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获得数字赋能的农户实现农民增收[7]。第二个方面,是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互联网有利于工资水平的提升却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8-9]。

1.2 产业升级对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的动力,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5]。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2]。数字经济可以在宏观层面推动物流的运作,从而刺激农产品的流通链条,消费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农产品,全面推进农产品品类的丰富化、多样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要素资源再配置,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1.3 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升级融合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

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产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优化了全国产业结构[10-12]。数字经济的高渗透性、高替代性促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增加人力、物力、科技的投入,带来生产全要素的提升,为农业产业赋能。产业升级会直接推动农民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2 数字经济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数字鸿沟难消除

在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下,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城乡差距缩小。但是,CNNIC在2020年的《统计报告》中,曾指出城乡互联网及宽带普及率之间存在23%的差距需要弥补。农村数字经济也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农民由于自身数字素养普遍缺乏,所以不能有效的开展数字实践,也因此创新引用转化率不足,不同于难以利用网络增收,正是这种数字鸿沟导致乡村的数字建设更加艰难。首先,很多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欠缺,很多乡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尚未达到字服务人才短缺,所以不能更好的利用数字技术;其次,设备上的差距也难以消除,互联网普及率和宽带不能完全代表数字技术和设备水平。消除数字鸿沟任重而道远。《统计报告》指出农村地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是农村人口由于老龄化和人口流失的原因,会使用手机进行理财的比例只有24.3%,大部分人并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去网购、支付、娱乐、理财。而这种现象就会导致乡村数字的数字产业回报率不高,这样就会影响数字供给方缺乏积极性,会将更多资源倾向城市,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2 传统农民数字素养不足

在国家支持下,数字乡村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数字乡村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数据,数据支持数字化。而由于农业的分散性较强,生产周期较长,很多数据的收集都是较为困难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数字化发展较慢。而在数字素养方面,很多农民缺乏数字技能,不能有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以部分农民是无法满足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新农人、职业农民的数量、质量依然不足。

2.3 乡村数字治理成本较高、难度较大

《2020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乡村数字治理的费用支出60%依靠县级财政拨款,20%来自村委会自筹,还有20%来自东部地区的对口支援。乡村数字治理需要大量资金,以满足数字技术充分渗透到农村各地。但是,乡村数字治理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许多的农村地区内生力不足以支撑当前数字治理要求,无法提供充足的数据收集平台、公共数字平台、政务处理网站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费用。另一方面,数字治理体系往往要求多元共治,要求多方提供力量协同共治,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农民由于人口流失和数字素养普遍偏低,许多地方构建的数字平台使用率低、利用效率不足;基层数字服务人员治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基层管理人员思维比较传统和局限,并没有进行数字培训,大数据意识差,故而无法有效治理。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没有及时开发,所以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普遍不。

3 数字赋能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对策建议

3.1 对新农人、职业农民有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对于农民数字素养不足的困境,当前最重要的是提升农民数字技能和素养,夯实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新农人而言,借助农业创造自身价值的途径有很很多,例如农产品冷链运输、农产品电商运营、直播助农等方式,加速当地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在产业升级背景下,利用数字经济的助力,提升农民生产、运输、经营、服务的数字能力和数字素养,通过职业的创新和一定的培训,进一步联动当地政府搭建新农人或职业农民的培训平台,例如手机应用的普及、专业技术的教学;联合企业,协同拓宽数字创业渠道;借助当地职业院校的资源,积极展开数字人才培训,为数字经济提供人才储备。

3.2 加速产业升级,共同构建农业经济新业态

产业升级可以利用数字经济的推动力,更好地挖掘数字红利赋能乡村,为农民提供工作渠道,增加额外收入,提高农民的大数据意识、数字素养,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再次为产业提供生机活力,以此形成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政府、数字企业家、农民都应该各自明确义务,协同构建农业经济新业态。农村电商应该更好的搭建数字平台,有效的融入乡村,在乡村中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数字化产业链,改善当地的农民生产、经营效率。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结合,挖掘乡村本地的特色,以此形成品牌效应、差异化竞争。

3.3 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帮扶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当地政府要意识到支持数字经济,加大对在互联网上进行生产经营主体的帮扶和政策支持,加强乡村产业升级的意识,互联网可以帮助农民增收,发展新业态,拓宽农民的营收渠道,加大农产品的销售路径,扩大目标客户的群体。企业也应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沿科技和市场判断决策,规范企业经济行为,提升自身运营效率和规模,为更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人才需求和行业导向。行业导向可以帮助农民更好的适应行业规则,同时也可以给职业技能培训者提供信息和工作方向,最后农民可以通过既定的技能培训更好的投入工作,以此来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的水平,以此形成数字赋农的良性循环。

3.4 加大数字基础性建设的投资力度

数字技术可以促进信息流动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帮助农民在花费较少成本的前提下了解信息、收集信息,以此促进农民的生产经营效率从而增收。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更会凸显着社会发展水平上,社会发展水平会降低当地对于数字经济的投资力度,直接导致落后地区缺乏资金、技术性人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要在资金方面大力投入,给缺乏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地方投入更多的钱与人力,从而提高该地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为当地的居民提高数字化素养,增加数字意识,共享数字信息,从而实现收入的增加。

4 结论

通过对数字经济的现状分析,充分认识到,在产业升级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于农民增收的正向影响,数字乡村建设是当下治理乡村的重要建设路径。有效的培养传统农民的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以此降低数字门槛,让更多人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好处,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幸福度,建设美好乡村。

猜你喜欢
升级数字农民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答数字
回暖与升级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