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妤
作为刚刚步入学生生涯的小学生,其思维普遍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对其进行有效提问,是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有效提问。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忽略语文提问的重要性,对课堂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导致课堂提问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对语文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课堂提问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提问方式过于僵硬,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归其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彻底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致使其提问存在盲目性,提问目的不够明确,大多数教师依然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在传统意识中,教师未意识到课堂提问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其仅仅是完成了教育任务,却背离了语文课堂提问的初衷。此外,教师对课堂的提问方式缺少计划性与合理性,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不贴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混乱。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为了加快教学进度,通常采用较为直接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不仅缺少灵活性,还缺少趣味性,致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当前语文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加以完善,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爱上语文。
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只要教师在课堂中抛出问题就会引发学生好奇的心理,就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课堂提问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刚刚进入学习生涯的学生,普遍具有专注力较差的特点,教师只有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将语文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灵活有趣的课堂提问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提问的独特优势,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情,避免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困倦等现象。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进度的重要举措。[1]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差异,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其对问题的回答方式及内容也会存在不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很快能抓住问题的重点,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偏低,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后才能抓住问题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问;在设计问题时,绝不能以偏概全,要结合整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在此基础上,对问题展开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设计出的问题在学生可理解范围之内。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成长状态,为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课文《落花生》的教学时,就要对该篇课文的特点进行总结。该篇课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局限性,很难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结合学生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适应过程,将问题进行层次性的划分。其可以针对该篇课文设计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是“父亲对我有何种期盼?”;第二个问题可以用“落花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出一篇不少于50 字的短文。以上两个问题,从易到难。教师可以邀请理解能力偏低的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同时将第二个问题留给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当两个问题全部回答完成后,理解能力较低的同学,可以从其他同学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增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此实现课堂提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还有教师对问题的阐述,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方教学信息的反馈途径。课堂提问能否发挥出最佳效果与师生双方对课堂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联。因此,为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应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在课堂中思维始终保持活跃,以便其更好地吸收教学知识,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同春天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教学设备,将与春天有关的花、草、树、风等,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并对学生展开提问,其问题可以是“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描述你眼中春天的样子”。教师通过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再结合文章内容引出问题,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间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想要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就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使双方沟通效率实现最大化,应该从传统的师生模式中脱离出来,走进学生的世界,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情绪,主动回答语文课堂中的提问。[2]
由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开发和拓展阶段,其在面对有疑问的问题时,通常不敢提出质疑,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不利于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对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行拓展并对学生展开提问,以此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作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问的主要方向,必须紧紧围绕课本进行,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展开拓展。拓展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此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拓展提问时,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促使其拥有敢于质疑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夯实根基。
课堂标准是提问的基础,教师要确保问题具有启发性和价值性,避免无效问题对学生思维产生误导。因此,要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不可将问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对错之分上,如果只让学生判断问题的对错,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其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教师也很难从学生的回答中,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极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偏离。想要保障问题具有思维价值,首先,教师必须将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确保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次,还要保证问题的开放性,使学生大脑思维保持活跃,展开想象;最后,要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主动探究文章的价值,在探究中提升阅读能力,增强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感情的传递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所有的文章内容都可以通过感情进行呈现。一篇好的文章是通往人心灵的窗口,学生可以通过它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情绪。
例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情感朗诵这首诗,带动学生情绪,使学生也陷入送别情绪之中,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以便于教师接下来对诗歌问题的引出。由此可见,教师有效将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感染学生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当前,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深刻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时,教师想要将课堂提问对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发挥出来,就要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
为使课堂提问更具针对性,教师应提前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提前规划提问的主要方向,设计出的问题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此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的形式进行不断创新,使问题更具趣味性以及灵活性,以此保证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当前,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十分随意,缺少规划性,为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增加提问次数,甚至有教师在班级展开轮流提问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活跃了课堂氛围,但由于大部分问题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大,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作用。无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问,就是无效提问。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问题设计能力,针对教学内容提炼提问重点,利用生动灵活的提问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提升思维逻辑能力。[3]
例如,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游子吟》这首诗歌的教学时,应提前对这首诗歌的教学目的及重点内容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这首诗歌主要讲述的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守护,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以此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尊敬之情。在对诗歌内容进行详细总结后,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设计出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是“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诗歌,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第二个问题可以是“请同学们仔细思考,自己的母亲有没有做过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一道题目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可以促使学生展开对诗歌内容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第二道题目,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使学生意识到母爱的伟大,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解母亲、尊敬母亲,从而达到这篇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
学生在面对枯燥的语文课文时,常常会丧失阅读兴趣并失去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深入挖掘文章的重点内容,将目光集中在关键问题上,提问要问得有价值,问在最值得问的点上。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多多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其想象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必须要认真聆听,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出现回答内容偏离主题的情况时,教师要适当进行引导,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对文章内容没有实际价值的发言。当前,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存在只提问成绩较好学生的现象,这对语文课堂的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一旦教师仅提问成绩优异的同学,忽略其他同学,就会在班级内部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在班级内部构建完善的提问机制,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必须严格把关,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对缺少主动性的同学要多多鼓励,确保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推动语文教学持续健康发展。[4]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就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提问方式及内容过于自我,严重抑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以兴趣为导向开展语文课堂对学生学习知识至关重要。
例如,在四年级学习《死是千真万确》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授课时融入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活力。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愚人节展开的,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特点,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愚人节”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讲究艺术的,教师对该项艺术的应用,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改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展开艺术提问,将提问内容变得更具层次性,提问方式更具趣味性,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思考。语文教学对学生日后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让提问变得更有价值,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建设高质量课堂奠定基础,以此实现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