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君 李自强
摘要:为了弥补教材“自感”中没有演示实验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个仪器。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断修改完善方案,而制成品的功能远远超越了当初的目标,可以演示电磁学相关的12个以上的物理现象或者规律。
关键词:多功能 电磁学 实验仪器
一、发现问题
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教科版)中“自感”,几个知识点没有演示实验,而是直接给出结论:线圈匝数越多,它的自感系数越大,有铁芯时线圈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得多。只提出:“活动——如果我们要把很长的电阻丝绕在一个圆筒上,又不希望在电流变化时产生自感电动势,应该怎么办?”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我们没有找到相应的文献和产品仪器、专利资料。我们创新性发明了一个演示设备,不但能弥补教材的不足,还利用该仪器发现了两个教材上没有的物理知识。
二、我们的猜想
(一)如何获得变化的电流。我们可否用交流电源来获得持续的变化电流呢?
(二)线圈自感现象、强弱如何体现出来。采用对比的科学探究方法:让电压相等的直流电和交流电都通过线圈,如果线圈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那么用交流电的电流必定小于用直流电的电流;自感越强,电流相差越明大。
(三)线圈直流电阻和自感都要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我们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在直流电阻相等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情况。
我们做线圈时,匝数多的线圈,用线径粗的漆包线绕制,就可以保证不同匝数的线圈直流电阻相等。
三、修改完善方案
我们在实验室找材料时,发现了教学用可撤变压器,顺势联想:1.可撤变压器不但有铁芯,而且铁芯可以开放或者闭合;2.用可撤变压器还可以演示变压器相关知识。于是,当初的课题是演示三个实验,可以扩展到12个。
我们保留了变压器的骨架,重新绕制线圈。图1中,AB是Φ=0.35、100匝线圈,AC是400匝、Φ=0.70的线圈,实测AB间和BC间的电阻都在3欧左右。EF是Φ=0.35,双向并绕、总匝数100匝线圈,直流电阻大约3欧。绕制PQ间的线圈时,考虑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用导线绕制成匝数是80匝的线圈,线径Φ=0.70。
成品如圖2所示。
四、方案的实施及数据分析
1.把线圈从可撤变压器上取下来,电源选择“交流4V/直流3V”,再做以下实验。
2.把图1中的BC接在交流接线柱上,用一把大头针靠近线圈,会发现针被吸引。
结论:交流电也可以产生磁场。
3.把BC接在直流接线柱,读出直流电流表电流,实测大约1A。
结论:3V除以3欧等于1A,符合欧姆定律,说明线圈对恒定电流只有电阻、没有自感。
4.把BC接在“交流”接线柱上,读出交流电流表读数大约也是1A。
结论:对比步骤2、3,同样的线圈,交流电压4V比直流电压3V高大约30%,但电流基本相等,说明线圈对交流电产生了额外的阻碍作用,这个现象叫自感。
5.把图1中的AB接在“交流”接线柱上,读出交流电流表读数,大约1.4A。
结论:对比步骤3、4,证明线圈的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
6.保持步骤4的电路不变动,把图1中的AB线圈插入可撤变压器的固定铁芯,发现电流大约1.2A,比没有铁芯有所减少。
结论:对比步骤4、5,证明了“有铁芯时线圈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但不能证明教材的“有铁芯时线圈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得多”。
7.把图1中的BC接在“交流”接线柱上,读出交流电流表读数大约1A,把线圈插入可撤变压器的固定铁芯,发现电流几乎立即从大约1A变成接近于零。
结论:400匝线圈有了铁芯电流剧烈减少、对比100匝的线圈有了铁芯电流只是有点减少。再结合步骤3、4、5,我们可以得出教材上没有的结论:(1)空芯线圈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但匝数增加对自感系数的贡献不大;(2)有铁芯、且线圈匝数越多自感系数就非常大。
8.把图1中的AB接在“交流”接线柱上,读出交流电流表读数大约1.4A,不断开电源,把线圈插入铁芯中、并使铁芯封闭,发现100匝这个线圈的电流也几乎也是零。
结论:我们发现了个教材上没有的规律,闭合铁芯的自感系数比开放铁芯的自感系数大得多。
9.把图1中的EF接在“交流”接线柱上,读出交流电流表读数,大约1.8A,插入铁芯、使铁芯闭合,电流都不变。
结论:对比步骤4、7和8,100匝的双向并绕线圈的电流大于100匝的单向绕制的线圈的电流;而且电流与有无铁芯无关,可以得出双线并绕线圈可以消除自感影响。
以下实验,先把两个线圈都装回到铁芯上,把铁芯完全闭合,就成一个变压器。交流电流表串联在原线圈上。
10.把图1中的AB线圈与交流电流表串联接入“交流4V”电源,变压器的电流表读数几乎为零。
结论:没有负载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很小,可以忽略。
11.继续步骤10实验。测量图1中的PQ两端电压大约3.5伏。
结论:AB线圈的匝数和PQ线圈的匝数比为10∶8,与它们的电压之比4∶3.5接近相等,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12.继续步骤11实验,电源开关从“交流4V”变为“交流6V”,会发现PQ线圈的电压立即上升到大约5伏。
结论:说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匝数和输入电压决定的。
13.继续步骤12实验。电源开关置于“交流4V”,把小灯泡接入PQ线圈两端。接通开关,会发现小灯泡变亮了,同时电流表读数也从接近于零增大到0.2A。如果再并联一个小灯泡,会发现交流电流表读数增大到0.4A。
结论:变压器的原线圈的电流是由负载决定的。
13.把线圈从铁芯上撤下,插入粗铜块,电流增加幅度不大,说明铜块中产生了涡流。
五、本仪器的实用价值
本设备可以经过小型化,可以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