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航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610106)
四川羌族主要聚居在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等地,独特的地缘位置造就了汶川等地成为羌族文化、东南巴蜀文化与西北草原文化等民族文化交流融汇之地。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当时岷江上游的土著居民已经和四川盆地居民有了频繁的交流,这种交往使岷江上游土著居民的本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巴蜀文化因素,也影响到了羌绣特色的形成[1]。羌绣将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精神蕴含融合在一起,并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勾勒出自然风光、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丰富的人文图景,生动地展示着羌民族的思想内涵。
“和合”一词的连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国语·郑语》中可见“和合”关于不同实物之间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做出了诠释。“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2]。“和合文化”一词由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提出,在《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和合文化”是指追求和谐、共同发展与交流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理解与友好交流互动[3]。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念背景下,致力维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繁荣与发展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羌绣作为羌族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和合精神从多样化的羌族服饰纹样中可见一二。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文化氛围促使羌绣在各民族文化的激流中碰撞,最终诞生了既保留羌族本地特色,又包含他民族元素兼收并蓄的羌绣纹样,成为和合文化凝聚、渗透在各民族间和谐共生发展的见证。羌绣的美学价值在和合文化语境下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诠释和传承。
在和合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追求整体性和多样性[3]。羌绣服饰纹样同样通过题材的多元、图案的构成、针法的绣制、色彩的运用和意蕴的表达等展现自我的美学态度,蕴含着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或民族交往的和睦之情,更渗透着中华传统“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合文化内涵。
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文明都处在各种形式的共处之中,并在共处中生活活动[4]。由此,羌绣纹样中常有一些共同的符号和意象,这些符号和意象可能是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处生活活动中共同拥有的,也可能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的结果。不同民族之间在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从而民族间能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中,形成很强的亲和力[5]。羌绣纹样将羌族的图案与汉族、藏族、彝族等民族纹样进行融合演变,甚至创造出了新的纹样形式。如图1所示,笔者于汶川萝卜寨村实地走访中,调研发现鸳鸯、牡丹、藏传佛教的吉祥结变纹和汉文化的凤凰纹样也用于羌绣日常服饰纹样中,此类共有纹样呈现的是跨越民族界限的共同价值观与理念。
图1 汶川萝卜寨村女性羌绣服饰(罗航摄)
羌绣题材无论是来自自然生灵的动植物纹样,还是传达美好祝福、表达情感寓意的几何、吉祥纹样,都通过共同符号和意象或文化交流的融合的方式,展现了和合文化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无论是倡导“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还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在羌绣纹样上和合文化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映射。
对称整合是和合学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方式[4]。羌绣纹样构图注重对称和平衡,通过特定的排列方式和图案设计来体现这种美学原则,成为羌文化在羌绣纹样构图当中的反映。如图2所示,对称纹样以中心对称或者轴线对称等对称设计,使轴线两侧的图案元素相互对称,通过巧妙地调整图案元素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使其在视觉上呈现出对称与平衡的感觉。除了对称的元素设计,羌绣纹样还注重整体布局的平衡,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图案元素,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手法体现出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平衡,展示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对称与平衡的设计体现了羌绣纹样中所蕴含的和合观念,不仅增强了视觉吸引力与艺术价值,也展示了羌民对于平衡、统一和包容的美学理念。
图2 羌绣围裙对称纹样(罗航摄)
所谓十里不同羌,造就了羌绣的区域性特色,使羌绣在保持了各自独特古朴之风的同时形成了南北与东西、高山与河谷、村寨与村寨之间的明显差异[6]。不同村寨之间的针法风格与针法组合创造出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勾花绣粗犷豪放、纳花绣明丽清秀、打籽绣生动立体、架绣严谨细腻……羌绣针法接纳了来自各民族的刺绣技艺,成为多民族交流融汇的见证。汉族、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文化中,都有平绣、打籽绣等针法的运用,羌绣的针法兼容性正反映着羌族民俗文化与周边民族或周边地区文化圈层的历史逻辑。不难想象历史上的今天,羌族先民们跨过重重大山,与蜀绣、与湘绣、与其他民族刺绣文化进行交流,并将其刺绣元素融入到羌绣纹样设计和技艺制作中,最终形成具有羌地属性的、有羌文化内涵的、整体的技艺兼容之“和”。
羌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大自然和生态美,这种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在羌绣往往具有象征意义。羌绣纹样既有亲近自然、绚丽多彩的一面;又源于当地“白石崇拜”信仰,具有“尚黑尚白”的色彩属性。羌民将眼睛对生存环境的直接色觉感受转化为色彩鲜艳或“尚黑尚白”的羌绣纹样。如图3所示,羌绣纹样以高饱和度的红、黄、绿等色或高对比度的黑白色入绣,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的营造,象征着来大山深处栩栩如生的活力与生命力。这种对比既能突出各颜色的鲜艳和个性,同时通过微小的色彩调配,使得原本热烈、鲜艳的色彩增添了一份平衡和谐,原本高饱和度、高对比度的色彩属性在这一方绣布上相互包容、共生。
图3 羌绣围裙色彩提取(罗航摄)
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与美学追求从张璪《画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特殊的审美特点:形与意的结合。羌民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其中的美与秘密,将自我心得感悟抒发、融入羌绣纹样中,利用夸张变形等组合使细节表达上又具有变化和隐喻,使日常生活中的“真”转化为刺绣艺术中“有意味的形式”。例如羌绣“云云鞋”中经典的“云”纹样,即映射出羌族吉祥寓意文化,结合其独特的寓意,共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这种带有真实感的羌绣纹样既有明确的形象表达,又融入了抽象的艺术手法,给人以模糊、虚幻的感觉,赋予纹样神秘、可解读的氛围,让观者在“似与不似”之间自由地联想和感受,给人以错觉和想象的空间。羌绣表现自我情感和意境的象征性的羌绣纹样,将事物的本质和内涵通过一种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这种非直接写实的表现形式使得羌绣纹样在“似与不似”之间展现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张力,达到一种象外之“和”的境界。
羌绣通过其图案和灵感源泉与不同文化元素的交融与交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这与和合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不谋而合,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提供了重要的范例。羌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交融,通过纹样的交互使各族人民和合共生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与其他各族人民服饰文化交流的纽带。在和合文化的引导下,传统手工艺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可以相互融合与传承,这不仅有助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播,促进民族凝聚力,也为我们寻找在当代社会中和谐共存的路径提供了启示。
将和合文化带入羌绣研究促进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通过与其他地域刺绣文化相互借鉴、交流合作,推动羌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羌族本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羌绣的历史、技艺、纹样和意义,为培养潜在传承人提供可能,确保这一重要民族工艺不被遗忘和消失。羌绣作为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将和合文化融入羌绣的设计与创新中,提高羌绣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提升羌绣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吸引力,使其更具当代审美和文化内涵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
羌绣服饰纹样不仅是汶川当地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其背后是当地民俗文化交流的活态见证,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和合文化内涵。而羌绣和合文化作为一种融合、包容的象征,不仅体现了羌族地域文化意识与生活特征交融的双重性,也呈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和谐的文化风貌。5·12汶川大地震对羌绣文化在地性的毁灭打击,加之现代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飞速发展导致当地文化生态严重受损,羌绣的“非遗”活态传承与动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现如今和合文化语境下,寻找出羌绣“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发展策略,使民间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是值得当代学者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