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盒武器”

2023-09-05 22:02张宏羽
检察风云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暴力社交

张宏羽

2023年3月,一名画师因为在社交平台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绘画”的动态,而被一些网友“开盒”。这名画师的个人信息被暴露在网上,她还收到了20余家高利贷或中介机构的注册短信,网友甚至向其学校发送了“举报邮件”……

2023年5月,有明星针对网络热传的“虐猫事件”发声,不料却被极端人士“开盒”。极端人士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多位明星的手机号、身份号码、社保信息等,并在网络群聊中公开分享……

“开盒”是近年网络上流行的新词,指利用某些手段破解、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公布到网上的行为。用一些网友的话来说:“网络中的我们,就像一个个‘盲盒,而被曝光时,则称之为‘开盒。”

当下,“开盒”行为在网络平台并不罕见,简单的隐私获取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技术手段就能达成。这令我们不禁沉思:“盒武器”被如此轻易地拿起,最终会演变成什么?

不容忽视的“盒威力”

有观点认为,网络“开盒”行为类似于“人肉搜索”,但亦有不同。《南周知道》发文称,“人肉搜索”更偏向于在网络上发动群众提供信息,而“开盒”是通过工具和渠道追踪社交平台的账号信息,从而达到获取隐私的目的。

杨雪斐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隐私的伦理研究》一文中介绍,“人肉搜索”的核心在于充分调动广大网友的积极性,集中力量来解决现实问题。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暴露他人相关信息,追查事件的真相,并将相关人员公诸于众,并联合声讨。

基于杨雪斐的观点可知,“人肉搜索”和某些目的仅为骚扰、报复他人的极端“开盒”行为不尽相同。

另有观点认为,“开盒”等同于“人肉搜索”,是多数人的“暴政”与“狂欢”。一名网络博主表示:“如果你不知道‘开盒是什么意思,那说明你是幸运的。这个等同于‘人肉的替代词,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其本身负面、黑暗的意味。”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人员陶琳、余奕桦表示,正在进行或者想要进行“人肉搜索”的网络用户会使用“开盒”这一词语来替代“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暴力行为的违法性,让很多低龄的网络用户误认为“开盒”只是一种在网络骂战中无伤大雅的威胁。

无论“开盒”是否等同于“人肉搜索”,“盒威力”都不容忽视。当下,“开盒”的目标对象较为广泛。如虚拟女团“A—SOUL”成员被“开盒”事件。虚拟偶像一般由真人扮演或人工智能驱动,目前以真人扮演的虚拟主播居多。“A—SOUL”自出道伊始就备受关注,拥有众多粉丝。但之后“A—SOUL”成员的扮演者身份陆续遭到不同程度的泄露,部分粉丝认为“开盒”的结局往往就是“塌房”,导致理想化的虚拟愿景破灭。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杨名宜在《元宇宙时代的新媒体景观:数字虚拟人直播的具身性研究》一文中提及,无论是由真人扮演还是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数字虚拟人,扮演者的身份或人工智能算法的具体代码一般都是需要被严格保护的,“开盒”被视为业界最严重的事故之一。

仅根据发布的内容,通过照片比对和地图搜索等方式搜索到现实地址;仅因为一个观点或一种立场,真实姓名、住址、单位、电话就被公布出来……需要警惕的是,不仅仅有虚拟偶像、明星被“开盒”,更有“素人”博主甚至是普通网友的个人隐私遭到了践踏。某些平台上有“开盒”的教学视频,有些视频的播放量高达百万人次。“开盒”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词,却显得如此“细思极恐”。

“开盒”行为有可能带来不可控的伤害,如在进行网络搜索时,获取的信息不准确,或者是伪造的,一旦公之于众,那么当事人的社会评价就会下降,从而引发名誉权纠纷。

“开盒”行为容易异化为网络暴力。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喻海松曾指出,网络暴力所涉信息不限于虚假信息——既可能是虚假信息,也可能是真实信息。如揭露隐私信息,也可以构成语言暴力,应当纳入网络暴力的范畴。

“开盒”行为中还会出现一些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煽动性的言论,严重影响当事人和其家人、朋友的正常生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排除网络语言暴力转化为网下暴力的可能。由于个人信息被公开,当事人将遭受来自网络和现实两方面的双重攻击和骚扰,甚至使其个人生活和家庭的平静都受到影响,或遭到不应有的人身伤害。

给隐私加把“防护锁”

面对“开盒”行为给个人隐私带来的威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周伟华建议,应提升平台内容治理效能,强化隐私保护的价值理念。目前平台大规模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并不多见。真正对个人隐私造成较大威胁的反而是平台上的一些用户,但平台对于用户侵犯其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治理并不严格,导致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平台应当严厉打击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对于宣扬“开盒”的内容从严治理。

他指出,如今的平台都有较为完善的审核机制,审核人员如果发现用户上传的内容存在信息暴露的风险,可以对用户进行提示。平台应开通创作者隐私保护的试点项目,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图片、视频中的重点隐私内容进行识别并先行模糊處理后,反馈给用户,由其决定是否解除模糊,进行公开。

对于“开盒”及此类行为可能引发的网络暴力,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要不断完善网络暴力识别预警机制,加强对当事人的保护,优化网络暴力信息防扩散功能,从严处置涉网络暴力“自媒体”账号,重点整治借社会热点事件挑动网民对立、攻击辱骂他人、践踏个人隐私的行为。

互联网时代的“隐私焦虑”(图/视觉中国)

互联网用户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个人隐私加上安全、稳妥的“防护锁”,进而避免大量个人信息被泄露。

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有博主总结了防范“开盒”的相关经验。如申请虚拟副号,可以在现有手机号码基础上不换机、不换卡,向运营商申请副号码,在网购、交友、买房、打车、快递、网游等应用场景中使用副号,护隐私、防骚扰。

又如在网络空间里少发、不发个人特征显著的信息,尽量不要发带个人照片、明显地理位置、居住环境等的社交动态。同时,与现实好友在评论区的聊天,很可能会成为“开盒”的途径之一。注意不要在聊天、评论中暴露地理位置,社交账号的粉丝和关注列表尽量关闭,和好友聊天完可删除评论区相关内容。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向记者介绍了一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知识。

检察官建议,一是不要随意丢弃或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的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这些票据上可能留有持票人的真实姓名、出发地、到达地、身份号码等,如果要“晒图”也应隐去个人信息,以免留下安全隐患。二是在社交平台上尽量不发“原图照片”。若在某些社交平台上以原图或者原文件的形式发送信息时,可能泄露在拍摄时生成的自带信息,包括拍摄时的准确位置和时间,以及拍摄设备、参数等。同时,用户也可以在手机相机程序中关闭自动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的开关。三是不要随意、频繁地将个人即时定位发送到社交平台。在分享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避免暴露个人常去的地点或家庭、公司、学校的地址。四是谨慎对待各类问卷调查、网络抽奖、点赞送礼等,不要随意在评论区或网络公共空间留下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及联系地址。

检察官提醒,当我们发现他人侵犯个人隐私,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时,应及时采取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或减轻损害。如果已经造成了损害,要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可采取法律手段。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暴力社交
社交之城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社交距离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暴力云与送子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