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蕊
“每塔高十步,其大与其高度相称,上部皆圆形,周围悬铃,金塔悬金铃,银塔悬银铃,风起作声。国王为其生前荣光及死后英灵,特建此二塔,诚为世界最美观之物,太阳照之,光明璀璨,远处可见。”
公元1298年,一位落难的旅人在意大利热那亚的监狱里对狱友们讲述自己周游世界的见闻,东方的富庶与其文明的辉煌,实属当时西方未见之奇闻。
这位旅人就是马可波罗。面对狱友的诘问,马可波罗从丈量世界的脚步声里回过神来,眼神如炬,缓缓作答,“我言而不及亲眼目睹的一半之盛。”
蒲甘,“佛国”梦开始的地方
相传马可波罗去到的便是缅甸有史可载的第一个王朝——蒲甘王国。它的创建者正是缅甸史上三大帝之首阿奴律陀(1044~1078年在位),也被誉为缅甸的“阿育王”。
阿奴律陀王执政时,励精图治,国力鼎盛。他不仅想使民丰衣足食,更求家国长治久安。据缅甸史书《琉璃宫史》记载,阿奴律陀王即位后,尊高僧阿罗汉为国师,宣布上座部佛教为国教。
此后200余年,这个拥有“吉祥种种,荣光无数”的王国一直“以佛立国”,影响了此后千年缅甸的佛教信仰与文化艺术。过去,佛教的信仰要靠佛塔、经文、壁画等来弘扬和传承,于是,雕刻匠、画匠、瓦匠、泥塑匠、金银首饰匠、铁匠、铜匠、乐师和宝石加工师等手艺人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留下塔影重重,以印佛心。今天,人们去到蒲甘,手指之处必有浮屠,便是那段历史走过滚滚红尘的“回响”。
向佛,是缅甸人古往今来的必修课。不仅人们的精神生活以之为重,生产生活也围绕礼佛事宜开出了朵朵亮丽的“花”。
“十花(Ten Flowers)”是缅甸传统艺术的总称,涵盖10种工艺,如绘画、雕刻、砌筑、漆器制作、金银铜锻造等。“十花”源于缅甸发展佛教和遵奉佛陀的需要,在王朝的更迭下,发展出应时性的成就;历经岁月的洗礼,得到更多人的消化和吸收,进而传承至今,是缅甸人引以为傲的“古法”。其中,“班奇(Panchi)”是缅甸绘画艺术的总称。
“班奇”,从尊佛到自尊
2020年,为纪念中缅建交70周年,中国国内第一本中文版缅甸艺术史专著译作《缅甸绘画艺术》应运而生,时任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梭岱南为此书作序时提到,缅甸的绘画作品有着地道的画风,这门艺术孕育着“从尊佛到自尊”的文化和历史,展现了真正的佛陀精神。
要想理解梭岱南的話,“花”或许是答案之一。“花”这一元素,时常出现在缅甸的各种考古遗迹里。在创作材料匮乏的年代,“花”或绘制、或雕刻、或打磨而成。缅甸人早已道不全个中缘由,却一直在生活里珍之重之。在西方心理学视角下,“花”便是这一国度的原始意象。在古代中国,“龙”也是重要的意象,而古人通常只让“龙”字围绕帝王生活,如“龙体”“龙椅”等。可见,对缅甸人而言,以花之名统称的“班奇”,地位之重要,与生活之密切相关。
“班奇”的表现力集中爆发于蒲甘王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画匠走进一座座兴起的佛寺,虔诚地绘制着佛本生故事。高僧给人们讲经的画面也被生动地记录下来,为后人载下初民与佛陀的“邂逅”故事。
缅甸佛相通常面容冷静,有着宽大的拱形眉毛,眼睛半闭,嘴角上扬,上唇微微翘起,今天的人们也亲切地谓之“微笑佛”。而这也是缅甸“开国朝代”蒲甘王朝对历史信仰如印度教、大乘佛教以及原始宗教继承性保留和上座部佛教弘扬性发展的体现。“班奇”便是这样一门艺术,让缅甸人有了能够反复意会其民族传统、特色与独立性的载体,从而以自信心和创造力续写“传奇”。
随着时代的变迁,“班奇”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如中近古时期的棕榈叶、羊皮纸,现当代的布料等;内容则逐渐涵括社会民俗生活与时下风物。如果说历史既要人证,也要物证,那么,当人们的现世生活成为“班奇”的一部分时,便标志着人本思想的启蒙,百姓走上历史舞台,生活重心也从“向佛”到“与共”,朝向与“佛”共舞的未来。
今天,人们最常见到的“班奇”作品是一张穿着绛红色僧袍僧人远行的背影图,僧人数量、色彩饱和度、行进动作、画布材质等细节或大同小异,概不偏其貌。“班奇”艺术家们不厌其烦地绘制着,在大街的黄土地上、在雅致的画廊里,卖给各国旅客......这何尝不是又一个“原始意象”呢?而它也真正地带上了“花”的生命力,随着游客返程的背包,在世界各地角落,诉说着佛国幽幽千古情。
在文化交流里经营“禅意”生活
缅甸旧都仰光的市中心,有一条南北朝向的盘索丹街(Pansodan Street),矗立着一众显眼的英伦风格建筑。它从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时期开始,便虹吸着当地的知识分子,留下了众多的艺文空间。
步入近现代,西方的水彩画和透视技巧开始传入缅甸。这股被称之为“西风(Western Winds)”的潮流,也为缅甸“班奇”打开了现代性的大门。“盘索丹街是通往世界的门户”,缅甸画家兼商人昂缩敏先生(Aung Soe Min)曾说。
以盘索丹街为中心,各具特色的画廊如Pansodan Gallery、Lokanat Gallery、GALLERY 65和OK Art Gallery等,藏在一扇扇精致或不起眼的门背后,它们不仅为缅甸知名画家和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作品展示和与同行交流的空间,也成为了外国画家作品走进缅甸的“桥头堡”。普通民众亦可以在那里自由地欣赏艺术,形成了仰光文化生活的源头活水。
常见于仰光各大画廊的缅甸当代著名水彩画家Myoe Win Aung的作品,便运用西方的创作理论,大量结合了佛教传统和宗教生活的灵感、缅甸典型季风雨气候和传统社会景观的环境特征,以僧侣、尼姑和佛寺等元素,绘作而成,受到广泛关注,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收藏。
来自香港大学的缅甸研究专家何立仁(Ian Holliday)则在过去十几年间,反复造访盘索丹街的画廊,购置并收藏了数百幅时下的画作。在他看来,语言可能会成为交流的障碍,但绘画是通感艺术,画作也是时间胶囊,可以让更广阔的世界了解缅甸的变与不变。
如今,Myoe Win Aung经营着一家绘画工作室,教习学徒,他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水彩艺术成为“班奇”蓬勃发展的一种表达方式。工作之余,他会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有人说,Myoe Win Aung的作品能看到情感的交流,如同在欣赏者的心间打开一扇窗,透见光明。不知,像何立仁一样的收藏家们,是否同样照见了,那一抹自带“佛光国度”余晖的纯真?
时间再退回到马可波罗造访蒲甘前的200多年,背着奉迎而来的佛颚骨的白象,稳健地漫步在一望辽阔的疆土上,走到一处荒原沙滩时,它突然伏跪不起......
“白象所伏之地正是将随佛教一起长存五千年之地”,阿奴律陀王随即号召就地建塔,安放佛舍利子,以庇佑众生福泽五千年。缅甸“开国之塔”瑞喜宫塔就此落成。
而白象这一跪,跪出了千姿百态的佛塔、心胜造物的“十花”,以及缅甸人禅意浓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