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王欣
马克思在历史与逻辑双重方法论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予以定位,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他说过:作为农业(它是基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1]。历史和实践证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相继阐述了政策引领发展农业经济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道:“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在我国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探寻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 年12 月28 日至29 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有着悠久文明的农业大国,我国历朝历代都把农业生产作为国之根本,认为根本坚固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早在春秋时期,满腹韬略的管仲便认识到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增加粮食产量是成就王业的根本。西汉则把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生产定为地方官的主要工作。宋朝建立之初,就命令地方官守土耕耘。清朝康熙帝要求督抚重视农桑,勿废桑麻,勿误农时。无论是党的二十大,还是在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系统阐释了与农业经济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农业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引领作用的发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到一个省,一个市;小到一个镇,一个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就拿一般农业生产来说,如果一个村的“两委”干部发挥引领作用不充分,就可能导致农民灌溉浇水、排水、收割等环节都出现问题,比如资源不能统筹协调利用、时间分配不均匀、设施不健全等,或者错过抢种抢收最佳时节,或者多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影响生产效率;而支部建设过硬的村,就完全可以集中村内各种资源,组织协调各生产队统筹利用好村内各种资源,高效完成农业生产,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最大程度优化资源配置。还有的基层政府,一心想干事、干实事,大力抓农业生产,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通过对上协调资金政策支持,及时配置完善农田灌溉相关配套设施,疏通沟路渠、打机井、统一购置农用机械设备等,统筹解决村内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抓好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3]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作用,科学规划引导,为农业经济发展打造红色引擎。
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农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见解,其立场、观点、方法等,为我们党制定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在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4]
政府的政策引导农业生产实践的发展方向。比如自2014年,中央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再如由组织部门牵头部署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对推进乡村振兴、盘活村集体经济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为此,笔者在山东省济宁市一些乡镇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苏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苏堂庆,成立农业合作社,利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帮扶资金和技术,在村集体土地建设智能大棚温室,培育吊在大棚里生长的新品种小西瓜、小西红柿等高端农产品,丰收的季节,产品供不应求,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苏堂庆也因此被选为济宁市人大代表,将其利用好上级政策扶持的经验进行广泛推广。
要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还需要各级政府综合施策。1.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确保基础农业产业总体正常运转,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大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对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集体资产动起来,立足农业资源禀赋,聚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质提升、品种培优、品牌打造,推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统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激活农村内需。统筹推进土地利用、设施配套、城乡空间布局等一体规划建设,畅通商品和服务在城乡更大范围内循环流动。4.强化农业建设投资牵引。用好投融资政策工具,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引导更多资金向现代农业设施、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领域倾斜。
政府对社会的领导要通过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和组织来实现,这一过程,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参与经济建设的各种社会力量和经济主体需要权威组织协调和领导,各级政府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通过强化服务职能,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利益聚集和利益表达,从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的社会资源。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能更是离不开党和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
一些聚集性农业产业、大型农业项目更是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比如寿光蔬菜、沾化冬枣、金乡大蒜等,需要市县政府的统筹协调,强化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创造好的营商环境,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一些新上的农业项目,比如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于2022 年成功引进的三强乳业,就是由石桥镇政府统筹协调,发挥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成功对采煤塌陷地进行流转经营,盘活村集体沉淀资产,才为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济宁三强乳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经综合治理,在采煤塌陷地上建设三强农牧科技生态园,发展奶牛养殖、鲜奶生产、绿色种养、科教旅游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9000 余万元,建成牛舍4 座共16200 平方米、养殖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奶牛共计460 头,种植紫花苜蓿300 亩,带动周边500 余名群众就业,收购青贮玉米3000吨,周边几个村集体收入共增加52 万元。对此,石桥镇党委书记提道:我们将按照上级党组织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精神,聚焦产业发展、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拓宽增收渠道,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石桥板块。由此可见,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尤其是一些大型农业项目从落地到建设,都离不开各级政府发挥作用对资源进行统筹协调整合。
2023 年2 月1 日出版的第3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其中提到“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道:“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持续开展市县巡察,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强化对村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要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环境,务必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这主要源于有些基层党员干部与民争利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个别村干部,侵吞集体资产据为己有,严重损害了广大村民利益,损害了公平公正,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在类似塌陷地补偿、退渔还湖等项目上向村民索要好处费,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农民不能公平公正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发展经济也便失去了现实意义。
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大抓基层,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环境对保障农业经济高效运转至关重要。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下大力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共查处了6 起基层干部违反纪律、贪污腐败、与民争利的案件,及时清除了体制内部的毒瘤,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顽瘴瘸疾,扫除了可能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的隐患,并在2023年年初召开的全区干部作风大会上进行了通报,以示警醒,对辖区内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助力农业产业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环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政府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政府提供全面的保障支撑,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