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辉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本草,古代指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不仅见证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自然的探寻,还凝聚着中国人民的生存智慧。本草文化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与弘扬本草文化,符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本单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植物类中药感知美、表现美,领悟本草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理解本草背后蕴含的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思,并以独特的美术创作形式重塑本草文化,最终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自信。
一、单元课程设计
(一)单元课程目标
1.大概念: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影响和重塑人们对事物或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2.文化理解与基本问题(表1)
3.知识目标与素养目标(表2)
4.评价方式及标准
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完成本学习单元,合作设计与创作本草文化艺术作品(本草拓印图鉴、“我与本草的对话”小文章、本草插画或水彩作品、摄影与动画作品),合作构思、设计和制作本草文化的文创产品。
差异化教学:依据不同的创作方式进行评价,以展示并介绍学习成果、完成本草文化小短文等方式作为评价依据。
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表3)
(二)单元课程设计思路
本单元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激发学生对本草文化的探究热情,感受中药的内在价值和魅力,探讨本草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进入本草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味植物类中药并确定创作方案,体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和创作的过程;第三课时主要拓展学生对文创的了解,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重塑本草文化并亲手制作文创产品,最后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
本单元课程的第一课时主要对应文化理解U1,基本问题Q1、Q4、Q6,知识目标K1、K3,以及素养目标S1、S2;第二课时主要对应文化理解U2、U3、U4、U6,基本问题Q2、Q5、Q7、Q9,知识目标K2、K4、K5、K6以及素养目标S3、S4、S5、S7;第三课时主要对应文化理解U2、U5、U6,基本问题Q3、Q5、Q8,知识目标K6、K7以及素养目标S6、S7。
二、课程实施
(一)主题一:本草探秘?中国智慧
基本问题:本草文化如何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学生通过观察、探讨和查阅资料对本草的世界进行初步探索。了解本草的起源与发展、应用价值和相关民俗文化,学习“药食同源”“古法炮制”和“四气五味”等基本知识;通过“闻味辨物”小游戏初步感知常见的本草外形、气味特征;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实物,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并探究一味植物类中药的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炮制方法和相关民俗文化,并以写生的方式画出植物的外形;通过观看纪录片《中华本草》,探讨人与本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本草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完成学习单。
(二)主题二:本草密语?我与本草的对话
基本问题:本草文化是否得到了良好的传播与弘扬?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艺术形式重塑本草文化?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了解到本草文化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境况,并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探讨。思考如何通过美术创作使中国本草文化重新焕发光彩。每个小组通过赏析不同艺术表现手法(插画、水彩画、定格动画和植物拓印)的作品,寻找创作灵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确定创作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展开“我与本草的对话”系列创作,它们分别是本草定格动画、本草拓印图鉴、插画设计(手绘结合绘图软件上色),以及“我与本草的对话”小短文。
从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来看,每个小组选择的植物类中药、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都不同,体现出学生对创作本身具有足够的热情,并且能产生良好的创意。如定格动画组的作品《小胖子变大海》,它的灵感来源于炮制胖大海茶的过程,以及对胖大海这味草药的研究。学生发现胖大海不宜多食,一般一天三颗左右为宜,所以安排了1至3颗的排列镜头,并写了“胖大海虽好,但不宜贪杯噢!”的标语;另一个学生作品《荷落》,從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出发,在构图上由顶端到底端再到中心,表现了荷叶从天到地自然飘落,再到人为聚拢成为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类中药的过程,以此表达“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
拓印图鉴组的学生通过触摸、体验,利用拓印的美术技法,表现植物类中药的肌理和纹路,再通过交错排列的构图方式将枯败、废弃的植物类中药制作成本草图鉴,其主要思想在于展示本草本身的形态与肌理,同时提醒人们要保护和珍视本草文化。
插画组的学生在学习插画相关知识后,运用同类色、互补色的色彩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创意,先完成素描稿,再使用电脑绘图软件上色。学生作品《母爱与生命》(图1)中的石榴、荷叶、菊花、百合共同表达了母爱与生命的主题;学生作品《平凡与伟大》(图2)表达了“本草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既平凡又伟大”的含义。
(三)主题三:我替本草向世界问好
基本问题:文创作品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文化意蕴?优秀的文创产品具有哪些特征与要素?
学生了解文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优秀文创产品的赏析,分析文创设计的要点(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寻找创意灵感;探讨创意设计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利用之前学习的插画和水彩画技法,为一味植物类中药设计并制作文创产品,完成文创设计任务单,其中包括产品设计和文创产品说明。
从学生的文创设计作品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想要通过艺术重塑本草文化的意愿和情感,例如作品《太阳下的莲》。学生先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对莲的文创产品类型进行发散性思考,然后从优秀的文创产品中寻找灵感,从产品(扇子)、品牌(本草物语)和文化(古扇和本草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最后确定将莲和夏天的扇子结合进行设计与制作,表达“本草可以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思想。
最后,学生整理整个单元的作业,回顾学习过程,并围绕大概念“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影响和重塑人们对事物或文化的看法和理解”,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同时完成问答卡片,填写师生评价表,反思、评价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一)单元课程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运用了逆向设计方法,笔者先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学情进行分析,确定本草文化主题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学生已有的美术经验,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展单元教学设计。考虑到创作的难度,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学习的预期结果,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估,最后加入具体的教学活动。笔者采用了较为灵活和发散的教学形式,不限制学生的创作方式,鼓励他们围绕基本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多种形式的探究与创作,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核心素养。
(二)单元课程评价
显性评价依据:课程学习单、文创设计任务单、问答卡、师生评价表以及每组学生的创作作品(本草拓印图鉴、定格动画、插画设计以及文创产品)。
隐性评价依据:问答卡。主要评测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对课程中的基本问题和文化理解的思考与理解程度。比如,学生回答——“我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做到不能过度开发,要保护它、呵护它”“本草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利用,还有对先辈古法炮制技术的尊重和传承”,这体现了学生对文化理解U1的理解程度。又如,学生回答——“我要多创作一些有意义的作品,向所有人推广本草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本草及其背后的故事”,这体现了学生对持久理解U2和文化理解U6的理解程度。
师生评价表作为整个单元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围绕三个课程目标(知识、素养和理解)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并进行自评。教师则结合学生在课程中的综合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单、问答卡和评价表的填写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并予以说明。
本单元课程注重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强调学生能够围绕基本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不局限于对美术技法或理论知识的单一性学习或训练,而是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思考如何通过艺術创作重塑本草文化,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家的思想。学生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学习和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形成团队意识,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沟通与合作、文化理解和传承等各项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