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非宾格动词与论元关系分析

2023-09-04 00:59董洁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9期

董洁

内容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英汉非宾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界定标准及其论元关系,为英汉非宾格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语料和分析。通过语际之间的对比研究,本研究旨在更加深入地了解非宾格动词的句法现象以及论元关系。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论元关系 英汉比较

Perlmutter(1978)认为,不及物动词及其主语之间具有两种深层关系:a. Gorillas exist. b. Gorillas play at night.在(a)句中,不及物动词“exist”在语义上表示一种“存在”的状态,主语“Gorillas”是该动词的客体。而在(b)中,“play”表示一种动作,对应的主语是该动词的施事。Perlmutter将前一种动词称为非宾格动词,将后一种动词称为非作格动词。自此,“非宾格假说”(Perlmutter,1978)问世。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非宾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界定标准及其论元关系,为英汉非宾格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语料和分析。只有通过语际之间的对比研究,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非宾格动词的句法现象以及论元关系。

一.非宾格动词及其语际比較

1.非宾格动词的生成机制

自非宾格假说提出以来,学界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以及实证研究,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两类动词的生成机制、区分标准等等。为解释两种动词的句法生成机制,Perlmutter(1978)借助了关系语法。根据Burzio定律(Burzio,1986),如果一个动词没有外论元,那么它也无法为其内论元赋宾格。为了给内论元赋格,满足格过滤,就必须将内论元移至表层主语位置获得主格。然而,Sportiche(1988)则认为,非宾格结构的表层主语生成于VP内部,由VP深层宾语的位置移位到表层主语位置。由于动词组内主语假说规定表层主语源于VP的标示语位置,因此,非宾格动词深层宾语应先移位至VP 标示语位置。Friedman et al. (2003)基于前者研究,对非宾格动词论元移位现象作出了总结:非宾格动词的论元共经历了两次移位,由VP深层宾语到VP标示语以及由VP标示语到IP标示语。

2.英汉非宾格动词的异同

本文认为除了句法结构,更要将语义关系作为考量非宾格动词的一大标准。已知非宾格动词的表层主语有由深层宾语移位而来,那么非宾格现象的深层结构即是及物动词加上直接宾语VP。由此反推,一个动词要想成为非宾格动词,那么在深层结构中它是否必须具有及物性呢?在Perlmutter(1978)所举的例子中,非宾格动词“exist”是一个单纯的不及物动词,无法进入及物结构。本文认为,该类动词仍然属于非宾格动词,其表层主语在基础结构仍处于动词之后。(2a)中的“die”无法进入及物结构使用,但是可以用cause赋值来解释,如(2b)。

(1) a.  His grandfather died.

b.(Disease, accident, etc.) caused his grandfathers death.

c.A wolf comes.

简言之,英语非宾格动词的本质还是一种只有内论元而无外论元,且不具备赋宾格能力的一元动词。

在汉语中,曾立英(2007)提出,只有当不及物动词能够进入及物结构,且在该结构中表达可与“使”字句转换的使役事件,该动词才能视作非宾格动词,如(3)。即在汉语中,如果一个不及物动词能够进入词汇使役结构 ( Shibatani,1976) ,则该动词属于非宾格动词。

(2) a.全屋都摇晃了。

b.地板的震动摇晃了全屋。

c.地板的震动传到了墙壁,使全屋摇晃起来。(曾立英 2007: 57)

但是在“王冕死了父亲”一句中,显然不存在所谓的“致使”意义。因此,曾立英(2007)的解释只适用于汉语非宾格动词的一元化分析。关于汉语非宾格动词的鉴别句式,鲁雅乔和李行得(2020)提出,如果不及物动词表达具有内在终结点的事件,那么无论该动词是否具有致使性,它都属于非宾格动词范畴。

二.英汉非宾格动词的论元关系

就论元结构而言,非宾格动词只携带一个唯一的内论元而无外论元,且不能为深层结构宾语赋格。非宾格性研究集大成者当数 Levin & Rappaport Hovav(1995),其主要贡献在于对显性和隐性非宾格结构的分析(张达球,郭鸿杰,2021)。在英语中,非宾格句子大多都是隐形的,即其唯一论元出现在表层主语上;但是在一些句子中却出现在了表层宾语上。Levin&Pappaport(1989)把前者称为隐形非宾格现象,后者称作显性非宾格现象。

这些少量的非宾格现象主要出现在“there”存现句或者处所倒装句中(袁秀凤,2006),使其唯一论元保持在宾语位置上。在不同语言中,显隐性非宾格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英语不允许句子出现零主语现象;但在汉语中却符合语法和经验。汉语中的形容词可视作表状态的不及物动词(Chao 1968) ,这些词在带体标记“了”时表示状态变化,转化成了非宾格动词,允许其论元后置(鲁、李,2020)。此外,有些非作格动词也可以转变为非宾格动词,实现论元后置,比如某些表施事性运动的非作格动词在带上趋向动词后转变为非宾格,可以进入带“了”论元后置结构(鲁、李,2020)。

与英语非宾格动词仅有唯一内论元不同,汉语非宾格动词若增加致事或历事论元作为主语,其便转变成了及物性非宾格动词或致使动词,比如及物性的“开”“关”“沉”等都属于二元非宾格经验句式(黄正德,2007)。如(4a)所示,内论元“一起车祸”可以移至主语位置并获得主格,那有如何解释(4b)中的“车祸”呢? 假如历事论元“他”占去主格,内论元“车祸”则无法完成格取值。再比如,在“存在一个问题”一句增加历事论元“公司”变成“公司存在一个问题”,这里的“问题”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3) a.一起車祸i发生了ti。

b.他发生了一起车祸。

我们在此只谈论无法进入致使结构的非宾格现象,而不将一些可进入二元致使结构的非宾格动词纳入考虑。此外,一些有关非宾格动词研究的权威,只将非宾格动词的不及物形式纳入该动词之列,而其表致使义的及物形式并不在其中。那么对于上述所谓的“二元非宾格经验句式”该作何解释呢?

Perlmutter(1978)明确指出,施事或历事是非作格动词的主语(即外论元)所带的语义角色,非宾格动词的主语(即内论元)所带的语义角色是客体。因此带历事外论元的动词具有赋宾格的能力,这导致二元非宾格经验句式中的动词不能看作是非宾格动词。且根据语段理论(Phrase Theory)(RadFord,2009),非宾格句式因为缺少外论元而不构成语段,受非语段中心语不及物性轻动词 v 成分统制的内论元能够与时态中心语形成一致关系,取值主格。然而从结构上讲进入句法主语位置的NP必须获得主格,这导致了后面的内论元无法获得格取值。显而易见,“车祸”才是动词“发生”的真正论元,与之有直接的语义关系。Marantz(1984)曾明确指出,给外论元指派题元角色的并不只是动词,而是“动词+补足语”这一组合体。因此外论元与动词之间必须具有语义选择关系。韩景泉(2019)借助最简方案的语段理论框架,指出汉语同样遵守非宾格假说,将句首所谓的历事论元处理成动词的非论元成分和基础生成的话题,能更好得还原汉语非宾格现象的真实面貌,并解释英汉跨语言差别。

同英语相比,汉语移动样态动词动趋结构存在多语序显性非宾格句子,如(5)所示。邱林燕(2021)在何元建(2000)的基础上,探究了汉语移动样态动词多语序显性非宾格句子的句法生成,解释了为什么汉语会有多种不同语序的显性非宾格句法表现形式。

(4) a.一条狗跑进屋里来。 (隐形)

b.屋里跑进来一条狗。

c.跑进屋里来一条狗。

d.跑了一条狗进屋里来。

在汉语中,论旨角色与语法关系之间的限制比较松散,受事做主语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汉语中的非宾格动词现象情况更为复杂,更需要学界坚持不懈地关注与探究。

根据非宾格假说,非宾格动词只有一个受事或客体内论元而无外论元,且无法为宾语赋格。在此基础上,各学者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证的丰富、大量的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主要考察了非宾格动词的句法生成机制以及英汉非宾格现象的对比,对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的关系、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移位现象以及非宾格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发现非宾格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但两者的句法结构是否一致还需更多研究的核查;最后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非宾格动词及其论元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汉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汉语中还存在所谓的“二元非宾格经验句式”以及论元多语序现象,并对两种特殊现象进行了句法学上的解释。

王国栓(2015)认为汉语的非宾格动词研究存在着脱离语言共性和汉语实际的缺陷。还有一些实证研究对非宾格假说的普适性提出了质疑,如Wang Xin等人(2021)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发现了被试对于汉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处理具有高度相似性,提出普通话中的深层非宾格句和非作格句皆为基本生成的结构,不存在句法移位,普通话中的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句法上没有区别。然而我们研究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非宾格动词现象有差异,也有其共性,非宾格假说仍然适用于汉语。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英汉比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句法和语义差别。

参考文献

[1]Burzio, Luigi. 1986. Italian Syntax: A Government-Binding Approach. Dordrecht: D. Reidel.

[2]Chao, Yue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Friedmann, N., G. Taranto., L. P. Shapiro & D. Swinney. 2003. The vase fell (the vase): The online processing of unaccusative. Linguistic Inquiry 39(3): 355 37.

[4]Levin B, Malka Rappaport Hovav. 1995.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5]Levin B, Rappaport M. 1989. An approach to unaccusative mismatches. Proceedinngs of the 1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east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314-328.

[6]Marantz, A. 1984. On the Nature of Grammatical Relation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7]Perlmutter, David M. 1978.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In Jeri J. Jaeger,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Pp. 157-89.

[8]Radford, A. 2009. Analysing English Sentences: A Minimalist Approach [M]. Cambridge: CUP.

[9]Shibatani, Masayoshi. 1976.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A conspectus. In Masayoshi Shibatani,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6: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 1-40.

[10]Sportiche, D. 1988. A theory of floating quantifiers and its corollaries for phrase structure. Linguistic Inquiry 19: 425-440.

[11]Wang Xin, Feng Shiwen, Zhou Tongquan,Wang Renyu, Wu Guowei, Ni Fengshan,Yang Yiming. 2021. Brain Regions Involved in Underlying Syntactic Processing of Mandarin Chinese Intransitive Verbs: An fMRI Study. Brain Sciences, 11(8).

[12]曾立英,2007,现代汉语作格动词的判定标准.《语言学论丛》第35辑.北京:商务印书馆:46-68.

[13]韩景泉,2019,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推导.外语教学与研究,51(01):31-43+159.

[14]袁秀凤,2006,非宾格动词理论研究淺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10):644-647.

[15] 何元建,2000,论元、焦点与句法结构.现代外语 (季刊),(2).

[16] 邱林燕,2021,汉语动趋结构多语序显性非宾格的生成分析.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60-67.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