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辉
(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达州 635000;2.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在应县木塔秘藏中,一些佛经名如《华严经》《法华经》和寺院名、节日名等存在避武则天名讳的现象,这是因为辽朝继唐而起,在文化方面传承唐朝,而唐代避武则天名讳的原因。
根据史书记载,在武则天称帝前后避讳“华”字,其原因有二:一是避其祖父武华讳,二是避武则天本人名讳。因武则天原名后来失传,后人只知道避武则天祖讳,而很少知道“华”也是武则天名讳。
李吉甫(758-814 年),字弘宪,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唐宪宗时宰相,著名地理学家,著有《元和郡县图志》,为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书成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故名。《元和郡县图志·华原县》条载:“垂拱二年①它本作元年。(686 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691 年)又置宜州,大足元年(701 年)废。神龙元年(705 年),复为华原县。”[1](P28-29)《华州》条载:“后魏置东雍州,废帝改为华州。隋大业二年省华州,义宁元年置华山郡。武德元年复为华州。垂拱元年改为太州,避武太后祖讳也。神龙元年复旧。”[1](P34)《华阴县》条载:“垂拱元年改曰仙掌,寻复旧名。”[1](P34-35)宋王溥《唐会要·兴德府》条载:“垂拱元年十月七日,改为太州,华阴县改为仙掌县。神龙元年二月五日,改为华州。四月二十八日,又改为太州。唐隆元年七月八日,复为华州。”[2](P1409)兴德府原名华州,唐末乾宁四年(897 年)始改名兴德府。同书《华州》条载:“垂拱元年,避武太后祖讳,改太州。……华阴县,垂拱元年,改名仙掌。神龙三年(707 年)四月十六日,废仙掌县。”[2](P1474)说明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曾因避其祖父武华名讳而将华原、华州、华阴等地改名。
武则天祖父武华隋朝时官至东都洛阳郡丞,[3](P3136)生子武士稜、武士让、武士逸、武士彟。武士彟(577-635年)为武则天之父。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太子李显即位,尊天后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次年春正月改元嗣圣,二月武太后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另立豫王李轮为皇帝,改元文明,太后仍临朝称制。“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故司空李勣孙柳州司马徐敬业伪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自称上将,以匡复为辞。”[4](P117)这时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649-698 年,武元爽之子)上书请武太后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庙。按照传统礼制,只有天子才能建立七庙,武氏篡唐之心昭然若揭。武则天虽然没有采纳建立武氏七庙的建议,但下诏追尊自己的祖先为王。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武则天追封祖父武华为太尉、太原郡王,祖母赵氏为王妃。①此后又于永昌元年(689年)二月,追封武华为周安成王,赵氏为王妃;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周建立,追封武华为显祖文穆皇帝,赵氏为文穆皇后。武太后废皇帝、易服色、改官制、崇先祖,这些大刀阔斧的举动,明显是为篡位自立做准备,于是激起了以徐(李)敬业(636-684 年)为首的匡复兵变。叛乱很快被平定,至“垂拱元年(685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4](P117)武太后避讳“华”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武则天追封其祖后,也开始下诏避武氏三代讳,也即避其祖父武华、父武士彟和自己的名讳。避讳之风虽起源很早,但在古代并不严格,至隋唐时开始日趋严格。避祖讳从祖父始,是沿袭了唐高祖李渊的做法。唐高祖称帝后,开始避其祖李虎和父亲李昞之讳。
《元和郡县图志》和《唐会要》俱载垂拱元年(685年)避武太后祖武华讳,改华州为太州,华阴为仙掌,而在神龙元年(705年)之后又恢复故名,因为在此年正月,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史称“神龙政变”,二十五日武则天被迫退位,中宗李显复唐,武周覆亡,因此在二月五日华州等地皆复旧名,不再避讳。《元和郡县图志》作于当朝,距武则天去世仅百余年,应该可信。但《资治通鉴》卷二百八载,中宗李显在复唐后,亲昵武三思和武攸暨等,而武三思与韦皇后和婕妤上官婉儿等私通,“由是武氏之势复振。”[5](P6704)在神龙元年五月,为了尊重母亲武曌和舅族,中宗又下制(诏)书:“武氏三代讳,奏事者皆不得犯。”[5](P6707)武氏三代即武华、武士彟和武曌(华命),根据史料记载,武士彟讳彟和约,武曌讳曌和诏、照,武华和武曌同时讳华。因此在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又改华州为太州,直到少帝李重茂唐隆元年(710年)七月八日,才再次恢复华州旧名。
《长安志》载:“龙兴观。本名西华观。贞观五年太子承乾有疾,敕道士秦英祈祷获愈,遂立此观。垂拱三年(687 年),以犯武太后祖讳,改为金台观。神龙元年,又改为中兴观。三年,改为龙兴观。”[6]也说明在武周时长安西华观因避武华讳而改名。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在武则天行将改唐为周、自立为帝的前夕,一些含有“华”字的地名如华原、华州、华阴、华亭、华容、江华等全部易名,改掉了“华”字,而在唐中宗复位后又改回原名,但其间也有反复,甚至连西岳华山也曾一度改名为“太山”。如《旧唐书》卷38《关内道》载:
华原……垂拱二年,改华原为永安县。天授二年,又置宜州,领永安、同官、富平、美原四县。大足元年,废宜州,县还雍州。神龙元年,复为华原县。[4](P1398-1399)
华州……垂拱元年,割同州之下邽来属。二年,改为太州。神龙元年,复旧名。天宝元年,改为华阴郡。乾元元年,复为华州。上元元年十二月,改为太州,华山为太山。宝应元年,复为华州。[4](P1399)
华阴,隋县。垂拱二年,改为仙掌县。天授二年,分置同津县于关口,长安中废。神龙元年,复为华阴。[4](P1399)
华亭,隋县。垂拱二年,改亭州。神龙元年,复旧。[4](P1406)
《旧唐书》卷40《江南西道》载:
华容……垂拱二年,去“华”字,曰容城。神龙元年,复为华容。[4](P1611)
江华……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4](P1617)
《旧唐书》载华原、华州、华阴、华亭、华容易名时间为垂拱二年(686 年),比《元和郡县图志》和《唐会要》所载华州和华阴县易名时间(垂拱元年,685 年)晚一年;而江华易名时间为文明元年(684年),比《元和郡县图志》和《唐会要》所载华州和华阴县等易名时间早一年。《旧唐书》中虽然记载了诸地易名的时间,但未说明易名的原因。《新唐书》则说明了易名的原因,其《地理志》部分有这样的记载:
华州华阴郡……垂拱二年避武氏讳曰太州,神龙元年复故名,上元二年又更名太州,宝应元年复故名,乾宁四年曰兴德府。[3](P964)
《新唐书》所载华州易名时间与《旧唐书》相同,并说明了易名的原因,就是为避武则天之讳,表明武则天原名中应有一“华”字。
在新出唐代史料中,载武则天原名华命,在称帝前夕方改名曌,因此避讳“华”字也属于避武则天名讳。影视作品中铺天盖地的“武媚娘”,其实并不是武则天的称呼,更不是其名字,而是不知道武则天原名的无奈之举。
地名之外,武周时甚至连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也改名《大方广佛花严经》(《花严经》),《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改名《妙法莲花经》(法花经),就是为了避武则天名讳,而通常佛经名可以不用避讳。
永徽六年(655 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后,就开始避讳“华”字。在唐代道宣(596-667 年)所著《续高僧传》中,即已称《华严经》为《花严经》,如《陈钟山耆阇寺释安廪传》云:
在魏十有二年,讲四分律近二十遍,大乘经论,并得相仍。梁泰清①即太清。元年(547)始发彭沛,门人拥从,还届杨都。武帝敬供相接,敕住天安。讲《花严经》,标致宏纲,妙指机会。值梁运既终,法轮停转。[7](卷7,P109)
文中所言《花严经》,实为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因避皇后武则天名讳,而改称《花严经》。道宣于乾封二年(667年)去世,其时只有佛驮跋陀罗所译六十华严,尚无实叉难陀(652-710 年)所译八十花严。说明在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后不久,就开始避讳“华”字,因为武则天参预朝政,故时人开始有意避讳,在当时属于不成文的规定。当时应该只是在文书中避讳“华”字,但尚未更改含有“华”字的地名等,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人因为避讳而改《华严经》为《花严经》。
《大方广佛花严经》前后共有三种译本:第一种为六十华严,东晋佛驮跋陀罗(359-429 年)译,共60卷,总成七处,八会,三十四品。《华严经》梵本原有十万偈,由东晋支法领从于阗国携入三万六千偈,自安帝义熙十四年(418 年)三月,由佛驮跋陀罗译成60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称为六十华严或旧华严。其中之入法界品尚有缺文,至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始补译。第二种为八十华(花)严,武周时实叉难陀(652-710年)译,共80卷,为六十华严的异译,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又称新华严。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将八十华严的梵本自于阗国携入,证圣元年(695年)三月开始在遍空寺内翻译,武则天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至圣历二年(699 年)十月译毕,定名《大方广佛花严经》。新译的八十花严较原来的六十华严文辞流畅,义理更周。华严宗的主经即八十花严。第三种为四十华严,唐代般若(734-?)译,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称《普贤行愿品》,又称贞元经。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十一月,由南天竺乌荼国狮子王派使者进贡其所亲写的《华严经》梵本,翌年六月,由罽宾般若三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至贞元十四年(798年)二月译毕,共40 卷。该经为新旧两译《华(花)严经》入法界品的别译,内容为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五善知识(或谓五十三参)而成就普贤的行愿。四十华严虽仅有《入法界品》一品,但由于此品占《华严经》的四分之一以上,故视之为异译。《华(花)严经》的三种译本中,以武周时期翻译的八十卷本文字最为畅达,流传也最广。
实叉难陀所译《大方广佛花严经》改花“华”为“花”,主要是为了避武则天名讳。再如武周时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译《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为《华严经》的单品经,说明“花”字在武周时期已被广泛运用,逐渐取得合法的地位,这与武周时避讳“华”字不无联系。
圣历二年(699 年),武则天在洛阳请实叉难陀等翻译完成80卷《花严经》后,次年又在其故乡北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将其镌刻在石柱上,身为大周皇帝的武曌亲自作序,贾膺福任翻译使,诗人宋之问等人协办,书法家吕仙乔等以2厘米见方的小楷书写并镌刻。今存太原晋祠藏风峪的《大方广佛花严石经》,略称《花严石经》或《风峪石经》,是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花严经》方柱型石刻群,原藏于晋阳西1公里的风峪沟风洞内,在1940年移入晋祠保存。石经文字书写风格各异,世人称其为“唐人小楷”。其中14个武周时新造字在石刻中多次出现。如今《大方广佛花严经》通常使用的名字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在晋祠藏风峪《花严石经》中,从第1 卷前“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花严经序》”到第80卷结尾,整部经文中“花”字出现一千余次,而未使用“华”字。
“花”通常指“花朵”,在《大方广佛花严经》中,“花”特指莲花,因为莲花具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在佛教中有多种象征涵义,被认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和未来,佛教寺庙中佛、菩萨常用莲花为座。“华”的本意是“花朵”。《说文解字》中说:“华,荣也”,“荣”就是草的花。《尔雅·释草》说:“华,荂也。华、荂,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8](P243)即树木开的花叫“华”,草开的花叫“荣”,“华”的本义就是“花”。“花”字在魏晋以后才出现,开始区分“花”和“华”二字的含义。在西晋张华(232-300 年)所著的《博物志》中,“花”和“华”字混用,如书中称:“右詹山草,帝女所化。其叶郁茂,其华黄,实如豆。服者媚于人。”[9](P201-207)在晋朝以后,“花”字始与“华”字分开,成为新字。北魏始光二年(426年),太武帝拓跋焘曾颁布施行新字,千余新字在《魏书》中没有记载,在其他的典籍中也未发现明确的记录,“花”字是否为当时的新字,尚待继续考证。北魏冯太后(441-490 年)有《青台雀》诗云:“青台雀,青台雀,缘山采花额颈着。”[10](卷178,P868)也使用了“花”字。《魏书》卷65《李平传附谐传》所载李谐所作骈文《述身赋》中,开始区分“花”和“华”字。如“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11](P1457-1458)两个字的含义已有所区别。
武周时镌刻的《大方广佛花严经》,全部经文只见“花”字而不见“华”字。后来随着避讳的取消,再次由“花”恢复为“华”,增加了其庄重和华贵的意义,但其实际意义仍是莲花的“花”。晋祠藏风峪《花严石经》镌刻于译出后不久,为传世1300 多年的80 卷《大方广佛花严经》的祖本。[12]
日僧圆仁(793-864 年)《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会昌元年(841年)长安城里开俗讲,有大德海岸法师讲《花严经》,大德体虚法师讲《法花经》,大德文溆法师讲《法花经》等:
开成六年正月九日五更时拜南郡了,早朝归城(武宗)幸在丹凤楼,改年号,改开成六年为会昌元年;及敕于左右街七寺开俗讲,左街四处:此赀圣寺,令云花寺赐紫大德海岸法师讲《花严经》;保寿寺令左街僧录、三教讲论、赐紫引驾大德体虚法师讲《法花经》;菩提寺令招福寺内供奉、三教讲论大德齐高法师讲《涅槃经》;景公寺令光影法师讲。右街三处:会昌寺令内供奉、三教讲论、赐紫、引驾起居大德文溆法师讲《法花经》。城中俗讲,此法师为第一。[13](P369)
文中俱将“华”字改为“花”字,《法华经》作《法花经》,《华严经》作《花严经》,因为武则天为中宗和睿宗母亲,后来唐代诸帝的先祖,故唐代对武则天名字的避讳一直遵行。
《华严经》的“华”写作“花”的情况,在敦煌写本也是较为常见。如“《花严经》云:‘依于如如,不依国土。’”引文当出自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卢舍那佛品》等。[14](P305)敦煌P.3154 号文书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序》,文中云:
则天大圣皇帝,出震鹰期,乘乾握纪。绍隆为务,弘济为心。爰命百寮,兼整四众。虹幡辉日,风吹遏云。香散六铢,华飘五色。镪镪济济,炜炜煌煌。迎于上东之门,置于授记之寺。共于阗三藏及大福先寺寺主沙门,复礼西崇福寺主第法藏等,翻《花严经》后,至大福先寺。与天竺三藏宝思末多,及授记寺主慧表,沙门胜庄、慈训等,译根本部律。其大德等,莫不四禅凝虚,六度冥怀。悬法镜于心台,朗戒珠于性海。词林挺秀,将觉树而联芳;慧炬扬辉,澄桂轮而合影。浑金璞玉,谅属其人。诚梵宇之栋梁,实法门之龙象。已翻诸杂经律二百余卷,缮写云毕,寻并进内。其余戒律诸论,方俟后诠。五篇之教,具明八法之因;备晓鹅珠,尚护虫命无伤。浮囊必取于不亏,油钵终期于靡覆。崇圣教之纲纪,启含生之耳目。伏愿上资先圣,长隆七庙之基;下逮微躬,恒佐九天之命。迁怀生于寿域,致薄俗于淳源①“源”字原缺,据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22部补。。岁稔时和,远安迩肃。顾以万机,务总四海;事殷爰凭,乙夜之余。式赞弥天之德,课虚扣寂,聊题序云。[15](P140)
《金光明最胜王经》简称《金光明经》,由唐三藏法师义净(635-713 年)翻译,与《妙法莲华经》、《护国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的三部经典。该件文书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序》,是唐中宗李显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所写的序文,又名《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或《唐龙兴三藏教序》。文中称“花严经”而不用“华严经”。
再如S.6789《法华经义疏》,尾题“法花经义疏卷第五,吉藏法师撰,道义缵集”。[16](P579-613)《英国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认为是7世纪写本,[17](P170)《敦煌遗书最新目录》著录为“法花经义疏卷第五第四品至第十品”。[18](P243)S.4136《法华经义疏》,文中品题“法花经义疏化城喻品第七”,[16](P155-162)所疏为《授记品教第六》《化城喻品第七》。这些事例说明,在武周时期和唐代避讳“华”字是一种普遍现象。
继唐而起的辽王朝,在文化方面多传承唐朝。在山西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中,既有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即六十华严,也有武周时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花严经》,即八十华严。在木塔出土的刻经和写经中,存在大量避讳“华”字的情况。
在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藏》(也称《契丹藏》)中,就有雕印的《大方广佛花严经》八十卷本。其中《大方广佛花严经卷第二十四》,千字文帜号为“爱”。该卷为卷轴装,首尾俱缺,每纸有“大花严经二十四”、版码及帜号“爱”字。[19](P27-28)《大方广佛花严经卷第二十六》,千字文帜号也为“爱”,格式与前经相同。[19](P29)《大方广佛花严经卷第五十一》,千字文帜号为“首”,每纸有“大花严经五十一”、版码及帜号“首”字。[19](P30)说明在《辽藏》中八十华(花)严的名称为《大方广佛花严经》。
其他刻本如“《大花严经钞》卷第一”[19](P281)等,也用“花”字而不用“华”字。
木塔秘藏抄本中如“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抄卷第一并序”,[19](P498-506)中题“大花经严抄序壹本”(当为“大花严经抄序壹本”)、“大方广佛花严经抄序竟第一”等,均称“花严经”。“随疏演义抄经题撰人释疏”中云:“且初第一释题目者,题云: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抄卷第一。”[19](P507)
木塔秘藏中,编号为七七的写经,被称为《大方广佛花严经疏序、劝善文合册》,因其第一行字为“大方广佛花严经疏序”,文中也多次出现“《大方广佛花严经》”“《大方广佛花严之经》”“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一并序”等字样。[19](P522-538)编号八〇的《杂抄》中,也提到了《花严经》:
盥掌①盥掌意为洗手。之水尚拯救生灵者,即僧伽弥多罗,本师子国人,来到东土,化愿众生,高宗大帝甚加尊重。此法师戒行孤高,后于清凉山礼敬文殊师利,行道求胜境,因出至太原寺。时属诸僧转读《花严经》,乃问:“此是何经?”答曰:“是《花严经》。”[19](P549)
伽弥多罗即迦弥多罗,狮子国人,译曰能支(一作友),麟德初年(664 年)来到东土,为唐高宗所敬重,请在蓬莱宫,授长年真人怀化大将军。他曾遍历名山,访寻圣迹,往代州清凉山礼敬文殊师利,在京西的太原寺②唐初和武周时在长安、洛阳、太原、荆州、扬州五地设有太原寺,这里指长安的太原寺,后改称崇福寺。向寺僧传授华严经,事迹见《三宝感应要略录》中卷和《华严经传记》卷4。
1987 年在河北丰润天宫寺塔出土的辽代刻经中,有小字本《大方广佛花严经》一函八册。函套外封为蟹青色,正中粘经名签“《大乘花严经》”。这套八十卷本《大方广佛花严经》与应县木塔出土的《大方广佛花严经》千字文帙号完全相同,可能源于小字本的《契丹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后秦鸠摩罗什(343-413年)译,7卷(一为8卷,木塔秘藏中发现有8 卷本)二十八品。《妙法莲华经》与《楞严经》、《华严经》为大乘佛教三部最重要的经典。其现存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二十七品;隋阇那崛多(523-600 年)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7卷二十七品。《法华经》译于唐代以前,经名和经中文字俱用“华”字,但在武周时经名也被改为《妙法莲花经》。
木塔秘藏中雕印的“大方广佛花严经疏卷第四下”“《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一上”“《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一下”“《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上半”“《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上”,[19](P204-281)俱为唐清凉山大花严寺沙门澄观撰。清凉山即五台山,大花严寺原名大孚灵鹫寺,传为汉明帝(28-75 年)时建,与洛阳白马寺大体同时修建,为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武则天以新译《花严经》中载五台山名,改称大花严寺,澄观造疏钞于寺中。疏钞中文字均用“花”字而不用“华”字,如《大方广佛花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一上云:
是经即是《法花》,《法花》摄于余经,归《花严》矣。是则《法花》指《花严》为根本,其义分明,余如下说。[19](P231)
《法花》即《妙法莲华经》,《花严》指《大方广佛花严经》,武周和唐代避武则天讳而改名《妙法莲花经》,简称《法花经》。《妙法莲花经·序品第一》云: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19](P90)
这段文字是说在佛陀讲经说法时,天界下了一场花雨,曼陀罗华即白莲花,摩诃曼陀罗华即大白莲花,曼珠沙华为红莲花,摩诃曼殊沙华为大红莲花,四者也被称为天界四华。鸠摩罗什选择的是音译。[20]当时“花”字尚未通行,译文中用‘华’通“花”。《妙法莲华经》在避武则天讳而改称《妙法莲花经》后,两个名称一直并用,至今仍有人称其为《妙法莲花经》。
在诠明《上生经科文一卷》中,有“初引金刚、法花二教”、“初依《金刚经》释,二依《法花经》释”等字样,[19](P282)也说明辽人称《法华经》为《法花经》。
如前所述,在敦煌文书中,也有将《法华经》写作《法花经》的情况,如《法花行仪》就是唐和武周时《法华经》的注释书之一。[21]如果仅仅是为武则天祖父武华的缘故,《华严经》和《法华经》没有必要避讳“华”字,佛经毕竟和普通书籍不同。武周和唐代如此严格避讳“华”字,主要是避讳武则天的名讳。
应县木塔秘藏之刻经和写经中,除“华严经”多作“花严经”外,其它如“华严院”作“花严院”,龙华会作龙花会等,也因辽人沿袭唐时避武则天名讳的缘故而改“华”为“花”。
在“应州当寺沙门祈愿文”中,有“大辽国五京之内永掌僧权,《花严经》九会之中常为法主”“花严院传讲沙门”、“花严经”、“花严院僧”“花严院讲经律论沙门”等,[19](P516-519)说明当时称《华严经》为《花严经》,“华严院”为“花严院”。此外尚有:
今以杂花肇启,遐沐皇威,所有圣因,并将上进。伏愿:花藏界风严美际,用以化风毗卢佛。[19](P516)
花藏界即华藏界,为莲华藏世界的略称。《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华藏世界品》中说此世界是毗卢遮那佛发愿修菩萨行所成就的清净庄严世界,为须弥山微尘数之风轮所持,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花),莲华中含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在最中央香水海的大莲华之上,有二十层世界,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该世界的第十三层。华藏世界也是一切世界的总称,包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袈裟幢世界、胜莲花世界等。
在木塔秘藏中,甚至连龙华会也避讳改为龙花会,如《大方广佛花严经疏序、劝善文合册》之文末云:“闻身强健须修善,龙花会里愿同缘”。[19](P540)龙花会即龙华会,为佛教庙会的一种。佛经云弥勒菩萨如今在兜率天的内院,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出世此土,将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举行法会,普度人天,曰龙华会。又农历四月八,亦名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相传为释迦牟尼的生日,举行各种庙会。《新彫诸杂赞一策》(燕台大悯忠寺常住院内新彫诸杂赞)中载:“散花赞五会,龙花三会赞三会”[19](P451),也用“花”字而不用“华”字。
在《劝忏悔文、略示戒相仪、毗奈耶藏近事优婆塞五戒本合卷》中,《毗奈耶藏近事优婆塞五戒本》为在家男信徒的戒律,撰者题“觉花岛海云寺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赐紫沙门孝思集”。“孝思”当为“思孝”之倒误。[19](P428)在《房山云居寺石经》中,有《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序》,撰者署“觉花岛海云寺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赐紫沙门思孝奉诏译”。觉花岛位于辽中京道岩州境内,即今辽宁省兴城市东南10余公里的觉花岛,为辽东湾最大的岛屿,唐代称桃花岛,辽时称觉花岛,金时称觉华岛,素称“北方佛岛”,又有南有普陀山,北有觉华岛之说。因岛上盛开野菊花,于民国十一年(1922 年)改称菊花岛。2009年为突出历史人文内涵复改称觉华岛。依房山石经和应县木塔秘藏抄本,觉华岛在辽代也称觉花岛,辽道宗大安八年(1092年)的《觉花岛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塔记》也作觉花岛。思孝为辽兴宗时期的名僧,据金代诗人王寂(1128-1194 年)《辽东行部志》载: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 年)二月“癸卯,是日得《海山文集》,乃辽司空大师居觉华岛时所制也,故目其集曰《海山》。师姓郎,名思孝,蚤年举进士第,更历郡县。一日,厌弃尘俗,祝发披缁,已而行业超绝,名动天下。当辽兴宗时,尊崇佛教,自国主以下,亲王贵主,皆师事之。赏赐大师号曰:‘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22](P18)王寂于金世宗大定十五年(1175 年)游览觉华岛时,即兴作有《觉华岛》《留题觉华岛龙宫寺》等诗。王寂在《觉华岛并引》中称:“予自少时,即闻辽东觉华岛为人间绝佳处。”[23]当是辽因唐旧制,讳“华”而称觉花岛,至金代改称觉华岛,故《大方广佛花严经》改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应该也是在金代。也就是说,从金代中期以后,就不再避讳“华”字了。
在古代,需要对名字避讳的帝王均是男性,而在武则天临朝称制时,对掌握实权的皇太后也开始避讳名字;在她称帝后,甚至连其母亲的名字也要避讳,武则天母女开了为女性避讳的先例。因为武则天是后来唐朝诸帝的先祖,所以对其名字的避讳在唐代一直没有完全废止。应县木塔秘藏中的武则天避讳,是辽文化继承唐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