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书国在主旨报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趋势分析及新时代校外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中提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发展新模式,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校外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差异性,承担着培养学生价值观念、文化素养、艺术品质和个性发展乃至全面发展的责任。未来应注重增加校外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健全国家整体校外教育的发展战略、策略和谋划。对校外教育提出九点建议:第一,积极推进校外教育法律法规建设;第二,明确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外教育的责任;第三,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积极发展公益性校外教育,特别是以儿童中心为主的公益性教育;第五,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全面纳入公共性校外教育机构;第六,积极开展校外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赋予校外教育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第八,举办好家长评选,促进孩子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环境;第九,建立统一的校外教育组织机构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首席专家桑国元在《国内外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中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就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我们对于学习方式的变革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行为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和形式。当下影响教育教学创新的一些学习方法有参与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12种学习方法。这些方式具备四大特性:主动性、交互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这也是21世纪我们当下学习方式的一个主要特征。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做项目来开展教和学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能够针对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合作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完成最终的项目。随着我国教育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该以知识多维的意义实现作为路径,以学生获得真实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目的,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张华在《新课程改革下大观念教学——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让教师创造着工作》中提到,大观念教学就是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内容,以学科实践为主要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和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它旨在发展每一个学生的逻辑心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大观念教学当中,一切知识技能都变成手段,成为发展概念性理解的工具。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能看到一系列关于课堂教学的变化,让所有课程都上大单元教学,大多数课程倡导大观念教学。大单元设计是大观念形成的条件,而大观念的形成是大单元教学的目的。大概念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第一形成生成性主题;第二提取核心概念;第三确定新三维目标(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第四形成引导问题;第五设计表现性评价;第六设计结构化探究任务;第七设计具体探究任务。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吴刚平在《“双减”背景下育人方式改革的知识观基础》中提出,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校外教育应超越事实性知识观,秉持方法性知识观和价值性知识观,探索“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新路径,促进育人方式深化改革,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三有”时代新人再立新功。校外教育中,教师、学生和知识所形成的活动过程和轨迹就是课程与教学,其中知识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为促进育人方式深化改革,校外教育一是要让知识学习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让各种教育活动不仅要灵活且丰富多彩,还要能够接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二是要能够和学校系统协同育人,既相互分工、各有侧重,又相互协作、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健全发展;三是要采用内容聚合机制和动机激发机制把各种专业主题的学习任务化,即以思维导图、合作研讨、汇报展示等“做中学”为路径,形成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的“悟中学”。归根结底,“双减”背景下育人方式改革的关键是要精选课程资源、转变学习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培育核心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解凯彬在《青少年科学素质现状与提升路径》中提出,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水平与我国未来科技水平有密切联系,很大程度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就要充分利用青少年群体的力量,通过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带动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小学至高中的中国青少年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科學素质提升主要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源于多种因素;二是我国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三是各地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存在显著差异;四是全国各地普遍缺乏稳定而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五是科技教育组织部门之间存在体制性障碍。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了相关提升路径及建议: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宣传,提升全社会对科技活动价值的认识;二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多途径解决科技教育资源差异问题;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四是建立科技教育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教育开展;五是深化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