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 张佳雪 白佳怡 高雅 王浩宇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是各国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本文旨在研究新冠疫情期间老年人就诊前面临的相关流程问题,通过研究结果为此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促进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防治功能,同时也为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卫生;老年人;就诊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背景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医疗保障政策、提供防治措施,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老年人这一疫情中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弱势群体。本研究将关注老年群体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就医状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难点和痛点提供建议和启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防治功能
基层医疗机构成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明晰基层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防治功能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
老年人作为脆弱人群,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人口大国群体数量大,是每个国家乃至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应该关注和保护的对象。本调查研究的实践结果可以对医疗机构和政府起到倡导作用。
2.实践意义
简化老年人就医流程
本研究最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提供简约化、人性化服务,满足老年患者医疗健康服务。如为老人保留人工窗口等传统服务,加强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宣传和教育,设置社区上门问诊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
保障慢性病老年群体治疗
在医疗资源不充足的疫情时期,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就成了更加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如需要定期送医的病人开绿色通道;明确基层社区的工作职责,提高社区人员福利待遇等。
促进其他社会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需求同社会供给端的矛盾逐步凸显,优化新冠疫情期间患者的就诊前相关流程可以倒逼服务、科技、管理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反之,也能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的同时提高了医疗系统运转的效率,为公共卫生领域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研究结果
(一)观念障碍
部分老年人对新冠病毒和防控措施的认知不足,怕去医院被感染,进而延误了治疗时间。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是独居或仅与配偶同住,这也与另一组数据相照应,即这类人群出行时是没有人陪伴同行的,因此,在就诊前缺少必要的观念上的引导。
(二)體制障碍
由于疫情管控措施的限制,一些老年人无法到达医院进行就诊,如交通限制、医院限流、健康状态审查等。在疫情期间,超半数老年人的就医频率在增加,而仅有25%左右的老年人就医频率减少,可见,大多数老年人就医问诊的需求,没有因为疫情及封控措施影响而减少。
(三)信息障碍
由于老年人普遍使用互联网技术水平较低,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同时,一些老年人也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造成恐慌和误解,影响正常就诊。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老年人相对其他群体更加脆弱,易受到疫情影响;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防控措施不完善,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情况。
三、对未来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启发
对于未来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结合本组调查时收集到的老年人对突发重大卫生公共事件的就诊体验之期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优化老年人就诊流程:
(一)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防护能力
政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社区宣传,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包括防控知识、就诊流程、医疗资源分配等,帮助老年人了解就医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医疗机构采取的安全措施,这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投入,包括结合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增设社区医疗机构,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并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的配置建设,增加卫技人员和床位的数量。
其次,政府和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就医服务,例如上门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及时回复患者的咨询等,从而减少老年人前往医院的次数,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再次,确保医疗机构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消毒、人员测温、健康筛查等,以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根据老年人的情况设置无二维码专用通道,以身份证即可通过;保留现场挂号、取号的服务窗口,以便老年人自行取号。
最后,政府和医疗机构将促进医疗资源多元化,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模式,分流慢性病患者,保障高危患者优先就医,从而保证更多的老年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加强社区防控和监测
首先,加强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支持,定期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和指导,鼓励老年人及时就医,回应他们的医疗需求和困扰。
其次,可以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记录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还可以通过义务巡诊等方式,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服务。
此外,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提供支持,包括提供家庭照料服务、社区支持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减少他们疫情期间前往医院就诊的需求。
总的来说,要保障老年人在疫情期间的就诊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各方面协同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和更完善的咨询信息体系,也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疫情管控机制和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医院安防措施,以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Brandl Caroline et al. Changes in healthcare seeking and lifestyle in old aged individuals during COVID-19 lockdown in Germany: the population-based Aug UR study[J]. BMC Geriatrics, 2022, 22(1):34-34.
[2]Brooke Joanne, Dunford Sandra, Clark Maria, et al. Older adult's longitudinal experiences of household isolation and social distanc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lder people nursing, 2022, 17(5):e12459-e12459.
[3]罗利,万心滢,赵淑珍,王燚堃,王清毅.传染性疫情下考虑就诊潜在感染风险的门诊号源配置优化研究[J]. 管理学报,2022,19(10):1543-1554.
[4]钟梦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区慢性病老人的居家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医学院,2022.
[5]张可.新冠疫情期间老年人的防控行为及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
课题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项目《新冠疫情期间老年人就诊前相关流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20221245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