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鄂西南建筑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2023-09-03 12:34胡明玥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环艺鄂西专业课程

摘  要:鄂西南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是地方高校环艺专业展开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环艺学科专业特点,分析鄂西南建筑文化引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挖掘鄂西南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切入点,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期能以此推动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优化、传承,创新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关键词:OBE理念;鄂西南建筑文化;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074-04

作者简介:胡明玥(1996—),女,硕士,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村寨、环境设计。

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不应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唱独角戏”,而应是全方位的,各类专业、各类课程协同“共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求相关学科依据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1]。OBE理念是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推的教育模式之一,强调以成果为导向反推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引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2]。鄂西南具有多样的地域建筑文化资源,可大致分为古代遗留建筑、民族特色建筑、红色革命建筑和现代新建建筑四大类,其中民族特色建筑和红色革命建筑数量最多,民族特色建筑中的土家族吊脚楼最为独特。不同类型的鄂西南建筑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可成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资源。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本文着力于探究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应用型为主导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融入鄂西南优秀建筑文化进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策略。

一、OBE理念下鄂西南建筑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鄂西南建筑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OBE成果导向理论将其融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能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实效,展示鄂西南建筑文化魅力,向当代青年传播、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助力地方高校落实以专业对接、服务地方的目标。

英国学者弗莱彻在《比较法建筑史》中曾刊登过一幅名为“建筑之树”的图,用来表示世界建筑的发展脉络。从图中不难看出,在西方众多学者心中认为,中国建筑只是起源早,但影响力小,在世界建筑史上并没有话语权。这种观点的形成不仅仅只是众人的“误解”,更多的是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忽视。作为用石头记载的史书,鄂西南建筑文化所展现出的营造技艺、空间构成、艺术特征等各个方面无不彰显着几千年来中国人代代传承的智慧,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在建筑上的综合体现。基于OBE理念,通过挖掘、提炼其蕴含的课堂思政元素,引入环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建筑实体、建筑文化,让学生切实感悟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审美,不仅可以此为源头激发学生对于地域建筑文化、中国文化的喜爱,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现美育,还可以通过建筑手绘绘制、地域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探究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入生活,自主钻研,团队合作,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近些年来所提及的“乡村振兴”,其背后更深刻的内涵其实是“人才振兴”。表明新时期地方高校、相关专业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的作用,也肩负着传承和发扬本土特色,为地方建设与发展服务的责任与使命。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则为地方高校对相关专业建设及责任担当提供了切入点和重要资源。以OBE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将地域文化植根于专业课程思政中,可以让专业学生更好地对接行业、服务地方,检验教学成果,形成独特的办学、治学理念,满足时代需求。

二、鄂西南建筑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契入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3]鄂西南是一片文化厚土,其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的建筑文化是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展开课程思政的宝贵资源。在OBE理念下探究其融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首先应结合专业实际,做好鄂西南地区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取。

(一)鄂西南建筑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不同民族所创造的各具特色的建筑是对学生传达家国情怀,展开民族团结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突出表现在鄂西南各民族建筑在建造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地学习和融入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例如土家族吊脚楼受汉族文化和合院式住宅的影响,形成了“以堂屋为中心,左为尊”的房间尊卑概念,“四合水”式吊脚楼的建筑形态;侗族为适应山区地形、气候,民居修建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了土家族传统建筑营造方法,形成了具有侗族特色的半干栏式吊脚楼等[4]。以上内容从地域建筑文化的角度充分体现了鄂西南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以此为案例展开教学可有效的向学生传达民族平等观念以及各民族和谐共处、榮辱与共的民族团结精神。其次鄂西南是一片红色土地。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开辟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叶挺、贺龙都是这一时期在该区域进行过革命抗争的英雄人物。鄂西南全区域几乎都曾是进行过革命的场所,遗留了大量的红色建筑、红色遗址等。截止到目前,鄂西南8个县市、75个乡镇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已发现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实践及人物活动纪念地等在内的革命遗迹遗址共计917处。将以上这些具有的红色记忆的地域建筑作为课堂思政资源引入环艺专业教学实践,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建筑、故事来切身体会、领悟红色精神,能让爱国主义教育更真真切切地得以落实、落细。

(二)鄂西南建筑文化中的人文素养

鄂西南建筑营造技艺凝聚着人民的辛勤与智慧,是对学生展开人文素养教育中工匠精神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的有效样本。例如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围护结构与承重结构分离,形成了“墙倒屋不倒”的優良建筑特性;鼓楼、风雨桥等传统建筑不用一钉一铆,以榫卯衔接,各组件环环相扣,并雕刻绘制精美纹样,具有承重、装饰双重功能等。包括以上内容在内,鄂西南地域建筑绝大多数营造技艺都生动展现了人民的创造才能和高超的建筑工艺,蕴含了精益求精、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鄂西南建筑营造技艺的讲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展开工匠精神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其内涵,提高学生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其次,该区域建筑文化中所包含的各式各样、精妙绝伦的艺术装饰,为地方高校环艺专业审美情趣教育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例如建筑上木雕、石雕等雕刻艺术,以精妙的技艺将传统故事、传统文化与审美标准巧妙结合起来,展现了人民的审美意趣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飞檐走兽、如意滴水、喜上眉梢等建筑构件、装饰图案,具有丰富的鉴赏价值,饱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些陈列在鄂西南建筑上的艺术文化遗产,以特有的制作工艺、丰富题材、精雕细刻表现出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创作才能,具有显著的美育教育功能。

(三)鄂西南建筑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鄂西南建筑蕴藏着极强的科学精神,突出表现在其建造过程中包含着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建筑选址方面,依山傍水是一重要特点。如当地居民为便于日常生活取水,阻挡北方冷风,减少潮湿情况,营造舒适生活环境,避免自然灾害,民居多沿山脉、河流,背山面水而建是一特色表现。在建筑形态方面,因地就势,如宣恩彭家寨、恩施小溪村等村寨从原始巢居得到启示,村寨建筑大多运用了适应山地地形特征的吊脚楼,房屋多呈“撮箕口”或“钥匙头”式,以两层为主,上层住人,下层架空,在适应地形的基础上,兼具防潮防虫、储物的功能。在通风、采光方面,呈现出强烈的被动式营造思想。天井式院落在传统建筑、现代新建建筑中都得以良好运用,与檐廊、走廊结合,形成了建筑内部良好的空气流通,起到了空气交换、室内降温的作用,也成了排水、蓄水、采光空间,发挥着调节湿度、防火、收集和汇集光线,满足采光需求的功能。以上内容表明,鄂西南建筑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资源,也可作为地方高校环艺专业指导学生树立生态发展观、绿色设计理念,开展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效案例。

三、OBE理念下鄂西南建筑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基于OBE理念,结合地方高校环艺专业特点及育人要求,运用上文挖掘的鄂西南建筑文化课程思政元素,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究,以此构建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新思路。

(一)育人目标:提出“四维育人”新目标

以成果为导向,以育人目标为指引展开教学,提出将地方高校环艺专业传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育人目标拓展至“知识、能力、素质、信仰”四维育人目标。即知识目标,了解、熟悉、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目标,描述、思考专业领域复杂问题,鉴赏、评述、应用理论知识于实践;素质目标,热爱中华文化,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勇于创新,形成正确职业道德;信仰目标,通过感受鄂西南建筑营造意,以美育人,培育工匠精神、可持续设计理念、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信仰”层面育人目标的设立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让正确的价值观念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基于以上提出的“四维”育人新目标,在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先设定好对应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思政内容,再联系鄂西南建筑文化中可运用的课程思政元素。授课过程中,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体悟感受,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引入优秀建筑文化思政元素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思想政治观念的主要阵地[5]。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多开设景观、室内两个方向,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CAD、SU软件应用,庭院景观、小型建筑、居住区景观等不同类型专题设计等。而鄂西南建筑文化所内含的独特营造技艺、营造思想等各个方面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思政角度,皆与地方高校环艺专业绝大多数课程都高度契合,且具有可融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入剖析、理解课程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和思政观点,有意识地融入鄂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进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设计概论”《当代设计与未来的展望》这一章节时可引入鄂西南传统建筑选址观,通过向学生讲述早期中国人民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来加深学生对未来设计发展中倡导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理念的认识;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可作为学生专题设计的典型案例和设计元素,并尝试在任务实践中进行地域文化作品设计,提升文化自信。

(三)教学设计:多手段多方法相互配合

鄂西南建筑文化要做到恰到好处地融入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还需要创新其引入方式,即创新各门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提出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可采用项目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手段,围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设计,以此发挥鄂西南建筑文化对于地方高校环艺专业学生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作用。以“中国传统民居”《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章节教学设计为例:1. 课前,教师在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共享有关于鄂西南传统民居吊脚楼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发放互动问题,如从鄂西南传统民居吊脚楼看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你得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教师在开课前归纳、总结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2. 课中,由课前自主学习导入课程章节《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采用集体探究、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对课前所提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期间打开教学平台互动,实时关注学生思考过程,强化师生共同参与。再由结论拓展到设计方法、保护措施探究。期间可通过鄂西南吊脚楼优秀再生设计案例对学生加以启示。3. 课后,选取真实的鄂西南传统民居要求学生完成改造设计方案,总结出中国传统民居传承与保护的一般性策略。最终成果可采用线下项目汇报,线上作品展示结合的方式,师生共同参与点评,并以线上问卷的形式反馈课程目标达成度和课程评价。

(四)教学模式:任务实践驱动成果输出

教学模式是指导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革新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式学习,才能促使其欣然接受课程中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乐于、自发地去感受和发现专业教育中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基于此,结合地方高校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任务实践驱动成果输出的教学模式,即通过以赛促教,服务地方,产学研结合,将真实的项目、科研等融入教学,使学生能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从而形成知识“输入”和成果“输出”的良性循环。例如在课堂上选取典型的鄂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了解其蕴含的地域文化、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以其为设计元素、设计主题参与优质学科竞赛;在教学中关联鄂西南地区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美丽乡村项目,鼓励学生在实践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支持地方发展,并形成相应科研成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支持学生实现成果落地。

四、结语

推动不同专业展开课程思政,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突破口。鄂西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为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基于OBE教育理念,融入鄂西南建筑文化开展地方高校环艺专业课程思政,对于艺术学专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认真理解专业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探寻专业知识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切入点、融合点和共情点。以此才能构建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互配合、同向同行,实现对学生隐藏式的思政教育,让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2-06-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習近平.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EB/OL]. (2021-05-3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5/31/c_1127513104.html.

[3]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旗帜,2019(04):5-7.

[4] 肖杨光,徐伟. 浅谈鄂西侗族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发展——以大茅坡营村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0(01):244-246.

[5] 杨文静.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考[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9):62-64.

(荐稿人:张搏,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环艺鄂西专业课程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环艺设计中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研究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郑燕宁环艺设计作品
环艺与动画专业交叉性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环艺“学岗直通式”教学模式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鄂西铁尾矿烧结砖的烧结过程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