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9-03 21:23魏美玉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财会学习 2023年17期
关键词:盘点科室资产

魏美玉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引言

新医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医院需要强化资产管理。如果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很有可能会制约医疗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为了保障医院持续稳定运营,医院需要深刻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处理,有效提升语言的运营效率。

一、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资产申报、立项、采购、安装验收、日常使用、盘点、维修保养、报废处置、分析考核等全过程。这一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应当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2015 年12 月23 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 号),文件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监督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2016 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2019 年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加强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分析、汇总、上报年度国有资产使用情况报告;2021 年4 月1 日开始实施国务院颁布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以及《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成果、经营效益等有很大影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固定资产配置,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仅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使用率,而且还能提升医院管理效益,对于医院稳定发展意义重大[1]。所以,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将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影响运营效益

固定资产起着支撑医院经营发展的关键作用,各个部门与科室都需要在固定资产的保障下才能正常运转。医院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当前一些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制定的制度并不完善,既没有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管理,也没有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与责任人上,并且缺乏管理会计的思维和方法应用,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另外,当前部分医院的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实际考核工作不够全面,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存在账实不符等状况,对医院运营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2]。

(二)疏于固定资产盘点,处置不够及时

按照相关制度,医院应当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工作,保障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医院固定资产普遍价值较大,资产种类多且数量大。一些专用设备需要由专人做盘点,因此,固定资产盘点工作不仅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更是各个科室联动、配合的一项工作,不是单一财务能够完成的。一些医院会在资产盘点方面存在一定疏忽,认为固定资产盘点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资产管理部门和具体使用部门不重视台账的建立,随意将实物转入或转出,时常会出现账实不符的状况。在这一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固定资产情况,久而久之,则会制约医院管理效益的提升。另外,医院会存在一些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被堆放在仓库角落,没有按照流程进行报废处理,处置不够及时,增加了盘点清查工作的难度。部分医院的报废审批程序较为烦琐,为了省时省事,一些管理者直接将这些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变卖处理,财务部门无法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3]。

(三)资产入账存在延迟,资产调拨混乱

某些公立医院对于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并已投入使用但迟迟未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的在建工程,仍旧将其作为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相关科室没有办理相应的手续,财务人员也就无法将其转到固定资产科目,不能及时核算科室成本,计提折旧。一些公立医院因捐赠、划拨手续烦琐,经手科室并未将其纳入资产核算管理系统之中,直接用于医疗服务或科研项目,使得这些资产虽然在使用,却无法从财务账面上查到,导致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给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干扰。另外,科室之间资产调拨混乱,只做了内部交接,未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也没有通知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就将资产转移到另外的科室,资产移交后也未及时办理转科手续,导致部分资产实物丢失情况时有发生,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四)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弱,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当前部分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财务总账、明细账、HIS 等系统形成信息孤岛,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固定资产净值、折旧不相符等,通过系统接口取数错误频出,需费时费力查找差异原因,甚至需要借助纸质文件,将相关数据信息统一起来,形成统一口径。这种方式会增加管理成本,工作效率难以提升。同时固定资产成本核算也存在信息孤岛,如临床大型设备的工作量数据需要通过HIS 系统获得,而固定资产的账务数据通常从财务软件获取,这就导致在进行固定资产成本管理工作时,不能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融合,导致在医院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未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数据链,造成信息的不流通,以及信息获取较为滞后,影响固定资产成本管理的数据的应用与输出。

(五)相关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科学,管理职责不够明晰

当前一些公立医院的组织机构设置科学性不足,尚未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但是出于固定资产管理需要,由财务科全部负责相关管理事宜。在这一情形下,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独立,缺少有效沟通交流,一些科室在领用固定资产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该资产的调出与调入,并没有按照医院既定的审批手续办理,甚至都没有做好相关信息记录,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无法了解这些情况,进行盘点时,发现一些科室的固定资产存在损坏、丢失等情况,当追究相应的责任时,科室之间相互推诿,都不想承担这些责任。由此可见,一些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权责不清的状况,在实际运用中各部门的管理不一定到位,账账、账物之间互不衔接,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六)监管手段陈旧,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目前,一些医院的固定资源监督手段较为陈旧,难以满足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医院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大多数医院没有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而且绩效考核指标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效应。导致即使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也不容易被察觉,更谈不上妥善处理。因此,固定资产监管工作沦为形式化,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当前,监管工作不到位成为一些医院资产管理的共性问题,必须引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重视[4]。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职责体系,切实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为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医院需要统一资产管理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对现有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使其更具适用性,将其制度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出来。运用管理会计思维和方法,依据本量利分析法,项目管理法等方法优化固定资产成本管理,运用SWOT 分析方法从其矩阵和模式中寻找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新路径。通常情况下,该管理制度应当包含项目申报制度、采购制度、盘点制度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

(二)完善固定资产盘点,提高处置效率

按照相关规定,医院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工作。盘点工作应由财务部门牵头,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临床使用科室资产管理员共同参与,将实物与资产明细账一一核对,资产盘点表由实际参与清查盘点人员和各资产使用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一式两份,签署资产盘点清查日期。医院需要不断优化资产盘亏赔偿制度,针对盘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并且展开综合性的分析,分别找出盘盈、盘亏的原因,并由资产管理部门按照既定程序报批处理,真正实现账卡、账实、账账全部相符。需要注意的是,在盘点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医院内部应用这一资产的科室需要按要求进行报废申请,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再由财务部门汇总上报给上级领导,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党委会通过,由财务科提交报废申请材料给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上级部门的批复后,由财务科、资产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组织负责办理该资产的核销手续,并且将处置完成的收入全额上缴财政,财务人员做好相应的账务记录。

(三)及时入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无论资产来源于购置、捐赠,还是无偿划拨取得,都应当按照相关程序办理验收手续,确保医院现有固定资产全部入账,做到物必有账,使得来源不同的固定资产都有其痕迹,为年末的资产盘点工作提供便利。另外,对于那些医院自行建造或者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当由建造部门、使用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协同进行资产移交手续,并且将其由之前的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到固定资产科目,按照实际情况计提折旧。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而言,仅仅依靠管理制度的规范与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医院领导层提高重视程度,在此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大力推进资产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构建资产信息共享平台,使医院资产管理动态化,实现各个部门的联动,精准地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资产管理信息公开透明,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资产管理水平。

(四)科学设置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权限

医院应当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促使各个科室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在资产管理中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医院的固定资产领导小组应当基于分级管理,确定内部各个部门的权责内容,并且要求他们遵守相关制度规范,保障各项资产管理的权责分明,精准可控。另外,医院应当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预算小组等机构,强化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譬如,公立医院应当建立由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部门和归口部门、临床使用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架构。其中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为院领导和决策机构,由院长、分管院长、总会计师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构成,负责固定资产立项、购置、处置等大型设备管理决策;财务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属于二级管理机构,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基于全生命周期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的建立,以及组织盘点清查工作,定期将固定资产信息制成报告上报给领导层,归口部门(采购办、总务科、信息科、医学工程科等职能科室)负责固定资产采购、二级分类明细账及实物管理;临床使用部门是三级管理机构,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资产卡片登记及实物管理,对固定资产实现条码化管理。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实现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确保各项固定资产业务权责清晰可控,重视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要求各个科室管理者履行资产管理责任,资产调入、调出必须做好记录,并且按照相应的审批手续办理。

(五)完善监管机制与问责追责机制,强化相关绩效考核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医院应当严格遵守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等基本原则,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促使相关部门和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医院应当贯彻落实问责追责机制,通过设置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管理等指标,促使财务与业务加强沟通与合作。由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小组,对各个科室的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严格审查各个科室中固定资产使用率、调配使用情况等,确保各个科室资产管理合规合格。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促使各个科室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形成统一的管理工作目标,为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另外,医院应当将资产全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等管理内容有机统一起来,为医院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严格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于那些管理效益好的科室,医院应当给予一定奖励,对遗失、损坏、效益不达标固定资产的科室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保障考核机制落实到位。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切实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需要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深刻认识到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管理方法提升资产管理效能。然而,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疏于固定资产盘点、资产入账存在延迟、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医院管理效益。对此,医院应当积极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固定资产盘点,将资产及时入账处理等,保障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益。

猜你喜欢
盘点科室资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睁眼瞎盘点
爱紧张的猫大夫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盘点与展望
2014 年终·盘点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