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莲君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进一步增强全国人民的法律素养奠定了基础,并且指出要通过法治教育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浙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的重要窗口,法治浙江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进程,法治教育的实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孵化机构,更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的摇篮,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需要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才能使得其不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真正学习法治知识并具备法治素养,成为法治社会的真正实践者,有效助力法治浙江建设。
作为大学生普法的关键一环,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目的在于让大学生知法、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需要制度的保障,具体展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完善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管理和工作制度。其目的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在注重思想引领、素养提升、提质提效上下工夫,都需要制度框架内对高职院校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工作质效进行精准把握、高质量施策。
第二,完善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评价考核制度。只有健全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评价和考核制度,才能调动全校师生的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规范法治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来进行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最终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机制的优化是促进法治浙江建设非常重要的途径,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目前还停留在高职院校单向教育层面,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司法机构、教育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结合社会热点案例和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治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和法治精神宣传作为社会性的系统性教育工程进行开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调动一切教育资源来进行优化学校的法治教育机制。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各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将法治教育作为全校性的重要工作进行落实。
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实施法治教育的重要主体,是传递法治精神的火炬手,更是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领航者,其法治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对法治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因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水平,当务之急就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素养的法治教育教师团队是提升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水平的前提,高职院校需要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下工夫。
第一,引进法律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主阵地中,经常是非法律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法治教育工作。因而,需要引进更多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人才,发挥法律专业人才的引领作用,提升法治教育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能。
第二,开展法律专业知识培训。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和参与法律专业相关的培训活动,既可以邀请法律领域的专家来校定期开展专题类法律知识讲座,又可以鼓励教师到校外参与各种类型的法律教育相关培训,多角度促进教师法律素养的提升和法治知识水平的提高。
第三,给法治教育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留住人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教师一般为基础课程教师或者辅导员,存在流动性大的问题。学校应该给法治教育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将更多的优秀教师留在一线教学岗位中,为高职院校的法治教学团队发展的稳定性做出更多努力。
法治教育的内容一般理论性和时效性比较强,如果法治教育相关教师只关注教学,忽视了科研,那么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往往就不足。因此,法治教育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第一,总结日常教学工作经验,能够将教学中的特点与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形成研究报告;第二,深挖法治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展法律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完成理论的梳理与应用专题研究;第三,在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同时,做到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助力高校的法治教育。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法治思维是学生不可缺失的思维能力,学校与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法治思维的培养,确保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形成公正、平等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底线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新时代背景下,改革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是提升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当前的法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法治理论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性,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热点进行关联性分析,为学生们带来贴合实际的新颖法律性条例、法治育人案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影响因素寻找法律知识和案例,为法治教学注入新鲜的活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进行法治专题式教学,围绕《民法典》打造一系列法治教学专题,如从《民法典· 总则编》《民法典· 物权编》《民法典· 合同编》《民法典· 人格权编》等内容切入,让学生们从总则中了解到《民法典》提倡的绿色、诚信、平等、公平、自愿这五大核心原则,以及保护财产权利、维护人格尊严、坚持主体平等、追究侵权责任等六大基本要求,只有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侵犯网络财产安全”“校园贷”“套路贷”等案例,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形成先进的法律意识。[1]
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高职院校应该多多开展实践教学,开辟行走的第二课堂。带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完成法治思维的强化和落实法治实践。
第一,参观法治相关的陈列馆或者是法治实践基地。既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让学生们了解“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让当年制定宪法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活起来。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法院或者监狱,实际观摩法律案例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其导致的结果,对社会案件进行深度接触和思考,给予学生更深刻的法治思考。
第二,建立学生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2]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素质过硬的学生志愿者队伍,发挥学生的作用,去乡村或者基层社区进行宣讲,帮助普通民众增加法律常识,更好地成为法治浙江建设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实实在在展现法治教育的行动力。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往往是学校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抓手,该课程能够让学生系统性接触和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思想的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内容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依法治国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核心价值的理解。学校要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融合,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大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和通过法律有效保护自身权益,并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3]
除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外,高职院校需要增设更多的法治相关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课程中接受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一方面,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对《民法典》的各类法制内容进行课程或者专题讲座的增设。特别是将《民法典》中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题式的课程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4]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法、合同法等等相关的全面发展课程,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合理的安排,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课程选择,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够学会规避非法的行为并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利。
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一般会围绕当前的时事政治进行设置,一般会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国际形势进行解读,相对来说,缺乏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容易造成课程效果不佳的后果。如果将法治教学与《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融合,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创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势与政策》课程一般是以专题式的讲座形式分布在不同的学期中,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法治教育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融合,可以很好解决法治教育相对集中的问题,将法治教育打造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学习过程。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中能够耳濡目染的重要文化来源,将法治教育引入校园文化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校园法治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例如创建校园法治基地、布置法治长廊、张贴法治标语、公众号推送法治文章。通过校园法治基地的创建,能够有效进行全校师生的法治教育;通过校园法治长廊的布置,能够让师生感受到法治的魅力;通过法治标语的张贴,能够敲响师生们的警钟,时时刻刻牢记学法知法守法遵法的重要性;通过校园公众号的法治文章推送,让师生们感受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浙江的新成果。在构建校园法治文化平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法治活动的开展,例如,“宪法月”“选举周”等等法治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接受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
充分发挥法治浙江的地域优势,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浙江省乔司监狱陈列馆、当地的法院等单位共建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探访浙江法治教育的历史和活态基地,增加学生的感悟,将法治教育落实在学生的心上。例如,浙江省乔司监狱陈列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法治实践基地。浙江省乔司监狱陈列馆是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廉政教育基地,它既是预防职务犯罪的课堂,也是展示反腐倡廉的窗口。法治基地的构建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借用更加专业的场所进行法治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积极开辟法治教育“线上+线下”混合育人平台[5],运用灵活便捷的新媒体手段,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老师切换角色为“网络主播”高校传递法治信息。现阶段,法治教育正在协同运用网络在线平台,如人民网优学院教育平台、微助教、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媒介,简单高效拉近与“00 后”学生的沟通距离。例如,W 职业学院连续两年采用“线下报告厅宣讲+线上钉钉同步直播”的形式,举办“传承与守望”思政宣讲会,2021年更是以“传承宪法精神,守望法治中国”为宣讲主题,邀请法治教育一线的专家走进校园开讲,学校6600 余名学生分别在活动现场和钉钉直播在线平台聆听了报告。深入浅出的案例讲解,激发了学生弘扬法治精神,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新公民的求学热情。
高职院校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实际状况,直接关系到法治浙江的建设蓝图。作为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孵化机构,高职院校具有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在法治教育上要谋划全局,站位高远,结合法治浙江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完成法律意识塑造、法律思维培育、法律知识运用的历史重任。本文通过优化法治教育体制和机制、提升法治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育对象法治意识、充实法治教育内容、优化法治教育方式等方面,探究法治浙江建设的宏观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创新举措。基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与“法育”协同育人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