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胎毛滴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3-09-03 10:12高晓谢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7期
关键词:滴虫病交配虫体

●高晓谢

(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甘肃 白银 730600)

牛胎毛滴虫病属于滴虫病的一种,主要经交配途径传播,虫体主要集中在阴道、子宫腔、包皮腔等处以及生殖道分泌物和精液中。母牛感染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流产及生殖系统的炎症,临床危害较大。该病的分布较为广泛,呈世界性流行。为有效防控该疾病的发生,将预防作为工作重点,从根源上切断感染源,减少疾病发生率,保障养殖场牛群健康生长。

1 病原

牛胎毛滴虫病又被称为牛滴虫病,病原为牛胎毛滴虫,虫体长度为10~15 μm;体宽5~10 μm。显微镜下观察呈西瓜子形或卵圆形,前端位置有3根鞭毛,鞭毛长度与虫体长度基本一致。其中,胎毛滴虫对低温的耐受性比较强,耐极端低温-12℃,即便是在冷冻过的精液中也可以良好存活。胎毛滴虫不耐高温,在干燥、温度高的环境中难以存活。阳光持续直射4 h左右即死亡;常温下可以存活12~14 d[1]。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配种时期和产犊时期发病率较高。饲喂条件良好、营养汲取充足时,牛群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染病;反之,如果饲料质量差,如发生变质或者霉变等,则牛群容易感染疾病。管理不到位,卫生条件差,也易滋生病菌,引起发病。

2 流行特征

牛胎毛滴虫病在牛群、猪群和羊群中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牛的生殖系统,病原体寄生在母牛子宫、阴道以及输卵管内,公牛感染后,滴虫隐藏在包皮、阴茎黏膜、精液中,以一分为二的纵分裂方式增殖。主要传染源为带病原体的牛,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和污染物进行传播。患病牛与健康牛交配时,虫体可随黏膜接触进入阴道,并进入子宫腔中,或在母牛阴道分泌物中快速繁殖。人工授精时,若精液中带有虫体,或者器械上带有病原体,均会造成感染与流行。病牛的分泌物也会污染周边的用具等,感染其他健康牛。妊娠母牛患病后,分娩后会将虫体排出。

3 临床症状

3.1 公牛

公牛感染后,潜伏期为3~7 d。在此期间,虫体开始活动,经过排泄物刺激,公牛阴茎和包皮黏膜会发生红肿,有疼痛感。感染时间越久,脓性分泌物越多。阴茎黏膜有较为明显的小结节,呈红色。因疼痛感强烈,公牛交配成功率降低[2]。疾病发生后期,公牛包皮内层边缘位置会出现坏死性溃疡。

3.2 母牛

母牛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3 d。临床症状表现为子宫内膜炎症、宫颈炎症以及阴道炎症。其中,阴道黏膜变得红肿,伴有黏性分泌物(混杂絮状物),颜色为灰白色;阴道表面出现小丘疹,随着病情的发展,成为小结节,状如绿豆。若混合感染化脓性细菌,则会发生脓性子宫内膜炎症,造成母牛不育或者受孕困难。妊娠早期可能会出现流产现象,妊娠中期可能会出现胎死腹中的现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母牛阴道处,检查冲洗液压片会发现牛胎毛滴虫虫体。患病牛早期胚胎死亡后,黄体持续不退化,大量脓液积存在母牛子宫中,造成子宫积脓,影响母牛生产性能。

4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初步诊断,为进一步确诊,应开展病原分离及鉴定。

分离病原时,需要先进行病原采样。采集母牛生殖道分泌物、公牛包皮组织、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胎盘液、母牛流产数天后的子宫脓液及其排出脓液。将样品置于培养基中观察,温度维持在37℃,培养4~7 d[3]。利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胎毛滴虫虫体,则可确诊。

5 治疗方法

5.1 全身治疗

选择甲硝唑片或者甲硝唑液进行治疗。以甲硝唑片为例,可以按照60 mg/kg·bw剂量标准,将其碾碎混拌于病牛日常食用饲料中,每日饲喂1次,持续饲喂3~5 d。病情恢复快,3 d即可停止;如3 d后未见好转,则可再喂服2 d。病牛发病时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现象,若无法服用甲硝唑片,可以采用静脉滴注方法滴注甲硝唑液进行治疗,按照10 mg/kg·bw的剂量标准,每日滴注1次,连续3 d。

选择二甲硝咪唑药物进行治疗。按照50 mg/kg·bw的剂量标准进行灌服,每日灌服1次,连续5 d。或者采用静脉注射方法,将药物溶解于水中,按照10 mg/kg·bw的剂量标准射,每日注射1次,连续5 d。

5.2 局部治疗

主要是使用外用药清洗病变部位。常见药物包括:稀碘溶液,由碘片(含量为1 g)、碘化钾(含量为2 g)、蒸馏水(含量为500 ml)组成;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0.05%苯扎溴氨溶液。先对药物进行预热,防止病牛产生冷应激现象。预热温度以34~40℃最宜[4]。患病公牛冲洗部位为包皮腔,患病母牛冲洗部位为阴道以及子宫腔。冲洗结束后,需要再次使用无菌蒸馏水进行二次冲洗,将药物冲洗干净,以免药物残留对病牛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对于一些体质偏弱的母牛,也可以在冲洗后在宫颈部位注入抗生素栓剂,防止病菌侵染;对于一些发病周期较长的病牛,可以使用1%甲硝唑溶液进行局部冲洗,或者将甲硝唑与凡士林混合,制作为5%的软膏体,涂抹于局部感染位置,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6 预防措施

6.1 注重牛体清洁与交配管理

为了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养殖户应做好日常牛体清洁工作。首先,在公牛和母牛自然交配前,需要使用清水清洁生殖器官,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深层消毒,保证无菌交配。如果养殖场内采用人工授精方法,必须确保购买精液质量,经过严格检查后才可冷冻储藏。其次,在交配期间,养殖户应做好牛群机体检查,如发现疑似带病牛只,则应及时隔离饲养,以免与其他健康牛只交配时发生感染。隔离期应至少3个发情周期,检查结果为阴性才可进行正常交配。如果妊娠母牛感染疾病,则应在分娩后3个月才能再次交配。

6.2 加强日常饲喂管理

在日常饲喂过程中,养殖户应做好管理工作,以降低病菌感染率。首先,从正规渠道采购饲料,确保饲料新鲜无菌。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室内储存饲料,以免变质饲料被牛群食用后抗病能力变差。根据牛群生长周期,采取“粗饲料+精饲料”的配制方式,以提高牛群免疫能力。其次,做好内部卫生清洁,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每周消毒2次最佳。也可以使用0.2%过硫酸氢钾溶液或来苏水进行消毒[5];及时清理牛群粪便,切断病菌滋生源;保证牛舍每日通风,牛舍湿度应保持在65%以内。休息区域和饲喂区域做好地面硬化处理,方便于日常清洁;进场人员、车辆均应进行全面消毒,以免外来病菌带入养殖厂内,增加发病率。在养殖场周边施撒一些生石灰粉,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再次,结合当地防疫政策,积极开展疾病防控学习活动,提高养殖户预防意识,使其可以具备较高疾病预防能力,实现效益增长等相关目标。

6.3 做好检疫工作

预防工作中检疫不容忽视。发现病例时应及时淘汰病牛,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疑似病例和健康牛群的隔离饲喂,也应第一时间做好分配管理,规避疾病扩散。若疑似患牛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应做好检疫工作,确保其健康状态,才可正常开展交配以及饲喂工作;而疑似感染的牛群,养殖户应做好隔离观察,时间至少为6个月,待其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才可再次混养;对于已经确定感染的牛只,则应立即隔离治疗。在安全区域内也不应有松懈态度,结合检疫标准与要求,定期做好配种检疫工作,降低配种期疾病发生率。部分养殖场为了提高生产率,会从外界引进牛群。对于引入新牛群,应做好检疫工作,确保结果为阴性,才可将其与原有的牛群混养。

猜你喜欢
滴虫病交配虫体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鸡组织滴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禽组织滴虫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犬丝虫性眼炎的防治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冷却亲密接触,夫妻同治滴虫
中西医结合防治鸽滴虫病与皮肤型鸽痘混合感染
当自由交配遇上自由组合的几种解法浅析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