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蕾 邓凌辉
(1.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200;2.台州市农业农村局,浙江台州 317700)
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是生态文明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经济和农村旅游经济深度融合的传播器和孵化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是驱动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业旅游、振兴农村旅游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转型有力策略。全域旅游思维下的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一方面要结合农村旅游经济的开展进行跟踪性服务,促使乡村旅游经济能够更生动、更具有场景特征。再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台州农村经济、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讲解员培养模式优化不仅可以为美丽台州建设提供宣传的契机,也能够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台州美丽乡村建设是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台州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成效,但是由于宣传不够重视,宣传目标定位不合理,宣传策略仅仅依赖宏观的新闻导向,导致内生性的宣传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为此,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大力鼓励美丽乡村讲解员的培养模式。走过几年的发展历程,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呈现出了发展快速的趋势,但是同时也具有一些显著性的问题[1]。
台州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经济振兴的视角下,实现了量的改善,不过质的改善还有待提升。纵观美丽乡村建设讲解员培养,呈现出几种业态。
首先,美丽乡村讲解员的体量偏小。目前,台州已经全域展开了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布局需求,每个乡村均需要1至3名讲解员,然而,当下台州美丽乡村建设讲解员的实施工作中,讲解员的数量明显偏弱,平均指标约为每个乡村0.5人,体量偏小严重影响了讲解员的培养模式[2]。由于讲解员的数量有限,讲解员的培养质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专职讲解员的比率不足、讲解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其次,美丽乡村讲解员的胜任能力较差,尽管在一些乡村讲解员的配置是合理的,但是在工作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乡村的了解,不能完全胜任岗位角色,特别是在一些偏僻乡村,讲解员的工作一般由村委工作人员担任,缺乏专业的讲解知识,加上综合素质与讲解员的工作不能实现融合,导致讲解员的工作出现了一些死角。再次,美丽乡村讲解员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尽管讲解员工作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传播器,广播队,不用切实融合到乡村建设中,但是一般来说,美丽乡村讲解员的岗位角色需要具有扎实的农作工作经验,而且要了解农村产业转型、乡村旅游经济、乡村的总体发展规划。所以美丽乡村讲解员不仅是形式上的需求,更是农村经济发展内涵的深度需求。再其次,美丽乡村讲解员注重年龄结构,忽略了实践巩工作需求。由于美丽乡村建设讲解员对从事讲解员的人注重年龄结构的要求,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一些专职的讲解员刚刚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对实际工作的了解欠缺,导致讲解员的实际工作不能贴合农村工作。最后,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缺乏全员化的布局。美丽乡村建设中,每一个乡村局面均是讲解员,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讲解是每个讲解员必备的素质,因此,全员化的讲解员培养模式应当是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的核心。
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实践性较弱。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是基于宏观政策制度安排下的重要举措,讲解员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农村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乡村旅游的工作内涵,而且要在农村工作的实践层面,提升讲解员对的综合能力,由于讲解员工作的培养比较单一,不能切实按照农村工作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养,培养的模式和评价手段都不能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互动。加上美丽乡村讲解员从事微观的工作,具体负责介绍、推荐和宣传乡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产品和文化等,相应的实践性要求讲解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具备显著的个体能力,因此实践性对讲解员的岗位胜任有着关键的作用。第二,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模式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大数据、互联网的影响下,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既要了解农村,还应当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平台技术来对讲解内容进行补充或者修正。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下的讲解员培养模式,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造成了脱节。第三,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的兼顾性较差,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乡村讲解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讲解知识,而且合还应当系统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文化轨迹、人文背景、产业内涵,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模式中,仅仅是针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做了一定层面的培训和教育,对于系统的知识补给以及综合知识的补充不够重视,导致讲解员在讲解中对外在的宣传工作兼顾性不足。第四,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文化底蕴不足。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与其说是对美丽乡村的一个简单推介,倒不如说是对美乡村文化的弘扬和宣传,当前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注重形式上的培养和教育,对于文化熏陶和文化影响不够重视,导致美丽乡村讲解员的实践性不足,讲解工作比较机械。第五,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缺乏工匠精神引领。大国工匠视域下,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要实现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渗透。由于当前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中缺乏工匠精神的驱动,导致培养模式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不能形成协同[3]。
宏观层面考虑,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应当注意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做好具体的建设工作,还应该做好具体的宣传推介工作。美丽乡村讲解员一方面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思想开展工作,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中具有一定的生态黏性,从而实现培养的层面比较宽泛,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与乡村建设理念和共同富裕深度关联[4]。在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讲解员培养要实现多元培养、多样性发展的目标,不仅要考虑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还应当从全域旅游、乡村产业转型等层面思考架构讲解员培养的方法创新。
第二,运用工匠精神进行引领。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虽然是现代教育的传承,但是与历史悠久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关联度较高,运用工匠精神的理念丰富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内容,一方面通过工匠精神的创新理念、精益思维、敬业精神丰富培养的内容,细化培养方案。再一方面运用工匠文化的深厚积淀,将工匠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融为一体,利用工匠文化推动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工作深入开展。
第三,合理运用政策,倡导全方位培养。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讲解员培养要通过政策诱导,政策引导和政策传导,全面推进讲解员培养工作的创新。本着工匠精神的育人目标以及全员培养的精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既要注重培养的过程,还应当注重培养模式创新,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要正确认识资源禀赋之间的生态黏性,切实做好全员培养。
第四,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培养。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既要立足乡村建设的需要,还要全面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转型、乡村旅游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培养,统筹兼顾系统培养一方面是迎合政策需求,切实培养出能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专业讲解人才,再一方面是要将讲解员的工作系统化,不仅要立足本职岗位,还要善于通过其他触角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服务。
微观层面考虑,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要做到策略与方法协同,方法与方式实现融合,模式与培养目标相互促进。
首先,培养策略要具有个性化。具体而言,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策略要具有针对性,而且应当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乡村背景设定差异化的培养策略。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一方面是针对乡村经济建设进行讲解和推荐。这种语境下的讲解员培养要引导委托培养人员了解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共同富裕的理念融合到培养模式中,不仅要让委托培养人员感受到作为讲解员的光荣使命,还要让他们产生热爱岗位,岗位敬业的思维,通过工匠精神和文化的感染,促使每个委托培养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再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讲解员培养要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个性,尊重个性。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针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化情况,鼓励讲解员个性化创新。同时,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策略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探索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其次,培养方法要多元并举。受制于传统的培养方式,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在一定的模式框架内开展,其实际效能并不理想。在全员培养、全过程和全方位培养的目标下,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要注重培养方法的变通。一方面要改善培养的模式和环境,通过环境影响和文化引领,突出讲解员培养的内涵,以价值驱动和价值支配促使培养工作的自觉创新。再一方面,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新媒体、新平台等工具,创新培养方法。运用抖音、微信等平台做好讲解内容的修订,以新媒体为载体,拓宽讲解的内容和方法,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吸引一定流量[5]。此外,讲解员培养的方法创新要注重实践创新,让讲解员要能够具备统筹兼顾的视野,更应当具备全面提升的能力。
再次,培养方式要灵活多变。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求新求变,而且要实现科学的评价。一方面,培养方式要充分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既要考虑线上的及时性和科学性,以其传播较快、内容丰富生动的特征来完善培养方式的短板,更要充分考虑线下培养的实践性。再一方面,除了专题的培养活动,还应当将培养方式生活化和常态化。鼓励委托培养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培训,同时还要将生活元素、工作元素导入到美丽乡村讲解员的培养中。此外,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方式要实现多结构变通,既要考虑胜任力,还应当考虑适应性。当然,讲解员培养方式的主要阵地是乡村,应用载体也是乡村,多侧面考虑乡村建设视野下的讲解工作实用性和科学性也是重点考虑的内容。
最后,培养模式要实现全过程创新。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模式的全过程创新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第一,培养内容全过程创新。立足于服务乡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讲解员培养,培养内容不仅要将乡村发展的文化轨迹、人文环境、历史渊源体现出来,更要通过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凝练,全过程将培养内容演化为可视性较强,可读性较强的文本或者视频资料,不仅要让讲解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还应当让每个受众都能产生一定的共鸣。第二,培养目标全过程创新。培养目标不仅是要为乡村建设输送大量的讲解人才,更要立足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视角培养专业化的讲解人才。一方面,要针对讲解人员的培养,实现科学的评价,促使讲解员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自觉学习。再一方面,从计划—培养—应用—评价,均应当构建全过程的系统,特别是注重充分利用项目流程的思维架构学习评价系统。第三,培养模式全过程创新。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的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模式全过程创新,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突出学习目标设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目标设定,构建一定的应用场景,将乡村建设的实践场景与讲解员岗位角色形成互动,通过培养锻炼委托培养人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既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还应当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更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过程培养模式创新既是个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讲解员参与岗位角色的重要保证。因此,全过程培养模式创新则是台州美丽乡村讲解员培养模式变革的重中之重。
讲解员培养是台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推行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更是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和产业振兴的核心,只有做好相应的推介和宣传工作,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才能一目了然,因而,美丽乡村建设讲解员培养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是美丽台州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美丽台州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