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在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教学传承

2023-09-03 08:25:20曹兴安
大众文艺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民族传统

曹兴安

(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俄罗斯圣彼得堡 190000)

美术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是美育的源头。一个国家的艺术教育必须积累本土的文化、历史、艺术,才能有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要走出属于本国的艺术教育道路,构建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东西方审美差异很大,因此倘若不通过民族文化特色创新美术教育,就不会以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为基础。未来我国的艺术特色怎么能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呢!怎样能够将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使其发荣滋长,存旧创新!

一、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现状问题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传统风俗文化,民族的风俗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氛围,民族习俗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现如今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困难,无数民间艺术都以老年民间艺术家为主,当代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不理解,兴趣匮乏。这促使部分民族的特色文化后继无人濒临消失,甚至诸多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已经消失。

我国多民族的特点也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我国当代年轻人更是崇洋媚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他们对其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年轻人对本国节日习俗文化不关注不了解,像中国的重阳节,七夕节无人问津,而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尤其是在美术绘画教学中更是注重西方传入的素描,色彩的等绘画技法教学,尽管这些年美术教育不断推进改革,但在升学考核方面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更是以西方绘画技法为主要考试内容,忽视了中国的绘画风格技法。美术教学中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甚少。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校内美术课程大多以材料应用为主,进行儿童画创作,课程编排更是少有民族文化内容的插入,从少年儿童时期就对中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后期又如何愿意去学习了解呢?在自媒体发达的全球化的大时代下,许多我们没有见过的没有听说过的事物和文化都会在诸多自媒体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但我们所看到的内容都是自媒体人主观角度描述产生的片面内容,在文化输出与输入中会与事实产生偏差,误导对此事物文化无知的人们。近些年法国为保护本国语言文化不受美国语言破坏提出了新的法语语法制度,将限制中性词的使用,从而保护法国的语法使用。而韩国更是与我国进行了端午节申遗的归属权竞争,最终韩国以早于我国提出申遗而获得端午节的申遗归属权。由此可见对各国而言本国的文化维护有多么重要。就是由于我国对非物质类文化文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少,才会丢失掉本国应有文化,像这样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案例还有很多。那么我们不从少年儿童中去教学渗透我国的各民族文化艺术内容,渐渐地我国文化都将悉数消失,甚至归于他国。

二、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传承的价值

1.发现民族文化资源,认识民族美术文化

民族传统的风俗文化与我国特色民间美术关系密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我们在不同节日庆典中的不同活动与装饰,新年的剪纸窗花,元宵节的花灯,端午节的赛龙舟,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与传统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摔跤,阿昌族的火把节,东乡族的圣纪节等,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特有的节日,传统民俗和服装花纹,民俗活动中,无论你从什么角度和时间去看到的都是一幅生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学可用民族文化资源,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特色文化标识,重视收集整理,发掘,并与艺术教育有机地融合,必将丰富我们的教育内容。此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诗歌、文学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1]。

2.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创新

应当在中小学的校内外美术教学内容中增添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教学。我们可以将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活动、特色美食、独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以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表演等融入美术教学中。在美术教学方面,通过对优秀画作抽象性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兴趣,提升大众的民族文化的修养。例如,在进行陶艺或雕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一些具有时代民族代表性的中国瓷器或雕刻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察,去感受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从而促进美术教学与传统美德的深度融合。

3.培养现代少年儿童的民族意识

当代艺术界层出不穷的艺术家青年画家和艺术理论者,都进入了一个怪圈,大家普遍的绘画风格研究方向均以西方前卫的艺术理念绘画模式为标准,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斥着西方文化艺术,抽象的,涂鸦的,却没有一丝的中国文化的身影,没有丝毫中国元素的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家实为少数,而这类少数艺术家鲜为人知,在中国也被定义为小众画家作品。

而在少年儿童中孩子们最喜爱的电影人物动画人物都以日本的美国的人物为主,对于中国的动漫人物形象近年来知道最多的也就是光头强和喜羊羊了。我国最具特色的西游记孙悟空也是很难提及,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较量,民族文化的对决。在我们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西方美的同时,世界上诸多国家都虎视眈眈瞄准着我国的许多文化遗产,历史民族文化想通过其他方式手段使其成为自己国家的文化。中国的《花木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故事,但是世纪动画创作是通过外国人在国外改编成电影,然后把版权卖给中国赚取中国的钱,这是中国的历史故事,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将它完美展现演绎,反而是美国人去讲述展现了我国的文化。源自中国的皮影戏由印度尼西亚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诸国都想汲取我国的部分历史民族传统文化,而中国人自己却崇拜着向往着西方的文化[2]。因此面临当下严重的民族文化问题培养现代人的民族文化意识是十分重要且十分紧迫的事情,尤其是从少年儿童中入手,美术教育中去渗透传承民族文化更是最佳方式,通过对我国的历史作品欣赏,通过民族特色在美术教育中的融合,让少年儿童对我国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唤醒新一代对民族文化的意识和态度。

三、美术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中国的传统美术尤其是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发展史。中国画已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我国文化底蕴无声的外在输出,它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来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本国的民族文化,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情操,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可以说,传统美术是由国家文化孕育而生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由于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仍是以西方的艺术教育体制为主导,许多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艺术“过时”,因而忽略了中国的传统艺术,过分重视西方艺术,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中华民族艺术的认知。作为美术老师要让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艺术,从现代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从古至今,中国的山水画都与西方的风景画有着实质的差别。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手法,而非单纯地用风景来描绘和重现大自然的美感。其中蕴含着极其深厚而又极其丰富的人文意蕴:追求人类的主体性内在感受和表现“道”这一自然法则不受具象的具体列举和刻画,中国绘画注重意象而不注重形象,直接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对自然有一种理想的眷顾和崇敬,在绘画以外可以得到灵魂的净化和抚慰,这便是中国历代山水画家乐此不疲的力量源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出自元代的《天地石壁图》由画家黄公望所绘,画面尽显层峦叠嶂,盘行起来一望无际,高山峻岭,万壑千岩,丛林茂密一片生机黯然,雾气弥漫蒙住了中远山深处独有一片寂静的净土,修身养心。

四、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艺术资源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其中包括武强年画制作、衡水内画制作、蔚县剪纸制作、赫哲族的鱼皮画等。比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集合,它反映了每一个特殊时期的传统艺术。在大学艺术教育中,教师如何把当地的艺术课程资源融入教学中,带到教室去,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当地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材料和景观可供美术教学使用,同时也为学生的户外写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也为艺术教育渗透到民族文化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比较复杂,许多手工制品都不能用机械来完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民族手工艺也渐渐消失,濒临绝迹。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民族手工艺的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的多元化模式提高学生对民族艺术民族工艺喜好,使其得以继承和提高民族手工艺。

我国的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在进行对孩子们的美术教学时,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认知,进而树立正确文化价值观。

民族文化艺术美术创作并不是过时的产物,它是一种悠久的传统工艺,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亲身去观察甚至体验民间工艺,组织各种宣传活动了解民俗文化,积极探索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充培养和锻炼学生,促进民族文化传承[3]。

五、在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中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首先,中国文化也只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在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和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是形成并传播在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一项特色文化美术,她传承并发扬了原始民族文化艺术早期的工艺,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各个地方的民族传统艺术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文化习俗的相互继承等诸多的原因,导致系统的整理和继承,民族传统美术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现在仍然有不少传统民族,美术未能被全国统一纳入艺术保护项目中,并因此造成了部分传统民族艺术的濒危消失,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民族美艺,是解决对少数民族艺术传统严重威胁问题的必然选择。能够对美术教育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

1.民族文化美术教育资源的引入

在引进民族艺术教育资源时,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加强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为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兴趣,应从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入手,在课堂上模拟、模拟同时特邀民族艺术家、民俗学家到学校授课,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

2.引导学生寻找民族风俗文化,提高民族美术教学效果

美术教师在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创新美术教学授课时,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欣赏图片,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挫伤学生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积极性,消减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倘若能够在课前要求学生调研探究一些与民族风俗有关的有趣的背景故事和美术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网络多媒体向同学们播放展现有关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像资料、历史资料,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诚。授课进程中教师必定能够充分融合使用学生的调研成果,促使同学们获得满足感,从而充实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技法。

3.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通过当下的艺术课程能够看出,在教学中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美术教师机器的缺乏重视,有关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教材涵盖内容甚少,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民族文化美术教学具有浓厚且独特的地域特色。教师的课堂内容一定要适应当地的区域环境,人文风俗,传统习惯,合理进行授课内容的调整,增强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教育。比如,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同学们的个性特征进行指点及教导,由剪纸的产生、内涵、发展历史入手,到图形技法和设计想法的深度理解。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非常容易上手。在实践动手作业的活动中,学生能够享受到绘画作品的精巧构思,体会到创造的喜悦,课后教师评价他们的创作,介绍学生的作品,增强他们学好艺术的自觉性,这时,老师应该适当的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让他们自己探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体会,民族文化美术的神韵,这不但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在艺术教育中发挥弘扬民族文化文学的精神,弘扬少数民族美术的功效。

4.从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少年儿童美术教学中的活动教材内容绝大多数是以鉴赏为目的的,孩子们的实际操作本领及天赋难以得到具体高效的展现和拔高。所以教师要充分地满足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尊重原创性、促进原创力降低剽窃行为。激励同学们勇于创造。比如,在剪纸的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同学们集体采集或者协助他们采集优秀的剪纸,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4]。

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传统剪纸设计。展示自己想要的艺术造型特征,采用不同造型结构的协调,创造具有个人特殊性和时代因素的剪纸作品。老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创作者”,充分利用各民族的独特的教学资源,给予他们丰富的创意体验,让他们学会使用中国的民族技法、色彩搭配、材料运用,同时融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景,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欲,让他们接触和并且发自内心的喜爱民族文化美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此才能继承传扬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厚内涵,广泛传播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结语

民族文化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体现的重要组成要素代表,中国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在中小学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注重民族文化的推进,推动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现代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美术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创意美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