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涵
(作者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业财融合就是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信息融合,从业务角度理解财务数据,从财务角度分析业务经济,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相互协同下,促进企业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1]。业财融合在各部门的高效配合和促进中实现数据共享,以达到企业的管理效率最大化和信息价值最优化。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将业务和财务部门进行融合,统一进行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实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管理目标。
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存在发展模式比较粗放、行业门槛比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业财融合作为新的企业管理发展方向,是建筑施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面临巨大挑战,财务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目前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筑企业的资产结构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施工项目管理粗放及内部控制职能作用弱化等问题,阻碍着业财融合一体化,极易产生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首先,对建筑企业而言,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往往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资金周转周期长,投资无法快速回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工程实施过程涉及的中间环节多,涉及财务核算也愈加复杂,税务筹划难度增大,导致容易出现税务风险。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具有地域分散性[2],且区域跨度大。业务核算工作相对独立,部分施工项目的核算工作受地理因素制约,无法完全脱离工程项目实体,加剧了项目施工的财务风险。建筑业企业与施工项目分属不同区域,建筑企业无法对施工项目开展及时全面高效的监管工作;同时,施工项目部向建筑企业提交财务报告的数据信息相对滞后,导致建筑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开展监管及优化措施。企业对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不断弱化,甚至引发工程项目危机,致使企业发生经济损失。
由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具有不稳定性和变化性,以及财务部门和施工管理部门的统计口径差异,业财数据的差异性始终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按照传统的财务处理流程开展相关业务核算工作,对现场的施工业务状况缺乏了解[3],且多为事后分析,存在信息迟滞性,弱化了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而施工管理部门多为事前监管、事中控制,未能同步掌握财务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会导致业财部门矛盾进一步激化,业财数据差异性越发凸显,获取的施工项目相关信息精准性以及可靠性不断降低,会计信息反映建筑企业施工项目具体情况以及财务现状的职能作用弱化甚至无法发挥,阻碍着建筑企业业财融合一体化进程。
受建筑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不完善、自身规模大小及经济实力强弱等因素制约,企业内部业财融合的平台建设进度缓慢甚至迟滞。建筑施工企业只关注高增长、高利润的发展目标,忽略了财务管控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相关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系统化认知,为保障施工项目正常开展,规避各种阻碍施工建设进程因素,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忽视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要求,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薄弱从而引发财务管理风险。
J 建筑企业集团的工程企业管理软件,是项目全周期管控平台,促进大型和特大型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业财融合的一体化管理应用平台。
工程企业管理软件通过大集团架构部署,实现了“集团总部-子集团-工程公司-项目部”的四级联动协同、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管控[4];实现了企业级综合项目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工地融合。通过划分不同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功能区,如项目信息、报表管理、各种合同管理、发票管理、税务管理、采购合同前后业务流程及成本管理等,提高业财部门沟通的及时性,加强项目推进过程的协同性,减少信息孤岛效应,实现业财信息共享。
以项目资金管理的整体业务流程为例,项目资金管理分为三个模块:项目收款单、工程款申报表和资金借款申请单。以工程款申报表的流程为例:首先,项目的收款情况由项目部经办人员录入系统,再从项目收款单和资金借款申请单引入,构成项目的资金收入来源。接着,由项目部经办人员发起工程款申报表的付款流程,在付款的流程中,需要引用由各个业务部门经办人和负责人经办或审核的合同、采购清单、结算单、计量表和报审表等,再加上财务部门所需的付款审批表格,明细支付表和发票收据等相关原始凭证构成该流程所需的附件。项目会计根据这些附件审核相关付款业务,在扣款明细模块扣除对应项目的项目目标利润、管理人员费用、质量安全保证金、保函保证金、税金及其他费用。最后,项目会计在核实各项合同发票等附件和收付款明细金额无误后,将工程款审批流程的节点层层推进,保证项目资金管理业务流程的顺利推进。
在流程完善的业财融合系统平台上实现项目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共享模式,保证项目部和业务部门也能够及时追踪财务审批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也有利于提升财务部门管理水平,做好财务部门后勤保障工作,充分提高业财监督与风险辨识。同时,通过企业全口径业务功能和财务功能平台的一体化建设转型升级,实现精细化管理企业。在推进业财一体化的过程中,针对前期业务财务之间信息胡同的问题,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加强业务与财务的信息共享,为企业制定策略、做出决策、实施与评价提供信息化保障,有效促进企业决策部署的正确性、及时性,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业财融合平台的建设便于企业在资金池中统一调剂资金,根据各项目的施工进度,统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和资产的使用效率。基于项目的财务目标,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事前沟通、事中协作和事后决算,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业财融合的平台,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各部门基于业务活动的管理要求,优化配置企业的资金和资产,有效降低资金调度不合理和营运不畅,等问题的产生防范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提高财务管理过程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业财融合的综合价值。
工程企业管理软件为各部门搭建了一个网络信息化共享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各部门加强工程管理过程的协同合作,共享资源,信息互通。在业财融合的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下,企业领导层可以及时监督项目运行的进程,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项目运行的综合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项目自身的优劣势对企业的整体资源做出合理的调配。财务人员结合业务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的财务预算决算;业务人员根据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过程及时对项目的实际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利用软件平台的任务层级分解,将具体任务模块落实到各个责任人,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逐级推进企业各工程项目的战略目标设置,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
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制定的预算执行方案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各项风险,预算的精准性因此受到干扰。业财融合的信息化平台构建,使得各部门无缝衔接,使财务活动及项目管理活动都更加精准,有助于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预算精确水平。根据项目的施工过程对现行税收政策进行更灵活地运用,进行税务筹划,降低税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加强业财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项目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大、材料分包等问题。加强对项目施工过程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管理,优化企业经营管控制度,在保障财务管理预决算工作更加顺利、科学开展的前提下,还能有效控制项目经营过程的各项风险,促进工程项目有序施工,推进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业财融合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业财融合的平台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前期对建筑行业的研究和施工企业的调研,搭建适合企业的业财融合平台,前期一体化平台的构建和大量数据的录入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中后期数据的新增和系统的维护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技术一是为业财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开发和维护了业财融合的数据库和流程链,打通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二是促使企业管理层和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且全面跟踪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公司经营的持续稳定离不开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限,防止部门间推诿扯皮导致的效率低下。合理的管理制度也可以保证业财融合平台流程的顺畅,而优化财务和业务流程,有助于业财相关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业财部门的沟通协作[5],充分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提高对项目过程的管控水平,增强风险监督意识,提高业财流程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业财融合的平台建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经营状况的调整,流程也需要适时调整优化,因时制宜地发挥业财融合平台的优势,为项目的稳步推进提供基础平台,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业财融合的推行效果。因此,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财务人员在掌握自身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同时加强对项目现场施工情况的了解,业务人员在做好工程项目生产运营的同时提高对财务管理理念的了解。通过培训搭建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沟通平台,促进双方对业财融合知识的掌握,加深对业财融合观念的了解。通过业务培训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深化企业人员的业财融合意识,打造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管理团队[6],推进企业的业财一体化进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革新,业财融合给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业财融合的应用,实现对生产经营的管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当前业财融合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大力发展精细化管理,提高信息沟通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