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慕明堂
(许昌医院 1CT 室, 2 影像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股骨头坏死临床上也称为缺血性坏死, 是骨科中常见的受累于髋关节的疾病, 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阶层, 但由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较为严峻, 股骨头坏死的患病年龄呈现出一定的年轻化趋势。 该病会产生局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进而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 同时还具有潜在的股骨头塌陷风险及较高的致残可能, 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1]。 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 股骨头坏死可细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两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患者长期酗酒、 使用激素及血液系统疾病有关[2]。 在临床治疗中,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 手术治疗大多数股骨头坏死均能够取得符合临床预期的效果; 即便是晚期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置换术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2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象, 比较CT 和MRI 的诊断效果。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 年4 月至2020 年10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入选的62 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 ②患者对于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调查。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②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 ③中途退出研究或由于不可抗因素须终止研究者。 62 例患者中, 男性40 例, 女性22 例; 年龄50 ~75 岁, 平均年龄 (58.8 ± 6.9) 岁; 病程3 ~10 年, 平均病程 (5.6 ± 0.9) 年。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62 例患者分别行CT 和MRI 两种方法检查, 方法如下: ①CT。 所用的仪器设备为西门子4 排CT 扫描仪, 检查前调整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位, 层距和层厚均为3 mm, 加层扫描病灶位置。 ②MRI。 所用仪器设备为西门子1.5T 超导MRI机, 检查前调整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位, 相关参数如下: 层距2 mm, 层厚3 ~5 mm; 对患者的病灶部位分别以冠状位、 横断面 扫 描, 选 取 自 旋 回 波 (SE) 序 列T1WI、 快 速 自 旋 回 波(PSE) 序列T2WI、 T2短时反转恢复脂肪移植 (STIR) 序列。
1.3 评价指标①临床分期: Ⅰ期: X 线、 CT 结果提示正常,MRI 提示异常; Ⅱ期: X 线结果提示正常, CT、 MRI 提 示异常; Ⅲ期: X 线提示半月征改变; Ⅳ期: 患者出现关节破坏、髋臼变化、 关节间隙变窄。 ②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同时分析CT 和MRI 两种方法的影像学特征。 ③比较62 例患者经两种方法检查的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 和MRI 的临床分期结果病理结果显示, 62 例患者共累及髋关节95 个, 其中Ⅰ期22 个, Ⅱ期39 个, Ⅲ期20 个,Ⅳ期14 个。 两种方法的临床分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MRI 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显著高于CT 的83.16% (P <0.05)。 见表2。
2.3 两种方法的检查费用比较62 例患者行MRI 检查的费用为(859.1 ± 95.5) 元, 高于CT 检查的 (585.5 ± 105.3) 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5.154, P <0.001)。
3.1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意义股骨头坏死是因股骨头的血供受损或中断导致骨细胞和骨髓成分死亡, 进而造成股骨头结构改变及股骨头塌陷, 是骨科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 临床上也称之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具体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主要由骨折和关节脱位等因素引起,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 且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 因此疾病的防治难度比较大。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 多数专家倾向于免疫性疾病、 高凝低纤溶倾向、长期饮酒、 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等都是导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因素。 目前, 可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方法较多,包括抗凝、 扩张血管、 增加纤溶, 以及中医通络止痛、 活血祛瘀等[4-6], 上述治疗手段均为保守治疗, 虽然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机体损伤, 但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尤其是单一方案很难取得符合临床预期的效果。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但是考虑到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仅有股骨头置换这一种方案, 因此, 早期诊断的意义不言而喻。
3.2 CT 和MRI 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优势影像学检查是现阶段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手段, 并以以下三种方法的临床使用率最高: ①X 线片: 该方法最大的优势是检查成本低,在初筛中不会过大地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 从检查效果来看,常规X 线片表现为股骨头变扁、 塌陷及股骨头内密度不均, 但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方法而言, X 线片的敏感性低, 早期诊断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概率较高; ②CT: CT 能够明确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位置、 大小及结构改变, 对微小病灶的检出效果显著优于X 线片; 从往期病历资料的分析来看, CT 在0 期、 Ⅰ期、 Ⅱ期股骨头坏死中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7]; ③MRI: 研究[8]显示,MRI 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达到98%以上。CT 和MRI 两种方法相对于X 线片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MRI的优势包括: ①无辐射, 单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更便于患者接受; ②MRI 借助了不同的技术, 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参数数据,病变定性和显示准确性也明显提升; ③MRI 结果能够提供患者相关的病理及生化方面信息[9]; ④由于MRI 检查自身具备多样信号改变的特性, 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不同层面病变组织的代谢能力, 因此相对于CT 和X 线片而言在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更大。 CT 的优势包括: ①高分辨率螺旋CT 实现了多个层面连续扫描; ②股骨头内骨小梁增粗是股骨头出现增生或被破坏情况的特异性表现, 而股骨头内骨小梁也是CT 的特异性表现之一; ③CT 能够更为全面细致地观察关节脱位情况[10]。本研究结果显示, CT 和MRI 两种方法的临床分期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MRI 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高于CT 的83.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62 例患者行MRI 检 查 的 费 用 为 (859.1 ± 95.5) 元, 高 于CT 检 查 的(585.5 ± 105.3) 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综上所述, MRI 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但MRI 对设备的要求更高且会产生较高的检查成本, 在临床中须有针对性地予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