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防范

2023-09-03 01:22:26郑文祥
法制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证券化债权

郑文祥

广西志明律师事务所,广西 南宁 53002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是商业银行日常业务管理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金融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之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在如今社会科学技术积极创新的当下,金融活动运行方式呈现出不断丰富的态势,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潜藏诸多法律风险,为此必须要动态化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思路,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降至最小。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以及规避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1]。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及规避意义

(一)有利于确保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及规避,对商业银行自身稳定发展具备极大价值,可以杜绝不良资产过多,对商业稳定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社会财政和社会危机。在当前市场当中人们将不良资产称为“坚冰”,若不良资产过多,那么则会对清收带来一定影响,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日常运行当中存在“坚冰”,对商业银行稳定发展带来不良阻碍[2]。

(二)有利于完善商业银行风险长效管控机制

金融市场最早在西方国家衍生并且发展,通过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进行规避,可以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控水平,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制度完善。在规避法律风险的同时,借助一个发达的不良资产流转市场,及时有效处理变现不良资产,杜绝因为时间的推移造成商业银行自身出现损失。此外,科学合理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还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商业银行风险长效管控机制,切实保障商业银行自身稳定、健康运行,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健康经营管理[3]。

(三)有利于优化金融监督管控

做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还能够对金融债务交易活动科学合理地开展监督管控,及时化解金融系统风险。因为不良资产的存在,可能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制度混乱,甚至会导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产生,所以必须要保障商业银行金融债务交易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保障商业银行资产保值、增值,以便于全方位避免潜在金融风险产生并且蔓延,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督管控奠定扎实基础[4]。

(四)有利于维护商业银行金融债权

在金融市场当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就好比粮仓当中发霉变质的粮食,若不及时将不良资产进行处置,那么很容易对银行健康金融资产带来威胁,导致商业银行自身运行发展当中出现阻碍和损失。为此,在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允许国有资产的适度流失,能够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推进银行机制改革创新。做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可以脱去银行日常生产和管理当中的沉重包袱,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做好不良资产处理,维护商业银行金融债权[5]。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一)批量转让

商业银行当中存在一些可以再次盘活的不良资产,对于这些不良资产,商业银行一般会使用批量转让的处理方式。一般的操作方式便是将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理,以十户为单位进行不良资产打包组合,将其交给资产管理工作组开展转让。主要是借助诉讼追偿、债券转股权、资产重组、多样化出售、资产置换、租赁、证券化、破产清算等诸多方式进行处理。

(二)资产证券化

所谓的资产证券化,便是指金融机构借助特定的资产或者现金流,将其作为有力支撑方式,发行的可交易证券,以便于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科学合理的转化并且处置。但是结合此种方式来看,因为这类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既可以形成相对较为稳定并且可以预见的现金流收益,借助资产证券化处理模式,还能够拓展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类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商业银行可专门成立一个集发行、出售为一体的机构,专门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进行出售;第二,将证券化的不良资产进行风险分析,结合不良资产潜在的风险情况,对其科学合理地进行打包处理;第三,对证券化不良资产开展合理评级,并且将不良资产进行公开,实现公开的资产证券化出售;第四,发行和交易不良资产证券;第五,进行证券化的后续管理服务。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都适合开展证券化处理,只有在评估之后达到相应标准,才能够实现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6]。

(三)债券转股

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当中,引入债券转股方式,能够借助此种方式实现资产转化,并且减轻企业存在的负债问题,减少企业以及商业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并且,我国当前对债权转股的相关内容并未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因为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促使债券转股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潜在的法律风险[7]。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

(一)抵债资产处置法律风险

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当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抵债资产处理当中很容易出现诸多风险问题。结合现有的《商业银行法》来看,赋予商业银行处置抵债风险的时间比较短,如果在法律规定的时间之内,商业银行并未完成对抵债资产的处置,那么很容易产生法律风险,甚至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更大损失。

(二)债权转让法律风险

针对债权转让来说,也是容易造成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要求来看,是允许进行债权转让或者减免的,但是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风险处置的过程中,一般很难对特殊金融债权进行把握,甚至容易陷入两难境地。若禁止债权转让,那么会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若允许此种行为,那么对银行债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为这样会为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贷大开方便之门,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带来严重阻碍[8]。

(三)非剥离资产转股法律风险

非剥离资产转股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当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结合当前我国法律来看,并未对非剥离资产转股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规范。针对金融领域来说,虽然实施了债转股措施,但是因为并未明确对非剥离资产转股相关内容进行法律约束和界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处置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四)不良资产处置税费法律风险

在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当中,商业银行自身需要承担各种税费,造成商业银行的税费负担相对较重。结合我国当前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说,并未对相应的税费层次实行减免政策,相关法律规定也相对较少,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时耗费的成本相对较多,在减少或者盘活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会背负巨大包袱。

(五)债权转让抵押权属法律风险

当不良资产被收购之后,收购方既取得了贷款债权的从属权,也促使了抵押权变更,所以必须要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做好相应的权利变更登记。在此基础上,若债券无抵押状态,那么则会直接造成抵押财产流失,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顺利实施。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规避策略

(一)健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规避机制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想要稳定、高质量实施,就应该在商业银行当中构建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规避意识,并且在完善的法律风险规避机制下,做好相关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始终以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战略为主导,积极改进传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当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强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和法律法规之间的辩证关系,采取差异化不良资产处置原则。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相契合的法律风险管控防御机制,从上层制度角度,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奠定扎实基础。深入挖掘《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对不良资产开展科学合理的管控。将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规避机制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机制紧密衔接,将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规避权责落实到商业银行每个部门当中,每个部门都应该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不良资产处置,切实保障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科学合理实施[9]。

(二)完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我国法律层面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立法存在疏漏。只有在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之下,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防控工作顺利实施,所以必须要对现有陈旧的法律条例进行更新,并且有针对性地完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条例。结合当前很多商业银行诉讼案件来看,都能体现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层次的缺陷,其中与现行法律存在缺陷不无关系。例如,实践中存在的由于法人主体、诉讼时效、抵押制度等因素,往往成为债务人“合法”逃废债务的理由等问题。所以,必须要抓紧修改和制定民商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诸多内容,健全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法规。此外,还应该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解决执法环节程序少、秩序乱、司法权威性受损等诸多问题。切实在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之下,确保执行效率,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奠定扎实法律基础保障。

(三)落实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权责

因为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便是人、财、物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有效避免潜在法律风险,就应该在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下,明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权力和责任。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根本源头,必须设置相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将不良资产处置纳入到社会监督体系当中。此外,还应该对不良资产处置的责任进行管控,制定出责任追究体系,切实营造出一个良好、稳定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环境,高质量处置不良资产[10]。

总而言之,金融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因素,资产质量是银行经营与发展的关键动力,但是结合当前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仍存在诸多潜在法律风险,成为阻碍商业银行发展的阻力。为此,在开展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借助科学方式来规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当中的潜在风险,从根本上为银行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证券化债权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
西夏的债权保障措施述论
西夏学(2018年2期)2018-05-15 11:22:04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中国公路(2017年6期)2017-07-25 09:13:57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速读·中旬(2017年3期)2017-05-06 08:18:53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债权转让担保
债权让与担保等的复合性运用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债权让与担保与抵押权的再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