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宬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1121)
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由“数字化”、“智能化”向着“智慧化”发展。2021年《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和管理架构[1]。如今,图书馆智慧服务已逐渐成为图书馆面向智慧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发展理念[2]。
2021年初,浙江提出了全域数字化改革,全力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借助数字化手段撬动各领域各方面的全局性变革,探索构建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高水平整体智治体系[3]。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五次会议中强调,要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发挥数字化的重要支撑作用[4];同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数字化改革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势必要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在全面数字化转型场景下迈上新的台阶,最终实现党校整体智治。而图书馆作为党校基础部门,如何借助数字化改革推动自身服务智慧化发展已成为重要命题。
理解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理清当前党校图书馆转型遇到的问题,明晰全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征、平台架构、应用模式和建设路径等关键问题,是当下解决党校图书馆服务智慧化转型的核心。本文结合党校系统图书馆现状,综合分析现阶段党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遇到的主要问题,对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如何开展智慧服务进行探索。
2021年7月,浙江出台《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DB33/T 2350—2021)省级地方标准,对“数字化改革”作出定义。本研究采用该标准中的定义,即数字化改革是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对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的过程[5]。数字化改革是要最大范围地破除“孤岛”壁垒,使数据生产要素流转畅通,充分发挥其要素的价值。
图书馆服务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3个阶段,智慧服务是在此基础上的新发展,也具有了新的内涵[6]。图书馆智慧服务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由于出发点不同给出的论点也不尽相同。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依托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结合馆员的专业能力和智慧为读者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由内而外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图书馆内部管理的智慧、业务的智慧;二是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智慧[7]。
相较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很多先天劣势,开展智慧服务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当前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普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资源是党校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基础,当前党校图书馆都主要定位于为用户提传统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缺乏个性化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当前用户对于服务的需求。
党校图书馆普遍缺乏高性能信息技术设备,现有设备难以满足智慧服务的要求,因为经费等原因也很难升级现有设备,软硬件的不足是智慧服务开展困难的重要原因。
开展智慧服务与用户的沟通非常关键,但党校图书馆沟通机制普遍不健全,加之党校用户群体的特殊性,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难以获取用户的反馈意见。
智慧服务的提出对于图书馆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智慧”意识,更要求具有智慧服务能力。当前,党校图书馆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学科背景也较为单一,馆员总体素质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各级党校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教学、培训、研究、咨政、宣传等各项工作全面转型。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各党校依托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开展建设浙江数智党校2.0平台,整体推进干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改革的总体驱动下,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势必融入数智党校一体化建设之中,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党校数字化改革的技术资源与数据资源,推动图书馆服务智慧化升级。
3.1.1 技术特征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依托于“数智党校”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数智党校”采用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可以支持服务图书馆进行高效而系统的管理,实现图书信息和用户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智慧互联,形成无线泛在的使用环境。
3.1.2 数据特征
数据是服务智慧化的重要基础,但党校图书馆自身数据源有限,主要集中在资源数据和业务数据。通过党校整体智治数据中台,党校各个部门在数据层面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实时共享、深度融合,从而可以使得图书馆获取更多的外部数据,形成有效的数据基础,最终实现智慧服务。
3.1.3 模式特征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基于党校整体数字化改革一体建设,因此在应用模式上也与数智党校应用体系充分集成,让用户和图书馆管理系统、图书资源系统联结,在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形成高度集成化的信息服务,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利用更小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在党校整体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作为党校整体智治集成应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开展运行。平台系统架构涵盖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交互应用层和服务表现层,如图1所示。
图1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
3.2.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根基,为整个平台提供基本技术支撑,主要包括视联网、感知网、5G通信、云计算等。其中感知网包括安防监控、传感器、一卡通、物联网等,用于对图书馆运行状态、读者行为等数据进行感知捕获,并上传到数据层。平台可以共用党校整体智治集成应用系统中的基础设施。
3.2.2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是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核心,主要涉及3个层面。一是数据源,含图书馆自有数据和外部数据。自有数据包括纸质电子等资源数据、资源使用情况等业务数据;外部数据包括其他部门共享的用户数据、行为数据等。外部数据可以通过接口从党校整体智治数据中台获取。二是数据管理,负责把各类异构多源数据按统一标准规范进行存储、加工、转换、整合,并保证数据质量和安全。三是数据处理,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聚类、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从而实现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慧化。
3.2.3 交互应用层
交互应用层主要实现各类应用服务的业务逻辑,是馆员、读者与各种智慧应用进行交互的窗口。该层基于数据资源层经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的相互关联、融合的数据资源,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形成一系列智慧应用,如文献借阅、资源推送、统一检索等,实现用户阅读行为画像、资源个性化推送、智慧交互等。
3.2.4 服务表现层
服务表现层旨在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访问入口,以呈现给用户可视化的访问界面,保障图书馆与用户的交互。图书馆通过实体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途径,借助图书馆门户、微信小程序、党校管理服务平台、钉钉应用中心等平台以及馆舍空间等渠道,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
3.3.1 智慧文献服务
统一检索提供了图书馆纸电资源的整合检索。通过网页和移动端,用户可以在同一入口下同时获取数字资源以及纸质馆藏、电子馆藏信息。在检索结果页面,数字资源、电子馆藏可链接到全文或者数据库进行在线阅读;纸质馆藏刊能够查看简介、在馆状态等详细信息,并可进行预约借阅、到馆取书,还可对检索结果进行收藏、分享、评论等操作。如没有相关资源,用户还可以进行资源荐购,并获得本馆对于已荐购书目的处理结果。
3.3.2 智慧空间服务
基于自助借还书设备等,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书籍资料查询检索和借阅方式。用户不再需要到图书馆服务台办理而能够通过自助借还机随时办理图书借还手续,提高了借还效率,同时也节约了图书馆的人力成本。
基于党校一卡通系统、监控设备以及人脸识别设备等,可以实现对图书馆用户流量、环境数据实时检测,保证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安全、高效、绿色运行。用户能够随时通过联网设备获取图书馆导航,及时了解图书馆各个空间以及设备的使用情况,方便对座位、研讨室、朗读亭等资源设备进行提前预约。
基于5G通信、视联网等,图书馆还可以突破场地空间限制,将馆内的讲座、研讨等活动进行实时转播,为更多用户提供泛在文化服务。
3.3.3 智慧信息服务
传统的信息咨询服务主要依赖电话或者面对面的到馆咨询进行,时效慢、体验差。智慧信息服务通过智慧馆员和人工智能系统,为用户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咨询服务。利用智能问答系统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及时获取咨询信息。同时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收集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班级课表、借阅访问记录等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在充分保障隐私前提下为用户开展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3.3.4 智慧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借助馆员智慧,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利用分析技术与工具,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基于需求的知识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智慧服务体系为馆员开展知识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提升了馆员数据挖掘、情报分析能力和效率。用户还能通过系统内嵌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工具,直接在线开展一些基础的关联分析、趋势预测、热点发现等。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党校图书馆要在“数智党校”建设大框架下开展智慧服务,顶层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从党校整体智治的视角出发做好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图书馆智慧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做好规划设计。图书馆要突破以往图书馆单打独斗的业务模式,乘借党校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要将自身发展目标同党校数字化改革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同党校整体智治相融合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当前图书馆实际情况的智慧服务建设发展规划,使智慧服务的开展能够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提升服务规范体系。健全的制度能够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标准依据,同时还能约束馆员的行为。党校图书馆要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技术、服务等的协同治理,制定智慧服务制度规范。同时建立用户评价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优化管理和服务流程。
三是坚持安全导向,建立信息安全机制。从技术的角度讲,图书馆智慧服务是“数据驱动”的[8]。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会沉淀大量的数据,包括很多用户的隐私和敏感信息。而党校图书馆的学员用户很大一部分来自各级党政机关,因此信息安全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图书馆要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和安全防范机制,规范数据转化流程,防范隐私泄露,确保信息安全。
数据源是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核心,因此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重要基础。图书馆要聚焦党校主业主课,以服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四大职能为依据,以满足教职工和学员需求为中心,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数据资源体系,为智慧服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是加强党校部门间的联系。图书馆通过与教务处、科研处、组织人事处、学员工作部等部门的合作,可以不断扩充和完善教职工及学员的用户数据,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描绘用户画像。同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图书馆可以及时掌握教职工和学员的需求,结合现有资源的使用统计情况,按不同专业、不同读者的资源需求,科学规划、及时调整馆藏资源结构。
二与促进与第三方的合作。一方面党校要同各数据供应商和数据组织合作,合理开放、共建数据,建立统一的元数据交换标准,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源能统一储存和利用;另一方面加强同当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建立共享机制,实现以较低的成本为党校用户提供更全面的资源保障。
三是开展特色资源库建设。在外购资源基础上,图书馆需要研发具有党校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特色专题资源。建设特色资源库是党校图书馆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也是弥补数字资源不足的现实路径选择[9]。通过资源库建设,图书馆可以全方位地开发党校资源,多渠道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离不开智能设备和新兴技术。党校图书馆要经常性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及时掌握、充分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根据图书馆建设需要,适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程度,更加有效地利用馆舍空间,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
一是提质管理服务模式。图书馆要利用新设备、新产品强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拓展服务项目,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图书馆还要利用新技术提升内部管理效率,让一些简单机械的重复业务自动化,解放馆员劳动力,馆员可以更多投入提供知识服务中去。
二是优化馆舍空间布局。在自助借还书系统等设备的帮助下,用户不再需要去书架找书,大大节约了用户借还书时间,同时为馆舍空间布局的调整提供了更多可能。图书馆可以将书架排列更加密集,不仅可以上架更多书籍,更能将有限空间让位于学习研讨、交流会谈、休闲阅读等,同时利用传感器等对空间环境状况、使用情况等开展实时监测,为用户打造功能丰富、舒适优雅的研学空间。
三是拓展文化传播功能。图书馆可以开展智慧讲堂,同步在线直播馆内讲座、沙龙、论坛、展览等活动,并及时利用微信、网站等渠道推送文化活动通知,利用虚拟空间扩展物理空间,提升图书馆文化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馆员是图书馆智慧服务开展的践行者[10],馆员智慧及其能力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部驱动力。智慧服务下的党校图书馆馆员应是专业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钻研提升、善于开拓创新;同时要转变服务理念,要以用户为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可以将图书馆用人需求一同纳入党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充实馆员队伍。除了招录图书情报专业人才,还要招录具备党校各学科背景专业以及具有信息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的人才,为智慧服务的开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是加强馆员素质培养。馆员培训是馆员职业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对于在岗馆员,党校图书馆要充分挖掘其特长和优势,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同行业外其他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之具有智慧馆员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岗位聘任和考核机制,利用各种条件持续不断地优化智慧馆员队伍[11]。
三是延伸智慧服务馆员的范畴。党校图书馆要转变传统图书工作思路,邀请其他部门及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为外聘馆员参与本馆的智慧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智慧,补充队伍建设。
本文在分析党校图书馆当前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了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智慧服务特征,构建了智慧服务平台并探究了智慧服务推进路径,旨在为党校图书馆实现自身服务智慧升级提供参考。
智慧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党校图书馆应充分抓住数字化改革住这一机遇,利用“数智党校”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开展智慧服务,不断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