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分析

2023-09-02 22:40:14张澍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来宾市粉剂可湿性

张澍星

(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546102)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应该在西南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北地区集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粮豆轮作,同时继续惠及农户种植补贴,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于此,文章以广西来宾地区为例,总结来宾市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方法,并给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指充分利用边行优势,采用带状间作或套种玉米大豆,年际间交替轮作,以此打造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该种植方法可以让2种作物更加充分地利用水、温、气、光、照等资源,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在该模式下,可通过大豆根系固氮作用,为玉米植株提供更多氮肥营养(大豆通过氮元素转移作用使玉米氮元素吸收能力显著增加),大豆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元素,促进玉米对磷元素的吸收,且大豆能够在间套种中获得更高产量和品质。此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单一植株种植方式相比,带间距增大,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干物质生产量更大,更能促进玉米大豆增产增收。

2 来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现状与困境

来宾市从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重要的产粮基地,进入2022年以来,来宾市深入践行桂农厅办发〔2022〕文件指示要求,紧盯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模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带动主要种植区域粮食种植结构模式调整,如来宾市象州县农业农村局将运江镇作为示范基地,在2022 年度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达66.67 hm2,并首次将北斗导航应用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作业中,为农机自动驾驶提供精准路径,致力于象州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又如来宾市忻城县马泗乡,通过示范带动,结合通过创建示范片、以片带面等方法,大大调动农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积极性。

但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与应用环节,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兴宾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每0.067 hm2多收大豆100 kg,种植户还可领取每年200 元/0.067 hm2的财政补贴,但是即使有了补贴资金,农户的投入成本仍较大;其次,存在技术指导不全面等问题,导致农户“不愿种”“不会种”“有顾虑”,相关部门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技术宣传与服务,不断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营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舆论氛围,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稳步落实。

3 来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法

3.1 品种筛选与引进

来宾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应定期召开乡级政策宣传会和技术培训会,示范推广紧凑型玉米品种。重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耐密、抗倒、耐旱、耐涝、高产、抗病品种[1],如大豆选择桂春15 号、桂春8 号、华春8 号、桂夏3 号、桂夏5 号(由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引进),华夏10 号、华夏22(广西农科院经作)等,以上品种株型收敛、有限结荚,耐阴、早熟、抗倒耐旱,种植时引导农户加强田间观察和普通品种的对比测量,尤其是植株高度、叶片长度和宽度、角度、叶片侧伸角度等指标,玉米选择硬粒型或半硬粒型品种,如宜单629、迪卡011、百玉525等。

3.2 确定行比配置和种植密度

来宾市各县乡级农业部门需根据当地生态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及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开展适宜当地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行比试验,尤其对于种植大户、种植示范基地和农业示范村等单位,需统筹技术力量,培训农户掌握行比配置和种植密度技术要领,深入田间地头对全乡范围内种植的农户进行全面指导,分析区分2 行大豆+2 行玉米、4 行大豆+2 行玉米、3 行大豆+2 行玉米、3 行大豆+3 行玉米、4 行大豆+4 行玉米、6 行大豆+4 行玉米等种植模式的优势,必要时可因地制宜开展春玉米复合间种春大豆+秋玉米,或选择净作春玉米间隔带状套种夏大豆模式。总之,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玉米带内小行距≥40 cm,大豆带内小行距≥30 cm,玉米种植密度达3 000 株/0.067 hm2以上,大豆种植密度达6 000 株/0.067 hm2以上;②玉米带、大豆带作物之间的间距≥60 cm[2]。

3.3 机械化播种

来宾市要想深入推进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各乡镇农业部门和农技服务部门需加强与省(区)级农机技术推广的部门合作,在省(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指导帮助下,利用技术讲座、现场观摩、样板展示、田间诊断、广播宣传、媒体报道、微信答疑等形式,对各类经营主体与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各地顺利开展示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尤其在播种环节,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现代化的播种机,在当地实施大豆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在播种、翻整土地等物化投入环节和社会化服务中予以补助,每0.067 hm2每季发放200 元补贴,以此解决种植户购买和应用农机的后顾之忧,引导农户积极使用手推式播种器,指导农户进行异机(单体机)播种,调整好各种机械作业动力牵引的拖拉机轮距,如东风DF504-16 轮式拖拉机,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前轮、后轮间距为1.2 m和1.4 m,按照机械作业线路,设置好转弯、掉头处。播种后,在整个玉米大豆生长周期内从播种深度、出苗率、田间长势、生产成本、产收效益等方面总结机械化作业优势,最终为加快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3.4 科学施肥

农业部门需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选择施肥类型和施肥量[3]。其中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0 g/kg、120 g/kg、20 g/kg、150 g/kg 以上视为高产地力,以上元素含量分别为10~30 g/kg、60~120 g/kg、5~20 g/kg、50~150 g/kg 视为中产地力,以上元素含量分别在低于10 g/kg、60 g/kg、5 g/kg、50 g/kg 视为低产地力。对于高产地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时,应保证单株施肥量与净作玉米单株施肥量相同,一般要求单产施纯氮10~15 kg/0.067 hm2,氮磷钾平衡施肥(N∶P2O5∶K2O=1∶0.5∶0.8~1.0),施15-15-15 三元复合肥80~100 kg/0.067 hm2或尿素20 kg/0.067 hm2、过磷酸钙20~30 kg/0.067 hm2、氯化钾15~20 kg/0.067 hm2,中产地力要求施纯氮15~20 kg/0.067 hm2,氮磷钾平衡施肥(N:P2O5∶K2O=1∶0.5∶0.8~1.0),施15-15-15 三元复合肥100~120 kg/0.067 hm2或尿素30 kg/0.067 hm2、过磷酸钙30~40 kg/0.067 hm2、氯化钾25~30 kg/0.067 hm2,低产地力要求施纯氮20~25 kg/0.067 hm2,氮磷钾平衡施肥(N∶P2O5∶K2O=1∶0.5∶0.8~1.0),施15-15-15 三 元 复 合 肥120~150 kg/0.067 hm2或尿素35 kg/0.067 hm2、过磷酸钙35~45 kg/0.067 hm2、氯化钾28~30 kg/0.067 hm2,密集种植的1 行玉米施肥量约等于稀疏的2行玉米施肥量。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如果种植地土地肥力低、产出低,每0.067 hm2施纯氮3~5 kg,中高肥力地块每0.067 hm2施纯氮2~3 kg,以此提高大豆结荚数,增加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结荚率。

3.5 田间管理

3.5.1 苗后除草

苗后除草要优先选择同时登记在大豆和玉米上的除草剂,当前来宾市本地没有此类除草剂供应,因此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快引进相关高效除草剂,开展玉米除草剂试验,在玉米3 叶期—5 叶期,杂草2 叶期—5 叶期,喷施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与其他除草剂进行对比试验。大豆除草剂试验可在大豆2~3 片复叶期或3~5 片复叶期,开展精奎禾灵+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与其他除草剂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该种方式保证农户熟练掌握复合种植基地除草技术,最终实现玉米和大豆高产。

3.5.2 喷施生长调节剂

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选用在大豆作物上已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喷雾防治,如10%多唑·甲派鎓等,也可在试验示范基础上选用5%烯效唑等药剂喷雾防治,摸清适合当地、安全有效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或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多唑·甲派鎓500 倍液,施用量55 g/0.067 hm2或5%烯效唑300倍液。对水肥条件较好、株型比较高大的玉米品种,可在7~10 片展开叶时每0.067 hm2用健壮素20~30 mL兑水15~20 kg 喷施控制高度,不同类型田块健壮素使用量有所不同,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时期的对比试验研究,明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地块的最适宜用量和防控办法。

3.6 病虫害防控

3.6.1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4],多数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病斑中部灰褐色,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 茎节处出现水渍状瘢痕,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之后随着病情的加剧,由下向上蔓延扩展,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此时来宾地区常见防控措施为农业防控法配以药剂防控法,即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0.5 kg 兑水200 kg、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发病后期使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综合防控。

3.6.2 玉米螟

玉米螟在来宾市每年可发生2~4 代,蛹经过10 d 左右羽化,成虫飞翔力强,喜欢在离地50 cm 以上地区产卵,次年4~5 月化蛹,单个雌蛾可产卵350~700 粒,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3 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部位,被害心叶展开后,大部分钻入茎秆,叶片被幼虫咬食后,雄穗被蛀,常易折断,且降低光合作用,影响养分输送。此时,种植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人工释放赤眼蜂的方式,每1 hm2放45 个点,每点3 000 头左右,在该种卵寄生性昆虫天敌的作用下,能有效降低玉米螟数量。或使用100×108CFU/g的菌粉100 g的白僵菌,将喷粉管插入垛内,喷粉量以垛面有菌粉飞出为宜[5]。

3.6.3 大豆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大豆生产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茎及荚,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在发病初期,茎部染病初生褐色病斑,病荚不能正常发育,后期染病处密布呈不规则排列的黑色小点,斑可从子叶扩展到幼茎上,病菌侵染豆荚可以导致种子侵染,影响种子质量,且被侵染的种子萌发率低。对于大豆炭疽病,可以采用农业防控法和药剂防治法综合防治,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或利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发病初期,利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控,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每10 d 喷施1 次,喷施2~3 次即可;或开花后喷施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每10 d 喷施1 次,连续使用1~2 个月即可。

3.6.4 豆荚螟

豆荚螟为寡食性害虫,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 h,咬穿荚面蛀入荚内,3 龄后才转移到豆粒间取食,成虫昼伏夜出,4~5 龄后食量增加,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越是雨量多湿度大的环境越有助于害虫为害。此时,来宾市多采用秋、冬灌水法,或在夏大豆开花结荚期灌溉灭虫,灌水1~2 次能有效降低幼虫数量。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控法,于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释放密度为5×104头/0.067 hm2,也可施用白僵菌粉剂(100 mL/0.067 hm2),以此减少化蛹幼虫数量。或使用化学药剂防控法,即50%倍硫磷乳油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控,也可以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 5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剂1 200倍液,均可以起到良好防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相关农业部门需继续从品种筛选与引进、确定行比配置和种植密度、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除治等多个方面,总结并实施科学化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以此实现玉米大豆高产多产。

猜你喜欢
来宾市粉剂可湿性
绘颜绘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2:59:56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广西糖业(2020年3期)2020-09-25 08:32:44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杂草学报(2015年2期)2016-01-04 14:58:03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8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湖北植保(2014年2期)2014-08-15 00:45:18
来宾市夏南牛引进繁育适应性与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