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写华章
——记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鑫

2023-09-02 16:44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高区盐碱地国家

一次次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一项项高新农业技术转化应用,一个个高端农业项目落地实施……国家级农高区从无到有,背后藏着他“誓叫盐碱地变成丰产田”的炙热梦想。他就是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鑫。

10 余年来,他深入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工作一线,加快盐碱地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为农高区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累累硕果见证担当,2019 年以来,农高区先后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 计划等项目16 项,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0 个,争取科研经费过亿元,刘志鑫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东营市实干突破先进个人等称号。

从“门外汉”到“田秀才”,为农高区建设发展贡献光与热

说起省黄三角农高区的发展历程,刘志鑫每个时间点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个项目都说得头头是道,然而有谁知道,今日的“田秀才”,10 年前还是个“门外汉”。2012 年大年初八,一纸调令让刘志鑫来到“蹒跚起步”的农高区,“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临时借用企业的一栋老楼办公,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他心里顿时“凉丝丝”的。他很清楚,没有敢拼敢闯的劲头,就没有半点出路。刘志鑫没有退缩,谈合作、建平台、引人才、落项目、育产业,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多年辛劳让刘志鑫成了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的“田秀才”。

2012 年2 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如果评不上,农高区的发展就走不下去了。”刘志鑫顶着巨大压力,寻求各方专家研讨指正,反复讨论修改,最终顺利通过国家评审。为此劳累的他暴瘦了10 多斤。

跑项目、引人才、育产业,盐碱地终成“香饽饽”

“我的工作性质有点像‘媒人’。让好项目与农高区平台互生情愫,需要‘媒人’的牵线搭桥。”刘志鑫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党委政府、高校院所、社会资本等多方资源。可以说,农高区的创建之路充满了各种挑战。无数个深夜,刘志鑫苦苦思索,带领同志们从盐碱地种植技术学起,跑下去了解区情、跑出去招才引智,在“零资源”“零资金”“零平台”的情况下与中科院等达成合作,招引落地了一批优质农业项目。“每次来到这里,就像来到自己孩子家。”在中科院微生物中试研发基地,刘志鑫动情地说。这个总投资近4000 万元的创新平台,是刘志鑫积极推动下落地的第一个项目。

既当“媒人”招引企业人才落地,又当“店小二”服务项目建设,需要走好“平衡木”。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刘志鑫患上了重度失眠症,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白花花的盐碱地终于成了“香饽饽”,一大批高端科研平台、优质企业项目争相落地……与中科院计算所、动物所、植物所、微生物所、烟台海岸带所合作不断深化,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平台,中科鸿鹄智能农机、中科熊蜂等重大技术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当好“党代表”,继续挥洒共产党人的执着与奉献

2021 年10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省黄三角农高区考察调研,总书记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农高区开始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努力终见回报,2022年12 月30 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在省黄三角农高区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标志着农高区在聚集国家战略科技资源方面取得重大历史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向了新的起点。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刘志鑫充分发挥省党代表优势,先后在驻区合作的高校院所、科研平台、相关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积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采取服务前移等方式,主动送政策、送服务,切实帮助解决问题,指导2 家企业参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请并认定成功。

“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将与全体同事一道,充分发挥好黄三角农高区国家平台作用,在盐碱地科技创新、种业创新、产业发展、农业标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盐碱地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趟出新路子,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走在前、作表率。”做好盐碱地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刘志鑫时刻准备着。

猜你喜欢
农高区盐碱地国家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楼阳生:敢于拼搏 勇于开拓 打造一流国家农高区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