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3-09-02 06:16王子铭
大众文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核心教材

王子铭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苏州 215000)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化了音乐教育教学以美育人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音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实现以美育人的要求,音乐教师需要探寻更具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则恰恰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途径,使我们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实践方法,是目前校内教育的主流趋势之一[1]。本文将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入手,分析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几点原则,并着重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戚勒提出了“单元”这一概念。教材在编写过程当中为了便于教师应用于实践教学,将各个内容以“章”“节”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划分。但是“单元”和“章”“节”并不相同,所谓的“单元”通常是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构建而成,不是简单的节点,而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一种划分手法[2]。有的教师将“大单元”理解为单元与单元的组合,这其实并没有抓住“大单元”的本质核心。“大单元”并不一定是多个单元的叠加,其在容量上可能和普通的单元相同,但区别在于教学目的更为明确,对于高中音乐学科而言,“大单元”的设计是基于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内容的目的。其基本依据不但要包括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包括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于音乐文化获得更加愉悦的自我体验。“大单元”模式相比普通的单元或章、节,更加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中的“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内容的编辑、排列上相比单元的逻辑性更强。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下,在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后,再以此为依据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发掘,将内容根据教师的逻辑进行重新地组合和排列。这个逻辑的内在推动力其实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育人为本,人的价值在教育当中如何得到体现,归根到底还是在将原本零碎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式的结构[3]。二是“大单元”不仅仅只是对于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和编辑,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体现教学设计的优越性和广阔性。“大单元”教学模式会将整个的音乐教学看成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角度去进行立体化的教学设计,每一个课时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而这些目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又都是其他教学目标的支点。每个课时都必不可少,同时也又都相对独立。这种分而未解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在教学各个阶段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和内容,又能循序渐进,在整体上获得音乐素质的提升。在这方面,音乐学科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为自我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划分提供更多的思路。例如,高中思政课程中,有的教师尝试依照教学内容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划分,音乐课同样可以做类似的划分,如“音乐学习方法”“音乐实践”“情感鉴赏”“文化内涵”等[4]。

二、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几点原则

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两点原则——积极落实课标要求、积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积极落实课标要求

音乐教师要践行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大单元”模式时,要把课程标准作为提炼各单元主题的基本依据,同时,教师的单元规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去进行分割,而且,划分后的各个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要具备科学性,不能随性为之,而应当处处落实新课标。教师在进行规划时,要注意参照以下三点内容。一是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能超出学生的学习水平,过难会给教学过程增加更多困境,但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低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过易的教学内容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心理[5]。二是教师要注意把教材当中选用的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延展性的发掘。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相关的学习方法。

(二)积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音乐教育改革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文化育人、品格育人渗透到核心素养理念中去,通过审美感知的内化过程提升学生音乐感性能力;通过艺术表现的外化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创意实践的个性表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通过文化理解的深化过程润化学生感悟音乐内涵的综合审美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一阶段音乐课的根本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学习音乐当中产生更多积极的体验,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教学和科学引导之下,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在音乐实践上获得运用音乐表达和交流情感的能力,并且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审美层次。音乐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6]。“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高屋建瓴地站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目的和方法,不能只看到音乐教学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音乐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单元划分以及课时内容的安排等各种细节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教学当中不能偏离了目标,应当目标明确、手法合理,用科学的手段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当中有三点是需要教师着重注意的,即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培养,对学生音乐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音乐审美和体验感受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全面研究和理解音乐教材,从中挖掘更多教学内容

我们要在基于课标、深研课标、理解课标的基础上,有效挖掘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备好现有教材,突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适度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工作。音乐教育属于艺术类教育的范畴,本身带有主观属性,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感知都极为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如果教师只使用传统的模式,不创新不变化,很容易就会引发学生的疲劳感,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维,运用有效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益于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其中最为基本的方式就是解构教材内容,把教材当中的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和基础内容转化为可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应用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划分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在解构教材的同时,教师不但要将具体的内容进行深化,同时还要把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宽度、厚度、广度。比如让学生了解曲目作者的背景时,也要加深对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品创作思路的理解等等,理解音乐文化历史发展和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7]。

(二)根据逻辑对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音乐教材在编排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了单元式的分割,这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细化教学内容。但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的编排,而应当充分发挥“大单元”模式的特点,根据教学逻辑和规律以及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将各个教学单元进行重新地组合。这个组合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入自我实践积累中对于音乐主题的理解[8]。

例如,人教版“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课的必修课程,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帮助教师打开学生的耳朵,让学生明白鉴赏音乐的重要性。其他十七个单元则是根据音乐体裁、题材、风格划分的。在教学当中,教师完全可以打乱原有十七个单元的顺序,将其重新整合,如教材中第二单元民歌、第三单元民乐及第四单元的京剧。教师可以将这三个单元进行重组,并给出相应的主题,即“民间音乐与国粹戏剧鉴赏”。第十二单元复调音乐、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及第十四单元的浪漫乐派,以及相关的其他单元内容,也可以依照“欧洲音乐巡礼”的主题归为一个“大单元”。要注意的是,这种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随时的调整。例如,民间音乐和国粹戏剧欣赏也可以先把京剧这一单元剔除出去,单纯的只讲民间音乐。总体而言,“大单元”的划分教师必须要做好内在逻辑关联功课,不能盲目地将各单元归类,也不能随意的根据自我的喜好去划分,而要以更好的帮助教学,让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消化音乐知识为前提。

(三)抓住教学重点,避免对音乐作品平均用力

“大单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把握住每个课时的教学重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音乐“小白”,他们对于音乐知识的汲取各有侧重[9]。教师对学生音乐基础要有充分的了解,懂得在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每个课时的主题学习目标,最终的教学架构应当是主次分明,各个阶段都有鲜明的教学主题和相应的内容。在教学当中最忌讳的就是对各个单元的音乐作品平均用力,没有教学重点。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当中,“民歌”这个单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民歌的了解情况以及其音乐基础等各方面来架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实效性,教学路径的可测性、有效性,使民族音乐教学更扎实、更高效、更有力、更精彩;教师可以为其分配三个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个课时的重点是学会如何欣赏民歌,在课堂上根据实际的作品和曲目,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特有的音乐之美,了解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第二个课时的重点是学唱民歌。教师通过引导和教学,让学生掌握民歌演唱的技巧,了解民歌的腔调特点,感受民歌塑造的意境,理解其所展现的艺术氛围。第三个课时的重点是学会运用民歌。这里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学会演唱,更重要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对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其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三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和培养重点分别对应的就是音乐教学当中的三个核心素养:会欣赏,能演唱,乐于传承。

(四)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当前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而言,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了解音乐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对音乐领域古今中外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所了解,这给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全方位汲取更多的音乐知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就要竭尽所能帮助学生架构自我的音乐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和其他的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式的教学,音乐课程本身更多的是给学生带来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但是对于音乐的理解这种更加主观化和艺术化以及个体化的学科而言,可以融合语文、历史、哲学、美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背景、创作理念等。所以教师要充分的运用好“大单元”教学模式,在进行单元的组合和架构时,要注重大概念思维,延伸音乐知识以外领域的思想,把当下社会热点、人文知识等多方面融入教学内容当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在文化价值体系之下的审美能力,形成多学科多体系多路径支撑的音乐教育发展大格局。

(五)制定多维化的科学评价体系

教学测评是教学效果检验的一个重要方式,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评估必须要有一个多维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避免了传统评价体系当中以学习成绩为论的弊端,而是全方位的去对教学内容、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估,做到及时反馈,课堂才能健康生长;这样有利于老师迅速地找到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也让学生从中意识到自我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欠缺之处,进而从整体上帮助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秩序。

结语

“大单元”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音乐素养,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但要注意的是,“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依照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在完成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改善、调整和重组架构。在此过程当中,必然也会产生被否定的经历,但是总体而言,“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教学当中的成果是显著的,它在纵向中将学科知识建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结构,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跨学段、跨学期的整合,使其形成系统单元和知识模块,使课堂内容精品化,达到高质量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它还在横向中将多学科进行贯通整合,精选有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延展思维发展,提升学习品质,提高课堂质量。“大单元”教学理念是灵活多变的,是教育高阶思维;教师要注重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以寻求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最高化,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音乐学科应有的育人价值和特殊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核心教材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