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冬阳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新闻评论员是在整个节目进程中担当回应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表达意见性信息的重任。新闻评论员在节目主持人的引导下,享受着最充分地话语权的媒体人,不但代表其个人对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评论,而且由于其媒介身份,还代表主流媒体的声音,是主流媒体对事件所持的观点的代言人。所以,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话语质量是该类型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访谈式电视评论类节目这一概念中包括两个关键词:“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1]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在电视媒体的众多节目形式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分量。
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或者嘉宾、受邀专家围绕新闻事件,以访谈互动交流的方式对新闻事件的背景、经过、发展趋势以及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深入细致地分析、讨论和点评,并进行视听传播的节目形态。其兼具电视评论节目和访谈节目的特点。
《新闻1+1》的特约评论员以白岩松为主,可以说这一栏目是为白岩松量身定做的,是央视为了推出属于自己的新闻评论员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同时,在节目当中,有时为了营造各种观点争鸣的氛围,让多种观点在这个节目里获得其表达的途径,也会引用除了白岩松之外的其他专家的观点。这些专家的观点的表达,主要是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来呈现。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整个节目的形式更为丰富,又可以给受众以突破演播室的局限空间,把访谈与讨论延伸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现实空间的印象。
作为访谈的嘉宾(新闻特约评论员和有关专家),可以在配合主持人的提问,回答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的同时,充分运用所给予的话语权,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地、深入地分析、解剖,表达自己的观点、阐明事件的意义和性质,或义正词严,申明厉害;或语重心长,规劝训导;或巧用修辞,增加信息感染力,提升表达的趣味性;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将事件放到历史的纵深和共时的多元的坐标中去衡量测度,以显其不一般的意义;或者避实就虚,不直面冲撞,不直露评判,以免因批判力度过大而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反响,而以贴近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进行类比,使不公平、不合理现象通过这些例子为镜,映照出自己的不规范、不正当之处;抑或巧妙应答,由对孤立的个案的针砭提升到对社会普遍存在的此类现象的批评,以求达到由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的现实效果。新闻评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个案反映普适性问题,探究制度中的漏洞、体制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板子并没有打在个人身上,而是对整个制度层面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完善社会制度,促进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2]
与此同时,栏目特意设置了与演播室外的专家和评论员的电话连线环节,电话连线专家的观点或与评论员白岩松的观点互相印证,互相呼应,以强化白岩松的观点;或与白岩松的观点相左,这样通过引入不同观点,把事件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呈现出来,使观众看到一个更为多元和开放的言论空间。正像节目的主持人董倩所指出的一样,“辩论本身就是一种‘好看’的因素,而辩论的过程也是对事物本质认知过程的客观体现。访谈要告诉给观众的不仅是结论,也包含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是对观众思考和智力的尊重。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简单的结论是无法让人心服口服的。”[3]
新闻评论员在演播室里面对主持人和观众进行评论,借助的主要手段就是自己的语言。这个语言既包括有声语言,也包括表情、手势动作等副语言。所以,电视新闻评论员必须是善于运用话语策略的高手。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话语策略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新闻1+1》节目开创之初,是由董倩和白岩松“双人主持和评论”的1+1搭档组合来结构节目,每期节目基本都是“双人”出镜,演播室里进行直播,董倩主要履行的是主持人的职能,担任节目的串联和提问任务;白岩松以评论员的身份进行演播室评论。这样形成问与答、访与谈、提问与评论的节目话语模式。后来节目形式进行了调整,双人搭档组合模式变成单人主持出镜模式,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虽然每期节目的组合搭档访谈模式改成单人出镜,但是董倩和白岩松“1+1”的组合阵容没有变,访与谈的形式没有变。在单人出镜模式里,董倩依然是主持人身份,白岩松在节目中的身份依然是评论员,但同时也履行主持人的职能。节目调整前白岩松主要以评论为主,所以所占话语时间长,话语权重较重,话语展开度较大,观点阐释较为充分。调整后既是评论员又是主持人的融合角色模式在主持人节目形态中比较罕见,也是一种创新性探索和尝试。在这种情况下,白岩松减少了评论话语量和话语时间,以提问连线评论员、嘉宾或者专家为主。在这种主持和评论双重角色设置的模式,白岩松也在访谈中适时地进行点评以保证其履行评论员职能;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有趣的主持新景观:评论既可以是提供完整和足量的评论话语、充分地展开评论话语语篇、较长的话语持续时间的“显性”评论,也可以是用一连串精心设计的提问来限定、引导、聚焦、强化连线嘉宾的观点性信息的“隐性”评论,其表现为用提问来掌控话题切入角度、话题展开方向、话语推进线索、具体话语拣选和拒止。这种“以问导评,问评兼合”的方式是创新性试验和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迄今来看节目运转正常,效果良好。同时,白岩松把问题提给嘉宾后,一如既往地保留其一贯风格,以精粹的话语进行点评。这样实现了“主持+评论”“演播室场内评+连线场外评”“访+谈”和“新闻+评论”四个层面的“新闻1+1”,夯实了节目定位,凸显了栏目宗旨。
新闻评论员对事件的评论时,大部分时间是接过主持人所抛过来的问题进行回答,谈出观点,表达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论员对于所要谈论的话题和评论的范围不享有自主权,被节目组的策划、编导和主持人所限定。评论员在接过问题之后,才有机会充分行使话语权,针对问题全方位地、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会通过追问、点评、插话等方式引领和推进访谈进程,加快访谈节奏。但是,评论员也可以根据评论进展情况和节目效果的考量,通过自我设问、自我回答来营建一个自我交流的话语片段。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员在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问题的之后,往往以一种“独白”式的话语样态进行持续地话语输出,但这种具有完整性的话语片段呈现“块状”的封闭性,受众只能跟随这个持续的话语片段,互动性稍显弱。而白岩松在回应主持人提问时,常常在独白式话语输出时,不时地为“块状”的话语片段打隔断,通过自我设问的方式给“块状”话语分段。同时也起到标示话语信息重点的功能。
如白岩松常在紧凑而持续的评论话语中穿插“说到这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这样的……”“提到这些观众朋友心里会嘀咕,这种现象看来是无解?其实不然……”“好了!问题来了,这件事到底是谁的责任呢?我看啊应该是这样……”“难道这件事就没有办法了吗?你觉得呢?我看应该这样做……”这些自我设问或反问,自我回答的片段。这样可以在问和答的间隙给受众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让观众的思考也参与进来的机会。虽然问题的答案还是由评论员最终揭晓出来,但是这样比直接把意见告知受众会多一些互动。同时,主持人问、评论员答这种模式由于是两个人参与,因为倾听、理解和等待的时间,所以完成一个话轮所需时间要长一些,而偶尔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在话语互动中体现主动性,适时地把握话语契机,抢在主持人问出问题之前,自我设置问题展开的角度和推进方向,缩短问和答的时间,从而加快访谈进程和节奏。
由于电视声画结合的特点,对于一些很难用语言或者是用语言表述会造成观众理解困难的一些信息,譬如数据、公式、原理和各种方位图等,可以很好地通过电视画面直观地展示出来,使观众能够一目了然,对于主持人自身来说也减少了语言表达的难度。在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由于所评论的话题很广泛,涉及科技、医疗、经济、国际关系和突发事件等,这样很多时候要借助于各种图表来展示信息的详情。而在《新闻1+1》节目中,评论员和主持人都会经常利用图表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手段来配合访谈。透过《新闻1+1》节目的演播室我们可以看到,在主持人和评论员所坐的演播台的前方,各安置着一个电视触摸屏。当主持人或者评论员需要借助图表来进行访谈的时候,他们可以很便捷地通过画面的切换来向观众展示,有时还可以用手中的笔进行适当的圈画向观众提示重点。这样,通过图片展示和评论员的画外评论语言,边展示边评,边圈点边评论,使观众顺畅了解事件概况和理解评论员的观点。
深刻的思想、独家的观点、对事件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是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内功。但是就像武术一样,有深厚的内功还要有精彩的“武术套路”来展现。电视新闻评论员在评论中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套路”。白岩松在访谈式电视评论中,为了使其所表述的观点更为鲜明、生动、直观,对灰色的理性语言的阐释往往配以多彩文学语言地适度点染,并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对比、拟人、设问、反问、顶针和双关等修辞手法,既晓事明理,又真切可感。
评论的意见性信息往往抽象,当评论所涉及的话题属于财经、科技、医疗、体育或政府管理等特定的领域时,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特定表述会增加受众理解的难度。电视作为一个面对大众的视听媒介形态,适合传播形象性和情感性信息。对于评论的抽象和专业话语,如何做到言之有理的同时还能通俗准确、生动有趣?如何做到有理、有情、有趣?白岩松评论往往能做到情理交融,形象可感:一是在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切换、播放一些与所评事件有关联的电视画面给评论做注解,二是善用修辞,借事明理。如在2021年7月26日的《奥运1+1》节目中,在评论当天中国奥运代表团整体表现时,提炼出主题关键词“不容易”,说到“每一天的比赛就像一个特别大的盲盒,我们需要带着特别大的好奇去看待明天”。在这里用盲盒做比,说明奥运赛场上运动员的表现会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于出乎我们预期的表现保持一份开放的接纳。在评论当天中国奥运代表团游泳队的表现时,白岩松点评到“希望中国游泳队不能只寄希望于一两名这样的明星运动员,要全面开花。所以这届奥运会是中国游泳队播种的奥运会”。由于修辞策略的恰当运用,白岩松的评论语言往往兼具理性的深刻和感性的色彩。
在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里,新闻评论员就主持人所抛过来的问题,围绕新闻事件和话题,条分缕析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解构。根据认识论的观点,事物在人们探索过程中必须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暴露它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从形象到实质的逐步深化的历程。因此对物体的了解就真相不是铁板一块,真相分层次。新闻评论员能看到真相的什么层级,是判断新闻评论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考深度的标准之一。同时,能比其他的评论员看得更深、更透彻是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吸引受众、获得受众信赖的主要素质之一。不能想象一个空话、套话连篇,所说所评是众人皆知、毫无新意的观点的评论员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也不能想象一个见地肤浅、不能从特殊中见到一般的规律,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评论员能够产生影响力。所以,新闻评论员在分析评论时,往往要循着蛛丝马迹的线索对事件的实质进行一点一点剖析,一层层地挖掘和揭示,仿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这样才能评出深度和锐度,谈出独到精辟的见解。
在《谁制造了雷人官腔?》这期节目中,白岩松的评论就具有这种特点。
针对湖南省石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新初把那份充满了“雷人官腔”的文件解释为“是当地群众的观点和声音”,白岩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个托词”。之后围绕着这一观点,抓住文件本身的漏洞,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进行了批驳:1.没有说明是谁说的;2.没有使用直接引语;3.文件上有部门的公章。经过这一番细致地分析,从三方面强有力地佐证了白岩松的观点。
访谈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大多数选题是对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发表意见性信息,这些事件更多是以硬新闻形式出现,给受众一种相对来说很宏观的感觉,缺少一些最真实、真切的细节。但是,如果评论员在评论当中能够把一些很宏观的话题与自己生活的细节和切身感受结合起来,就可以起到使话题、访谈更贴近受众的效果,在理性上进行劝服的同时进行感性的劝服,同时也增加了评论员的评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白岩松在评论当中,经常使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现身说法。
在《中国人,要回家!》节目中,白岩松就以自己曾经春运回家的艰难经历来说明春运对每一个想回家的人都是一个考验。在节目中,白岩松分享了自己曾经在春节回家由于难以买到火车票,只好在睡在硬座底下的经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中国人对于春节回家类似“信仰”一样的看重。
白岩松一直以来是以严谨、犀利、深刻的语言风格见长,这些不但体现在《东方时空》的访谈、中国周刊的点评中。在《新闻1+1》节目中,作为评论员的白岩松享有了更大的言论空间和言论自由度,在大约三十分钟的访谈过程中,可以对话题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事件的实质和意义。在语言策略的选择上,白岩松延续并进一步地发挥了他一针见血、犀利到位的风格特点。在2021年7月30日《奥运1+1》节目中,白岩松在评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表现时说“金牌代表着中国体育的高度,奖牌代表中国体育的厚度。”“我们希望又有高度也有厚度”。
在白岩松的评论中,你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大胆而精准到位的评论“经典语录”。这些经典语录,既通俗、形象生动,又把问题的实质揭示了出来,让受众觉得贴切易懂、精辟到位、“解渴”“有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