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浩 王学贵 李传亮 张真真
(1.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枣庄 277300;2.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枣庄 277300;3.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枣庄 277300)
自20 世纪80 年代, 韭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仅山东地区种植面积就达70 万亩。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非常适宜韭菜种植。 由于种植投资少、效益高,韭菜在山东地区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但近年来,由于农民种植管理技术不规范,为了提高产量盲目施肥用药,使韭菜病虫害发生率较高,造成减产、品质变差、农残过高,从而导致生产效益下降。 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本文作者根据山东地区韭菜绿色高效栽培经验,提出了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 为全省韭菜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韭菜对土壤适应能力强,以保水保肥、透气性好的壤土种植为宜,为了高产不建议选择沙土、黏土。韭菜忌酸性土壤,在施肥时以有机肥和土杂肥为主。
韭菜选择以耐寒、 抗病、 分蘖能力强的品种为主,近几年,山东地区主要种植品种有平韭系列、汉中冬韭、791 韭菜。 其中平韭系列产量较高、耐寒热、分蘖能力较好; 汉中冬韭品质较佳, 辛辣味较为突出,很受市场的欢迎;791 韭菜生长较快,具有耐寒、抗热、抗病、高产的特点,是广泛种植的品种。
3.1.1 整地起垄 韭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春播为主。春播地块一般在冬前进行深耕(深度30~35 cm)。当气温降至-5~-3℃时最好加灌1 次冬水,促进土壤经过冬冻春化使土质发暄,有利于提高出苗率。播前结合浅耕将腐熟过的有机肥翻入土中(每亩用量4 000~6 000 kg),然后耕翻、耙细、起垄,平畦栽培(畦宽1 m左右),畦长因地制宜,便于施肥、浇水。
3.1.2 催芽 韭菜种子应根据季节、气温、土壤墒情来决定干播或是催芽。 春、秋两季适宜干播,夏季因气温高水蒸发量大,为使幼苗尽快出土,最好选择催芽播种。 在播种前4~5 d 把韭菜种子放入40℃温水中,除去秕种浸泡12~24 h,捞出后用湿棉布包裹好再放入新瓦盆中,置于20℃环境中催芽,每天用干净的温水冲洗1 次,3 d 后露出种芽即可进行播种。
3.1.3 播种 韭菜种子出土能力较弱, 要保持土壤松软,每亩播量1.00~1.25 kg 为宜,播前浇透水1 次。干种子可用50%多菌灵拌种, 行距10~15 cm 为宜,开1.5~2.0 cm 浅沟播种, 播种后耧平畦面并覆盖一层地膜。 夏季播种后应在畦内铺一层稻草或玉米秸秆,防止阳光暴晒、水分蒸发。 播量要均匀不能过于稠密或稀少,反之会对后期剔苗、补苗造成一定的难度,也会影响韭菜的生长。
3.1.4 幼苗管理 韭菜从播种到出土需要10~15 d,经过催芽的种子比播干种出苗时间提前3~5 d。
幼苗管理要做到前期促苗、 后期蹲苗促进根系生长。 合理密植是韭菜高产稳产的关键,过密影响植株分蘖,过稀影响产量。 当韭苗4~5 片叶时可进行移栽,移栽时间要错过高温季节,以提高成活率。 移栽时剪去部分韭根,留3~5 cm 即可,并剪去叶片1/2 减少叶面蒸发。 韭菜栽植不易过深,过深不容易分蘖,过浅韭菜分蘖能力强但容易产生跳根, 最佳深度应该控制在5~6 cm 之间。
在苗期水肥管理上要坚持少浇勤浇的原则,并根据生长情况, 每20 d 亩冲施生物有机肥50 kg 或复合肥7.5~10.0 kg。
在韭苗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查看有无韭蛆为害,如发现应及时挑蛆并灌药,以免造成大面积的危害。 及时浅锄清理苗床杂草,不仅疏松土壤还能促进根系生长。
韭菜播种当年不建议收割或少割, 以 “养根壮苗”为主,及时补充水肥(浇水一定要见干见湿),促进生根长叶。 夏季气温较高,如遇连雨季节应及时排水。 “立秋”后韭菜进入生长旺盛期,需要加强水肥的供应,9-10 月每间隔20 d 施肥1 次, 冲施生物有机肥50 kg 或施入腐熟的粪肥、 豆饼等有机肥, 尽量减少化肥的应用。 10 月中下旬为避免韭菜徒长应停止浇水和施肥, 利于冬前养分的积累。 立冬后为确保安全越冬和翌年生长, 建议浇冻前水, 既能防旱又能防冻。
第2 年及以后的田间管理仍以 “养根壮秧”为主,韭菜一般全年收割5~7 次。 夏季气温较高,是韭菜病害的高发期,并且商品性较差不建议收割。
4.2.1 春季管理 初春土壤逐渐解冻, 如墒情不足可浇返青水。 韭叶生长至3~5 cm 后,结合墒情第1 次浇水施肥, 亩施复合肥15~20 kg 或冲施生物有机肥50 kg。 山东地区韭菜返青到收割需35~40 d,第二刀为25~30 d,随着气温升高收割时间为20 d。 头茬韭菜收割时间一般在4 月5 日前后, 韭菜收割2 茬后结合畦面松土, 亩施腐熟有机肥3 000~5 000 kg、含氮量高的复合肥或尿素20 kg。 韭菜对氮肥有良好的吸收性, 除施好底肥外, 每收割完需追施一次,以速效氮肥和有机肥为主, 对韭菜品质、 产量都有促进作用。
4.2.2 夏季管理 韭菜不耐高温,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韭菜生长减弱呈现歇伏现象,此时最好停止收割,加强植株培养,养根促棵,为秋季生产打好基础。 夏季韭菜如生长过高或稠密,容易造成倒伏现象,引起韭叶腐烂、 病虫害发生, 为防止倒伏可适当剪短韭叶。 如遇连雨季节应及时排水,如遇热雨最好灌井水进行降温,以免韭根因缺氧造成窒息沤根。 夏季是韭菜病虫害高发期,一旦发生应及时防治。 通常韭菜生长到七八月就会抽薹开花结籽, 为避免因生长韭薹大量消耗多余养分应及时摘除。 夏季氮肥不能过多使用,否则会造成韭菜徒长。 另外应及时人工除草,避免使用各类化学除草剂,以免造成药害。
4.2.3 秋季管理 立秋过后气温适宜, 韭菜生长较快,应加强水肥供应和病虫害防治。 8-9 月可结合浇水每15 d 追肥1 次,并顺垄开沟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的饼肥50~70 kg 或农家肥500~1 000 kg。 进入寒露以后应停止追肥并减少浇水次数,防止返青生长,促进营养回根休眠,为植株越冬和翌年生长创造条件。
4.2.4 冬季管理 露地种植的韭菜进入立冬后,当气温降至-5~-3℃时, 视土壤墒情及时浇1 次越冬水,可避免因天气寒冷对韭菜根、茎造成冻害。 进入腊月,可在韭菜畦面覆盖一层农家肥,最好以牛羊兔粪为主,亩施牛羊兔粪2 500 kg,既能保温、改善土壤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
韭菜进入生产期后,受气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疫病及韭蛆。
5.1.1 灰霉病发生原因 每年6-8 月为灰霉病的高发期,如期间偏施氮肥或磷钾肥施入不足、种植密度过大、排水不良等都会加重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5.1.2 灰霉病的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有些韭菜品种对灰霉病有很好的抗病能力, 在选择品种时择优选择。 ②合理浇水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如遇连雨季节应及时排水。 发现病叶、 病株及时清理, 亩喷施50%啶酰菌胺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30~50 g 进行防治。 ③灰霉病高发季节, 除日常及时清理病株、 落叶外, 最好在韭菜收割后喷施1 次啶酰菌胺、 腐霉利、 异菌脲等杀菌剂, 以免伤口感染病菌发生病害。 ④韭菜生长期间合理补充水肥, 提高抗病能力。
5.2.1 疫病发生原因 夏季是韭菜疫病的高发期,田间积水、 连作、 偏施氮肥等都容易造成该病的发生,该病和灰霉病的发生原因基本类似。
5.2.2 疫病的防治 根据韭菜疫病的发生为害情况,亩喷施60%丙森·霜脲氰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50 g 进行防治。 另外,韭菜地应进行合理的轮作,选择3 年内未种过葱、蒜的地块种植。
5.3.1 韭蛆发生原因 韭蛆是韭菜上危害最大的害虫,6-8 月是韭蛆的高发期, 一般2 年生以上的韭菜受害较为严重。 如韭菜被韭蛆为害后, 基本全株死亡。 韭蛆的发生与韭菜的管理、土壤湿度、施肥腐熟程度有很大关系。
5.3.2 韭蛆的防治 韭蛆应结合物理、 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 ①物理防治:可用糖醋诱杀法防治,效果好且无毒。 配置方法:糖、醋、水、噻虫胺按3∶3∶10∶0.5 的比例配成溶液,配好后装入盆中分别放置田里,每隔7 d 更换1 次。 另外,在韭菜收割后撒草木灰覆盖割面,能够减少韭香味的散发,避免吸引韭蝇产卵,草木灰还能起到杀菌增肥的作用。②化学防治:每亩冲施10%噻虫胺225~250 mL,防治效果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