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攻关与配套栽培技术

2023-09-02 04:14刘美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单粒莒南县花生

刘美佳

(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莒南 276600)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质疏松,花生种植历史悠久。 全县常年种植花生40 万亩左右,平均单产380 kg 左右,素有“中国花生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花生高产示范县”,并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地位。

传统的花生种植方式为穴播2 粒、3 粒或多粒,这种播种方法存在弊端:一是用种量大,浪费种子;二是同穴多株之间地下部根系交错,竞争肥水资源,地上部叶片遮挡,竞争光热资源,极易出现大小苗,限制花生产量进一步提高。 花生单粒精播技术是将花生每穴2 粒或多粒播种改为每穴1 粒, 增加穴密度,降低植株密度,优化群体结构,从而达到花生高产高效的新型播种方法[1]。 近年来,莒南县连续实施花生单粒精播技术高产攻关项目, 以花生单粒精播为核心,选用优良花生品种,按照“在充分发挥单株生产力基础上,优化种植密度,建立合理群体,增加亩总果数及百果重”的研究思路[2],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花生单粒精播绿色高产种植技术模式,充分挖掘出花生的增产潜力, 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现将花生高产攻关情况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高产攻关成效

花生单粒精播技术高产攻关项目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下达,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经省测产验收组实地测产验收, 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攻关田产量均达到或超过上级要求, 在试验示范花生绿色高产种植技术、 带动全县花生稳产增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节本增效增产显著

与常规双粒播种相比, 花生单粒精播每亩减少4 000 株左右,每亩减少用种量20%左右,减少用种成本60~90 元/亩, 同时提高了花生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节省了劳动力。 万亩示范区花生产量比常年平均亩增产62.5 kg,增收350 元,总增产632 t。

1.2 超高产典型案例迭出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运用系列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培创出多个单产超过600 kg 的超高产典型案例。 其中,2014 年在莒南县板泉镇实施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攻关田, 经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团队测产,每亩实收荚果752.6 kg, 打破了31 年前的全国花生高产纪录; 莒南县道口镇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攻关田经专家团队测产, 每亩实收荚果763.6 粒, 再创2018 年保持的全国花生最高单产纪录。 超高产典型案例创建对示范带动全县花生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花生优势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综合效益显著

项目配套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农民的投入,还提高了耕地质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环境,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在项目带动下,制定了《莒南县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累计在全县30 万亩花生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管理, 有效提高了花生原料品质。 “莒南花生”品牌价值也不断提升,自2015 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六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试点以来,到2020 年“莒南花生”品牌价值已达73.71 亿元。

2 高产攻关经验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一是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负责全县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攻关项目工作的决策和协调;二是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组成员由植保、土肥等方面的农技人员组成,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示范区的技术培训、田间数据记录、物资发放、高产经验总结与推广、项目验收等工作。 做到行政推动有力,技术服务到位。

2.2 统一技术规程,落实“四大关键五项改革”

项目区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精细整地、统一规范播种、统一病虫防治。 落实深耕翻、广覆膜、覆密度、防早衰四大关键技术;落实改“长期自留种”为“更新应用高产优质新品种”,改“速效化肥一次施用”为“增施有机肥、控释肥精准施用”,改“早播早收”为“适当晚播晚收”,改“普通病虫防治”为“绿色防控” ,改“一次集中化控”为“多次灵活化控”五项改革措施。

2.3 集约项目资源,完善扶持政策

通过集约项目资源, 把花生高产攻关与农业项目紧密结合,引导良种补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向此项工作倾斜, 发挥项目整体优势。 项目实施期间,邀请高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专家授课5 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60 期,组织现场观摩会11 次,培训农户8 000 余人次,发放花生高产技术材料和明白纸2 万余份。

3 花生单粒精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精细整地

结合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深耕翻,加厚活土层,培肥熟化土壤,是中低产田花生增产的有效措施。 冬耕以秋末冬初进行为好,一般耕深25 cm,深耕30~33 cm,深耕要结合增施肥料,耕后要耙平耙细,注意早春顶凌耙地保墒。 春耕随耕随耙,以免透风跑墒。

3.2 选用良种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花生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3]。试验结果表明, 适宜莒南县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主要有丰花1 号、花育22、山花9 号、花育25 等。春花生肥力较高的地块,选用丰花1 号、花育22、花育25 等综合性状好、单株产量潜力大的中熟大果型品种;青枯病较重的地方,选用日花1 号;在春花生肥力较低和夏直播花生的地块,选用山花9 号、青花5 号等早熟高产大花生品种。

3.3 平衡施肥

根据花生需肥规律和全县土壤养分特点, 莒南县花生施肥总原则: 增加有机肥投入, 控制氮肥用量,减施磷肥,增施钾肥,补施中微肥。

3.3.1 增施有机肥 高产攻关田一般亩施圈肥4~5 t或腐熟鸡粪1.0~1.2 t,高产田亩施圈肥3~4 t 或腐熟鸡粪0.8~1.0 t,中低产田亩施圈肥2~3 t 或腐熟鸡粪0.4~0.8 t。

3.3.2 配方施用化肥 高产攻关田亩施纯氮12~14 kg、磷(P2O5)10~11 kg、钾(K2O)14~17 kg;高产田亩施纯氮8~10 kg、磷6~8 kg、钾9~12 kg;中低产田亩施纯氮4~7 kg、磷3~5 kg、钾5~6 kg。

3.3.3 施用缓释肥 根据单粒精播花生生长发育特点,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 改部分速效肥为缓释肥。 依据土壤钙胁迫程度,每亩基施30~80 kg 钙肥,另加施钙、锌、钼、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养分,促进植株发育。

3.4 规范播种

一般在5 cm 地温稳定在15℃,即可抢墒播种。 根据近几年试验,莒南县适宜播期为4 月25 日至5 月15 日。垄距80~85 cm,垄面宽50 cm,垄上播2 行,垄上行距28~30 cm,穴距11 cm 左右。 每亩播种1.5 万穴左右,比双粒播种增加5 000~6 000 穴,花生封垄时间提前7~10 d,有效增加了光合面积和叶面积系数。

3.5 灵活化控

遇连阴雨、 光照不足天气时, 单粒精播花生易发生郁闭与徒长现象,应及时控旺长防倒伏。 在盛花后期至结荚前期的生长最旺盛时期, 当主茎高达到35 cm,日增量超过1.5 cm,每亩可用烯效唑40~50 g或壮饱安20~25 g,加水35~40 kg,进行叶面喷施。 如第1 次控制后15 d 左右株高达到45 cm 可再喷1 次,收获期株高控制在50 cm 以内。 喷施延缓剂要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和喷后遇雨。 高产田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2~3 次化控, 并注意适当减少每次化控药剂的用量。

3.6 综合防治病虫害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病虫发生前,综合选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为害。 主要防治对象有叶斑病、白娟病、根腐病、蛴螬和棉铃虫等。

3.6.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深翻土地,合理轮作,增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时疏通排水,清洁田园,消灭害虫繁殖场所和越冬病菌。

3.6.2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杀,利用黑光灯、性诱剂、食诱剂、糖醋液或杨树枝等诱杀成虫。

3.6.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 使用白僵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杀虫防病。

3.6.4 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要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对于叶斑病,每亩可用30%笨甲·丙环唑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20 g 于花生始花期开始叶面喷施防治, 隔10~15 d 喷1 次, 连续喷2~3 次。 对于白绢病,可每亩用24%噻呋酰胺60 mL 灌根防治。 对于根腐病, 可在播种时用2.5%适乐时拌种; 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 次。 对于蛴螬,主要用30%丰田佳宝、70%锐胜或40%福戈等拌种预防,或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灌墩防治。 对于棉铃虫,可每亩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 喷雾防治。

3.7 适期晚收

在搞好保叶防早衰的基础上,要结合不同品种特性和长势情况,科学推行适期晚收。 春播花生植株下部茎枝落黄, 叶片脱落或地下部80%以上的荚果饱满时,是适宜收获期。 一般花生高产田可推迟至9 月中旬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晒干,防止黄曲霉素超标。

猜你喜欢
单粒莒南县花生
掏花生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