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将乐县第一中学 肖永贵 肖木荣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提出多采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尝试更多地运用学生思维结构评价、 表现性评价等方式。 探研式教学正是融合了“问题——情境——评价”三者优势形成的新颖教学方法。 探研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将教材内容以“问题”的模式进行整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情境问题进行探索研讨活动,最终得到问题答案的新型教学方法[1]。 探研式教学首先要充分分析教材与新课标;然后将课堂目标进行分解并融入到真实情境的问题链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研活动;最后在教师的评价引导中获得知识架构[2]。 探研式教学以探究研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学习、展示自我,以教师引导、评价为辅助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集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和科学评价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发挥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势[3]。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为例,展示探研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
新课标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的要求是:“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 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由六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以及地貌,这六大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要从整体性含义出发,利用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和“自然环境对干扰后的整体响应”。
基于新课标要求,可以将本课内容的课堂目标分解如下:(1)学生通过实例观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及其包含的要素;(2)学生通过实例研究,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3)学生通过实例研究,分析自然环境对干扰后的整体响应。新课标是对章节知识总体性的概括,教师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对课标进行细化,分解成课堂中能逐步完成的小目标。
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顺畅地开展探研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研式教学实践, 本课选取的主题情境是电影《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50 年11 月27 日至12 月24 日,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著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3 个军与当时号称武器装备世界一流、 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 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长津湖战役发生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盖马高原, 盖马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恶劣。 电影中的“冰雕连”“冻土豆”等场景直击人心,此情此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研式教学“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可以在主题情境之下设置三个分情境。
【情境一】盖马高原位于朝鲜东北部,北以鸭绿江与中国吉林省为邻。 平均海拔约1340 米,称“朝鲜屋脊”,地势东高西低。 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最低-25℃。 年降水量580—750 毫米,水力、森林资源丰富。土壤主要由玄武岩、 花岗岩残积物构成的褐土为主,60%是酸性土壤,表土平均厚度只有15-20 厘米。
【情境二】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位于盖马高原上,海拔在1000 至2000 米之间。东临日本海,距离海岸线不足100 公里。长津湖地区纬度与我国北京大致相当,但入冬时间更早,冬季平均气温-20℃。 寒潮爆发南下时,盖马高原受蒙古冷高压反气旋系统影响,风向为偏北风,容易形成暴风雪天气。
【情境三】长津湖的冬天本来就很冷。 在1950 年的冬天,又出现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这对于当时的长津湖地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当拉尼娜现象来临时,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气候异常。 当时朝鲜半岛不仅普降大雪,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风,由于风寒效应,体感温度可达-60℃。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冻伤28954 人、冻死4000余人。
在问题链的驱动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研学习。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又要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既要“少而精”,又要“逐层深入”。 好的问题设计不仅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上述每个分情境下可以分别设计一个问题。
【问题1】(对应情境一):1950 年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华东战区的战士们将要紧急奔赴战场。如果你是指导员, 请根据作战地盖马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列出当时所需要的作战物资并说明理由。
【问题2】(对应情境二):参战的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大多来自华东军区, 适应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长津湖地区的寒冷天气(一般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20℃)没有切身的体会。 为了引起战士们的重视,请你以指导员身份从自然条件方面向战士们详细解释当时长津湖地区冬季为何如此寒冷?
【问题3】(对应情境三):1950 年的冬天,长津湖地区由于气候异常变得比往常更加寒冷。 为了赢得战机,战士们需要在天寒地冻的长津湖长时间隐蔽,请你以指导员的身份向战士们再次强调任务的艰巨,并详细解释此次天气“雪上加霜”的原因。
学生将以指导员的身份,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方式设身处地完成以上三项任务。问题1 需要“指导员”充分了解长津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以及地貌等因素思考, 才能列出相应的作战物资,主要包括衣裤鞋帽、食物水源、枪支弹药等军需物资。该问题是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含义与构成, 难度较低。问题2 需要“指导员”详细解释长津湖地区冬季天气寒冷的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洋流等角度分析。 该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会解释区域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学会分析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和要素组合,难度提高许多。 问题3 需要“指导员”详细解释此次天气“雪上加霜”的原因,由于“气候异常”(大气要素)的变化,引发了长津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生物、土壤、水文与岩石等要素随之变化,最终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天气。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探研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变化过程,深度理解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对干扰的整体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度最大。 通过三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难度逐渐加大,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研。
在探研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还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时评价。 教师可以结合SOLO 分类理论将问题的参考答案划分为5 个水平, 再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地理思维和探研能力。 以问题2 为例,可以将“长津湖气候寒冷原因”参考答案划分为5 个水平(见表1)。
表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供的答案进行客观评价与水平划分,再给出相应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地理思维。如学生回答“当地纬度高,气温低;海拔高,气温低”。 教师可以说:“很好,你能从纬度与海拔(地形)两个角度说出当地气温低的原因。如果能再多思考思考,从更多角度、全面地回答问题就更好了。 努力加油,期待你的下次表现! ”
创设真实熟悉的教学情境。高中地理课堂常见的教学情境以生活实践类情境和科学探索类情境为主,真实而熟悉是教学情境的基本特征。 选取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激发其探研兴趣, 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设计精练递进的问题链。 新课改强调问题式教学,提倡以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 探研式教学融合了问题式教学的优点,所以也对问题链的设计尤为重视。问题链的设计既要满足“少而精”的特点,又要满足“逐层深入”的特点。 问题精准化能够避免问题过多而浪费时间;问题层次化可以避免问题过杂而降低效率。
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探研式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探研活动,探研活动主要是学生之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研讨,需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研活动、积极展示探研成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活动、施展人格魅力、借助信息技术与道具等手段, 让学生感受到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变得想探研、爱探研、会探研。
开展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探研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帮助学生提升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客观评价,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 又要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科学的引导,给出合理、积极的提升建议。 教师在探研式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既能准确诊断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又能激发学生提升地理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