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伟 俞顺 殷磊 马明平 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 (福建 福州 350001)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诊断的安全性以及价值。方法:选择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80 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不同组别,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CT 检查骶髂关节,实验组则采用MRI 检查骶髂关节,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安全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MRI 检查,比CT 检查的准确率高,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数据,且两种检查的安全性并无区别。
在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大部分都伴有脊柱中轴关节和骶髂关节受累的情况,而在早期的常见症状就是骶髂关节炎[1]。患者的整体病程发展比较缓慢,如果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则病情会逐渐发展,到晚期之后还可能会出现残疾[2]。所以在临床上,给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采取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诊断强制性脊柱炎,在这其中,CT诊断的模式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敏感度也比较高,能够准确地实现骶髂关节炎的分级[4]。而MRI 诊断的方式也具有无电离辐射与无创的特点,能够对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进行清晰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选择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80 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不同组别,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实验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患者年龄18~60 岁,平均(18.84±2.69)岁。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患者年龄20~70 岁,平均(28.92±3.23)岁。对两组资料分析发现,P>0.05。
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②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排除标准:①存在检查禁忌;②存在传染病变。
对照组进行CT 检查,患者需采取仰卧位,并使用西门子Sensation64CT 仪器进行扫描,扫描患者的骶髂关节横轴位,扫描范围为腰4 椎体上缘到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电压120kV,层厚4mm,层间距1mm,自上而下对患者进行扫描。
实验组患者进行MRI 扫描,使用科室内的西门子1.5T Aera 仪器及体线圈进行扫描,患者需取仰卧位,进行斜冠状面以及轴位扫描。扫描序列及参数如下:
轴位T1WI-FSE,TR 725mm、TE 12ms;T2WI-FSE,TR 4310mm、TE 90ms;PDWI-FS,TR 3000mm、TE 29ms。DWI:TR 4400mm、TE 68ms。矩阵320 ×256,层厚3mm,层间隔0.6mm。斜冠状位T1WI-FSE,TR 550mm、TE 10ms;PDWI-FS,TR 2500mm、TE 33ms。矩阵320 ×256,层厚3mm,层间隔0.3mm。
CT 和磁共振图像获取后由2 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作出诊断。
根据临床早期骶髂关节炎的分级进行判断。
CT 检查:患者不存在异常则为1 级,存在可疑病变且患者关节面轻度模糊为2 级,软骨微小囊变关节面显著硬化为3 级。以上均为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标准。
MRI 检查:患者无异常为1 级。患者关节面不完整且关节软骨下存在骨髓水肿以及炎症为2 级,髂骨、骶骨内脂高信号表达,患者的关节面显著侵蚀为3 级。以上均为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标准。
对比两组检查的安全性。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选用±s 描述、同时采用t检验。P<0.05 为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检测出早期骶髂关节炎的人数为39 例,检出率为97.5%,对照组检测出早期骶髂关节炎的人数为30 例,检出率为75.0%。对比发现P<0.05,见表1。
表1.检出率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过程中,未出现患者发生意外的情况,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患者实施CT 检查可以发现如下影像学检查图像,见图1、图2。对患者实施MRI 检查可以发现如下影像学检查图像,见图3~8。
图1.软组织窗
图2.骨窗
图3.PDWI 压脂 冠状位
图4.PDWI 压脂,横段位
图5.T1WI 横断位
图6.T1WI 冠断位
图7.DWI 横断位
图8.T2WI 横断位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一种风湿免系统病变之一,且大部分患者多为骶髂关节炎症,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上行病变,会影响患者的脊椎,且少部分患者的颈椎以及脊椎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周围关节出现病变侵袭[5]。并且,部分患者在疾病初期会出现持续性的间断低热、贫血、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常会忽视这一病变,甚至错过最佳的诊治时间[6]。当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不断发展,将会影响机体的多个系统,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7]。例如,常见的急性葡萄膜病变、瓣膜关闭不全以及肺部纤维化等情况,甚至重度患者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等情况,诱发骨折[8]。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环境、生活习惯、脊柱与关节受力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多基因遗传疾病。首先,环境因素。环境潮湿寒冷、冷水刺激等都有可能诱发强直性脊柱炎;其次,生活习惯。久坐、脊柱不活动,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影响关节活动度,容易造成脊柱损伤[9];最后,脊柱及关节受力增加。一般会导致肌腱附着点压力增加,从而加重炎症反应。
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并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患者常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10]。随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该病会对患者的髂骶关节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臀部不适、脊柱、腰部以及下肢不适等症状。当前,临床常对患者采取影像学检查的措施对患者实施检查,以此判断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诊治,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治,明确病变,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数据,其具有较高的意义。
CT 检查的分辨能力比较高,能够将患者存在的髂骶关节病变充分显示出来,且层面检查并不会对患者的诊断结果产生影响[11]。但是,CT 检查只能将患者存在的静止病变显示出来,对于骨髓水肿以及脂肪沉积的诊断能力稍差。而MRI 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骶髂关节部位的软管形态以及骨膜变化,并发现CT 检查无法发现的脂肪沉淀、水肿以及骨质硬化等疾病改变,对患者的组织分辨率更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比较高,患者更加符合检测结果[12]。因此,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使用MRI 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将CT 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相比较,磁共振成像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磁共振成像能够准确查出患者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变化,并将患者的新陈代谢以及其他生理功能变化清晰地显示出来[13]。因此,可以说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将人体解剖生理学以及部分物理学相结合的全新化学影像。磁共振成像为医生针对部分患者的早期疾病变化,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依据。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比CT 检查更能较早的发现患者的病理变化;②磁共振成像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需求,直接显示相关部位的任意切面图像,使相关操作人员能够直接将患者的横断、冠状、矢状等多种斜面制成相关图像。而CT 检查技术只能将患者身体作为长轴,仅显示出患者的横断面图像,不利于医生多方面的诊断分析;③磁共振成像的数据分辨能力要比CT 图像数据高一些,所以患者图像中的数据对比度大概能够提升1~3 个等级左右[14]。此外,数据分辨度较高的磁共振设备拍摄出的图像更为清晰,甚至部分图像中能够显示出患者组织内的细小血管组织。
但是,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其主要体现在:①现阶段,人体医学影像检查中,全身影像成像分为15 个不同的断层面成像,一般15 个断面层面全身成像需要13min,并且其存在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其仅存在2mm,当患者活动时其分辨率更加低;②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存在磁场反应,部分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者体内存在金属物体的患者,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15]。此外,对于体内放置金属避孕环的妇女以及手术缝合等患者,均不可进行该检查。但是,磁场反应对于钛金属并没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骨科固定手术之间使用钛金属进行固定,便于患者日后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病变,病变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还会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起病大多缓慢而隐匿,男性多见,且一般较女性严重。发病年龄多在10~40 岁,以20~30 岁为高峰。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腰骶部、髋部、背部酸痛僵硬,较晚些时候腰椎前凸消失,不能挺腰,只能半俯身行走。其病变多以骶髂关节开始,逐步蔓延到颈椎,最后导致脊柱强直,四肢大关节也可累及,大部分患者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少部分患者发病急骤,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长期受限发生受损或是畸形,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行为生活。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选用何种检查方式来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中,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并且,MRI 检查出的数据比CT 检查出的数据信息更多,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综上所述,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使用MRI 检查,可以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便于医生对其进行合理的诊断,且患者不用担心检查对自身的安全产生任何的威胁,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