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基于文化自信自强的分析视角

2023-09-01 14:39涂佳慧高福进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资源

涂佳慧,高福进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体现着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及其育人价值的实现。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也曾强调过,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办好具有中国特色鲜明特点的大学[2]。同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3]这些讲话内容都强化了一个问题意识: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既有关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又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价值。因此,切实推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及潜在价值,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的逻辑理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这为我国在新征程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阐明了实践路径和明确要求。理解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刻涵义,是明晰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逻辑前提。

(一)文化自觉是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条件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了解自身文化发展历程,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并对未来的文化发展道路进行自我创建。苏联解体后,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的格局不复存在,全球局势也出现了颠覆性变化。在面临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获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费孝通先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研中找到了答案,认为必须要实现“文化转型”。由此,他最早提出“文化自觉”这一语式。

以理性的态度认识文化自觉是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条件。首先,文化自觉不等同于文化回归。“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4]自秦汉以来,儒家思想确立起了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地位,在世代华夏儿女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在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必须坚持以儒家思想为社会意识形态。然而,时代的发展也要伴随着文化的转型,这也要求文化自觉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文化回归。其次,文化自觉不等于全盘西化。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有过留学经历的归国精英(例如胡适)在当时就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救中国,主张全盘西化。然而,一国的文化制度必须与本国的国情适配,照搬他国的经验只能全盘皆输,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5]。再次,文化自觉是要有自知之明。只有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时代特点、发展趋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使其在新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同时又具备适应时代转型的自主能力。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需建立在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基础上。如此,高校学生才能在头脑里树立清醒的文化自觉,继而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添信心。

(二)文化自信是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所在

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能够用已掌握的人生经验从容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并始终用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观点立场,从而肯定和信任这种文化的价值以及它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6],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命题。

对文化的高度自信是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要素。文化自信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文化心态”[7],是我们不断推进本民族文化走向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为之提供了科学思维的指导。在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之前,国民大众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高度自信,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鸦片战争以及西方文化冲击使国民心理逐渐发生了转变。为此,无数爱国人士在国运沉浮中艰难探寻正确的指导思想。值得庆幸的是,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思想,为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希望。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组成文化自信的主体文化内容,为之确立主要的文化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8],它记录了中国文化的跌宕起伏历程,是我们国家最悠久的精神坐标;革命文化是在新文化运动的理论探索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实践中孕育而生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涅槃重生的坚定信念与理想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延续了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果和光明前景[9]。再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构成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为之提供了厚实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新征途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自信要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忘初心,以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将革命烈士留下的宝贵精神传承下去,并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既是对历史的坚定,也是对未来的自信。只有对自身文化发展充满信心,才能从容应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三)文化自信自强是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旨归

文化自信自强是文化主体在充分了解、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辩证思维看待自我文化的由来、演变过程、价值形式及未来发展,以兼收并蓄的态度面对异质文化,从而为坚定自己的文化选择提供心理支撑,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其中,突出强调“育新人”是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的重要环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承担着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育人目标”[10]。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融入高校能够为文化建设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有信心,也要付诸于行动。回首百年时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不断在实践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创造出一系列文化成果,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它们也成为新征程上催人不断奋勇拼搏的精神动能。立足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可,更重要的是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11]。

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能够培养新时代高校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理念,助推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二、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红色资源为历史所积淀,又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2],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它形成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进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到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的实践征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价值。

(一)党性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沉淀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提升青年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重视大学生党性教育,明确要求青年党员“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13]。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为高校大学生党员指明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党性教育的鲜活素材。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它们包括“文物、文献、文艺作品……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革命根据地”[14]等有形资产,还包括“思想理论、价值观念、行为方式”[15]等无形资产,但是不管其是具象化还是拟态化,均体现了红色文化中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敢于斗争、爱党为民之精髓。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了党性教育的形式,使得高校开展党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形式,还提供了体验感受型教育形式、研究创作型教育形式、欣赏型教育形式以及学术思考型教育形式等,使大学生在学与思的过程中坚定始终对党忠诚的信念[16]。总之,红色资源的融入对高校思政课开展党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和思政教学实践意义。

(二)价值观培育功能

红色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精神”[17],其在高校思政课的传播有益于青年学子树立正向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责任意识、培养优良作风、提振精神风貌的道德基石,“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18],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文化”[19],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0]。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历程中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引领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是培塑青年学生党员的宝贵财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是百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21],“概括并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是为了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22];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23];沂蒙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24]。如今,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的境遇下,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取向,形成乐于奉献、愿意将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的价值观,继而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25]。

(三)革命文化认同功能

红色基因承载着增进革命文化认同的价值要素,其在高校思政课的传承与弘扬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通常遵循着从感觉、认识到情感认同及实践认同的递进规律[26]。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期,青少年从初步感知革命文化开始就受到多种社会思潮交织交融交锋的冲击,导致他们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同置身于复杂的形势。同时,目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方式问题,难以培育学生群体形成革命文化实践认同。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吸纳红色文化资源”[27]。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等都具有跨越时空的育人价值。总之,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群体,高校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有利于他们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增进革命文化认同。

三、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高校是传输党的理论思想的前沿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基地,也是研究及探索红色资源深层内涵的学术平台,在思想理论教育中肩负弘扬红色主旋律的担当使命。但是,期间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某些现象和因素成为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的阻碍,故而,对其“探本溯源”尤为重要。

(一)传播困境: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世界异质文明的交流为高校学生增添了世界性视野,同时复杂的文化背景和舆论生态对他们的意识形态认知也产生了冲击。首先,主流媒体节目泛娱乐化。随着“流量经济”在市场的盛行,资本主导下的泛娱乐主义打造出了大量庸俗的“文化景观”,从而引起主流文化的失范现象和主流价值认同危机[28]。其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外来文化是一把双刃剑”[29],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错误社会思潮在学生群体中的蔓延,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西方霸权主义不断侵蚀他们的头脑[30]。再次,网络平台逐渐去中心化。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特质,使得“碎片化”的信息能够快速传播,但同时也导致高校学生难以全面了解红色文化[31]。一些人甚至刻意传播错误思想、歪曲国家历史、诋毁榜样楷模,这给青年学子带来了文化认同、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等多个方面的不良影响。

(二)教学困境:高校思政课程需增强吸引力

高校思政课是红色资源实现育人价值的主渠道,但目前在教学内容的细化、形式的呈现上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单薄。高校职称评定制度对教学的规定比较模糊[32],这使得部分教师在进行红色文化教学时,可能会忽略课堂内容的重要性。二是教学方式单一。当代高校学生倾向于感受新颖潮流学习方式,部分高校未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红色文化的高效传播,致使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此外,对于部分有着优越地域优势的高校,尚未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导致高校思政课“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33]。三是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不均衡。首先,部分教师专业性不强。少数思政课教师自身关于红色文化的积累程度不够,导致上课时传授的内容难以传达其中的深层次精神内涵。其次,年龄差距较大。高校的思政教师有资深老教授,也有青年教师。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质量[34],但部分老教师可能不如年轻教师能够很快学习新型教学手段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再次,流动性较大。近年来,高校为了加大对文科教学的投入力度,往往会选聘一些知名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到学校就职,但是青年教师受到竞争、评估和衡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学术职业的不稳定性[35-36]。

(三)科研困境:现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当前,在科学研究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的融入存在“软、松、散”的现象。首先,红色资源的科研组织领导机制需改进。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为学术研究服务,然而在实际进行学术决策时却占据主导地位[37],这对红色资源的科学研究顺利开展形成制约。其次,红色资源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倾向于将科研经费投入到产出成果多、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使得红色资源研究的开展受制于经费的问题更加突出[38]。再次,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团队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自2002年“红色资源”这一学术概念正式被提出以来,迄今为止,我国学界已有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问世。然而,经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核心研究团队,但人数并不多,且各个团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学术合作总体来说较弱[39]。总之,相关科研体制机制的缺位和不完善直接为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带来了挑战。

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进路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育人因子,但是要想彰显其在高校的现实魅力,必须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作为破解难题的成功钥匙。为此,应探讨如何从理论宣传层面运用新媒体技术对红色符号进行吸纳、在课程教学中融汇红色资源以及在科学研究中对现行科研机制进行优化,有效推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一)吸纳机制:拓展红色资源宣传广度

1.建立全面有效的数据预警机制高校应从源头避免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大肆传播,为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红色文化学习环境。在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普遍逻辑是提取信息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推送,使信息传播具有隐匿性、虚拟性、不可确定性等特点,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带来了阻碍。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往往缺乏识别正确信息的能力,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很容易对其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学习研究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建立网络舆论平台错误信息匡正机制,主动屏蔽以历史虚无主义和泛娱乐化主义解构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提高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全力扩大红色文化主流意识形态阵地[40]。此外,要密切关注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行为动向,对负面舆论进行实时检测,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

2.建立符号化传播机制为了扩大红色文化的覆盖面和穿透力,高校应完善红色文化符号的传播机制。符号是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媒介,其价值在于能够用具体的物质代替抽象的概念,以熟悉的形象传递难言的的情感[41]。首先,国家出台红色文化传播的相关政策,鼓励相关部门将红色资源所蕴藏的价值融入到文化符号文本中,并通过符号运作将其意义传达给接收者[42]。譬如,宣传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红色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不断提高“红色作品”在文艺界的市场占比,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屡获观众好评,也说明红色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社会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符号传播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3]545良好的环境不仅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培育了沃土,同时也能够激发全民族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在全社会营造团结、理性、公平的学习氛围和创作氛围。再次,高校合理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提高学生解码红色文化符号的积极性。2016年2月,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44]红色文化符号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文本内容、创新呈现形式、拓宽传播场域,而且能更好地迎合青少年的心理。因此,要利用好舆情宣传工具。譬如,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平台设置红色文化专栏,以多种形式引导高校学生群体广泛参与。通过推进文化与符号的互通互融,以具体的红色文化符号取代抽象的红色精神,不仅有利于更快地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也有利于被大众所理解和认可。

(二)融汇机制:挖掘红色资源教学深度

1.设置差异性、阶梯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学生群体,要注重分析红色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对他们的影响。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同比增加247万人”[45],可见高校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受教育群体。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形成“以课程递进性为基础,以教学层次性为手段,以育人实效性为归宿,形成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思路”[46]。本科生思政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课程,其中包含“基本”“概论”“纲要”“基础”等词汇。可见,本科生的思政课程更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解读与阐释,而高校研究生往往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自主钻研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高校博士生相较于本科生和硕士生,对于人生发展的诉求更为强烈[47]。因此,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阶梯式教学,从而协调不同群体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时的差异性,方能最大化发挥出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2.建立创新的红色文化教学机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应坚持创新教学机制,找到红色文化育人的新突破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48]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学校利用现在科技所拥有的人工智能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将红色遗址遗迹、革命烈士故居、红色旅游景点与元宇宙空间进行对接,构建“红色元宇宙课堂”,实现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换和互嵌进度,给学生直观、真实的体验感,从而引起学生与红色文化实现空间上和互动与情感上的共鸣。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学校可以将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要素融入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譬如,疫情期间鼓励医学院的学生利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参与口罩、防护服、抗原检测的设计研发;传播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平台宣介可敬的抗疫英雄,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正向价值引导;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参与研发消毒机器人、智能快递机器人,以保障疫情期间的物资供应等。

3.建立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推进高校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马克思曾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43]500因此,应加大教育者受教育的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的质量。首先,建立健全思政教师队伍的红色文化培训体系。红色文化滋养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历史底蕴,是为意识形态工作添砖加瓦的重要载体。但是,少数高校最近几年刚刚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扩大招生,不得不从别的专业引进教师从事红色文化教学与科研。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队伍的红色文化素养,同时也要提高思政教师使用新媒体、APP、直播等新技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对话。其次,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师红色文化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完善相关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学形成正面影响,引导教师参与教学创新实践。再次,建立思政教师队伍的福利保障机制。当前,部分院校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导致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偏低。因此,高校要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红色文化教师队伍[49]。

(三)优化机制:加强红色资源科研力度

从学术研究角度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论文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积淀,其中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对指导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科研机构设置和学科门类划分方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红色资源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2013年7月,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复旦大学、嘉兴学院、湘潭大学等八所高校设立首批研究基地,并且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50]。同时,全国各高校纷纷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高校还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智库[51]。2021年12月,我国教育部首次将“中共党史党建”列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这象征着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及其资源融入教学与科研得到了长足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在科研成果推进方面,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的学术研究场域有了新的飞跃,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基于中国知网(CNKI)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献检索(查询时间为2023年2月20日),国内学术期刊首发于2003年,硕士论文最早在2006年发表,博士生对其关注较晚,第一篇相关博士论文于2011年发表。迄今为止,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合计6045篇。根据统计的数据来看,从时间分布来看,在2003至2012年这十年间,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但是,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期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年度成果都有了新的突破且总数量逐年递增。从论文类别来看,学术期刊的总量最多;其次是硕士论文,几乎每年都呈上升趋势;研究红色文化的博士论文相对较少,仅有13篇。研究成果统计表明,随着党和国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高度重视,高校师生已经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转换为理论和行动自觉。

表1 红色文化研究论文年度分布

当前,建立完善的红色资源科研机制需从管理水平、资金投入、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多元参与的统筹领导机制,切实提高红色资源科研管理水平。高校可以建立代表多元价值的决策组织体系,坚持以论文质量为目标导向,加强对红色资源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切实保障科研工作的质量。二是建立科研资金管理机制,加大对红色资源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力度。具体而言,提升“红色文化研究”科研项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的占比,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快建设红色资源研究新型智库,以满足科学决策需求、遵循运行规律、体现智力价值、突出绩效优先以及依法进行管理为原则[52],推动更多高质量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产出。三是搭建红色资源科研平台,加强科研力量的整合。一方面,聚焦全国红色资源科研需求,加强学位点建设。依托高校优势,重点发挥教授及其团队的引领作用,建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培养学生系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红色资源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应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鼓励相关科研人员参加国际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通过共享科研资源,提高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53]。四是建立多方联动的科研服务机制,推动红色资源科研成果转化。挖掘红色资源科研深度的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鲜有高校设立专门负责科研成果转化的部门,导致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研实施工作没有有效联动[54]。因此,要建立管理机构、评议机构及成果转化支持机构联动并存的组织服务体系,为红色资源科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

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吸纳·融汇·优化”机制的育人效力,有必要将红色转变为高校的教育底色。如此,方能在高校中达到宣传、教学、科研的最佳效果。

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的方方面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奋斗十五年”的关键节点,但期间“遭遇三重挑战”[55]。高校是人才培育基地和价值观引领阵地,也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场域。青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生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占领高校红色文化主阵地、唱响主旋律、让红色精神引领学生价值观,尤为重要。然而,红色资源在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中,也面临着理论宣传不广、课程教学不深、科研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未来,以红色资源助力文化软实力提升,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打开文明新形态的精神之门,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加强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同时也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红色文化有助于树立大国形象、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际话语权[56]。因此,推动红色文化走向全世界至关重要。未来,学术界可以从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主体、内容、困境、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

第二,开展元宇宙视阈下红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目前,学界尚未对“元宇宙”进行统一的概念界定,且构成元宇宙的各种支撑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将会成为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57]。未来,元宇宙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58],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也应该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不断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元宇宙空间中,为红色精神的延续创造先机。在元宇宙空间中开展红色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元宇宙空间中开展红色课程教学的伦理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在红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元宇宙空间中的红色课程设计;元宇宙空间中的红色课程评估;元宇宙空间中红色课程教师的培训与支持,等等。

第三,完善红色资源科研体制机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优化红色资源科研机制的论文并不多见,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一是建立红色资源科学研究的评估机制,为科研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二是加强红色资源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三是建立红色资源科学研究的协同机制,推进学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科研成果的整体质量;四是加强红色资源科学研究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科研素质和能力;五是加强红色资源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资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