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莉
摘要:营造林,通常指的是利用人为模式大面积种植树木,实现土地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从而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若是地质条件不佳的区域开展营造林的建设,可有效提升土地质量,并在树木成长以后为林木加工工厂提供原材料。在进行营造林的建设中,应采用相关技术手段,主要是因为传统技术手段存有不足,将会为营造林的建设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营造林的建设需求和具体情况,优化改善传统技术,有助于充分提升應用效果。
关键词:营造林生产;问题;改进措施
林业营造林技术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速度的加快,充分发挥林业所具备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营造林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和风沙问题,避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危害和影响。但是由于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需要兼顾的要点过多,导致技术应用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没有发挥营造林技术的优势,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营造林技术优化措施的研究。
1 营造林作用
首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显著,但是对于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并且威胁到原始林、生态林,其地表裸露程度较高,且极端天气经常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生态自我调节能力并不高,且缺少高度的承载能力,极容易产生土壤沙化现象,在我国各个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植被的减少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植树造林在国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地区应对营林造林工作进行积极落实,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通过开展营造林,地表覆盖率会得到迅速提升,避免水土流失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同时使土壤沙化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在森林自身固定作用的影响下,土壤蓄水能力会得到显著增强,并满足净化空气的需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其次,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营造林工程的促进作用显著。在我国产业发展方面,木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在造纸、建筑等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木材大量砍伐的影响下,不仅会严重裸露森林地表,而且水土流失也会愈发严重。通过开展营造林,及时补充砍伐森林,满足种植的时效性需求,持续化供给木材供给,有效解决环境破坏问题。
2 营造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地修整工作重视度不足
加强林地的修正,便于更好地优化营造林区域的土质情况,为培育种植树木营造最佳的环境条件,实现林业营造林的良好建设。但是,对于具体情况而言,在林业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林地修整工作的重视度不足,致使相关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为林地修整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营造林建设无法实现。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相关工作者在清理杂草时,若是并未及时清理基础林地表面的杂草,导致遗留的杂草与苗木争夺生长需要的养分,而且还减少了林地区域之中的土壤水分,提高了病虫害的发生率,为苗木的健康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2.2 营造林规划设计缺少合理性
在进行营造林规划设计时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从而导致营造林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设计方案不仅缺少美观性同时也缺少可操作性,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进度。部分设计人员对营造林区域的调查并不认真,没有对周围环境的情况实施有效考察,多数只是结合其他前期准备人员的数据进行设计,对工程建设区域缺少实际性的认知,这也是影响营造林效果的主要因素。个别营造林设计方案过于重视表面化的美观度,设计内容并不实际,难以发挥营造林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管理维护模式的影响
林业工程的不断进步,使得营造林规模正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但整体管理模式与工程建设的速度并不匹配,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以及管理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对造林项目形成科学化的维护,在营造林建成之后没有进行及时的管控以及修缮,病虫害以及滥砍滥伐等问题的出现,使得营造林的成长受到了直接威胁。同时,没有设置专职负责人,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等方面的状况,也会直接增加营造林破坏风险,并不利于整体林业工程的发展。
3 营造林生产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林业营造林设计工作,提高造林质量
从林业营造林的角度来讲,加强林业营造林的设计是确保我国林业营造林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对于提升林业营造林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林业营造林设计是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林业营造林的设计势必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充分考虑林业营造林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明确掌握林业营造林工程项目的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设计出最适宜树木生长的造林设计方案。二是在编写林业营造林的设计方案时,势必要重视有理有据以及相关分析数据。不但要采集、分析、汇总整理各种资料,明确基础信息材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而且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提出在林业营造林设计中的重点处理问题,譬如:造林树种的选取及类型等。三是在建立林业营造林的设计图纸过程中势必要确保清晰规范,明确标准其中的各种内容。应该在设计图纸中利用明显的标记符号详细标注样板的地块、混交地块、防火隔离带等地方标志。并在设计图纸的下面附上内容详细的注记表,例如:地理位置、树种类型、种植行距等。
3.2 加强营造林的科学整地
在植树造林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土地整理至关重要。现如今,在植树造林用地规划过程中,选择的方法通常包含整体整地与局部整地,而处理方式通常包含选取割除、化学试剂、火烧几种方式。应充分考虑种植地的具体情况科学调整所选择的方式,例如:造林用地中包含大量无意植物时,并且和其他功能用地之前具有相应的距离,可选取喷洒化学试剂的方式优化处理;若是项目用地周围是不可燃物聚集地,可将用地中产生的垃圾和杂草等进行集中的焚烧处理;若是周围具有相关的植被,或是植树地点和周围环境密切关联,火烧及化学试剂将无法使用,就需要选取人工割除的模式,尽管会大量消耗人力、财力,但可最大程度地控制不破坏环境。因此,相关部门在选取方法与措施时,应充分考虑造林用地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土地的熟化与增加肥力,便于后期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科学运用造林方法
3.3.1 植苗造林法的应用
在植苗造林法中,造林材料主要选择根系完整的苗木,满足生长稳定、有效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等。但是在该方法造林应用过程中,苗木根系的挤压力较强,所以明确提出了对栽植技术的要求,加强高水平种植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种植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为提高营林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植苗造林法中,原生苗、营养繁殖苗等所用苗木,切实保护起苗、选苗等工作,防止苗木出现任何损伤。在植苗造林后,分析苗木存活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苗木能否维持水分平衡这一方面,对此,各环节的苗木应确保充足的水分。
3.3.2 分殖造林法的应用
对于分殖造林法来说,通过对树木干、枝等器官的应用,作为造林材料,旨在为造林提供有力的扶持。借助该方法,可以满足育苗时间与费用的节约化需求,而且具有技术简单、操作难度性低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苗木成活率,并给予母树优良性状一定的保证。分析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在松树、杨树、竹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明确提出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母树数量与分布也是重要的影响要素。对此,应给予科学化选择。
3.4 科学选择树种
基于林业生产经营角度,通过树种的合理选择,可以将种子成活率提升上来,并为苗木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树种选择中,既要对不同树种的优势、用途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密切观察树种外观,保证良好的光泽度、饱满度,避免霉斑等产生,如此来给予树种的成活率一定的支持。众所周知,我国造林成本较高,不同地区的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如果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应对当地树种种植加以优先选择。如果树种的成活率较高,应加强分殖造林的应用,将造林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本地树种的应用价值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本地病虫害的抗性较强,其成活率较高,且可以有效控制投入成本。此外,果树的适度种植,与生态效果相符,并促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生。如果本地树种较多,且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应加强树种、地理数据库的构建,将数据库管理力度提升上来,结合不同地块,对适应力较强的树种进行种植,从而给予当地生态环境有力的扶持。
3.5 播栽密度的严格控制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播种与栽植模式开展造林。若是选取适宜的播种造林方式,需严格控制播种量,按照相关需求选取条播与穴播的方式开展造林活动。若是选取栽植方式进行造林,可选取容器苗与裸根苗等开展栽植活动。若是选取裸根苗就需要运用“沟植”“缝植”或者“穴植”等方式开展操作,确保苗木处于直立状态,根系可充分舒展。若是选取的是容器苗,就要确保栽植穴的尺寸比容器要高。不仅如此,还可选取分裂造林技术,科学应用插条、插干、分蔸、地下茎等造林技术开展栽植操作。选择的造林方式不同,造林的时间也存有差异性。选取播种造林技术,通常需要在雨季或是秋季等开展播种,春季就要播种小粒树种,秋季应播种大粒及休眠期长以及不容易储藏的种子。造林密度的合理性可为树木的顺利正常创造最佳的条件,保障造林的效益,防止土地资源出现不合理利用的问题,致使树木之间对养分资源进行争夺,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还要充分考虑树种的特性、经营特点与地理环境,若是生长速度慢、树干狭窄的树种应进行密植,才可确保顺利生长。
3.6 强化幼林的抚育管理
在营造林完成后,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以此来将成活率提升上来。通常来说,在林木定植成活后,林木生长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应得到满足与实现,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供给林木,形成对其快速生长有效的促进作用,并将自身的抵抗能力提升上来。在幼林抚育管理方面,应紧密结合土壤管理,每年的松土和除草工作的次数最少为2次,最多为3次,及时去除林间的高大灌木,合理化修整林木,防止对林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任何影响,确保林分结构的成熟度。同时,针对幼林期的林木生长过程,因为自身抵抗能力比较薄弱化,多种病虫害难以避免,所以加强病虫害防范工作非常关键。通过营造混交林,已经成为了提高林分结构抵抗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实施封山育林技术过程中,林分郁闭的速度会大幅提升,促使完善的生态系统的顺利形成。同时,在林木病虫害的调查工作中,应紧密结合地区林木病虫害流行特点、流行趋势,确保预警的时效性,有效控制林木病虫害的发病过程,防止林病虫害严重威胁到林木的成活率。
3.7 加强造林、补植工作
采伐迹地的造林或者补植。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其各自的伐桩萌蘖更新能力都不一样,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若是在阔叶树的采伐迹地之中,其伐桩、幼苗以及萌蘖丛的密度不低于1660株/hm2,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选育工作的重视,针对密度不达标且分布不均的树种,做好相应的补植工作。另外,在对针叶树采伐迹地进行块状清理时,应该将植被规格控制不低于2200株/hm2,而在开展补植工作时,应严格遵照造林的密度标准科学配置。
3.8 森林资源的管护
若想加强植被资源的保护与扩展,势必要提升防护效能,林业的重要工程应该从源头优化创新传统的重视建设轻视管理、注重建设轻视保护,还有一些可能是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的现象,将森林资源管理纳入到工程项目规划内容之中,实现造管并举,针对工程区森林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封育保护。
按照分类经营的基本原则与公益林区划标准及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将工程区中森林资源明确划分成三个层次;国家公益林用国家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投入进行重点管护;一般公益林根据事权划分原则主要开展地方管护,商品林通常是由集体或者群众进行自我管护。
3.9 提升监督力度
对于有关植树造林部门,有必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测体系,实现高效的监测进程。并为了反映监督的重要性,相关单位应引进新的设计人员,为相关人才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提高人才的设计能力,然后设计科学合理的监督方案,确保造林项目有良好的开端。此外,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监测也可以为今后的建设奠定基础,并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进一步地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植树造林项目后,可以制定完善的问责制度,使工作人员受到严格监督,植树造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 结语
林业资源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并促进林业科技和新技术的科学应用,提高林业综合发展水平。依托科技核心技术,使林业发展从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标准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保证营造林工程建设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等多功能作用有效发挥,同时增加林业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 谢君杰.简析营林造林生产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低碳世界,2022,12(10):175-177.
[2] 刘琴.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2(5):90-92.
[3] 陈昌彬,程小秋.简析营林造林生产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35):57-59.
[4] 蔡绍刚,刘蕾,孟凡刚.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农家参谋,2021(22):157-158.
[5] 王艳.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农家参谋,2020(24):106.
[6] 雷萍,戴元璟.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