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摘 要:节能是绿色施工理念下土建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措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不必要的建筑资源浪费,节约建筑成本,还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为进一步发挥建筑土建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论文以我国某实体办公建筑A为例,分别从外墙、保温等多个维度探究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土建工程;节能技术
1 前言
土建工程建筑规模相对较大,所需建筑材料众多。在土建工程设计中应用技能技术能够有效节约建筑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提高建筑整体建设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要想充分发挥节能技术的应用价值,需要从不同施工环节落实针对性的施工方案[1]。
2 建筑土建工程能耗基准模型建立
2.1基准模型概况分析
论文以某市办公建筑集群中的实体建筑A为例。A共15层,总建筑面积18343.24m2。一层为办公大厅、档案库房,层高4.5m;二楼为办公室、档案库房层高4.5m;三楼为会议室、档案库房,层高3.6 m;四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层高为3.6m;五到十五楼是样板楼的标准层,高3.3m。如图1所示,图1为A楼实体立体图。
2.2建筑基准模型参数设定
初步建立A楼能耗仿真基准模型后,需对各功能参数进行设置。需要施工人员分别从房间类型、围护结构材料、人员灯光设备、室内设计参数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从实际角度来看,由于A楼结构相对复杂,为确保节能设计质量,需要对其能耗模拟的基准模式进行适当简化。例如施工人员需要将具有类似功能的非空调房合并,以提高仿真软件的计算速度。室内人员、设备照明作息表的设置也需要严格遵守A楼实际情况确定[2-3]。A楼采用离心制冷机组,冬季采用市政水作为热源。外墙、屋面、内墙、楼板采用20mm水泥砂浆+180mm厚砂浆+20mm石灰砂浆20mm,外窗采用6mm单玻材料。
2.3设计原则分析
实际应用中需要建设水循环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污染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利用各种节能设备如声控灯节省能源,降低建筑能源损失。土建工程建设中,各项施工环节要按照建筑的实际需求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效利用,按照绿色建筑建设要求选用高品质、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并对相关的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存储。运输过程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
3建筑土建工程节能改造实践
3.1外墙改造
建筑外墙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住宅的外墙改造主要是隔热,它可以间接降低暖通空调的能耗,以保持室内舒适的环境。建筑中围护结构损耗的热能约占供暖总热能的73%-77%,而墙体的热能消耗约为25%,因此,如何改善墙体的保温性能是提升建筑节能效率的关键。外墙保温技术可分为外部保护与内部保护两种,与外部保护相比,内部保护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1)可降低热桥效应。
(2)较好地保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
(3)房屋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4)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凝結水的出现变少。
(5)为以后的节能改造提供了方便。
A楼外墙的能量损耗一般约为20%-30%,比重大,所以对墙体进行节能环保改造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人员需要从A楼建筑结构的变化特点出发对建筑外墙节能环保改造进行重点研究。目前建筑外墙保温常用的是外保温和内保温,外墙外保温是外墙的隔热层。在节点的局部处理中,热桥和局部热损耗的现象比较少,墙体材质具有良好的储热和热稳定性,不会降低室内的使用面积,适合于新建或改建办公大楼。内部隔热层是在墙体的内部,由于节点的局部处理比较麻烦,容易出现热桥,造成大量的局部热量损耗。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在外墙外侧喷涂、喷涂、粘贴或锚固等一种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基本上可以消除热桥效应,具有良好的综合隔热效果。
3.2保温模式、材料选择
墙体的平均换热系数与隔热材料的热阻特性有很大关系。有机绝缘材料主要有EPS、聚氨酯、PU、PF等;无机隔热材料主要有SW、泡沫玻璃板等,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其它的保温材料,如:胶粉聚苯板、保温装饰板。伴随着建材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研发出了多种外墙保温材料,常见的有膨胀型聚苯乙烯板(EPS)、挤塑型聚苯乙烯板(XPS)、岩棉板等,它们都有着很好的保温效果,尤其是膨胀型聚苯乙烯板,因为它拥有更好的阻燃性能,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为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有机隔热材料的防火要求,需要对各种隔热材料的性能进行综合比对。在无机隔热材料中,岩棉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但是由于其结构松软,且具有吸湿性和吸水性,通常采用锚栓进行连接。无机轻骨料保温砂浆可以直接涂敷在墙面上,具有很高的吸水性,适合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区使用。由于泡沫玻璃板的酸度较高,容易与混凝土、砂浆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宜采用薄型粉刷外墙保温。
3.3外窗改造
窗户在建筑中起到了围护、采光、通风等作用,其是节能设计中一个很重要但又很难兼顾的环节。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要注意窗户的尺寸、位置、窗户与墙壁的面积比例,同时还要从材料、工艺等方面来改善窗户本身的气密性和节能性能。与窗户有关的节能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控制每一座建筑物的窗户和墙壁的面积比例,以降低能量消耗。
(2)降低窗口自身的热传导能量消耗,如使用节能玻璃,改善窗框的隔热特性,能降低窗口的热传导能量消耗。
(3)改善窗户的密封性能,使暖风和冷风经过缝隙,以实现热量的交换。此外,还可以选用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玻璃和采用室内保温窗帘等,这些都是改善窗口保温效果的较好方法。
目前A楼外窗型材以塑钢窗和铝合金窗为主,窗玻璃窗以单层玻璃为主,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办公建筑A楼外窗的节能环保改造可以采取外窗更换、玻璃贴膜、增加遮阳设施等。对于外窗的性能应采取低成本的镀膜工艺,以改善窗户的热性能。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看,A楼应该考虑到各种材质的综合使用。例如采用钢塑组合、铝塑组合等复合窗框。如表1所示。
3.4屋结构改造
现有房屋屋顶的节能环保改造主要是在屋顶上添加保温材料,以改善其保温效果。在屋顶安装隔热材料时,通常可将其分成两类:倒置保温屋顶和正置保温屋顶。倒置屋顶是近几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屋面的防水和保溫特性,对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
在对建筑的外部结构进行优化的同时还应从设计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外墙保温等各方面的施工需求强化防裂保护层,做好外墙结构的施工。一般情况下,外墙的外保温厚度是60 mm。在冬天,建筑的南北向温差和风压都比较大,因此,在房屋建筑不同方向的外墙外保温上,应该使用不同厚度的保温层。在符合节能标准的情况下,南向选择50 mm的挤塑聚苯板外保温,选择70 mm的挤塑聚苯板外保温,东西向选择60 mm厚的挤塑聚苯板保温层。为此,在墙体的各个朝向上,应根据气候条件,选用不同厚度的隔热材料,以提高外墙的透气性及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通过对室内环境的实测可以得出,在外界条件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室外环境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着3-4℃的差异。原外窗采用辐射率≤0.15的Low-e中空玻璃,塑钢窗框、玻璃与窗框的换热系数都为1.9。现阶段需要施工人员将北向窗户全部设计成58平开玻璃钢窗,中空玻璃结构采用5+12+4+9+5的中空玻璃。在此基础上,传热系数 K降至1.8,从而改善了室内热环境的稳定性。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当今时代大型建筑运行期间所需要的能量消耗是巨大的,所以利用自然资源是缓解能源进展的重要途径。例如利用太阳能组件实现部分居民区内外的照明;利用太阳能热来供应住宅建筑内部的热量,节省能耗。
3.5暖通空调系统改造
对A楼采暖系统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减少办公大建筑的能源消耗,满足用户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办公大楼的采暖系统和住宅建筑不一样,办公大楼特点是:白天的工作时耗能大,时间集中,晚上只需要保持在标准工作状态即可;建筑内部的热释放量大,对冬天的热负荷要求不高。商业办公大楼往往是多个单元的集合体,施工人员需遵循灵活性原则进行分区供热。
在办公大楼A供热系统中,一般采用竖向单管、垂直双管、串联式等方式。实际应用期间部分建筑物存在供热不均匀现象,难以有效调节供热。节能改造内容主要有供热方式优化和分区供热计量。A楼在改建之前采用了竖向单管系统、竖向双管系统和水平单管串联系统。改造后的供热系统是纵向单管系统,可对室内的室温进行宏观控制。
依据办公建筑A空调系统设计资料及实际运行状况调研发现,目前A楼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冷热源的选择不合理、设备选型偏大、水力不平衡、末端不可调节、盲目提高室内温度要求、部分负荷运行时间长、运行策略不合理等。节能绿色改造潜力较大,根据这一需求,论文从冷热源、输配系统、终端系统三个角度探讨了办公大楼的节能环保改造技术。空调冷热源的划分技术主要有:冷热源的选择、变频改造、污垢的在线清洁、除垢等。输送系统的分级技术主要有:叶轮切割技术、泵变速技术、一次泵的改造等。空调末端系统的分类技术主要有:全新风、可调节的新风比技术、排风热量的回收等。
3.6照明系统改造
目前A楼照明用的主要是白炽灯、荧光灯,这些灯泡寿命较短,照度无法达到目前的标准,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耗电量也要比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高得多。在不提高现有照明能耗的前提下,以T5型日光灯、LED节能灯等高效的光源取代现有的建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方法。在照明节能环保改造中,除了选择高效率的产品,还要注意照明的优化设计和控制,其在照明节电方面的贡献可达10%~30%。对于公共区域、公共走廊,按照需要照度进行集中分级管理;开放办公等采用按时间、分级照度的方式;分区采用智能控制和现场控制。
4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土建工程设计的重要方向。节能技术应用期间需要施工人员从暖通空调、房屋结构、外窗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建筑功能需求以及节能需求落实好各项施工计划。
参考文献
[1]李满意,程春.基于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65.
[2]张艳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探究[J].居舍, 2020(29):59-60.
[3]刘玉合.建筑土建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21,3(5):3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