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文论思潮的后现代缘起

2023-09-01 19:10:49邵红杰
名家名作 2023年7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文艺

邵红杰

一、问题焦点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在拉丁文里,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多义时髦词汇。它的前缀Post 指某物某时之后。据此概念,不难看出,英文中的“后现代”的简单意义,无非是在强调与现代主义(Modernism)极为有别且又后来者居上的一个分界词。在文学史上,现代主义文艺类型的文化思潮,一般是从1857 年算起的一个文艺时期。这一时期的两朵奇葩代表作,以《包法利夫人》和《恶之花》为首。与此同时,1958 年,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畅销书《洛丽塔》也不容小觑,它在美国的成功出版,无疑又是后现代文学粉墨登场的一大力作。在哲学概念的理解层面下,我们不妨把“后现代”理解为“一个不仅与文艺有关,还涉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修正形式。它始终以一种批判的姿态、保持着超越现代性的努力之势,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某种未来走向。”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69 页。在此点睛之处,与现代性(Modernity)概念紧密相关却又彼此不同的“后现代主义”,便与难以通约的传统主义人文思潮拉开了格格不入的矛盾式序幕。

首先,拒不归入某个学科的后现代文论思潮,有着自己的传播媒介形式和美学核心议题。其次,它具有理论旅行与话语增生的文化思潮古怪特性,彰显着未来理论走向的展望与意涵。作为旅行理论(Traveling Theory)的话语场(champ de discours),它那复杂无义、变动扩张的转义之势,向各国学者提供了一个任由杂乱意见反复填充的话语增生空间,结果便形成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后理论”流行思潮。那么,不知向何处流向的后现代究竟是什么?为了说明其生存的道理,给它下一个精准的定义,或阐释清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人们争论了半个世纪,迄今仍无定论。但是,无可否认,欧美系统研究中的后现代理论姿态亦在酝酿、发展中。随之,后现代性理论的内在谱系关联性,展示出一股时髦新异的理论生命力。这样一来,中国文艺界受其流行魅力与传播效应的广泛影响而备受吸引。难怪有美国学者开玩笑说:“强调断裂、突出重构、反思谬误的后现代新思潮理念,就像一款装备先进的‘新车’概念一般,不仅由许多国家的冗杂内容生产组装,还要向全世界各地的后工业、后殖民、后结构等怪诞形象进行销售,着实令人纠结不已。”②蔡仪:《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102 页。

说起后现代近50 年发展史的原始动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一场针对现代主义、一心要标榜超越与创新,甚至要取代前者的先锋派文艺游戏③陈铭:《意与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第22 页。。它的审美标准业已波及建筑、戏剧、音乐、美术等领域,所以,从战后美国小说与诗歌创作试验的源头上讲,后现代多重释义的兴起,目的就是要生成一套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创作过程,借此来凸现“现代主义已日渐衰竭”④戴维·罗森:《荣格之道》,申荷永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37 页。的当代危机感。而这一最刺激的“衰竭”迹象,首先来自当年最畅销的佳作《洛丽塔》。

二、后现代的文学样式

(一)后现代范本

《洛丽塔》的现代派小说结构,当年曾被冠以“非道德罪”①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54 页。的罪名由头,在英国遭到了法庭的查禁。1958年,美国一家书店开始出版、发行此书,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居然连年畅销、饱受欢迎起来。不久,这一“由现代派向后现代过渡、尝试”②弗·阿·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113 页。的经典范本,又被屡次搬上银幕,完美诠释了福楼拜百年前的现代主义衡量标准和艺术梦想:“ 我确信艺术未来的那个方向,在于一本敢于冲破传统伦理教义的桎梏、真至美到虚幻的书。它几乎没有任何主题可言,能将悬浮于宇宙之际的全部灵气凝为一体,以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学精神与活力生机。”③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98 页。

无可否认,《洛丽塔》对爱情故事的反讽与戏仿,确实给弗洛伊德学说的心理学概念发展出一种情欲综合感的变种“情结”。它的空灵品味,经过语言艺术的升华,分明是“在借无主题之物的吸引力,美轮美奂地向最后的情人做告别。”④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第125 页。这显然是经典现代派作品的文艺本质属性——虚无缥缈的混沌流动性。至此,我们不难看出,《洛丽塔》的艺术性质再现了美国生活侧影中的一种“道德流动性”⑤高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与流》,宁波出版社,2000,第37 页。。正是这种流动性的推动功用,使得后现代概念的文艺功能在美国文坛的喧闹声中逐渐凝聚成型,进而一跃成为一个倡导文艺新风的、更为广泛的文学准则。“这些后现代作品的虚无特点和思想习惯,全然摈弃了传统文论诗思交相的平庸浮华之态,为系列时新文论的话语模式重新找到了追根寻源的意义。”⑥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第87 页。

(二)后现代新诗

奥尔森,美国新诗的鼻祖代言人,20 世纪50 年代初就启用“后现代”的文学体制一词,竭力推崇新诗文类的民主之风,发起了坚持颂扬“开放意识”的新诗运动。之后,他又联合垮掉诗人,以口语吟唱的形式普及大众化的生活能量,再将从这种能量投射中获得的真实激情传给听众,从而捕捉到比语言创造之初的直觉情感更为深邃的精神领悟与生命节奏。

(三)后现代小说

与之齐名的是,从不追求口语表达、一贯推行革新技巧试验的约翰·巴思,一跃成为美国小说界又一“标新感知、立异理性”⑦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第23 页。的一代楷模。他曾与诸多黑色幽默小说家一起,分享过典范艺术作品的成功秘诀:“ 与现实毫无关系的文艺作品,都具有独创一个新世界的高超骗术。”⑧简·卢文格:《自我的发展》,韦子木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第81 页。为何作此总结性的评价?原来,巴思发现:“作为艺术形式的现代主义小说业已过时、枯竭,已经无法直截了当地讲新奇与混乱的故事了。”⑨蒋孔阳:《美在创造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14 页。这种文化境遇巨变的“千变万化”定律,表现出一种支离破碎的“边缘化”的惶惑心态。为此,当代的小说创作唯有以“后现代”为典范,去感受那永远处在变化运动中的存在过程,才能另辟新径地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直觉经验所感知,才能铸就记忆中的现实人格继续存活下去。

(四)后现代评论

奥尔森和巴思所倡导的新诗运动和小说试验,不约而同地在语词创作的象牙塔中蔓延开来,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后现代”的时代背景。菲德勒和桑塔格的学院派评论更为激进,最具影响力。这两位青年才俊、领军人物的文评观点才真正“吞噬了现代主义的美学意图”⑩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第126 页。,宣判了小说终结的死刑。菲德勒宣称:“集高雅与通俗于一身的后现代文学的涌现,直指大众文化时代的含混开端,其文学标准的荒诞特征,与传统艺术的拼凑文字、杂拌经验不同,是一场关涉非文学娱乐品和艺术质品的走俏式促销。”11雷体沛:《艺术与生命的审美关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第74 页。这一倾向从广义上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旨在拓展文艺表现力的理论流派,而是把世界的本体归结为生命主体流动的一种艺术至境。

(五)后现代美学

另一位先锋理论家苏珊·桑塔格的“唯美论”,在《反对的阐释》一文中一举从根本上打破了美国清教文化的艺术规范,颠覆了现代主义的残存戒律,顿时声名大噪,为“后现代”做出了最强劲、最精妙的美学文风辩护。至此,她从柏拉图的艺术内容摹仿论开始, 一路筛查文论思潮大观园的“形式困境”,①李钧:《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卷三,结构与解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121 页。批驳了西方美学过度重视内容描摹的公式化倾向。她指出:“后现代作品的新感性和神秘性是公开于众的,是为面对生活中瞬息万变的感觉捍卫而辩护的,是要追求个人体验的照实记录的。”②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第75 页。其反对阐释、逃避理性、拒绝榨取内容的文学风格,既非一目了然的毫无意义,亦非一种转向各种极端形式的、悬而未决的感性意义,而是将主客交融无间的艺术个性状态看作是人类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真实的叙事成规现象。这对创作实验的文学宗旨理论而言,有一定的生命合理性。

诚然,桑塔格的反阐释理论,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专家的阑释力,亦打消不了众人的好奇心;可它却在20世纪70 年代初,给美利坚民族的后现代思想方式提供了一些美学根据,令其稍稍恢复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异质性的理论不可重复性。围绕20 世纪60 年代的艺术观点与生命现象,学者们从生命的直觉状态出发,展开了一场以文本为解释中心、聚焦于美国文艺领域,逐步迈进社会文化研究范式的批评活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这一艺术至境的独到之处主张“向内看”也不无道理,已形成一股绵延流动的主体性力量,吸引着无数欧洲学者的激情和兴趣,“后现代”的理论范式随之也就变成一个国际文化的研究命题。

三、后现代:一种反表征的文艺形式

后现代的理论之争与思潮冲击,猛烈而又急促地改变着美国的整个文艺格局,此乃不争的客观事实。当今时代,要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形式差异来界定二者之间的谱系关联性,最好的解决方案莫过于:向世人和文艺批评界证明“后现代”在诗学文论视域中的反叙事批判能力与反表征阐释向度。这样一来,后现代文艺追逐无聊言辞的艺术崇拜,正面临着巨大的形式危机与意义挑战。难怪欧文·豪也在《新事物的衰败》中宣告:“后现代文艺破坏传统规范的直接后果展示出一种来自文化工业的表征危机,造就了冷漠、享乐的大众消费的骤变氛围,同时又抹杀了文艺再现历史的社会现实前提,故而只能由艺术形式崩溃的边缘入手,尝试地清算着一个病态之社会的危机根源。”③吕同六:《20 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华夏出版社,1995,第106 页。

然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后现代美国教父的伊哈布·哈桑,坚持不懈地为后现代之流的艺术攻势首开语言分析的肯定派先河,延续了欧洲现代派的语言表征策略指涉意义的自嘲与消解,导致“零度写作”的蔓延。这一无声文学手法的渐无意义的生成,将欧洲人的术语实验传统推至极限,变成了一种貌似狂人呓语的紊乱之象,这暴露出当下语言的另类形式与现实返璞归真的梦想之间的神秘象征底色。我们知道,现代主义故弄玄虚、编织理性罗网的表征秩序,旨在让世界现实的中心思想服从其主体意识的所有期待,并信奉“钩玄索隐”的文学标准为其官方圭臬。对此,后现代不屑一顾、一反其道,偏要让世界原有的本真自然之色来“如实”表达这些无意识现象和生命节奏,如此表征实在是生动、真实。

四、后现代:一场大众文化的运动

众所周知,后现代的艺术现象,对外呼应着大众文化的激进势力,对内凝结着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天性,并非是孤立的批评流派。“它们在美学价值上拒绝政治立场的渗透,以一种抗争的反叛方式,公然嘲笑一切矫揉造作的生活套式。”④罗伯特·凯根:《发展的自我》,韦子木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第63 页。这里,后现代理论鼓吹直觉感性的精神解放目标,也是从文化批判的观念角度来考察大众文化的先锋价值。而大众文化的本质,就是要弘扬社会民主的新论精神。经过比较,这二者的共同点其中既有对“形式高于意义”的反阐释追求,也有对文艺再现手段和认知结构的科学化认同。据此,哈佛大学教授沃森敏锐地指出:“后现代文艺的迅速兴起,与新感性的流行艺术密切相关;后现代与大众文化的共享资源,激发了人类本能的创造力,构筑起了一个用先锋艺术的生存形式来反抗现实的感觉秩序。”⑤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第80 页。

五、结语

至此,应当说,我们大致介绍了后现代文艺缘起的早期状况及其存在现象的背景文化。除去研究对象的思维态度和批判方法之外,本篇论文的论述内容是后现代思潮在具体的艺术实践经验中的反映,并未形成任何一种明确的最终定论。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后现代研究在文艺美学的整个批判过程中,就好比是一个转向的方向驾驶盘一般,往往能出于理论思潮的专业本能之责,及时地发现异常质素的出现,尤其是在面对文艺范畴的宏观文化批判语境之时,亦能做出超越历史衍变之情的当下判断,重构起后理论时代的文论范式与文化形貌,进而担当起后现代主义摆脱传统框限、质疑意识形态、回应文化变迁的巨任。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后现代文艺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1942,文艺之春
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 21:32:42
90后现代病症
意林(2020年4期)2020-03-17 09:22:20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6:03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3
节日畅想曲
意林(2011年21期)2011-05-14 04: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