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忠 郑承波
摘 要:西红柿在我国的栽培范围广泛,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有些地区不适合露地栽培西红柿。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年四季的西红柿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大棚西红柿栽培中,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式能够保证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应加大对大棚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大棚;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4-007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2;S436.412 文献标志码:B
西红柿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具有美容护肤、保护血管、帮助消化等功效,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市場前景比较广阔。随着西红柿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西红柿需求量逐渐增多,各地大量利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西红柿,保证消费者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够吃上新鲜的西红柿。在大棚西红柿栽培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大棚的技术管理工作,同时应对西红柿栽培各个环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大棚西红柿的栽培水平,保证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
1 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大棚蔬菜栽培是一种反季节性的蔬菜种植,与传统的露地种植存在明显差异。有些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寒冷,大棚的搭建位置能够决定采光量的多少,因此种植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长势强、口感好的西红柿品种,如大粉、大红等系列的宝珠六号、秦属上海906等品种。如果选择在春季和冬季采摘西红柿,最好选择植株高大和抗病能力强、晚熟的西红柿品种。此外,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选择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种。
1.2 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选择籽粒饱满且优质的种子。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工作非常关键。选种完成之后要做好种子的发芽处理,选择浸泡种子的方式,水温控制在55 ℃左右,在浸泡之前将种子表面的杂物和细菌清理干净,清洗时间约为10 min。之后将其捞出放在25 ℃的水中浸泡,时间为4~6 h,捞出后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之后催芽处理,温度控制在20~30 ℃。定时翻动种子,确保其受热均匀,发现90%的种子露白之后可以播种。
1.3 选地和整地工作
1.3.1 选地
做好西红柿栽培的土地选择工作很关键,虽然西红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在大棚西红柿栽培中,应好做好土壤的选择和处理工作。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和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能够为西红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根系的活力。大棚西红柿种植地区应远离污染源,并且保证水源充足,满足西红柿生长中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在确定种植地块之前,应检测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了解土壤是否能够满足西红柿生长的养分需求,并且了解土壤的酸碱度。适合西红柿生长的酸碱度为6.5左右。所选地块在5年之内没有种植过其他茄科类作物,为西红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3.2 整地
做好土地的选择之后要科学整理土壤,采取深翻土壤的措施,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同时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整地方式主要包括深耕和深松。深耕能够将病菌和虫卵翻到土壤表面,通过阳光暴晒将其灭杀,深耕深度控制在60 c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地过程中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能够促进西红柿种子发芽。
1.4 播种育苗
在大棚西红柿栽培中,可以选择多种育苗方式,主要包括苗床上直接播种或者育苗盘中育苗。
1.4.1 直接播种技术
做好种子选择和处理工作后选择适合的地块直接播种即可。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是最佳的播种时期。为了提高西红柿种子的发芽率,播种之前应覆盖地膜。选择无滴膜有助于透光和增温,同时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促进种子发芽,也能够降低大棚西红柿的病虫害发生概率。大棚内地温控制在7 ℃以上,西红柿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应做好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工作。适宜西红柿生长的温度在25 ℃左右。
1.4.2 育苗盘育苗技术
除了选择直接播种技术之外,还可以选择育苗盘育苗技术,在播种之前要做好营养土的配制工作。选择的土壤最好没有发生过病虫害。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肥力,满足西红柿育秧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为了降低西红柿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概率,在配制完营养土之后,要集中堆放7 d左右,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此外,还要做好灌溉工作。一般情况下,西红柿可以分为冬季种植和夏季种植,其中冬季种植的苗龄期为45 d左右,夏季种植的苗龄期为20 d左右。在播种完成之后要做好苗床的管理工作,只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才能促进秧苗的生长。做好白天和夜晚的温度控制工作,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 ℃。
1.5 移栽和定植工作
为了保证移栽之后西红柿秧苗的健康生长,在移栽之前要做好土壤中养分的管理工作,保证移栽土壤中基肥充足。因为大棚西红柿栽培的周期相对较长,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移栽之前的土壤肥力管理非常关键,可以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碳酸镁、锌或者钾肥、复合肥,也可以添加一定量的豆饼和堆肥,以保证土壤的肥力。一般情况下,农家肥料用量为15 000 kg/hm2,锌肥、硼肥和镁肥的用量为1 500 kg/hm2左右,复合肥的用量为1 500 kg/hm2左右,能够满足西红柿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在西红柿幼苗移栽之前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有些种植地的病菌和虫卵数量较多,通过土壤消毒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移栽之前做好浇水工作,保证土壤的湿润度,便于移栽定植,可以减少对幼苗根部的损伤。最好选择带土移栽,目的是提高幼苗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确保后期植株健康生长。在移栽之前应仔细挑选幼苗,区分长势不同的幼苗,避免后期因为长势差距过大而影响植株的生长。此外,在定植过程中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避免出现早春寒流现象。可以在大棚内搭建小拱棚,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也可以选择双膜覆盖技术,控制好定植时期的温度。在大棚西红柿栽培中,选择南北作畦的方式,宽度控制在1.4 m左右,每个畦面栽种2行,选择大小行的栽种方式,行距控制为90 cm和50 cm,株距控制在45~50 cm。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完成之后要定期松土和浇水,提高西红柿秧苗的成活率。
2 田间管理技术
2.1 大棚内温度和光照管理
2.1.1 大棚内温度管理技术
做好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管理工作。不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会影响西红柿生长,会导致西红柿出现落花和落果现象,影响西红柿健康生长。在定植完成之后,要做好大棚内的温度管理工作。缓苗过程中不能通风处理,否则会影响西红柿缓苗。缓苗期间大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 ℃,夜间控制在15 ℃左右。温度过低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否则会导致西红柿发生病害[1]。
2.1.2 光照管理
大棚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西红柿是喜光类植物,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要做好光照的管理工作,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西红柿对养分的吸收。种植人员应在每天早晨及时将大棚的遮盖物揭开,让西红柿植株吸收到充足的阳光。西红柿进入开花阶段,光照管理非常关键,该时期白天温度和夜晚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 ℃和15~20 ℃。通常情况下,大棚栽培中的冬季和春季的光照时间较短,一旦遇到阴天或者雨、雪天气会影响西红柿植株对阳光的吸收。要采取措施改善其光照条件,做好西红柿的整枝和打顶工作,增强植株的透光性和采光性,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疏花和蔬果方式来满足西红柿的生长需求。控制好西红柿的摘芽时间,避免芽在生长的过程中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西红柿的正常生长,不利于西红柿根部的生长发育,导致西红柿的开花和结果受到影响。在晴天应该揭开草苫,让阳光能够充足照射,或者阴天在大棚内采取电灯照明等措施,效果明显[2]。
2.2 特殊天气的管理
大棚西红柿栽培中还可能遇到一些特殊的天气,如雨、雪和寒流天气,该时期的防寒保温措施非常关键。种植户要及时收看天气预报,科学预防极端天气,防止出现冻伤。必要时可以采取大棚内加热措施来抵抗寒冷天气,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选择在大棚内加入电加热线。下雪后要及时清除大棚上积雪,天气变晴之后要将遮盖物揭开,让阳光能够充分的照射,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满足西红柿生长过程中的光照和溫度需求。在日常管理中要观察西红柿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西红柿的叶片萎蔫,应及时放下遮盖物,让西红柿叶片能够尽快恢复直挺。如果萎蔫比较严重,要及时灌溉喷水。适当深耕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的温度,为西红柿的根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3]。
2.3 水肥管理
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提升,西红柿灌溉中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平。当前的灌溉模式包括自动灌溉、定时灌溉、周期灌溉和手动灌溉等。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西红柿根部下扎,保证西红柿根部生长的稳定性。此外,在整地过程中配合施肥保证底肥充足。可以选择有机肥料,用量为60 000 kg/hm2,然后深耕和平整土壤,施入氮、磷、钾肥,要控制好三者之间的比例。在定植后的3~5 d要进行灌溉。在西红柿第1个花蕾稳定之前,要制订好施肥计划。在第1穗结果稳定之后可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用量为5 625 kg/hm2。在西红柿第3个果穗花蕾阶段,每间隔10~15 d浇水1次,并且在水中添加尿素,用量为225~300 kg/hm2,配合施入75 kg/hm2的硫酸钾。在第3个果穗生长阶段施入硫酸钾,用量为4 500 kg/hm2。在果实膨胀之后,可以喷施硫酸二氢钾,促进西红柿更好地生长[4]。
2.4 植株的管理和调整
随着西红柿的生长,植株会越来越高。为了避免植株倒伏,要采取固定支架或者吊带等方式来固定西红柿植株,满足西红柿果实生长的需求,为植株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此外,西红柿的分枝生长能力较强,要及时清除侧枝和多余的枝叶。
2.5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5.1 西红柿灰霉病的为害症状和防治
大棚西红柿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并且有很强的扩散速度,患病部位会出现大量的绒毛状霉菌层,严重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在低温、光照较差的大棚容易流行,阴雨天气会加大病情的扩散和蔓延速度。为了降低大棚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生概率,要做好灌溉工作,定期清理大棚的薄膜,提高大棚的通风透光性,增加光照强度。在发现患病果实之后及时摘除,并且将病果和病叶统一带离大棚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处理。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换气。药剂防治选择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效果较好[5]。
2.5.2 大棚西红柿叶霉病为害症状和防治
大棚西红柿叶霉病对植株叶片的为害较大,患病部位会出现黄色病斑,有些患病部位还会出现灰褐色的霉层,严重时导致整个叶片干枯、卷曲。因此在播种前要做好西红柿种子的浸泡、消毒和催芽处理工作。选择50%多菌灵可施性粉剂1 000倍液,能够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在浸泡完成之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在灌溉之后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用量,但是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否则会造成西红柿植株徒长。发病之后及时用化学药剂喷洒防治,可以选择30%爱苗乳油4 000倍液,或者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交替轮换使用药物,每间隔7~10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效果较好。
2.5.3 温室白粉虱为害症状和防治
白粉虱对西红柿果实和茎叶的为害较大,同时也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昆虫媒介。该类害虫出现之后,严重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白粉虱的繁殖能力较强,会导致煤污病的出现,直接影响西红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能力。在发现受害虫为害的叶片之后,要及时摘除带离大棚集中统一销毁处理,能够减少害虫的数量。也可以选择黄板诱杀成虫,在大棚内悬挂防虫网,能够减少害虫的数量。发现害虫之后及时用化学药剂防治,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选择10%吡蚜威600倍液喷洒防治,每隔7 d左右用药1次,连续2~3次,防治效果较好。
3 结束语
采用大棚西红柿栽培模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年四季的市场供应。不同区域的环境、管理方式和消费习惯助推西红柿市场多元化。为此,应加大新品种的研究力度,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丹,蔡文杰.大棚西红柿种植及配肥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2020(10):84,86.
[2]张晓梅.大棚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4):100.
[3]艾永亮.大棚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18,12(30):1-2.
[4]李相府.关于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及水肥管理研究[J].农家参谋,2020(20):72,90.
[5]刘永峰,曹进.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