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华,王轶,董艳红
作者单位: 353000 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第一医院(李淑华、王轶)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董艳红)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主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的局部脑组织区域出现血液供应障碍,使得患者的脑组织由于缺血引起病变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该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病情严重者会有脑水肿、昏迷、颅内压力升高等不良表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的情况,脑梗死已经不是老年人的常发疾病,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发生该疾病,且疾病的发生大多十分紧急,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很难被察觉发现。临床认为,脑梗死的形成与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痉挛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进而导致血栓形成。临床治疗脑梗死,多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均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作用,但单一用药疗效达不到预期目标。基于此,本研究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南平市第一医院和抚顺市中医院共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55例。氯吡格雷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6~81(63.64±5.23)岁;发病—就诊时间6~27(16.64±5.87)h。阿司匹林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6~80(63.40±5.26)岁;发展—就诊时间6~26(16.40±5.89)h。2组患者与本研究相关的临床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本研究已报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纳入患者和(或)家属对于本研究所涉内容已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伴有头痛、失语、呕吐等症状;经螺旋CT或MRI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脏器损伤、颅内出血、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阿司匹林组患者单独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100 mg口服,每天1次;氯吡格雷组患者则在阿司匹林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5 mg口服,每天1次。2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水平: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获取上清液,采用乳胶增强投射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Green改良法检测NO水平;(2)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于治疗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频率5~7 MHz,扫描部位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全段至颈内、颈外起始部位,分别获取颈总动脉远端2 cm、颈内动脉近端1 cm、颈外动脉近端1 cm 3个部位的IMT,计算平均值;(3)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估,问卷中共有74个条目,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四个大维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5)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牙龈出血、皮肤淤点、胃肠道反应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4]结合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可以自理;无效: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氯吡格雷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阿司匹林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5,P=0.001),见表1。
表1 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血清hs-CRP、NO水平及IMT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NO水平及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MT较治疗前缩小,且氯吡格雷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NO水平及IMT比较
2.3 NIHS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氯吡格雷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比较 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09%,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P=0.008),见表4。
表4 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脑梗死属临床常见多发脑血管病,患者局部脑组织供血出现严重障碍甚至中断,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表现,严重者可致患者脑组织坏死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致残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梗死的检出率、临床治疗有效率不断提高,但病死率未有大幅度下降。一般来说,对于脑梗死患者及时采取救治治疗,治疗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后遗症。目前,脑梗死这一疾病有很多的类型,如脑血栓、腔隙性梗死等,有研究数据表明,脑梗死这一疾病的发病数量占总脑卒中发病数量的80%,且该疾病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5]。
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方法较多,如药物溶栓、血管介入等,但这两种疗法对患者的适应证、禁忌证要求严格,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脑梗死治疗药物,口服用药后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抗炎作用强[6]。但是,单独应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患者的肝肾损伤发生率。若患者的用药剂量过大,甚至会诱发“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导致患者的肝肾功能减退,老年人对阿司匹林的耐受度更低[7]。为提高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效果,但不增加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临床认为在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用阿司匹林,应同时联合其他药物。阿司匹林为临床常见常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其对于控制患者血栓素水平、抑制血小板凝集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降低病死风险。与此同时,其通过抑制血小板COX-1的活性,降低了血栓烷的合成速率。故阿司匹林凭借其血小板合成抑制与抗凝集功效,被广为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治疗中。
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应用于血小板聚集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临床有研究明确指出,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机体中的血小板聚集,有效治疗因血小板聚集造成的心脑血管异常现象[9]。再者,氯吡格雷还可有效阻断人体血小板受体和二磷酸腺苷的结合,预防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发生相应作用。也有研究指出,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病死率,但其用药效果、代谢效果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差异,甚至会受到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影响[10]。另有其他相关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为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对于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发挥出选择性抑制作用,并且对于阻止糖蛋白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受体的结合亦有效果,以此发挥了抵抗血小板凝集的功效。
李福荣等[11]研究指出,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74% vs. 对照组76.09%),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清NO水平。本研究中氯吡格雷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阿司匹林组的78.18%;治疗后2组患者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氯吡格雷组NO水平高于阿司匹林组。可见,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人体氧自由基合成,可减轻血管损伤,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可增加人体脑血流,改善微循环,因此可升高血清保护性NO水平,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2-13]。结果还显示,氯吡格雷组治疗后hs-CRP水平低于阿司匹林组,IMT小于阿司匹林组;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氯吡格雷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说明联合用药可在充分发挥药物效果的同时,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可发挥二者协同作用,强化了血小板抑制作用,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普遍适用于血小板高凝状态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方案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均获得明显的提升,且此方案用药安全性较好,故值得临床应用和普及。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