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荣 邓燕红 曾婷 周志松 于都县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2300)
内容提要: 目的:肺部CT三维重建术前定位下经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精准引流治疗复杂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54例复杂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数字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对照组患者采用锁骨中线盲插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肺部CT三维重建术前定位下经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引流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胸管置管时间显著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肺复张所需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疼痛持续天数显著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皮肤受压率29.63%(8/27),观察组患者7.41%(2/27)显著更低(P<0.05)。结论:肺部CT三维重建术前定位下经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精准引流治疗复杂性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和术后引流效果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而大多数患者在正规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的情况[1]。其中部分患者由于胸膜腔粘连会引起多房性气胸,这一类患者的胸腔较为复杂,容易再次发生气胸。另外,如果伴有多房性气胸、胸膜腔粘连细带多以及局限性大量气胸等情况,往往提示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存在损伤,症状更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盲插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案,但该术式的效果欠佳,并且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多。肺部CT三维重建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出胸腔形态学,使术者获得更准确的解剖结构,将其与胸腔闭式引流术相结合,可在术前提供个性化的肋间入路方式,有效避免了常规术式的不足之处,提高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将其运用在复杂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并与常规术式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5 月~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54 例复杂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数字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70.37%)例,女性8(29.63%)例;年龄37~59岁,平均(48.63±5.21)岁;气胸位置:左侧11(40.74%)例,右侧16(59.26%)例。患者中男性20(74.07%)例,女性7(25.93%)例;年龄37~59岁,平均(48.49±5.33)岁;气胸位置:左侧13(48.15%)例,右侧14(51.8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诊断学》[3](第6版)中复杂性气胸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符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指征;③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胸膜炎或结核;②患者为继发性气胸;③患者存在影像学禁忌证。
对照组患者采用锁骨中线第2肋间盲插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留置引流管前均接受局部浸润麻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外侧放22F胸管,沿第3肋骨上缘做1cm左右小切口,切开皮肤达脂肪层,利用组织分离钳做逐层钝性分离,直至突破胸膜,如此反复分离、撑开,直至形成能通过22F胸管的隧道,将胸管远端夹闭后沿刚刚做好的隧道送入胸腔,直至侧孔进入胸腔2~3cm为宜,接水封瓶后见水泡溢出明显,缝合并固定胸管。
观察组采用肺部CT三维重建术前定位下经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均采用日本东芝医疗设备公司的Auqilion16层螺旋仪进行扫描,从胸廓入口到肋弓的下缘。电压为120kV,电流为140mAs,通过1mm×16mm探测器,其螺距为1.0,矩阵为256×256,通用软组织算法以及骨算法进行重建,重建的层厚为1mm,层间距为0.8mm,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根据图像分析选择不同肋间引流管留置,其余步骤与对照组一致。
①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胸管置管时间;②术后引流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天数、肺复张所需天数、术后住院天数;③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简表(Visual Analogue Pain Profi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疼痛程度持续,观察患者皮下气肿、肺部感染、血胸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术口周边皮肤受压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肤紫绀、局部皮肤受压红斑和静脉回流受阻。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记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胸管置管时间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n=27,±s,min)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n=27,±s,min)
组别手术时间胸管置管时间观察组52.36±5.73 12.11±2.69对照组60.39±5.89 14.77±2.73 t 5.077 3.606 P<0.001<0.001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肺复张所需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n=27,±s,d)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n=27,±s,d)
组别引流管留置天数 肺复张所需天数 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4.51±0.87 2.51±0.39 8.21±1.16对照组5.39±0.92 2.92±0.43 10.74±1.28 t 3.611 3.669 7.610 P<0.001<0.001<0.001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疼痛持续天数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27)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皮肤受压率29.63%(8/27),观察组患者7.40%(2/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术口周边皮肤受压情况(n=27,n/%)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较为多见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是由于肺大疱的破裂。而复杂性自发性气胸通常合并胸膜腔粘连和多房性气胸,且基础肺功能存在明显的受损,并且更加严重。而目前临床上的常规肋间入路对于复杂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并不高,且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本研究为此而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上复杂性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
自发性气胸多因局限性的肺大疱造成,好发于青壮年,通过手术能够治愈。但复杂自发性气胸则常见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此类患者的病变更广泛,并且肺功能也较差,其气胸的治疗难度较高,同时随时也存在病情加剧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入路是锁骨中线第2肋间,虽然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同患者的身体结构也存在部分差异,并且复杂性气胸存在胸腔内合并粘连、广泛肺大疱以及胸腔手术史,这也使得此类患者入路肋间的选取较为困难,使用传统第2肋间的引流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4]。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T成像已经逐渐运用在胸部疾病的治疗的诊断中。肺部CT成像分辨率较高,可利于完成大面积的扫描,同时以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使术者获得更为直观的病灶图像,有利于复杂性自发性气胸引流口肋间的选择[5]。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胸管置管时间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通过肺部CT三维重建能够简化治疗流程,缩短手术和胸管置管的时间。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使图像更加立体,解剖的关系也更加直观,更加明确的掌握邻近组织和结构的关系,全方位地显示出病灶,使得术者获得清晰的引流路径,避免了对于周围组织的损伤,促进预后恢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肺复张所需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肺部CT三维重建定位选择不同肋间精准引流能够明显提高术后引流效果。常规第2肋间的解剖前有胸小肌和胸大肌,且胸壁较厚,对于复杂性自发性气胸来说,其定位也更加困难,患者的引流术极容易出现损伤,在术后的也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著更低,疼痛持续天数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前肺部CT三维重建定位选择不同肋间精准引流能够防止对于组织造成的损伤,降低术后的疼痛。另外,进一步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疼痛持续天数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肺部CT三维重建术前定位能够避免对于身体肌肉损伤,同时也能够绕开血运丰富位置,进而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皮肤受压率29.63%(8/27),观察组患者7.41%(2/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肺部CT三维重建定位选择不同肋间引流能够避免对术口周围的皮肤造成压伤,这可能与切口精准选择有关。
综上所述,肺部CT三维重建术前定位下经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精准引流治疗复杂性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较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胸管置管时间,术后引流效果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