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杰
(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547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金融对我国经济工作的积极影响备受瞩目,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简单来讲,基于数字技术而实现的普惠金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及电子支付技术在世界上均处于领先水平,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条件,能够确保数字金融在特定区域实现迅猛发展。由此可见,对于数字金融在区域经济方面的发展研究是有必要的,相关领导层也应重视起来,为区域经济效益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数字金融的优势之一便是其地域覆盖较广,在传统金融方面,其主要是通过物理网点设定及分层设立分支机构等,不仅投入的成本较多,其收益也不太理想,而且大部分金融机构会优先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投放资源,而对于位置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金融资源投放较为稀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通过数字金融,只需将数字技术覆盖到基础通信设施中,构建智能化数字基础通信设施,即可开展后续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金融在地域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各地区的居民快速、便捷获得同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进而促进县级、村庄、社区多层面的数字金融领域蓬勃发展。
数字金融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控制,尤其是针对部分机构内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更能发挥风险管控对经营管理的作用。具体而言,传统的金融机构往往需要专门的风险控制人员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详细核对,但其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操作失误率较高,因此,传统机构难以满足频次较高且金额较少的金融服务需求。然而,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风险控制程序,金融机构可利用信息技术发掘和处理常规产品和服务数据,只需耗费较少的资金、配备较少的财务人员即可实现对整个平台风险的有效控制。此外,金融机构可通过对不同客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收集,形成不同类别的风险控制模型,以便更好地解决内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工作。
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服务的服务成本相对较低,有助于为区域经济发展争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金融的服务成本主要是通过线下经营网点的铺设,并拓宽部分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服务成本。而且对于偏远区域来讲,其增设服务网点后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无法覆盖服务成本,为该区域金融服务的供给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通过数字金融技术、电子信息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地域网点和人力投入,降低了服务成本,也减少了原有金融机构的开支,可以助力其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是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部分机构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其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可能会出现机构宣传推广效率低下等现象,最终导致机构的金融成本过高。现阶段,通过数字化金融技术,能够多维度对客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准确识别相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并进行精准营销,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机构内部存在信息壁垒的情况,在缩短时间的同时能够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率,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8%。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中小微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融资难成为该类型企业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自身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较高,而且财务制度有待健全,因此其在银行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
随着数字金融逐渐突破地域方面的限制、拓宽服务对象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保障,以往受传统金融限制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型企业就能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满足其在信贷、投融资等金融活动方面的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的信用平台、众筹平台等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接连涌现,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普通用户参与金融活动的渠道和机会。例如,以花呗、借呗为代表的网络金融平台能够满足为个人提供分散化的小额贷款的需求,以解决融资难题。
此外,数字金融能够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即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识别有潜力的、符合产业发展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准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同时,原有的受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如低收入者、农民及现金流量较小的小微企业可在其推动下,进一步谋求金融方面的发展。
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更为金融机构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技术人员能够精准整合和分析客户的背景资料、消费偏好及兴趣社交,即通过整合信息流和现金流等改善内部信息不对称现状,有助于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和满足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智能投顾是一款基于数字技术的金融软件,能够在了解顾客偏好的基础上,为投资理财知识相对匮乏的客户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从而达到客户购买预期。不仅如此,其还能够改善农村等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和服务较为匮乏的情况,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使得金融资源逐步向小城市、小微型企业方面过渡,使其享有平等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数字金融的工作效率。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金融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从区域层面来看,东、中、西部的经济都得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提升,但由于我国地域存在不同空间的异质性,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受影响程度显著下降,其次是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趋势显著。而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金融能够较好地进行创新,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内部金融产品的更新迭代,同时,还能倒逼传统的金融机构转型,摆脱传统金融给中小微型企业的束缚,帮助其创新更多的金融成果从而服务民生。
此外,数字金融还有助于提升贫困人群和低收入者的经济水平。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经营往往需要较高的劳动要素,而对资金及技术要素方面的要求却相对较低,使得整体劳动投入的边际成本处于不变或不增加的状态。但是应用数字金融后,小额贷款能够为农户带来一定的资金支撑,使其能够革新经营技术,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助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如此一来,可降低贫困人口的比例,进一步缩小当前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提升区域化经济水平的目标。
数字金融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数字基础设施实现传统产业全方位、大规模的升级和优化,拓宽数字化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深度,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数字化的广泛应用还有助于扩大其客户范围,为其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充分挖掘数据信息降低成本,加强风险防控,实现内部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经济效益。例如,某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海量数据信息,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偏好和风险程度等因素来分类,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数字金融产品,促进数字经济及技术方面发展、实现协同性的同时,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
数字产业的技术特性之一是正外部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具有产业联动协同性。其实,各项数字产品和金融服务均为数字产业正外部性的外在表现。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为数字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客户群体技术和数据基础等方面,有利于减少金融交易的成本,促进数字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数字金融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和资金融通服务等,增加数字经济消费的具体形态,从而突破物理方面的限制,通过横向、纵向不断延伸,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由于数字产业的消费环境与消费习惯具有一致性,因此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具备一定的协同性。数字产品往往具有虚拟的特性,因此具有无限供给特性和消费的非独占性,从而使得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共存;而处于不同数字经济形态下的客户更容易接受虚拟消费行为,使得数字金融下的数字支付业务突破了传统支付方式的限制,为数字金融的普及和推广铺设了道路。
在传统的金融资产及金融服务方面,常常出现由于交易者信息获取渠道不同、占有信息数量不同而承担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等,甚至会导致资源错配或配置效率较低等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金融活动。由此可见,信息获取及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数字金融能够应用数字技术对客户线上的商品交易活动、社会网络足迹等“软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对动态化的、多维度的非结构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客户的金融服务方面的“硬信息”,更好地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发挥数字金融的资金融通功能的同时,实现信息的自动交换和快速获取,尽可能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对金融决策产生的影响。
数字金融还可将数据信息有效转化成符号所对应的数字资源格式,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收集,还能够通过信息交互平台跨领域、跨区域收集信息,使得平台的相关用户也能够及时和完整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和信息共享方式也为后续各种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信息数据传输的成本较低,既能缓解其成本压力,又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要想进一步广泛应用数字金融,相关部门应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数字金融发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区域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方面,应当落实、解决好各个区域内部存在的网络问题,并加强电脑等电子化设备的合理使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优化其网络状况,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畅通的金融服务。各地区应当重视并逐步落实好网上银行的使用和推广工作,在前期加大对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便于数字金融需求者能够按照既定的使用规范正确应用数字金融产品,更好地提升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各区域应加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确保大部分群众能够借助完善和可靠的数字支付系统来完成款项结算工作。各区域还要逐步简化小额支付业务等处理程序,进一步优化各区域的数字化金融支付体系,为区域数字金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停留在表面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相关部门应主动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区域创新的深入融合进程。一是通过建立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来创新型企业和机构等内部创新主体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起初的创新构思到最后的技术创新研发,整个过程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以便提升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二是数字金融和区域创新是双向的过程,应当做好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工作,即通过改善资本错配、引导银行信贷等措施,为各机构的技术创新注入新动力,从而更有利于数字金融在区域经济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要想进一步广泛应用数字金融,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地实现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打破当前的数字化发展鸿沟,在填补传统金融机构金融丧失漏洞的同时,优化区域内部的金融机构布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政府部门应对数字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区域之间的合理布局,构建区域金融机构的服务规范,有效解决金融服务内部逆向流动的问题,推动该区域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同时,传统的金融机构应当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加强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数字金融的优势拓宽其业务范围和规模,完善区域内部数字金融的结构建设和发展。
其次,鉴于当前东部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程度高于中西部区域及农村地区等,因此应加快欠发达地区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重点加大数字产业、数字化人才及数字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公众获取同等的金融信息,享受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数字金融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区别,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存在经济基础方面的差异,及时将数字金融资源向西部地区进行倾斜,可能会造成西部地区一时间难以全部吸收乃至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联系区域实际,实施科学有效的数字金融发展策略。例如,对于东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多注重扩大数字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产品和用户的匹配度,并为其提供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而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应当注重扩大数字金融覆盖的广度,以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度,并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同时还应积极扶持部分创新型企业,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当前,数字金融已经走在金融行业发展的前沿,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相关金融机构应当注重多层次数字金融的发展,确保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首先,应不断扩大数字金融的范畴,提升数字金融的可得性,尤其是针对金融基础设施短缺的西部地区,更应加强数字网络通信建设,不断扩大数字金融的覆盖范围。在发展数字金融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应金融体系的征信机制,通过实行标准和统一的金融征信标准,提升区域化的征信发展水平,及时收录相应区域内的贫困弱势群体的信息,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在发展数字金融的同时应不断提升群众素养。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区域发展有限,接受新事物的意愿较低,可能会排斥数字金融相关服务和产品。基于此,可通过定期开展数字金融讲座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群众对数字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了解程度,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从而达成既定的金融管理成效。
再次,多层次创新数字金融离不开数字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工作,也离不开满足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不断革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数字金融对顾客的吸引力。通过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安全的投资环境,并在不同地区之间形成合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发挥其职能作用。
最后,要进一步强调数字金融的应用,勇于打破数字鸿沟,不断缩小各区域之间的信息差距,加大政府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尽可能地打破当前由于地域问题而引起的数字鸿沟,确保群众享有现代化的通信和网络设备。此外,还可从使用门槛出发,即降低金融产品使用门槛,充分应用简单化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并将其应用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中,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基于数字金融监管空白的现状,金融机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据此,政府部门等应当构建完善的区域数字金融监管制度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规范数字金融的应用行为,明确数字金融的本质,提升整体的金融运行管理水平。同时,数字金融的风险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尤其是近年来金融欺诈等现象频发,使得强化金融行业的风险防控趋势工作更为必要,因此相关领导人员更应重视数字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作,通过既定的数字金融法律法规,实现数字金融和投资的有力保护和安全发展,确保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第二,加大数字金融的监管力度,明确具体的监管部门,不断改进和优化监管手段和方式方法,尽可能避免出现监管不到位或监管重复等问题,通过健全和可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帮助其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同时,针对部分监管政策的制定,应保证其动态性和连续性,即财会人员应当认识到数字金融的特殊性,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平衡好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规范开展相关监管工作。
第三,加强监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即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技术,规范金融市场秩序,解决监管路径,并加强监管信息之间的传递,不断提升自身的金融监管水平,从而更好地把控金融风险。
数字金融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好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领导层应充分重视起来,加大数字金融投入,明确数字金融的基本特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金融机构布局、多层次发展数字金融打开数字鸿沟及加强区域监管等多个方面,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降低金融门槛和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金融的职能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