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山东高速资源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加深,中国的境外投资取得了长足而稳定的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投资结构更加多元,从最初的低份额、低增速,发展至现今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探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相应指导。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无论是企业数目还是投资金额,增幅都是非常明显的,对外投资合作保持着稳定增长趋势,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亚洲国家和一些欧洲国家。然而,跟一些发达西方国家相比,单项规模和整体规模都有明显差距,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小的问题显现出来。其中,从单项规模来看,我国除了在一些发达国家地区有少数的大工业企业以外,大部分都是小型制造企业,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都持平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从整体规模来看,国内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规模却相对较小,同时大部分企业的资金实力难以支撑海外投资。基于这一点,此类企业的投资占比极小。此外,政府推出相关法律法规对外商投资进行限制,从而维持国内市场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投资企业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然而成功率却不甚理想。企业在选择对外投资项目时,由于投资目标不够清晰、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对海外市场调研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是造成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有的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后,不能科学地整合优化资源,企业在国际化市场发展中,管理难度随之增大,加之缺失跨国管理经验,因此企业资源的分散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率不高。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跨国经营能力弱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对外投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国企组织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国际化产业的变革无法及时应对;第二,有的对外投资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存在规范性缺失的问题,对海外投资环境没有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全面;第三,有的对外投资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第四,由于跨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外投资企业对投资国的文化和制度不够了解,出现跨文化整合失败问题,对经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五,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在品牌、技术和管理上与世界级跨国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在品牌层面,在国际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然而与世界级跨国企业相比,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品牌数量并不多;在技术层面,我国跨国企业在技术资源方面的投入不够,缺乏一定的创新力,一些核心技术仍旧是“拿来主义”;在管理层面,我国企业在制度管理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与跨国企业相比,还存在管理上的差距,其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望未来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挑战层面来看,如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地缘局势起伏不定,对全球供给的冲击长期化等。然而,危机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只要中国企业应对得当,危机也可能是化危为机、重塑对外发展格局的全新机会,中国产业链有着大、长、全的优势,同时工程师红利也为企业对外拓展带来了相对优势。从投资层面来看,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外进行并购和重组,由此来提升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其中科技硬件、计算机、医药生物、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等领域应重点关注;其二,扩大对外市场,实现品牌、规模效应或产业链布局,其中互联网、家电、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车产业链、商贸零售、建材等领域应重点关注;其三,在资源领域布局的企业,如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应重点关注。
在全球资源不断优化、全球化红利分享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和企业不断变强,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发展中,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支撑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经济朝着稳中向好的态势发展。与西方大多数国家相比,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中国当前宏观政策有着更大的发力空间,然而,在后续伴随“稳增长”政策的不断落实,将为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经济恢复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随着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在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等规则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企业不断增加对亚洲国家的投资,站在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可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对欧美贸易过于集中的问题。稳健和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是中国企业对外发展的重要前提,未来经济基本面的平稳是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基石。
第二,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开放性进行了重点强调,从根本上展现了中国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决心。为进一步实现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这里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配套政策给予完善和优化,不断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继续释放政策红利等,以不断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质量、安全和效率,将发展推向新高度。以资本市场开放和改革为例,未来几年中国资本市场资金进出双向规模有望继续增长。“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健全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对外合法权益,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中国要继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继续完善涉外法律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科技创新发展、产业升级转型成为大趋势,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内容,“创新驱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将从注重量的发展逐渐向着注重质的发展转变,做精做细成为发展方向。目前工业产值约占全球的30%,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我国对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将面临新机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硬实力不断增强,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了技术支撑,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总量规模,而且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向也将随之调整,将向着重视技术路线或者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迈进,由此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良好投资循环局面形成。
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尤以投资并购为例,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从企业基本层面而言,中国企业对外并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企业在对外并购过程中,制定完善和健全的并购目标及战略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包含的内容有:并购目的、业务重合程度、业务整合的潜力、协同效应等;第二,交易执行与尽职调查,要对目标企业有清晰全面的了解,要进行评估和判断,其内容包含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管理层的行事风格、当地政府、政策法规、劳工组织、供应商、融资条件、客户结构、文化等潜在风险;第三,交易后的业务整合与文化融合,包括中外双方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及企业文化的融合。
从企业外部大环境来看,在进行对外投资并购时,面临来自以下两方面的风险或挑战:第一,加强对投资目标国投资环境的关注。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政局稳定性、营商环境、通胀和币值相对稳定性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的顺利完成产生相应影响,因此需要投资企业在投资前后密切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的变动;第二,企业自身发展质量。受国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国内部分企业面临一定的自身发展压力,特别是债务占比相对较高、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部分民营企业,这也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发展。
其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未来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国际关系、世贸关系等不确定因素颇多,然而从中国自身发展和全球经贸环境来看,在增长和效率的追求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二,对外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科技、医疗保健等有望成为最吸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具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中国继续谋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趋势不变,如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领域,在未来发展中,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着引领作用。
其三,对外投资方式发生变化,可持续发展投资或有增长。可持续投资方面,“双碳”目标驱使中国企业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扩大国际合作范围,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投资或有增长。
其四,对外投资的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凭借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统筹管理、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流程再造和价值增值。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投资目的地持续拓展,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数字相关产业,企业在境外的IT服务需求、网络通信需求、数据的存储和跨境传输需求均出现爆发式增长。企业更需要IT服务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以及对跨区域人员的协调调配等。
综上所述,“走出去”战略提出之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程不断加快,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不论从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来看,我国都已经成为位列全球前三的投资大国。与此同时,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还有规模小、海外投资成功率不高、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距离对外投资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展望未来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企业更应清晰地认识对外投资面临的问题,有效调整配置资源,立足企业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国际化投资模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提升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