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主要养殖模式

2023-08-30 11:45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李金龙
湖南农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蟹苗蜕壳投饵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李金龙

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近年来,河蟹养殖效益颇为可观,养殖户对河蟹养殖的热情日渐高涨,养殖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其管理措施也不尽相同。笔者介绍河蟹的几种主要养殖模式及其管理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一、河蟹养殖模式之池塘养殖扣蟹

(一)池塘条件

池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面积以2001~3335平方米为宜;池塘呈长方形,以坡比1∶(2~3)、长宽比3∶1为宜,池塘水深1~1.5米;进排水方便,呈东西向独立设置,进水管用60~80目筛绢网制成的网袋包裹,防止进水时敌害生物随水进入扣蟹养殖池,降低扣蟹成活率。池塘底部开挖“U”形浅沟,浅沟内铺设“U”形PVC材料排水管道,并开设多个吸水口及过滤网,同时利用水压差原理将池塘底部靠近排水管吸水口位置处的淤泥和腐殖质等通过多次排水顺带排出池塘,起到排污净水效果。池底四周铺设微孔增氧管,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调节增氧管分布情况,保证全塘有均匀增氧效果。

(二)放养前准备

1.清塘。排净池塘内的水,清除池塘底泥,淤泥深度不超过20厘米,翻耕暴晒1月后,加水至10~2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对水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消毒杀死寄生虫卵等。

2.防逃设施。用聚乙烯网衣沿着池塘四周,将池坡全部遮盖,防止河蟹掘洞坍塌。在池埂周围建防逃墙,用宽0.7~0.8米的塑料薄膜或不锈钢片作为围挡部,围挡部比地面高出0.5~0.6米,底部埋入土中0.2米,转角处设计为弧形,外侧用竹片或木桩作为立柱固定,每两个立柱间距3米。

3.水草种养。用生石灰消毒10~15天后,河蟹养殖池栽种水草。扣蟹养殖由于池塘水较浅,对水草的遮蔽功能和净化水质的功能要求较高。养殖前期的水草类型包括苦草、轮叶黑藻,并配以一定的伊乐藻,在离池边2米左右的池底进行扦插,水草种植采用条播种植模式,每条水草的间隔为3~4米,保持水深30厘米左右。养殖中后期的水草主要以水花生为主,水花生在池塘中的分布呈棋盘式或条式,这样有利于提高扣蟹塘水草的分布,增加蟹种的躲避空间,能降低蟹种在浅水区域蜕壳死亡的风险。养殖前期水草覆盖面积为25%~30%,养殖中后期水草覆盖率为40%~50%。

4.培肥水质。通过施用肥料培养水体浮游生物与水花生,既可培育天然优质饵料供蟹苗摄食,同时也为蟹苗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以提高养殖产量。一般在放苗前15天进行水质培肥。新塘口养殖前期,在水草种植前每667平方米施用发酵鸡粪或颗粒发酵肥100~150千克,养殖中后期少量多次追施肥效快的全价多矿肥;老塘口养殖前期肥水应多配合使用解磷、解钾的固氮菌来有效释放底肥中的营养,雨天、高温闷热天气、池塘水浑等情况下不宜施肥。施用时应确保池塘溶氧充足,可采取增氧措施加强水质管理,如开启增氧机、加注新水提高溶氧。施肥遵循“少氮少磷多碳多矿”及“轻施肥、重提肥”的原则。

(三)苗种投放

大眼幼体出池时池塘盐度不超过2%,下池时尽量保持水温与气温的温度差不超过5℃。一般选择在凌晨进行放养,放养前要在池塘内泼施增氧剂,然后将蟹苗箱放置在池塘埂上,淋洒几遍池塘水,过几分钟后再把蟹苗箱沉入水中,让大眼幼体自由移动到水里,从而分散至整个池塘。放养时间以4月底或者5月初为宜,放养规格为12万只/千克,每667平方米的大眼幼体2.5~3千克。

(四)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天然饵料为浮萍、水花生、螺、蚌等,人工饲料一般为配合饲料。大眼幼体放养后,先投喂高蛋白的开口饲料两周,然后5—6月以投喂低蛋白饲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30%左右;7—8月以投喂高蛋白饲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50%;9—12月以投喂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饵量缓慢减少。

2.水质管理。一般每 5~7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更换水深为10~20厘米;高温期每天注水5~10厘米,保持水深1.2米左右。pH为7.0~8.5,氨氮含量≤0.3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0.1毫克/升,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要勤改底,保持池塘良好的底质。每5~7天改底1次,配合使用氧化改底和生物改底,需避开闷热天气并做好增氧工作;对水体易酸化的池塘,可每5~7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

3.巡塘检查。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扣蟹行动情况、摄食情况及蜕壳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池塘水质肥度和透明度等。

4.病害防治。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定期用生石灰泼撒全池消毒;在高温梅雨季节,适当减少投喂量,可在养殖塘口外泼维生素C以提高扣蟹抗应激能力;每半个月在饵料中拌入乳酸菌、营养多维,以增强蟹苗体质和免疫力,防止蟹苗肠炎及空肠现象发生。定期检查,发现病害要及时治疗,科学规范用药。

二、河蟹养殖模式之池塘养殖成蟹

(一)池塘条件

池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面积以3335~6670平方米为宜,池塘形状、长宽比、水深、进排水管设置及底部增氧设施等要求与扣蟹养殖相同。

(二)放养前准备

1.清塘、防逃设施、培肥水质要求与养殖扣蟹相同。

2.水草种养。成蟹养殖池塘的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和黄丝草为主,多品种搭配有利于降低因某种水草不适应而产生的风险,有利于改善河蟹的生态环境。在深水区域以黄丝草和轮叶黑藻为主,在浅水区域种植苦草。苦草采用草籽均匀散播;轮叶黑藻前期采用芽孢播种,后期可用植株根部裹泥抛种的方式补种;伊乐藻主要是用鲜草植株进行挖坑覆土移栽或者扦插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黄丝草主要采用的是抛撒的种植方式。整体的植物分布呈现为东西部条状,有利于增加水草的光照面积。成蟹池塘的水草覆盖率以保持在30%~50%为最佳。

(三)苗种投放

挑选附肢健全、体表有光泽、爬行迅速、规格整齐的幼蟹进行投放。投放时先将扣蟹放入浓度为 3%的盐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将扣蟹放于池塘岸边近水处,让其自行爬入池塘内,每667平方米放养800~1000只扣蟹。

每667平方米同时搭配投放螺蛳苗种40~50千克,螺蛳可摄食池底残饵等有机物净化池底,也可作为河蟹的天然动物性饵料。投放鲢、鳙鱼苗,投放数量为每667平方米15~20尾,鲢、鳙鱼可摄食水体中蓝绿藻,有效防止高温池塘“倒藻”,恶化水质。

(四)日常管理

饵料按照“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进行投喂。养殖前期扣蟹生长旺盛,蜕壳次数多、时间间隙短,为满足其生长、蜕壳的物质能量需求,养殖前期可投喂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全面、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为5%~10%,并且适当补充钙、镁、磷、锌、铁、铜等复合离子盐和复合维生素及低聚糖等,促进软壳蟹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增强河蟹体质,促进其蜕壳、生长。养殖中期,随着高温闷热天气到来,河蟹因天气原因吃料差时,应减少投饵量,避免投喂高蛋白质、高脂肪等不易消化的饲料,投饵量控制在日常的 20%~50%,水质差的池塘停喂。养殖后期,天气稳定转凉,河蟹进入性腺发育期,应恢复正常投喂,适当增加高蛋白、高脂肪的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性腺发育及能量贮存的需求。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投喂时间为傍晚前后,离池埂20厘米的水中设置适量食台,便于及时观察河蟹摄食情况。

水质管理、巡塘检查、病害防治要求与养殖扣蟹相同。

猜你喜欢
蟹苗蜕壳投饵
喜报!当天全款定籽超1万斤,进军蟹苗业仅3年,“杂优一号”有何魅力?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这只蟹苗不简单!1万斤上市1天就被抢空,卖价比别人贵还要提前预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