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金妙,我和几位小伙伴利用业余时间运营着一个名叫“有趣的制造”的公众号,通过动图带大家看懂各种物件的制作过程。我们还出版了一套关于机械设计的绘本《有趣的制造》,通过展现不同物品的制作过程,帮你建立起和世界更深层的联系。
好奇心与分享欲
我有非常重的好奇心,也有非常强的分享欲。对做设计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品质。新的东西对我来说,不是压力而是养分,它们支撑着我每天想赶紧睁眼醒来工作。
我本科学的是机械设计,但毕业后并没有选择成为一个初级工程师,然后“打怪升级”成为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因为我在填高考志愿时,就没想这么远,我只是想探究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好奇——我们周围的世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我从小就特别爱分享,知道了点什么,就想赶紧和亲朋好友聊一聊。随着年岁渐长,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被时間磨灭,反而越发旺盛,自然就想着凭本事去一探究竟了。
我喜欢机械领域的知识,它们完美地回答了我对“物从何处来”的好奇。我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写成科普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如此一来,我的分享欲也得到了满足。这些学科知识支持我参加各类机械设计大赛,造物的乐趣又反哺我更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
大学四年,我在网上积极写着机械设计领域的兴趣文章,没想到被果壳网的编辑们看中了,他们问我想不想来做科普工作,真是不期而遇的意外之喜。就这样,我从浙江的一个小城背上书包去了北京实习,正式开始了科普的职业生涯。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哪里会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实践过才懂,这个“有准备”指的是不用刻意准备。你平时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里留下什么痕迹,机会就会和这些痕迹发生交互。可这也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当你不满意当下的环境时,当然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机会。在找机会的过程中,别泄气,保持学习,让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等机会来到的时候,你还是那个机灵的你,船到桥头自然直。
终身学习与活力
工作以后,我发现周围做科普的同事们都特别厉害,他们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我第一次吃的火鸡,是去澳洲学食品工程的同事玉子在公司的厨房里捣鼓出来的;我第一次吃的木薯,是刚从非洲科考完的史军老师带回办公室的……有太多的新奇体验,都是这帮走南闯北热爱科学也热爱生活的同事带我领略的。而且无一例外,他们都很爱学习,让我好生羡慕。
2010年左右,全球兴起了一股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开课热潮,我坐在家里就能学到来自世界各大顶尖大学的知识。突然之间,学习就和去菜市场买菜一样方便,只要你有心去学。在读大学和刚工作的那几年,我自学了十来门稀奇古怪的课程: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法医学概论、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的平面设计、卫斯理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密歇根大学的模型思维、复旦大学的微电影创作……整个世界的图景在我面前缓缓打开。一开始,我的学习还只是基于兴趣,后来就自然而然把它们用到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里。
保持着学习,维持着活力。到工作第六年,攒下一笔积蓄后,我又自然产生了出去留学的念头。留学申请并非一帆风顺,但凭着一股韧劲与活力,我也跌跌撞撞地考过了语言,申请了学校,读完了硕士,出版了绘本。在伦敦拿下设计学硕士学位后,如今的我正在香港做和创造性有关的跨界研究。
自由地探索
职业选择,不是一眼望到头的路。比如我自己,大学时接受的是工程师培养教育,但为了把知识分享给更多人,我选择到互联网行业工作。而工作数年后,我转到设计领域,从事创新研究。一切都在变化,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但走到今天,我反而很满意这条自我探索的路径——我已经可以用学术观点 thinking through making(边做边思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自由探索,不仅是我们创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更是人生之旅中最好的状态。就好比做一个设计项目,如果刚开始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过于具体的目标,那你接下来只会用一堆素材去实现,就失去了探索的触手。而我所认为的自由探索,是一步步走,边走边看。你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东西,你会触达很多不了解的领域,摸索着到达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高度。
我推荐大家准备一个灵感本,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打动你的有趣设计或灵感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就翻看。时间会帮你大浪淘沙,那些过了很久依旧让你好奇的想法,会被你慢慢内化。你和友人们经常交流分享,会进一步助你联想。而学习能让你时刻保持活力,有动力对世界持续探索。
这便是我这些年工作和学习的体验。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却能够保持底气一直走下去,这大概是32岁的我,想与你分享的内容了。当然了,每个人都只能成为自己,如果谁告诉你人生是有标准答案和路径的,要小心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