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跨度2400 公里,辽阔的地域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居全国之首,但内蒙古也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近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013—2022 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27 亿亩、种草2.89 亿亩、防沙治沙1.25亿亩,全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内蒙古一直在努力探索怎样把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发展优势。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自2015 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来,森林生态旅游、种苗绿化、林下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初具规模;有“沙漠人参”之称的肉苁蓉通过人工嫁接技术,在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使发展沙产业与防沙治沙紧密结合起来,将沙海变成“聚宝盆”;其他地区沙棘、文冠果、塞外红苹果等特色林果产业,让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尽管生态产业化取得一定成效,但“大资源、小产业”问题仍然存在。如目前全区林草产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尚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格局;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加工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等。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加快推动全区林草优势产业发展,2023 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牵头编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 年)》,围绕建设“果篮子”“菌篮子”“药篮子”,大力发展果、菌、药等特色林产业,着力推动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4 个优势产业发展。同时,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成立林业产业工作专班,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铁牛带队,于2 月20 日至4 月24 日,赴区内4 个盟市15 个旗县(市、区)、2 个森工公司,以及广东省、福建省4 个地市7 个区县开展林业产业专项调研。各级林草部门引导广大林草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充分利用农闲季节,通过集中培训、林间课堂、巡回指导、线上培训等方式,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为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内蒙古将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序开发林草资源,不断推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木本粮油等相关产业发展,将林草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注重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做法,完善低产低效林改造修复模式;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做好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不断提升林产品品质,推进林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林下资源多元化经营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后发优势;发挥技术创新作用,加大科技支撑投入力度,努力实现一本“生态经”、满眼“绿富美”的奋斗目标。
文冠果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