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传播视角下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2023-08-30 18:58陈肖鹏张晓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感召力共情中华

陈肖鹏,张晓义

(北京体育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1]。当前文化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任何民族的繁衍和发展都离不开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维系与推动[2],在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具有一定特质的重要组成,对推动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重要影响。当前世界体育由西方体育价值观主导,中华体育文化在国际体坛影响力有限;中国在国际赛事中屡遭不公待遇,并时常遭受西方不实言论和负面舆论的围堵,在国际体育格局中享有的国际话语权与中国体育实力和成就不相匹配,难以有力维护中国体育的正当权益和国际形象。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不仅有助于抵御文化霸权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而且有助于增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当下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与国际受众接受存在“误差”,中国体育信息国际传播存在“逆差”,体育大国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存在“偏差”[3]。体育文化间的交融互通有利于将对立的意识形态等问题转化为文化差异问题,从文化层面改善其他国家对中国体育的态度和对中国的整体评价。世界文化多元复杂,甚至差异很大,需要架设文化交流对话的桥梁,而相似情感的产生更易拉近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受众的距离,因为当共情心理扩展在意识中时,会创造出对地球生命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欣赏和持久尊重[4],利于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从而改善已有的认知和态度。而且共情传播具有凝聚力大、合力大的特征,一旦形成大规模、强烈的共情,相互感染的群体情绪将决定群体行为的选择,具有强大的建设力[5]49。因此,本文聚焦当前提升中华体育文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共情传播的视角创新实践路径,探析如何通过共情传播加强国际受众对中华体育文化的关注和理解,为提升我国体育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参考。

1 共情传播: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创新视角

1.1 共情传播的概念阐释

共情(empathy) 一词源于心理学,亚瑟·乔拉米卡利认为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动[6]。陈武英等认为共情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7]。Mehrabian 等认为共情是一种自然情感或能力,是对他者感情瞬间体验的情感现象[8]。当前,共情通常被视作一种人际互动的心理现象,不仅是一种状态或能力,更是一种具有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9]。刘聪慧等在综合国内外对“共情”定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目前较为全面的定义,即共情是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10]。从上述观点中能够看出,共情的核心和基础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共享。共情的产生包含“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和“共情关注”(empathic concern) 3种成分或3 个阶段。情绪感染是指当个体面对他人情感状态或处境时,会自发地产生情绪上的唤醒,并形成与他人相似的情绪体验。观点采择(或称角色采择)是指自我从他人视角或他人所处的情境出发,想象、推测和理解他人态度与感受的心理过程,属于共情的认知成分。而共情关注指的是帮助他人的心理动机,如对遭受恐怖袭击的国家表现出的担心、关心、怜悯和同情等[11]。共情的产生从情绪的感染到认知的形成再到伴有一定行为动机的情感反应,呈现出感性到理性演变的过程。其发生的前提是置身于具体的情境,即在一个给定的时空场域中所展现出来的整体境况和环境条件,包括所有事物或信息,它能够影响或决定个体的情感、情绪及认识、判断。

共情传播的概念是在原有共情含义基础上形成的,被认为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5]48。也有学者称它是个体在面对群体情绪情景时参与信息接收、感染、表达、传递分享的行为过程,是在心理学对共情的描述之上,说明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新关系模式[12]。共情传播中的共情不单是由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心理体验而形成情感共同体的概念,更是社会、政治和文化建构的产物[13]。共情传播一方面是指通过信息的传播,在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指相似情感的传递和扩散,或者说群体情感的传递和扩散。其不仅通过情感唤起调动生理反应来帮助个体调节认知,还表现在个体通过情感的唤醒产生分享欲望、带动社会行为,进而产生基于个体关系网络的复合式传播。相似的情感影响个体内部认知变化的同时,还通过个体的认知来影响社会行为。由于共情传播是在共情基础上形成的传播现象,故而共情传播也理应在特定情境中发生,进而实现传递和扩散,其效果生成的过程呈现为率先由信息和环境影响而产生一种情绪感染和分享,然后生成一种理解,再由受众形成自我的认知,最后根据认知调节态度和行为,可见共情传播的效果表现为从情绪感染到认知构建再到亲社会行为的过程。

1.2 共情传播与感召力内在逻辑的契合

感召是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让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某一方面变化。感召力即为感化和召唤的作用和力量,是指一国(人)因自身的行为和话语而使他国(人)出于崇拜、信仰或信念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追随该国(人)[14]。文化感召力是指人类的精神成果中理性的、价值性的、社会主流成分对主体人的感化、召唤的能力[15]。文化感召力可以理解为行为体通过文化交流和传播,对异文化族群进行感化,正向引导使其思想和行为逐渐向有益于行为体的方面变化,目的是减缓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认知偏差,进而产生积极影响。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是冀望蕴含中国特色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体育项目在国际传播中更具向心力和影响力[16],其源自富含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以饱含历史智慧的中华体育精神为支柱,能够传递中国特色的体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共情传播与文化感召力的内核都是注重某种情感或是情绪的力量,目的都是为了达成更好的传播效果,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当前体育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身份立场的国际受众,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影响较为有限,因而需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叙事空间下最大程度地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关系,增强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由于共情是一种本能的情感驱动,共情的传播效果在异质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共情触发时,横亘在文化间的鸿沟就较易在无形中消失[17]。共情传播与感召力形成的过程有相同之处,即通过某一行为体或某一群体的影响,来改变其他行为体和群体的思想与行为,获取对自身的认同。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中,共情传播的价值逐渐显现,在学界也引发了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与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因此,本文从共情传播这一视角唤起相似的情感,助力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

1.3 共情传播提高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作用机理

有学者将传播者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巧妙地培养和运用共情,力求传播的信息内容获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他者”的同向解读与情感共鸣,进而引发“他者”的行动反馈这一传播过程定义为跨文化共情传播[18]。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是要面向国际受众通过体育文化话语和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使国际受众产生认同,改变自身的认知,进而关注和喜爱中华体育文化,并改善心中的中国形象。从发生机制而言,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是在跨文化中进行共情传播的结果。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并非产生于主体意愿在客体心中的机械映射,而是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传者,其基于情感的一致性对接收到的中华体育文化符号和价值观进行“同向编码”,随着情感的不断传染,逐渐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力,最终获得国际公众的广泛认同。

对于共情传播的理解主要体现为两种:一种是社会化传播中的一种现象与模式;另一种是用共情促进传播的能力,是一种可被模仿、应用、扩散的传播策略[19]27。综合对共情传播概念的理解和对其发生机制的梳理,基于二者的共通点,共情传播可以作为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一种传播策略,通过唤起对中华体育文化的相似情感来扩大其影响力。首先,要解决如何激发情绪感染和分享的问题;其次,考虑如何传播、传播什么能够贴合国际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认知偏好,从而正确理解传播主体想要传递的信息,使其形成正确认知;最后,思考如何在获得一定认同的基础上扩大影响范围。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实践路径可顺应这样的作用机理:首先,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共情的产生创造环境条件;其次,选取易于产生共情的内容传播相似的情感,并促进国际受众自我认知的改变;最后,创新多元方式和渠道,扩大相似情感的影响,逐渐改变国际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使其对中华体育文化产生认同。

2 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西方体育文化霸权不断强化,挤占中华体育文化发展空间

西方国家依靠经济、科技的先发优势对众多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侵蚀,西方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主导着各国民众对现代体育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各国民众对中华体育文化了解甚少,参与习练的人数更是屈指可数。西方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对世界体育的规制,令世界各国激烈角逐,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舞台中难获一席之地,甚至因为追求在国际体坛的成绩而疏于对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形式的出现,西方体育文化渗透和扩张更为激进,手段更为隐蔽、多样,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元素。首先,媒体的先发优势为西方推行体育文化霸权创造了舆论环境。ESPN、FOX、NBC、雅虎等体育媒体以技术优势和覆盖全球的传播体系为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提供条件,并频繁制造、引导国际舆论,成为体育文化霸权对外扩张的助推器。其次,体育国际话语权目前由欧美国家主导,挤占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西方大国控制着各种规则的破、立、废的主导权,主导着各类议程的设置,形成了一个等级鲜明、垂直控制、权力集中的秩序格局[20],体现着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规制着世界体育发展的标准和形式,并已得到国际公众的认同,形成长久影响,导致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体育舞台中的被接纳程度较低、影响较弱。最后,文化产品的输出为文化霸权渗透、推行提供了多元载体。由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使用与消费通常能够带来身体与精神的愉悦和享受,故以此为载体悄然推行的文化霸权更加不易被察觉甚至会让人欣然接受[21]。例如:美国的体育电影使人们沉醉在“美国大片”提供的视听盛宴中,在对电影中展现的亲情、梦想、坚持、励志片段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不经意间也接受了个人主义、精英主义和主张竞争、追求功利等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耐克、阿迪达斯等体育品牌则利用体育产品的设计创新、广告内容和品牌标语,输出自身的文化理念,并借助诸多体育明星传递西方英雄主义和改变世界的价值观。总之,西方体育文化霸权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公众对中华体育文化的关注度和接纳程度。

2.2 中外体育文化差异制造认知鸿沟,形成文化折扣

中外体育文化的差异形成体育文化模式和认知的“殊途”。中华体育文化受传统儒家、道家思想影响,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注重内心的修为和愉悦,锻炼心智、启迪心灵,进而形成理想的人格,是追求生命延续、承载中华民族超然智慧的物化载体。主导世界体育发展的西方体育文化则追求个人的超越,表现出对现实功利的积极追求,“个人主义”价值标准使西方体育充满激烈的竞争,体现着个人的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富足。体育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中华体育文化在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国际体育格局中难以占有一席之地,融入现代体育潮流更是任重而道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尽管与中国有着一定的文化渊源,但体育文化的历史传承、价值内涵的差异同样会造成诸多认知障碍。海外民众对中华体育文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媒体内容上,只依靠文本或视频而缺少身体的感受,难以领悟中华体育文化的真正魅力,对中国体育文化的理解大打折扣。

当下受西方霸权主义以及零和思维的影响,体育成为干预国际政治、实现政治利益的工具,这与中国发展体育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观念和认知相背离。文化全球化应该呈现出跨越种族、跨越文化平等对话的图景,而文化的差异使人们难以在短期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人类共通的认知和价值观念。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使国际受众不易理解中华体育文化,对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形成一定阻碍。

2.3 中华体育文化“自塑”言不达意,产生理解偏差

国际公众对中华体育文化和中国体育形象的认知和了解主要来源于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长此以往便陷入被西方国家“他塑”的境地。西方对华报道向来存在深刻偏见,特别是在当今全球性危机频发和新全球化重启叠加的时代,全球性或区域性文化冲突此起彼伏,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立仍旧主导着国际传播的认知框架[22],因此“他塑”不能正确诠释中华体育文化。而当前在中华体育文化“自塑”的过程中也存在言不达意的困境,使国际公众产生理解偏差。首先,文化“自塑”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轻视对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不仅是指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包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体育精神和思想。当前的我国体育发展,一是轻视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未把体育作为专属类别分列,只是归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分类[23],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并未上升至国家意志,且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较低。二是缺少对中华体育精神和思想的凝练。体育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体育精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充实内涵,而在新时代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内容和内涵以及时代价值的阐释和论证并不充分,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造成对外传播中华体育文化时缺少具体可感的呈现形式和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准确阐释。其次,文化“自塑”的编码和解码环节存在偏差,编码赋予的意义与解码理解的意义具有不对称性。实现中华体育文化“自塑”要由国际传播主体通过各种概念、符号来表征中华体育文化,并且使国际公众能够正确地解读和接受其中的意义,从而作用于认知和行为。因此,所传递的中华体育文化的表征是否符合国际受众的文化背景、是否建立起共通的文化空间,是避免言不达意的关键。目前有关体育国际传播的研究中尚未有针对区域国别或是具体海外人群的广泛调查,说明我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所拥有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掌握得不够准确,这可能会导致传播的中华体育文化符号和话语的表达方式难以贴合国际受众的民族心理、文化观念和话语习惯,从而使国际受众无法理解传播主体赋予的意义或是对中华体育文化产生误解,编码与解码之间的不对称性使国际受众难以产生共鸣。

2.4 国际传播方式创新不足,缺乏持续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国际传播工作予以众多制度、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强健,但依旧存在缺乏传播载体、传播手段僵化的问题[24]29,使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不畅、影响力不佳。首先,中华体育文化传播存在“唯媒体”的症结。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播长期以官方媒体传播为主,规格高而影响力有限,且官方媒体传播的内容和口吻使国际公众易将体育文化的传播视为国家宣传。其次,轻视人际传播的作用。体育注重身体的参与,仅靠新闻媒体的文字传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观西方国家传播方式却是多元的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NBA 球星中国行、在海外举办季前赛之类的活动深入他国民众之中,令他国民众亲身感受其体育文化的魅力,以博取文化认同。再次,未充分发挥体育文化产业对文化传播的积极带动作用。NBA 的品牌效应辐射众多国家,欧洲的足球联赛也是全球受众高度关注的赛事,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匡威等体育品牌充斥着全球市场,宣扬着西方体育价值观和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实力则相对较弱,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归属文化事业,缺少了产业的灵活性和产业辐射范围的广泛性,在抵御西方体育文化渗透、抢占中华体育文化传播空间方面的竞争力较弱。最后,体育非政府组织、企业等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方面,民间力量参与中华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积极性严重不足、传播渠道不畅。如健身气功的传播主要局限于海外当地华人开设的武馆或其他华侨团体,传播渠道较为狭窄[25]。另一方面,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对外援助效果有待提高。目前援助的体育设施或用品没有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元素,且援助结构单一,多是政府之间的援助行为,受援国的普通民众并未深切感受到援助的效果,影响范围有限。总之,国际传播方式的创新不足,使中华体育文化无法深入国际受众的日常生活,关注度较低,国际受众接触中华体育文化的内容少、频次低,难以形成持续影响。

3 共情传播视角下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实践路径

3.1 创设情境:打造中华体育文化的共情场景

通过共情传播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首先要产生情感共情。研究表明,人们更易对与自己长相或经历相似的人共情、更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共情、更易在容易接近他人的环境中共情[26]。创设能够让受众感受到与自身有相近性、相似性的情境和文化空间,才会产生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

3.1.1 以国际体育赛事为契机搭建交流场景 首先,打造国际品牌赛事。搭建交流场景不局限于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这类比赛申办难度高、承办周期长、各项成本巨大。相比而言,国际单项体育赛事也是较佳的选择,可举办连续固定的单项国际赛事,逐渐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赛事。一方面,在西方体育项目的品牌赛事中充分融入中华体育文化元素,吸引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另一方面,可打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邀请和吸引不同国家的参赛人员、关注者沉浸于中华体育的情境,并将标志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元素融入赛事,引导和强化参赛人员的关注点和兴趣。应特别注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分发挥文缘、地缘优势和华人华侨的在地优势,围绕相似的传统体育项目搭建国际赛事平台,以此为唤起相似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创设场景。其次,在国际赛事中创设更加具体的情境,进一步渲染共同情感。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冬奥村借助智能传播技术播放中国武术视频,吸引了众多国外运动员体验学习。其中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在社交媒体中发布与队友体验学习“中国功夫”的视频并予以赞扬,如此沉浸式体验的情境更易引起国际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而自愿融入、感受中华体育文化的魅力。最后,通过开闭幕式的展演来唤起国际受众的共同情感,展现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始终以“共情同心”为主体基调,用人类的共同叙事传递共同愿望,通过对主客共同情感愿景的唤醒来增进“我们”的认同[19]31,使国际受众感知到自身与传播主体的相似性,从而实现共情传播。

3.1.2 以博览会和展演为桥梁走近国际受众 博览会是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窗口,兴起于西欧,并在西方国家盛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博览会目前发展也较为迅猛。举办博览会不仅能够集中展示中华文化和中国形象,还能作为宣传动员的契机聚集国内外与体育相关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有关中华体育的文化记忆转化成有形的展览物件呈现出来,让国际民众亲身接触中华体育文化,充分感受中华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蕴藏的智慧。虽然当前已在本土成功举办多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但是此类博览会的举办频次和国外参观者的数量尚不足以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应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举办更多不同级别和规模的体育文化博览会,并合力推动体育文化博览会走出国门,落地海外国家,创造更多走近国际民众的机会。此外,适当扶持海外华人华侨体育社团在海外开展中华体育文化的体验和展演活动。海外华人华侨作为既了解中华体育文化又熟悉海外当地风俗民情的沟通桥梁,更易唤起国际公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引起其对中华体育文化的关注和理解。

3.2 精细编码:优化中华体育文化的“自塑”效果

在产生情感共情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促进认知共情的形成,以此调节国际受众的个体认知,因而需要进行精细编码,选取中外受众具有相似认知的文化内容激发情感共鸣,促成共情传播的效果,最大程度消减文化折扣,进而优化中华体育文化的“自塑”形象,使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3.2.1 依托基础研究提升自身认知 首先,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深刻阐释其价值意蕴。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融合,既是体育精神在中国本土化的延续与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以体育为载体的呈现[27]。从古代体育到红色体育再到建设体育强国,中华体育精神在不同时期和特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当前,应加强对其历史环境和历史演变的梳理和研究,为凝练和阐释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以及未来发展奠定历史基础,为中华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体育形象“自塑”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生活智慧与集体记忆,但在西方体育文化霸权和盛行价值观的侵蚀和挤占下,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社会基础。“削足适履”“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将极具内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改造得面目全非,那种偏离“现实需要与主体使命共同指向”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亟须反思传统的特质[28],故而应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传承和守护中华体育文化的本真,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体育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既具中华传统特色又符合世界潮流,利于获取国际公众的广泛理解和认同。

3.2.2 寻求文化共通,促进认知共情 文化思维和审美习俗会给传播造成障碍,这就需要找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传播国内外受众均能理解且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促进认知共情。不断了解、熟悉传播对象的民族性格、思想情况和生活方式等,并深入其日常生活之中进行传播,才是国际传播的第一要件[29]。对传播内容的选择,首先,应根据意识形态和文化版图精细划分不同受众群体进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深入传播对象国家、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对不同地域进行针对性的内容制定和渠道选择。其次,找寻文化共情和心理共鸣的契合点,以此作为提高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切入点。可借鉴电影《长城》,将武术、服饰、建筑等中国元素与西方孤胆英雄相结合,涵盖中国故事资源的同时选用西方故事题材,以人类共同价值观为主题,宣扬责任、忠诚、信任和牺牲精神[30],在国际受众中产生共情与认同。再次,着重挖掘个人的故事。以小见大,以平民化的视角进行个性化的叙事,展现中华体育文化元素和内涵,特别是发挥体育明星的作用,使其成为中国体育的代言人。东京奥运会期间,路透社报道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获得国内外公众的普遍认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报道突出了以多个满分成绩夺冠、骄人成绩背后所蕴含的不断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又表现了要以中国零食“辣条”庆祝夺冠的真实可感的小女孩儿形象[31],迎合了国际受众的价值追求。最后,在诸如气候、生态、人权、性别等能够融入体育领域的世界共同关切的问题上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激发国际公众的认知共情。

3.2.3 凭借“他者”叙事消减文化隔阂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主要依赖官方媒体的发声,讲述中国故事倾向于“自己说自己好”。在国际传播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以我为主”的“自我澄清”“我为我说”,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以外制外”的“他者塑造”,让“别人替我说”[32]。在传播中华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讲述宏观体育故事,于国际受众而言,他们只是被悬置的看客,未感受到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欲跨越文化障碍走近国际受众,应在“自我”主导的前提下适当引入“他者”视角,让熟悉中华体育文化的外国人讲述中国体育故事,以此提升国际受众的兴趣,引领其理解中华体育文化。中外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做客中国》邀请来自“异乡”的外国主持人做客中国乡村家庭,尽管言语不通且文化背景迥异,但彼此之间依然能够愉快相处,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共同生活、共同劳作来讲述鲜活生动、真实亲切的脱贫故事。如此讲述故事的方式,使中国形象摆脱了单纯“被观看”的地位,在异国受众之间架设起了沟通的桥梁。因此,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可借鉴已有“他者”叙事的成功经验,让外国人作为观察者、体验者、引领者来讲述中华体育文化,建构融合传播的语态和共情传播体系,为国际受众提供更相近的文化空间,从而引起情感共鸣,促进认知共情,使国际受众乐于对中华体育文化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3.3 创新方式:强化中华体育文化的持续影响

在建立起国际受众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后,需要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扩大共情传播的影响范围,形成广泛持续的影响,逐步实现由情感、认知到态度、行为的转变。在文化冲突与融合并存的情况下,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必须坚持国际传播方式的创新,重视传播渠道、方式的现代化、多样化和实效化。

3.3.1 打造多元传播平台,扩大国际影响范围 首先,结合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和国际受众的习惯、喜好,打造易于引发共情并且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介和平台。一方面,依旧依托外宣旗舰媒体,在海外账号中传播中华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加快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体育媒体,开拓海外市场,收获海外粉丝,为传播中华体育文化打通新的渠道;另一方面,资助和支持海外华文媒体的建设,发挥其在住在国的宣传优势,以住在国的母语刊发和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与当地民众产生互动。同时顺应数字化给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和变化,大力发展数字媒介,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制作成数字化媒介产品,创设新的国际传播场景。其次,在官方传播的基础上,构建官民联合的传播平台,既有官方传播的严肃与权威,也有民间传播的亲近与贴合,以此保证文化传播的衔接性、持续性和自发性[24]30。充分利用体育公共外交和体育人文交流等手段,定期举办体育文化“交流年”“文化周”等活动。开展民间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充分利用民间社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的优势,结合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激发国际受众的猎奇心理,吸引更多关注。最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助体育援助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了解受援国的真实需求,在符合需求的援助中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并鼓励国内体育非政府组织、体育企业向受援国民众进行直接援助,在民众之间引发对中华体育文化的情感共鸣。

3.3.2 输出体育文化产品,形成持续稳定影响 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着重“柔性”传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向国际社会输出中国的体育文化产品,使中华体育文化元素扎根日常生活,产生持续稳定的影响。例如:“冰墩墩”的热销是国内外对中华体育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产品设计理念的认同,对传播中华体育文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当前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输出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首先,将影视作品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影视作品蕴含的价值观和文化元素易于被广大受众接受,并产生广泛影响。我国可学习西方体育电影的拍摄技巧和叙事技巧,拍摄出更多优秀体育影视作品,以视听效果引发共情。其次,重视短视频的制作,吸引更多国际受众。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短视频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生活和社交方式。中国已有一些在海外成功走红的短视频作品,如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在YouTube 上拥有千万级订阅量,引起各国观众的关注与共鸣;举重冠军吕小军的训练和生活视频也深受国际受众喜爱。因而可借鉴制作更多精致的中华体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作品,以特色化、碎片化的内容细微展示中华体育文化,更容易吸引国际受众。再次,开发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电子游戏,或是在体育电子游戏中增加中国元素。电子竞技行业发展迅猛,目前在我国文化产业出口贸易中游戏产业呈现少有的贸易顺差现象[33],电子竞技也作为正式项目进入亚运会,可见电竞行业的发展已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作为电竞载体的电子游戏已不仅是娱乐项目,更是一种社交方式、情感陪伴和文化表达,可借助这一优势和趋势研发制作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游戏进行推广,使国际民众以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华体育文化。最后,培育现代化的体育文化传播品牌,生产和推广中华体育文化衍生产品。积极围绕民族传统体育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赛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品牌的投资,推动品牌赛事走出国门。通过赛事赞助、纪念品供应等形式积极打造和宣传中国专业运动品牌,开发生产徽章、邮票、文具、服饰等符合国际受众消费理念、习惯和品位的收藏纪念类、生活日用类的有形衍生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传递中华体育文化。

4 结语

中华体育文化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提升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不仅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体育国际传播具有积极作用,也对中国整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有所促进。面对现实困境,共情传播为提升感召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情感更易打破地缘政治的隔阂、弥合文化差异,引导国际受众发生思想和行为的积极转变。在当前复杂化、极端化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国际传播条件下,我国应该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通过共情传播来实现与他者的文化联结,使中华体育文化和中国体育故事从表达转向抵达,真正在国际受众中获取认同并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从而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猜你喜欢
感召力共情中华
怎样跑出更好的成绩
做追赶的人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文艺导演的感召力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