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近年来,韩玉臣通过“大美至纯——西藏题材油画作品展”在世界各地的巡回展出,以自己的画笔,向世界讲述了中国藏区人民的故事、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讲述我们奔向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7月3日至7日,在“大美至纯——西藏题材油画作品展”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开幕之际,韩玉臣亲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分别拜访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长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俄罗斯艺术大师列尼亚申、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与当地艺术界同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长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真诚希望与更多像你这样的艺术家合作,建立长久的友谊”
7月4日上午,在“大美至纯——西藏题材油画作品展”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开幕前夕,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长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在圣彼得堡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韩玉臣就艺术交流与合作前景,进行了亲切真诚的交谈。
对俄罗斯文化有深切了解的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介绍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和丰富收藏,以及与冬宫博物馆的区别。韩玉臣对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为他举办个人展览表示感谢,认为这是对他的油画艺术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画家的真挚厚爱。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大理石宫是韩玉臣此次展览的举办地,建于18世纪,因其鲜明的建筑风格,多次举办许多世界著名艺术家的展览而驰名。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介绍了矗立在大理石宫花园中的亚历山大三世雕塑,以及亚历山大三世对俄罗斯文化艺术发展的贡献,介绍了作为俄罗斯艺术代表巡回展览画派在美术领域的独到風格和语言表现。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绘声绘色的描述,让韩玉臣深受感染,韩玉臣介绍了自己与俄罗斯美术的渊源:1972年,18岁时,得到从列宾美术学院毕业的苏高礼老师的指导,开始油画启蒙;1978年,又受到俄罗斯画家马克西莫夫培训班学员张文新老师的指导。韩玉臣的经历让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倍感亲切,她高兴地说:“在韩玉臣作品中能看到俄罗斯油画的元素。”
韩玉臣多年来专注西藏题材创作,他将自己的画册赠送给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的同时,介绍了西藏独特地理环境和个性突出的民族文化,以及自己在西藏采风写生经历的艰辛和风险。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一边翻看韩玉臣的画册,一边风趣地说:“韩先生你的真切讲述和动情表达,不用翻译我就能理解你的意思。西藏不仅雄浑神奇,更是个放飞心灵的地方。”接着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介绍俄罗斯一个名叫普斯科夫的山川,那里幽美静寂,跟中国的西藏非常相像,住在那里可以让人们忘记闹市的嘈杂,心灵得到净化。
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介绍了前不久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代表团到访中国,就加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与六个省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切磋,达成多个合作的意向。就文化艺术合作交流话题,韩玉臣向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介绍了邯郸韩玉臣美术馆近万平方米的展厅规模,以法国19世纪巴比松画派为主体的油画收藏,和该馆多次举办国际展览等相关情况。韩玉臣热情地邀请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到邯郸参观指导。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非常赞赏韩玉臣创办面向社会开放的专业美术馆的社会责任和艺术情怀,特别对韩玉臣美术馆筹划的国际青年美术项目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说到这里,玛尼洛娃打着手势笑着说:“邯郸我要去,从现在开始学说汉语,以便我们今后更好地交流合作。”
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强调,俄中文化艺术交流是在整个中俄合作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各项活动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这里重要的是选择一个中俄人民都感兴趣的共同点。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体量大、藏品丰富,历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有。我们选准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点”,就一定能促进彼此交流不断深入。
阿拉·尤里耶夫娜·玛尼洛娃向韩玉臣赠送了汇编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重要藏品的画册,分别时握着他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我在政府部门工作了20多年,博物馆是我的新岗位,真诚希望与更多像你这样的艺术家合作,建立长久的友谊。”
俄罗斯艺术大师列尼亚申:“把创作目光聚焦到善良质朴、执着坚毅的高原子民身上,非常可贵可敬”
7月3日,正在圣彼得堡筹备个人油画展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韩玉臣,与85岁高龄的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副院长弗拉基米尔·列尼亚申,就现实主义绘画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
列尼亚申首先赠送给韩玉臣一本他主编的18世纪俄罗斯杰出画家瓦西里·彼罗夫的画册,并介绍了他对这位俄罗斯现实主义创作先驱的发掘和研究工作。韩玉臣就彼罗夫的《乡村复活节的宗教行列》《最后一家酒店》等作品的艺术内涵和形象刻画,谈了自己的认知和感想。
作为俄罗斯美术界国际知名学术大师,列尼亚申几十年专注艺术理论研究,关注世界美术发展,可谓广闻博学、思想深邃,但同时又以自己没去过中国为憾事。当他翻看由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刚出版的《韩玉臣美术作品集》,并认真聆听了韩玉臣数十次去西藏采风的惊险经历、对西藏地区少数民族性格特点的介绍后,一方面感谢画家把充满生活气息的西藏题材作品带给俄罗斯人民,另一方面认为韩玉臣把创作目光聚焦到善良质朴、执着坚毅的高原子民身上,非常可贵可敬。
两位艺术家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但共同的理想追求,让他们聊得十分畅快。当讨论如今世界美术创作流派纷呈、现当代艺术趋向越来越明显时,列尼亚申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抒发艺术家的情感,作品要像彼罗夫、列宾、苏里科夫一样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列尼亚申还指着桌子上的饭菜十分形象地比喻:“现实主义好比人们每天要吃的面包,是社会的主粮,而形形色色的现当代艺术只能算作开胃小菜。”说到这里,列尼亚申停顿了一下,指着室外涅瓦河的方向,感慨地补充道:“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犹如滚滚涅瓦河水,永远是主流,奔腾不息,而现当代艺术是水中的浪花,使其更为丰富多彩。”
韩玉臣出于对列尼亚申的仰慕,现场为其画了一幅钢笔速写头像。列尼亚申一边在画上郑重签名,一边称赞道:“画得好、画得像,这是真功夫。”
走进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
7月5日下午,正在圣彼得堡筹办展览的中国油画家韩玉臣来到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受到了该艺术家协会彼得·康诺施和康斯坦丁·别基托夫两位副主席的热情欢迎。
韩玉臣2014年就曾在列宾美术学院举办他的个人展览,与圣彼得堡的美术家有许多交往。这次到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和彼得·康诺施和康斯坦丁·别基托夫两位副主席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流,向两位副主席赠送了自己的画册。两位副主席介绍了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的情况,并陪同韩玉臣一行参观了该协会的美术馆,讲解了正在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和作者情况。
在参观协会美术馆的过程中,韩玉臣还专门为热情的协会美术馆工作人員达季娅娜·巴普洛娃画了速写,并赠送给她。韩玉臣一行还参观了陈列并出售该协会会员作品的画廊。
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820年。据该协会的官网介绍,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位于大莫斯卡亚街,是圣彼得堡艺术和文化生活中最著名和最负盛名的地方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与城市文化生活相关的辉煌而难忘的活动一直在这里举行,在这里组织了绘画课程、举办了展览、举行了会议。
这座建筑物的艺术史始于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3) 的法令,当时这座建筑被国家购买,并赠送给女皇的心腹之一埃拉金。在他的领导下,大莫斯卡亚街上的这个地方被圣彼得堡的整个社会所熟知。埃拉金去世后,1877年,这座建筑才被用作文学、戏剧和其他艺术人物的聚会场所,同时它也是总督、圣彼得堡警察局长和首都其他行政机构的住所和办公地。1877 年 7 月 1 日,根据亚历山大二世皇帝的法令,该遗址和建筑物完全归于1820 年成立的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所有。
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国内艺术的发展。卡尔·布留洛夫、亚历山大·伊万诺夫、塔拉斯·舍甫琴科、彼得·克洛特等人都是该学会的奖学金获得者。展厅内举办过许多艺术家作品展和文学作品展览和表演,这使19世纪末的人们记住了“巡回展览画派”和“艺术世界”等杰出展览。1877年至1878 年,根据马克西米利安·叶戈罗维奇·梅斯马赫的计划,这座建筑被彻底重建。该博物馆是在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格里戈罗维奇的倡议下修建的,格里戈罗维奇担任该协会会长20 年,住在其中一间翼楼里。
自 1882 年起,该协会更名为“帝国艺术家协会”,建筑物的正面上可以看到这个名称和日期“1820—1890”。列宾、弗鲁贝尔、斯塔索夫、布洛克都来过这里。1932年,该建筑被移交给俄罗斯联邦艺术家联盟。该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中心自 1978 年起一直在此运营,收藏约 9000 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