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2023-08-29 02:18王仲智林柄全程香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3年8期
关键词:核心区密度因素

张 舟,王仲智,林柄全,程香钰

(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9;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 200241;4.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准、民族文化的精华,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有利于客观认识区域文化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理解“地方认同”与“地方性”的建构[1],发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的活力,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2]。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文化危机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下,内涵挖掘不足、地方文化嫁接等问题弱化了非遗文化的独特性与异质性,致使人们对于非遗的认同度降低[3]。非遗实践成为国际平台建立民族威望、维护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效手段[1]。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将非遗分为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5 个方面。

对于非遗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由概念、内涵、特征及旅游开发利用等基础性研究逐渐深入至理论建构、探讨保护体系的成效、社会经济价值等深层问题[4~6]。其研究尺度广泛,不拘泥于层级、范围,可大到某大洲[7],也可小到某城镇[8];研究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历史文献检索、样本调查、案例分析、模型建构等方法。近年来,非遗对“文化认同”的作用得到了更多的认可,教育对于非遗传承保护的意义被重视[8]。

中国历史悠久,非遗资源丰富。在具体的非遗工作中,中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 级非遗名录,并在《公约》5 方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非遗项目细分为10 种类型。自2006 年至2021 年,国务院共计批准了5 批3 610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研究较国外虽起步晚,但自2001 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历了快速发展,至2012 年后转入稳态增长,成果颇丰[9]。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学、社会学、民族学、艺术学等领域,从某中小区域、某一类型的非遗项目入手,聚焦非遗的概念与理论、特征与价值、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等基础议题。例如,张希月等研究苏州市非遗旅游开发时,发现旅游开发有利于保护非遗、提高非遗自我生存能力[10],而遗产保护情况又是决定非遗能否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11]。

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跨学科融合趋势增强,地理学贡献度上升[12],人地关系、空间、尺度、综合等思想得到体现[13]。如陶伟从身体地理学视角探索非遗传承,指出非遗传承人应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提高文化保育过程中传承人的自豪感、荣誉感[14]。此外大量研究表明非遗分布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中小尺度呈片、带、面的集聚式分布,具有平原、河流指向性及经济发达地区更密集等特点[18,19];在国家尺度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15-17];在全球尺度,刘畅等以皮影戏为例,指出非遗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地具有空间集聚性[20]。但2021 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相关研究缺乏;已有探究全国尺度的非遗空间分布的研究缺乏对影响因素的检验分析。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5 批国家级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检验,旨在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

图1 技术路线Figure 1 Technology road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 /www.ihchina.cn),包含五批共3 610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谷歌地图获取各项目申报所在县(区)级行政中心的地理坐标数据。

此外,年均温、年降水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地形数据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SRTM1(90m 分辨率)数据计算所得;河流数据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系图》的数字化及《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21》;气候数据源于《中国气候类型图》的数字化;“死者万计”的自然灾害数、战争数源于《中国基本古籍库》(http:/ /dh.ersjk.com/)。

1.2 研究方法

最近邻比率(ANN)。借助ArcGIS10.4 软件的空间统计工具,计算我国各类型国家级非遗“平均最近邻距离”与“期望最近邻距离”的比率,衡量其空间分布类型。当ANN≤0.5 时,表现为集聚分布;0.5 <ANN≤0.8,表现为集聚—随机分布;0.8 <ANN <1.2,表现为随机分布;1.2≤ANN <1.5,表现为随机—离散分布;ANN ≥1.5,表现为均匀分布[16]。此外标准差(Z)<-2.58 或>+2.58 且概率(P)<0.01,数据置信度达99%。

核密度分析。借助ArcGIS10.4 软件的核密度工具,进一步确定全国范围内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密集程度,分析区域差异。计算公式为:

式中:fn(x)为研究区内某点x 的核密度值,n为要素点数,h 为搜索半径,k 为核函数,(x -xi)为估计点到样本点的距离。

影响因素检验。对普遍认同的影响非遗空间分布的因素如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12,15,16]与经济、人口、文化、历史等社会因素[2,12,15,16]进行检验。以非遗与气候的关系分析为例:利用ArcGIS10.4 软件的叠置分析,计算各气候区内非遗项数及占比情况,并进一步利用回归检验气温、降水量等重要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

2 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

首先,从非遗的批次来看(图2a),第二批次数量最多,共1 352 项,占非遗总量的37.45%;其次是第一、三批次,分别为763 项占21.36%、567 项占15.71%;第四、五批次数量较少,分别为463 项、465项。其中,第二批次新增项目居多,第四、五批次则是扩展项目居多。其次,从非遗的类型来看(图2b),传统技艺数量最多;其次是民俗、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数量较少,均低于200 项。下文依次分析总结国家级非遗及其各批次、各类型的分布特征。

图2 中国国家级非遗结构特征Figure 2 Structure of Chin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2.1 空间分布类型

最近邻比率分析结果(表1)表明,我国国家级非遗总体表现出集聚趋势,且置信度达99%。从各批次来看,第一、二批次呈集聚分布,第三、四、五批次集聚性减弱,呈集聚—随机分布特征;从各类型来看,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与传统医药的集聚性较强呈集聚分布特征,其余各类型集聚性较弱呈集聚—随机分布特征。

表1 中国国家级非遗最近邻距离指数Table 1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index of Chin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空间分布差异

核密度分析表明,中国国家级非遗分布的地域性明显,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强耦合性(表2)。国家级非遗在胡焕庸线以东、以南分布较多,形成了1 个高密度核心区、1 个次级密度核心区和多个小核心区(图3a)。其中,高密度核心区以北京为核心,辐射津、冀两省;次级密度核心区以上海为核心,辐射浙江、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小核心区主要包括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贵桂湘交界、珠三角、福建沿海四处。

表2 中国国家级非遗区域分布Table 2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index of Chin'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图3 中国国家级非遗总体及各类型的核密度Figure 3 Total density and density types of Chin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为验证国家级非遗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区域划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经济区划,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四大地区。

基于中国10 种非遗类型间存在分布原因的相似性,本文为便于后续分析,依次对《公约》中5 方面非遗做核密度分析得,非遗的不同类型间存在分布特征差异(图3b-f)。艺术表演类非遗是指世代相传的,由传承人通过一定的声音、舞蹈、神情、技巧并结合相关实物和场所进行展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故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 类概括为表演类。其分布特征与总体非遗分布特征相似,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形成了1 个高密度核心区、2 个次级密度核心区和多个小核心区。其中,高密度核心区为京津冀地区;2 个次级密度核心区分别是长三角与晋冀鲁豫地区;小核心区主要包括珠三角、福建沿海、湘鄂贵地区。

传统手工艺多是父子或师徒间代代相传,不传外人,因而不仅有美学艺术价值,还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手工类非遗在分布上形成了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及多个小核心区。高密度核心区分别是长三角与京津冀,小核心区主要包括珠三角、福建沿海、贵桂湘交界、川渝交界、晋冀豫交界。

民间文学大片聚集在中国东南半壁,以长三角地区为高密度核心、鲁豫为次级密度核心,辐射京津冀、晋鲁豫、陕渝、湘鄂、贵桂等大片区域。这可能与其传播通过口口相传而无需要具备特殊技艺的传承人有关。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主要指传统医药类非遗,其分布范围较小且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形成高密度核心区,长三角地区形成次级密度核心区,陕西、广东、贵州、西藏等省份的局部小区域形成小核心区。相较于其他类型非遗的高密度核心区,其范围较小,印证了传统医药在历史上被统治者掌控的猜想。其小核心区区域性较强,如分布在西藏地区的皆为藏药、分布湘贵地区的主要是苗医药、侗医药、瑶族医药、布依族医药[16]。

民俗类非遗是在区域地域环境、历史等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发展形成的,因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影响范围局限于本土区域。虽然每个区域都存在一定的、特有的风尚、习俗,但是因地区申报情况差异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与贵桂湘交界地带等高密度核心区;以北京为核心,辐射津晋冀鲁豫地区的次级密度核心区。

3 非遗的分布成因

中国国家级非遗的空间分布呈集聚分布,其总体及各类型的高密度核心区和次级密度核心区均处于胡焕庸线以东、以南。这种分布特征与中国自然环境(如地形、河流、气候)、社会因素(如经济、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耦合性。

3.1 非遗与地形

人类活动普遍具有平原指向性,中国国家级非遗也同样呈现集中于平原地区的分布特征。基于中国高程数据计算的地形起伏度,并按平坦地形(0—5m)、小起伏(5—15m)、中起伏(15—45m)、山地起伏(45—140m)、高山起伏(>140m)的标准分级后,叠加中国国家级非遗核密度图,发现得到中国国家级非遗高密核心区与次级密度核心区都位于平坦地形区与小起伏区。此外,一些特殊的地形区也有助于非遗的形成。如山地环绕的四川、两山夹一水的山西、地形多样而复杂的青海等较为“封闭”的地形区内,受外界影响干扰少,非遗项目也较多。

3.2 非遗与河流

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在与河流的互动中不断发展[21],因而中国国家级非遗呈现近河流趋势。分别以1km、3km、5km、10km 为缓冲半径做中国河流的缓冲区并计算其中国家级非遗项数。结果显示,以1km、3km、5km、10km为缓冲半径的缓冲区内国家级非遗项数分别占总量17.40%、43.74%、57.42%、74.21%。以10km 为缓冲半径的河流缓冲区内国家级非遗以表演类与手工类非遗居多(表3),而河流沿岸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进一步说明非遗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

表3 河流的10km缓冲区内非遗分布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10km buffer zone of the river

3.3 非遗与气候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是影响非遗分布的重要因素。计算中国5 类气候区内国家级非遗项数获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项数最多,共1 713 项(占总量的47.45%);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共1 217项(占总量的33.71%);再次是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别为297 项、239 项;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少,共144 项。

事实上,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国家级非遗密度也较高,而高原高山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密度较低。但各气候区之间国家级非遗类型结构相似,均表演类非遗居多,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4 非遗与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高低,因而是影响非遗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各省份之间非遗分布差异较大,其中浙江省的非遗项数最多,共257 项,占总量的7.12%;山东省、山西省次之,但均超过180 项,占比均大于5.00%;此外还有广东省、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超过160 项,贵州省、四川省超过150 项,其占比均大于4.20%。各省份国家级非遗达150 项共9 个,其非遗项数总占比达44.02%,GDP总量达全国五成,其中东中西部省份分别为6 个、1 个、2 个。此外东北三省的非遗项数占比与GDP占比均约为5.00%,进一步表明非遗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强耦合性。

3.5 非遗与民族

许多西部省份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非遗项数较多,可能与其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有关。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有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等省份。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依次为西藏、新疆、青海,该三省国家级非遗之和超过全国总量的9%。

3.6 非遗与历史因素

非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战争(表4)、朝代更替导致的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转移,都是影响非遗产生、发展乃至消亡的重要因素[22]。在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时期以及两宋3 个历史时期,中国人口逐步实现南迁,经济、文化重心随之南移[23]。故总的来看,北方虽发展较早,但因战乱等变故的影响,人口流失,大量文化资源遗失严重;南方虽发展较晚,但随着人口南迁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文化资源愈加丰富。但不否认部分省份在发展过程中受外来文化冲击,导致非遗资源遗失。

表4 各省历史时期“死者万计”自然灾害数与战争数Table 4 The number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war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each province

3.7 非遗与其他因素

非遗分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结果,除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外,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如区域自身的文化特质。在长期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区域的文化特质表现出区域差异,而文化特质本身也是影响非遗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于中国北部更加注重小农经济的发展,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业经济发达,其文化开放性与创造性更强。因而中国东南半壁非遗资源更加丰富,且人们更加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非遗的申报意识与意愿更加强烈。总之,中国非遗“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集聚模式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使然。

4 回归检验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各影响要素与非遗数量的关系,利用各省(市)相关数据进行回归检验。依据上述分析,选取解释变量、剔除线性相关的变量(表5),得检验结果(表6)。

表5 解释变量及说明Table 5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s determinant values______

表6 泊松回归估计结果Table 6 Regression results of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地形起伏度、气温、历史时期“死者万计”的自然灾害数、战争数的影响效果与预期不符。其中地形起伏度表现为正向影响,可能是因为地形起伏度大的地区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不易受外界干扰,受现代化的冲击小;气温表现为负向影响证实了上述非遗项目在温带、亚热带地区更多而非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死者万计”的自然灾害与战争对非遗产生正向影响可能与自然灾害、战争发生后多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关,随着人口数的减少,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受外界的影响减少,非遗传承的干扰降低。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结论

分析中国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区域文化的发生、演变过程,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进而发掘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中国5 批国家级非遗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检验,主要结论如下:①我国国家级非遗的空间分布范围广,但各类型间数量差别大且区域差异明显,宏观尺度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集聚现象明显,形成了京津冀高密度核心区、长三角次级密度核心区和多个小核心区。②各类型国家级非遗虽都呈现集聚模式,但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传统技艺的集聚性最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次之,而传统舞蹈的集聚性最弱。各类型国家级非遗的高密度核心区多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次级密度核心区多位于珠三角、福建沿海地区,西藏部分地区、湘鄂边界、贵桂边界地区则多形成小核心区。③非遗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与地形的关系表现为国家级非遗高密度、次级密度核心区都位于平坦地形区与小起伏区,但部分“封闭”的地形区内非遗项目较多;与河流的关系表现为74.21%的国家级非遗(2 679 项)位于中国河流的10km 缓冲区内,其中表演类(1 249 项)与手工类(777 项)非遗居多;与气候的关系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国家级非遗分布密度最高,其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高原高山气候区的国家级非遗密度最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东南沿海等地区的省市呈现国家级非遗项数与GDP 值双高,而西部、东北的省市多呈现双低;与民族的关系表现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或少数民族种类多的省市拥有更多的非遗项目;历史背景、区域文化特质等非经济的社会因素也是影响非遗分布的重要因素。

5.2 政策启示

第一,应充分挖掘不同类型非遗的特质,分类指导。例如,在维护非遗原真性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24],进而促进非遗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对于缺少经济效益的非遗资源,应注重其社会效益。非遗不仅能够传承区域历史记忆和群体情感,也承载了地方性实践[1]。例如,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广州市春节(行花街),不仅是中国春节文化在广府地区的独特表现,更是广州人“地方感”的重要来源[25]。此外,该活动也为其他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融入地方的机会,有利于推动地方认同。

第二,在非遗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不同文化群体在交流中产生文化的碰撞、发展,形成文化多样性,共同构成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6]。相关部分应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加强对西部地区的重视程度。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非遗的开发与保护意识、意愿薄弱。因此,发达地区应积极帮扶西部地区构建地方性。

第三,有关部门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挖掘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传承、促进保护宣传,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提高民众非遗保护理念。将文化传承保护观念贯彻教育教学,培养、提升人们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激励文化创新融入以非遗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特色。强化非遗实践,推动地方与不同尺度的外部建立开放的动态联系,促进区域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区密度因素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解石三大因素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