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龙华 邓高祥(永丰县农业农村局)
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走进永丰县,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宽敞平整的村庄道路、郁郁葱葱的阳光牧场、欢声笑语的帐篷营地,青山绿水间,一幅生态宜居的秀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永丰县以宅改为总抓手,积极探索依法拆除、无偿收回、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综合利用等“六个一批”模式,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19000 余宗,全力释放农村宅基地潜在价值,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奋力绘就村美人和共富新画卷。
针对违法违规乱建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开展全域范围内“违法违规建房”问题摸排,建立底数台账,依法坚决处理违法建设行为,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现“全排查、严整治、零新增”目标。目前,永丰县通过调查摸底,摸排2013 年以来违法违规占地建房2690宗25.4 万平方米,主要有未批先建、批东建西、批少建多、占用耕地建房、跨集体占用宅基地建房等问题。全县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占地建房历史遗留问题2183 栋19.06 平方米,退出的宅基地统一由村集体收回,作为村民建房预留地。
针对闲散宅基地使用无序历史遗留问题,在保障基本居住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宅改+人居环境”模式,对村庄零散、闲置且权属模糊、有争议、建新未拆旧的历史遗留宅基地,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鼓励农户无偿退出零散、闲置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回收。目前,全县宅基地无偿退出村民乱圈乱占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6012 宗58.3 万平方米,通过“拆、改、清、建”等措施,完善提升村庄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重点实施复垦、复绿、复美“三恢复”行动,打造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游园等“四小园”,整体提升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更优。
针对农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退出难历史遗留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以地换房、置换农民公寓、货币化补偿、入股分红等途径,健全退出补偿机制,创新宅基地退出模式,解决1186 宗宅基地退出难历史遗留问题。并在充分发挥村庄自主性的基础上解决“资金筹集”难题,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实现了村内宅基地资金利用的有效循环,有效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增强了村庄长效发展动力。
针对宅基地面积超占历史遗留问题,严格遵循“一户一宅、面积法定”原则,按照“使用者付费”的制度设计,在面积标准上,追溯至各个历史阶段政府关于农民建房管理的面积规定。在费用标准上,采用阶梯式计费方式,多占多缴,区分本集体成员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超占制定收费标准;在收费方式上,由村集体负责收取,采取5 年、10 年、20 年等不同使用年限一次性收取。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支出、宅基地有偿退出等。目前,全县妥善处理6433 宗宅基地超面积23.2 万平方米,推动了宅基地转变公有观念回归。
针对县城南部山区建房用地保障难问题,探索跨村跨乡镇调剂,在宅基地所有权和资格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跨村跨乡镇调剂。通过宅基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有限流动”的弹性配置,目前,全县首批18300 平方米宅基地跨村跨乡镇配置成功。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山区乡镇217 户农户长期无地建房的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难历史遗留问题,结合宅基地改革政策,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路径,在乡村治理中平衡好利益关系,按照集体托管、城乡融合、乡贤助力、合作社促进等盘活模式,以出租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形式,推出两闲资源无法盘活的历史遗留问题,明确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可用于乡村旅游、民宿、文化创意等产业,具有休闲居住、健康养老及创新创业等功能。目前,全县打造小种植、小电商、小农庄、小民宿、小作坊“五小产业”,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3239 宗33.5 万平方米,村集体及农户盘活增收达370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