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推进衡阳“中部匠都”职教体系改革研究

2023-08-29 12:09:53李皎洁欧阳琳申蓁
经济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衡阳改革

李皎洁 欧阳琳 申蓁

摘 要:在我国中部经济进一步崛起背景下,衡阳作为中部老工业城市应发挥出带头作用,“中部匠都”理念提出后,衡阳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也进入到新的阶段。职业技术人才是推进衡阳“中部匠都”实现的基础,衡阳职业院校应加快教育体系改革,发挥职教资源优势,转变育人理念,强化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更加对口的“工匠型”人才。

关键词:中部经济崛起 衡阳“中部匠都” 职教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152-02

2019年,中央再提中部经济崛起,目的是进一步发挥出我国中部六省的经济活力,其中就包含湖南省。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作为湖南省的老工业基地有着优渥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资源,虽然之前有一段时间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在中部经济崛起的政策支持下,衡阳所提出的“中部匠都”的目标能够更快实现,与此同时,衡阳职教体系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应更加契合衡阳经济发展趋势,为衡阳经济发展助力。

一、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的衡阳“中部匠都”概述

“中部匠都”,顾名思义,是中部地区工匠之城,显示这里有着诸多优秀的工匠型职业技术人才,衡阳提出“中部匠都”的理念与其自身的优势特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衡阳本身就有着“中部匠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湖南衡阳的地理位置优越,融贯南北、承东启西,有着诸多大型国企,像衡阳冶金机械厂等。在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之后,衡阳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建设方面都快人一步,成为了全国40个交通枢纽之一,铁路、高速、国道纵横交错,航路、陆路、机场交通便利,不管是原材料输入还是产品输出都非常便捷高效。改革开放之后,衡阳的经济发展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慢了许多,但是工业基础底子犹在,2007年,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之后,衡阳就被列入到了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中。在老工业基地的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发展过程中,衡阳经济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局面。衡阳结合自身职教优势,在“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的要求下,适时提出“中部匠都”理念,致力于将衡阳工业产业基地与职教基地形成更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保障衡阳工业产业发展有人才,一方面保障衡阳职教技术人才毕业能就业,为衡阳经济新发展赋能。

二、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职教体系改革优势

在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得到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持,在深化开展职教改革的基础上,衡阳应把握住现有的各种基础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出政策、资源、市场、师资的积极作用,让衡阳职教为衡阳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一)政策优势

从注重衡阳城市独立发展到注重區域协调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衡阳产业改革到衡阳产业、教育共同改革进步,衡阳市在国家政策的大趋势下,在衡阳区域经济环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转变发展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衡阳职业教育的质量,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职业院校,支持衡阳逐步打造“中部匠都”。在政策上明确方向之后,衡阳地区职业院校开启了新一轮的教育体系改革,在近几年衡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衡阳也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来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为职业院校硬件、软件配置提供更多支持。不少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把握这一机会,以抓住相应政策福利,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资金,完善校内设施,打造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1]。

(二)资源优势

在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职教体系改革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深入融合,为学生打造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岗位的顺畅通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比本科教育来说更具技术技能上的针对性,学校所开设的每个专业都必须有十分明确的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掌握哪些技术,就应该将这些技术类课程和具体的考核安排其中[2]。为了达成相应的教育目标,职业院校就需要同类型教育资源的支持。衡阳的职业院校在特定产业集群环境下,所能利用的企业资源非常丰富,各个专业教学的开展都有相应企业资源的支持,这使得衡阳陆续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企业反哺职教人才培养,人才也在补充企业员工队伍,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市场优势

中部经济崛起促使衡阳市场经济的活力再一步提升,近几年来,衡阳在工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并且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将扩大内需、改革创新作为发展推动力,构建城市现代经济体系,推动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以将“衡阳制造”辐射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作为少数着力推挤实体经济振兴的城市,衡阳还提出了“3311”工程计划和工业原地倍增计划,促使军用民用工业产业的深入融合,以自由、开放、包容的市场理念来推动衡阳有色金属、轨道交通、精细化工、服装纺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打造衡阳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规模企业数量。在这样的市场优势下,职业教育及工匠人才的培养也就更快、更强,更能契合衡阳经济发展实际,解决衡阳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

(四)师资优势

自古以来,衡阳才俊辈出,如蒋婉、蔡伦、王船山等,而且从近代来看,衡阳是我国国内最早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随着时间的沉淀积累,衡阳职业教育方面有了比较强的师资力量,加上衡阳的职业院校数量较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师资方面的优势也较为突出。当前,在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起师资优势,让这些有经验的职业院校教师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衡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

三、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推进衡阳“中部匠都”职教体系改革策略

在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当前衡阳职业教育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离“顶尖”还有一定的距离,想要“中部匠都”的称号被真正认可,衡阳职教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为此,各个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办法来抓住重点、培养工匠型技术人才,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输出质量。

(一)改革思路,合理规划设计专业课程

衡阳职业院校在工匠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改革育人思路,结合本地的工业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计专业体系及课程内容,让衡阳工业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同步提升。当前,衡阳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视野狭窄、思路不清的问题,比如有的职业院校只看到当下阶段的产业发展情况,忽视了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体系。实际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已经达到饱和,学生就业不易,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业后的发展前景也一般,但是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新能源等还有广阔前景,市场人才短缺,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工作机会[4]。因此,衡阳各个职业院校应该认识到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改革职教人才培养品牌的重要作用,及时淘汰一些落后专业,形成新的专业体系,并基于实际来设计课程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深挖资源,打造“互联网+”教育平台

在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经济崛起的任务重、压力大,衡阳职业院校在开展育人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深挖社会资源,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来开展全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以解决课堂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课时不足的问题,并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展[5]。“互联网+”教育平台已经成为了衡阳职业院校的“标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登陆账号,可以加入到班级社群中,并且可以查看、下载自己所学专业的所有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教师也应习惯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在线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保障好线下教学,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教学。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资料可以上传到“互联网+”教育平台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之外的新课内容,并以网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假期还可以开设直播课,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内容,促使职业院校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成长为符合衡阳经济崛起要求的工匠型人才。

(三)课赛证一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的打造需要依托于更多优秀的工匠型人才,在职教体系改革中,可以尝试采用课赛证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课赛证一体需要教师更加精准地分析各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口岗位,从而指导学生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术大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专业课成绩、赛事成绩和职业资格证书都可以为学生未来就业加分赋能。特别是一些区域性、全国性的职业技术大赛是很多企业都非常关注的活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会在毕业之前就接受到来自不同企业的聘用邀请。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白“课赛证”的重要性,并带队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另外,“双创”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保持创新精神,在未来的岗位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校企合作,促使毕业就业无缝衔接

中部經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发企业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让企业的资金、人员、场地都成为职教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职业院校应对区域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与有着人才需求意向的企业开展深入的交流讨论,确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意向。比如,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这样,企业在办学和专业设置方面就有一定的发言权,也可以优先获取到职业技术方面的毕业生资源。职业院校可以为企业提供“订单班”的培养协议,订单班的人才可以全部输送到企业中。总之,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毕业与就业之间的无缝衔接[6]。

(五)多元评价,引导学生“一专多长”全面发展

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推进衡阳“中部匠都”职教体系改革还应在育人过程中引进多元评价,通过多元主体、多元方式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断拓展视野,形成“一专多长”的职业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专多长”的职业技术人才更能够获得企业的青睐,“一专多长”即在某一项职业技术能力方面格外突出,但是作为相关行业的技术人才,又不能只了解一种专业技术,其他的岗位技术也要有所了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部经济崛起背景下,衡阳“中部匠都”理念的提出有效带动了衡阳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深化发展,只有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不断输送到企业中,衡阳经济崛起才有更为坚实的支撑力量。在庞大的职业院校及学生数量基础上,衡阳需要更进一步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达到“工匠型”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让衡阳市成为不折不扣的“中部匠都”,也让衡阳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人才走出衡阳、走向全国。

[基金项目:本文是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助推中部匠都建设》(课题标号:2022D0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曼.推进职教改革创新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J].在线学习,2021(06):18-20+80.

[2] 王成云.衡阳市职业教育管理立交桥建设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1(03):142-143.

[3] 邓世凯,高慧.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衡阳市产教深度融合策略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22):102-103.

[4] 唐鹰尼.《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职教体系的融合[J].知识文库,2019(24):232.

[5] 夏磊.基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下文化基础课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4):40-41.

[6] 俞启定,喻忠恩.对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考——基于终身教育视野[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2):1-5.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作者简介:李皎洁,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职业教育;欧阳琳,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职业教育;申蓁,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农村电商。]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衡阳改革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大城衡阳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完善我国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思路——以衡阳破坏选举案为例
创新(2014年5期)2014-03-20 1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