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芙都
【关键词】消暑纳凉 生活智慧 文化心态
【中图分类号】I1207
【文献标识码】A
炎隆火正,石铄沙煎。唐人韩愈描述夏日感受“如坐深甑遭蒸炊”;宋人文同曰,“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翻检史籍,“大热”“大燠”“大暑”类字眼亦比比皆是,《北齐书·帝纪第四·文宣》载:“八年春三月,大热。”《宋史·五行志》载:“天圣五年,夏秋大暑,毒气中人……绍兴五年五月,大燠四十余日,草木焦槁,山石灼人。”古今同此溽热,较之现代社会,在没有冰箱和空调的传统社会,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纳凉、有着怎样的生活智慧与文化意境呢?
古人的纳凉智慧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传统科技与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
衣:夏季穿衣须轻薄透气。古人裁夏衣喜用“夏布”,“夏布”为苎麻织品的俗称,因其材质轻、透气性好,体感凉爽不沾身等特性,尤适宜酷暑之季。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表明,我国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使用苎麻织作。《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子季札夏时聘郑,郑子产就曾献“纻衣”。秦汉以后,苎麻布的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南宋后,苎麻生产虽逐渐减少,但仍在南方地区用以夏布、蚊帐等轻薄织物的原料。纱织品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衣物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总重量仅49克,为汉代纱织品的最高工艺。除材质外,款式也是衣物清凉的关键,敦煌壁画中就可见古人夏衣,观之即觉暑气大消。
食:夏日用冰是最常见的解暑降温方式。山西陶寺建筑IFJT3的夯土地基下,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凌阴”遗址。①凌阴即储冰窖,《诗经·七月》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周礼·天官·凌人》中记“凌阴”的管理官员“凌人”于每年冬岁负责斩冰藏冰、夏日颁冰、秋日监理洗刷。自先秦始,历代皆有凌阴,仅名称有所变化。《越绝书》记阖庐有“冰室”在“巫门外郭中冢”,勾践有“冰室”在“东郭外南小城”。汉代称凌阴为“凌室”。三国时,曹操曾于邺城北建“冰井台”。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私人修筑凌阴的现象。后至明清,凌阴数量大增,《大清会典》记载,北京城内仅由公家所设冰窖就有四处十八座。
美味冰食是古人消夏解暑的“夏季限定”。古人夏日亦喜食冷。冷食制作主要有水冷和冰冷两种方法。“水冷”是借助凉水给食物降热。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描述的“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即是泉水降温法的写照。《齐民要术·卷九》中记载了夏日用井水给肉食降温的“苞肉法”。易县燕下都、楚都纪南城、新郑韩故城等遗址均发现有先秦时期“冷藏井”痕迹。“冰冷”是用冰对食物降温。《楚辞·招魂》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即是“冰冷”食物的例子。古人冰食也有“冰箱”,称为“鉴”,使用时外层置冰,内层置食,即可降温。《周礼·天官·凌人》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就是说膳食酒醴皆可放入鉴中保鲜降温。著名的吴王光鉴、曾侯乙冰鉴皆为此类器物。
唐宋时,社会上出现了以冰为业、售卖冰食的商人群体,《唐摭言·卷十二》中就有“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的记载。有了冰商,夏日食冰的风尚开始流行,古人冰食的种类也日渐增多。《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州桥夜市”夏月里有“沙糖冰雪冷元子”“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等多种冰食售卖。杨万里曾写诗赞颂过一种名为“冰酥”的冰制品,“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邊销”。据说马可·波罗来中国品尝冰酪后,将其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还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自此,中国冰酥便在意大利传播开来。②清时京城流行吃“冰胡儿”、饮“酸梅汤”。“冰胡儿”由人“担冰吆卖”,“酸梅汤”则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③当然,若不能食冰,古人解暑也可选用最简单的凉茶、绿豆汤之类,如南唐时的“森伯”、宋时的“鸡苏佛”,皆为饮之“四肢森然”的解暑凉茶。④
住:“清凉殿”有如“空调房”。古人屋舍降温之法,除重朝向、置格子窗、设擗帘杆等方式外,还会建设“凉殿”“水阁”类特殊房屋以供避暑。记录汉长安城地方制度和文化风俗的《三辅黄图》一书中曾记西汉未央宫有“清凉殿”,殿内以画石为床,布紫玉琉璃帐,中夏含霜,不仅可以玉盘贮冰,还另有侍者扇风于外。唐时,长安开始使用机械动力风车建筑“水阁”,《唐语林·卷四》记唐明皇“凉殿”中有“水激风车,风猎衣襟”,其间“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另记御史大夫王鉷宅内有自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至宋,“水阁”愈发流行。明时,出现了利用通风原理修筑的纳凉别墅,养生名著《遵生八笺》中记“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古人夏日还会使用瓷(玉)枕、玉如意、竹(藤)席(床)等清凉之物接触皮肤来降温。北宋人张耒的诗句“烈日炎风鼓大炉,藤床瓦枕闭门居”,就描述了夏日使用瓦枕藤床的场景。民间还有一种纳凉竹制品“竹夫人”,为一种竹制“抱枕”,其原理是空芯通风,通过阻挡衣物与皮肤直接接触时产生的热流来实现降温。南宋人陆游《初夏幽居》中就有“床空新聘竹夫人”的描述。古人驱暑还发明了机械(半机械)轮扇,动力来源于风或水。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长安巧匠丁缓发明“七轮扇”,“一人运之,满堂寒颤”。⑤前文提到的唐凉殿“水激风车”就是水力轮扇。
徜徉山海,诗意行走,无论是赏荷、泛舟、垂钓、登高赏景,还是去竹林、览花间、临水边、游松间……,皆是古人常见的户外避暑休闲娱乐方式,不一而足、皆有野趣。唐人王维在终南山建竹里馆避暑,他在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人杨万里喜月下竹林漫步,他在《夏夜追凉》中描述“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清人郑板桥有言:“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我暑,能豁吾胸”,尤喜置榻竹林、夜看繁星,“疏疏密密复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风藤榻上,满身凉露一天星。”清末著名学者俞樾记杭州云栖竹林风光,“万竹夹道,遮日凌云,巨竹弥望皆绿,仰不见天日,竹下伏天清凉无比”。杜甫在《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中写道:“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孟浩然则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何处好追凉,唐人白居易答曰“池上随风舟”。山间野亭、寺庙、乡间亦是避暑佳处,陆游写道:“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白居易避暑喜登高,“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最妙是“诗仙”李白,率真自在,“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讲求融于自然,直入无我之境。无独有偶。清朝诗人袁枚亦在《消夏诗十二首书扇寄何孝廉》中曰“不著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平心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文人士大夫群体之所以出现这种亲近自然的避暑风尚,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及唐宋时期禅宗盛行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指出:“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则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宗派众多,公案精致,完全战胜了其他佛教派别。禅宗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态度有相近之处,它们都……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⑥白居易的《消暑》对这种“摆脱人事的羁縻”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中国古代士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不滞于物,将避暑纳凉的生活行为提高到一种透彻了悟的哲学高度,真正实践了“心静身自凉”的“天人合一”境界。
暑酷日长、精神匮乏,往往易使人在昏昏欲睡中蹉跎时光。古人消夏却反其道思之,讲求内观于心,享受时光,以诗书消夏。北宋词人蔡确在其《夏日登车盖亭》中写道:“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书午梦长。”明朝礼部尚书李孙宸在其《赋得我爱夏日长》中谈到:“惜阴翻古帙,席荫坐林泉。”清乾隆帝也写道:“我爱夏日长,日长清道心。研精消迟景,称予惜寸阴。我爱夏日长,清风拂轩户。图书堪避炎,该览鉴今古。……封章静披览,勤政盟初心。”为“消夏”而作的文集,传世数量众多,以《清史稿·艺文志》为例,单以“消夏”为名者就有八种。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古人珍惜时光,读书避炎的文化格局。
除创作消夏诗、消夏文集外,古人还会组织各种消夏雅集,文词唱和,暇度暑日。《旧唐书·裴度传》就记载了唐代的裴度曾建“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其间“花木万株……引甘水贯其中,酾引脉分,映带左右”。裴氏每视世事之隙,辄宴请诗人名流,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当时名士,皆从之游。”集会一时鼎盛,以致其后“每有人士自都还京,文宗必先问之曰:‘卿见裴度否?”宋时,欧阳修尤喜雅集会友,其《游大字院记》就描述了洛阳“普明后园”的一次夏日雅集:“六月之庚,金伏火見,往往暑虹昼明,惊雷破柱,郁云蒸雨,斜风酷热,非有清胜不可以消烦炎,故与诸君子有普明后园之游。春笋解箨,夏潦涨渠,引流穿林,命席当水。红薇始开,影照波上,折花弄流,衔觞对弈,非有清吟啸歌不足以开欢情,故与诸君子有避暑之咏。”后欧阳修贬知扬州,又筑平山堂,宋代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馀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戴月而归。”其时,平山堂雅集名声大噪,成为文人名士思想碰撞的人文胜地,在宋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别具特色的一笔。
读书避暑、创作文集、夏日雅集是古代士人消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以文会友、翰墨生香的文化盛会,不仅丰富了文人骚客的夏日生活、展示出传统士人诗酒会友的风雅情致,更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夏候所弗宜,暖气蒸炎阳。”中国古人在抵抗酷暑、防暑降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了传统工艺与科技水平的进步。古人消暑生活中蕴含的文化意境,不仅来源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而且展现出返璞归真、解放心灵、恬静平和、热爱生活、注重现实等丰富的文化心态。
(作者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何驽:《尧都何在?——陶寺城址发现的考古指证》,《史志学刊》,2015年第2期。
②《古代的“网红”冰品是如何制成的?》,新华网,2022年7月12日。
③王碧滢、张勃标点:《燕京岁时记(外六种)》,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第94-95页。
④[宋]陶谷撰,李益民、王明德、王子辉注释:《清异录(饮食部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第121-122页。
⑤[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⑥李泽厚:《美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9页。
责编/贾娜 美编/杨玲玲